產後24小時內,產婦率先完成三件事,坐月子時基本不會落下病根

2020-12-22 母嬰參考

在老一輩的觀念裡,月子一事大過天,但其實,產後有三件事比坐月子更重要。

執筆:邵菲

編輯:壹拾貳

定稿:蘇子後

產後「坐月子」這一習俗,在我國有上千年的歷史。老一輩認為女性生產完之後氣血雙虧,如果沒有坐好月子,就會落下月子病。

但其實,在產後24小時以內,產婦率先做好了三件事,坐月子怎麼「作」基本也不會落下病根——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1、儘快排氣

現在,選擇剖腹產的產婦比例一再上升,而對於這一類產婦而言,在產後一定要及時排氣,才能正常進食。

主要是因為,剖腹產的手術會刺激到腸道,造成腸道功能受損,使其蠕動變得緩慢,易產生氣體,輕則引起便秘,重則造成腸粘連。只有及時地將氣體排出了,才能恢復腸功能。

此外,像產婦術中血液流失較多、術後頻繁說話等情況,也會造成脹氣的情況。

幸孕姐建議:剖腹產媽媽可以先喝一些順氣的流食,比如蘿蔔湯、青菜湯等,促進腸胃蠕動,從而排出氣體。

2、儘早開奶

通常,順產的產婦,在生完孩子後,會先被推到一個休息觀察室,在這一個小時的時間裡,護士會把寶寶抱到媽媽身邊吮吸乳頭,幫助開奶。

對於產婦而言,儘早開奶,可以促進子宮的收縮,減緩產後出血的情況。而對於寶寶而言,可以喝到媽媽的初乳,裡面富含最完備的營養物質和預防新生兒感染的抗體,可以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幸孕姐建議:新手媽媽的開奶時間最好在產後半小時(剖腹產在兩小時內),每次餵奶在15-20分鐘,每次間隔2-3小時。需要注意的是,兩側都要喂。

此外,如果乳腺疏通不暢,可以請專業催乳師協助疏通。

3、儘量活動

絕大多數產婦在生產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因而為了避免牽拉到傷口引發疼痛,她們會選擇躺在床上儘量不動。

這種行為看似舒服,但如果機體缺乏活動,會抑制全身的血液循環,容易導致下肢出現血栓,如果發現及治療不及時,嚴重可危及產婦生命。

幸孕姐建議:順產的產婦在產後12小時就可以下床適當活動,而剖腹產的話,建議時間要往後推遲,具體可以諮詢一下醫生。注意:需要在家人的攙扶下活動,避免腹部用力,時間不宜過長,量力而為。

基本上,產後及時將這三件事做好了,好處比坐月子還大。那麼,想要坐一個好月子,寶媽還需要注意什麼呢?

科學坐月子要做到4「不」

1、居家不能悶

產後應當適當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細菌滋生,危及產婦和嬰兒的健康。必要時還可以開空調,將室溫保持在26度最佳。但需做好防風工作,避免產婦和寶寶被風直吹受涼。

2、穿衣不能捂

女性生產完之後,皮膚的排洩功能愈加旺盛,會排出大量的汗液,如果此時再一「捂」,就會加劇這一情況。此時,大量的汗漬堆積,易導致細菌滋生。

此外,如果是在夏季坐月子,人體處於高溫、高溼的環境中,可能會引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而中暑,不利於產後恢復。

建議可以開空調將室溫保持在25℃、相對溼度6-%-65%左右,產婦穿長衣長袖。

3、飲食不能撐

女性產後一定不能盲目進補,儘量實行少食多餐的進食原則。而在食材的選擇上,應當吃一些天然、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

此外,寶媽害怕自己營養不夠的話,建議以寶媽奶粉、維生素、鈣片等,代替油膩、高脂的湯。

同時,建議寶媽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鮮蔬菜瓜果,可以有效減緩便秘的情況。

4、衛生不能免

一般情況下,順產媽媽在產後3天就可以淋浴,而剖腹產媽媽則要等到傷口完全癒合,或者拆線3天後才能淋浴,但是在這之前,可以用溫水擦洗身體。

此外,在惡露排出期,一定要每天用純棉毛巾沾溫水擦拭私處。

注意,淋浴時間需要控制在10分鐘左右,水溫需保持在45℃上下,洗後快速擦乾身體及頭髮,避免吹風受涼。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及普及,關於坐月子一事,人們應當在傳統的觀念上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科學、安全坐月子。

相關焦點

  • 產後24小時內及時完成三件事,即使不坐月子,往往也不易落病根
    執筆:邵菲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坐月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女性在生完孩子後都會通過這一方式來促進產後修復,但是不少寶媽發現,自己明明已經規規矩矩的坐了42天月子,但是產後恢復卻不太理想,對此,醫生表示,可能是產後24小時內沒有及時做好三件事
  • 「周日直播」周瑋醫生:產後24小時有3件事,比坐好月子更重要,別因為馬虎落下病根
    」,對女人產後恢復非常重要,畢竟生孩子損傷了很多「精力」,需要產後認真調養,但其實產後的第一天才是真正重要的。如果寶媽在產後24小時內,沒有做好這3件事,即使之後月子坐的再好,恐怕也是徒勞。1、產後必做第一件事:注意排氣2、產後必做第二件事:下床活動3、產後必做第三件事:產後開奶月子裡還要注意哪些問題?
  • 產後這三件一定要注意,不然很容易落下病根,再後悔都來不及!
    文丨木棉媽媽生孩子對女人來說是一件大事兒,在我們的傳統習俗中,坐月子是一件大事,坐月子能夠促進產婦身體的恢復。現在科學在進步,科學坐月子與傳統坐月子有很多衝突,很多女性在出了月子以後會發現:後悔當時怎麼沒這樣做呀!
  • 產後24小時有3件事,比坐好月子更重要,別因為馬虎落下病根
    如果寶媽在產後24小時內,沒有做好這3件事,即使之後月子坐的再好,恐怕也是徒勞。 特別對於剖腹產的媽媽來說,在排氣前是不能吃東西的,尤其在產後的6小時內,即使是水也不可以喝。
  • 產後24小時有3件事,比坐好月子更重要,別因為馬虎落下病根
    如果寶媽在產後24小時內,沒有做好這3件事,即使之後月子坐的再好,恐怕也是徒勞。特別對於剖腹產的媽媽來說,在排氣前是不能吃東西的,尤其在產後的6小時內,即使是水也不可以喝。如果產婦超過8小時還沒有排氣,那麼可以給產婦喝一些幫助排氣的湯,如蘿蔔湯、青菜湯等。一般情況下,剖腹產產婦會在產後24小時之內排氣。
  • 產後不做以下三件事,月子做得再好也沒用,容易落病根
    ,坐月子能夠促進產婦身體的恢復。其實呢,相比於坐月子,以下三件事更加重要,如果做不好這三件事很容易落下病根。儘管現在一再提倡產後複查,依然有很多產婦不注重產後複查,壓根就不會去做產後複查。所以呀,產後複查很有必要,不要認為外在沒有問題就不檢查了,錯過了最佳時機,就算月子做得再好,身體還會是落下病根。
  • 產後坐月子,這5件事忍住別做!容易留下「病根」
    導語:產後坐月子,這5件事忍住別做!容易留下「病根」分娩後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時期,它關係著新媽媽產後身體恢復情況,影響身體的健康狀況,老人常說,月子做不好,容易落下各種「病根」或者說是「月子病」。
  • 產婦坐月子期間,這4件事沒做好,不僅恢復緩慢,還會落下病根
    #坐月子#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產婦坐月子期間,這4件事沒做好,不僅恢復緩慢,還會落下病根!但是雖然寶寶出生了,但是對於產婦來說,卻是要開始進入一個漫長的恢復期,坐月子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時刻,這個階段如果沒有恢復好,那麼對於產婦來說可能以後都會落下病根,所以需要格外的注意,那麼有一些事情,其實在坐月子的時候,產婦要做好,這樣才能恢復更快。
  • 產後24小時做好這3件事,孕媽就算不坐月子,也不會輕易留病根
    但其實最應該注意的地方,就是產後24小時的的護理。為什麼做好這三件事,就能減少月子期的煩惱?但是對於剖腹產的產婦來說,在進行剖腹產手術時,由於產婦本人情緒緊張而呼吸錯亂,或是手術的進行可能會導致氣體進入產婦體內。如果此時不進行排氣而直接進食的話,會有腸粘連的可能。腸粘結會影響產婦進食,如果產後不及時排氣,在月子期還要重回醫院進行腸胃治療,影響產婦的身體恢復。
  • 產後坐月子,幾個常見的禁忌,讓多少產婦留下了病根
    關於坐月子,一直都有很多的禁忌,可是有些禁忌是沒有道理的,產婦信了之後反而容易落下病根。所以整個月子裡,產婦有幾個底線要守住,不然幾十天的罪就白受了。1. 坐月子就是臥床不動?很多人對於坐月子單純的理解為「整個月子都坐著或躺著,不能活動」,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醫生都提倡產婦能儘早下地活動。
  • 美國產婦產後一杯冰可樂,產後能不能喝涼水?小心落下三個病根
    很多人都持不同意見,有一些人認為產後喝涼水並沒有什麼,還舉了國外的例子,比如在美國很多產婦剛生完孩子,就會喝涼水甚至冰水。但也有些媽媽提出反對意見,用自己的「慘痛教訓」現身說法。別說喝涼水,就是產後用涼水洗手,都留下手指關節疼的毛病。
  • 月子期間產婦在這3件事上不要大意,否則落下病根受罪的可是自己
    生孩子對於女人來說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生完孩子後的產婦會「元氣大傷」,這時候產後就需要長達一個月的時間來做調理,這段時間就是我們所說的「坐月子」。如果月子沒做好的話,產婦的身體就會落下病根,雖然短時間內不會表現得太明顯,但隨著年歲的增長,女人就會明顯感覺到身體上的差異。產婦在月子期間在這3件事情上千萬不要大意,否則受傷的可是自己的身體。
  • 生完寶寶24小時內,產婦這3件事完成到位,月子不愛落病不遭罪
    而且接下來的調養倘若不善,不但會加速消耗,很可能會落病根產後24小時,這3三件事要完成到位1)產婦需儘早排氣這主要是對剖腹產的媽媽來說的,雖然順產要比剖腹產更加安全可行些。舊時觀念,坐月子不能下床活動,不然沒有辦法緩解生孩子的疲乏。事實表明:很多寶媽在生完孩子以後,肌肉萎縮,或月子結束,走路困難,都是長期不下床活動所致。
  • 產後恢復24小時,剖腹產媽媽多做7件事,坐月子恢復會更好
    說起生孩子,很多孕媽更多地是關心胎兒健康和分娩過程,唯獨缺少對產後自己的關心。產後恢復尤其是產後24小時的護理,直接關係著產婦的身體健康和嬰兒健康發育。如果產後24小時內,產婦能夠得到專業的護理,不僅母乳來得比較早,還可以緩解產後焦慮和不安,讓新媽媽有足夠的信心和體力去照顧寶寶。雖說都是生孩子,剖腹產媽媽的護理還是有一點特殊的。
  • 產後恢復24小時,剖腹產媽媽多做7件事,坐月子恢復會更好
    說起生孩子,很多孕媽更多地是關心胎兒健康和分娩過程,唯獨缺少對產後自己的關心。產後恢復尤其是產後24小時的護理,直接關係著產婦的身體健康和嬰兒健康發育。如果產後24小時內,產婦能夠得到專業的護理,不僅母乳來得比較早,還可以緩解產後焦慮和不安,讓新媽媽有足夠的信心和體力去照顧寶寶。雖說都是生孩子,剖腹產媽媽的護理還是有一點特殊的。以前的人總覺得剖腹產後不能下床,不能吃飯,其實這些觀念早已過時了。
  • 產後24小時內,產婦再疼也要做好這些事,脫胎換骨,坐月子不遭罪
    產後第一天會產婦恢復很重要,4件事再疼也要做1、觀察出血量產婦在生完孩子的2個小時裡,一般要留在產房裡觀察產婦的狀態,主要是謹防產後出血——是指胎兒分娩後的24小時內失血量超過500ml,剖宮產時超過1000ml,80%發生在產後
  • 產後應該怎麼坐月子?舊觀念不可取,科學坐月子不容易落下病根
    坐月子對於寶媽產後恢復起著重要作用,也是中國所特有的傳統,坐不好的話很容易落下一些病根,影響身體健康。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月子逐步形成了一些老一輩人經常掛在嘴邊的經驗之談,諸如月子期間不可以洗澡洗頭、不可以下床、不可以吹空調、要多喝豬蹄湯等等。這些老一輩傳下來的關於坐月子的說法讓新時代的寶媽們難以接受,覺得很多地方不合理,但是又不知道該不該按照舊說法來做。
  • 產後多久才能"碰涼水"?過早碰涼水,產婦可能會出現這三個問題
    相信有過生產經歷的寶媽,都會被其他人告知,產後不能碰涼水,不然很可能會落下月子病。但在產婦何時才能碰涼水的問題上面,寶媽卻聽到了不同的回答。產婦過早碰涼水,結果落下病根蓉蓉剛生完寶寶沒多久,正在家裡坐月子。
  • 女人坐月子時要做好這6件事,不然白熬一個月,還容易落下病根
    想要通過坐月子獲取新生,這6件事一件不能少 1.保持清潔衛生 在過去,坐月子講究很多,印象最深的就是不能洗,無論是洗頭還是洗澡。有個朋友在坐月子時,她婆婆就不讓她洗澡,剛生產完惡露又多,別提多難受。
  • 分娩後24小時,新手媽媽要完成4件事,有助於產後恢復遠離月子病
    3)有助於媽媽的產後心理調節在母乳餵養時,寶寶對乳房的吮吸,能夠讓寶媽產生一種特別的激素環境,可以讓母親的情緒變得平靜,有效減少刺激反應。母乳餵養不止有助於寶寶的成長,對於寶媽的產後恢復也是好處多多的。所以,一般會建議產後2個小時內儘快母乳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