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知乎上回答過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人不寫詩了?」
我倒是知道不少詩刊雜誌一直連載收錄詩稿,也有很多詩歌徵文比賽,獎金十分優厚,還有一些網站專門發表原創詩歌。仔細一想,寫詩的人也不少啊!
認真回憶了一下以前的詩人們: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曹操生前是丞相魏王,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元稹拜過相,粉身碎骨渾不怕的于謙官至兵部尚書,不負如來不負卿的倉央嘉措則是六世達賴喇嘛,紅軍不怕遠徵難的毛澤東更不必須詳述。
很多詩人在世時皆有高官盛名,而他們的詩也就更容易流傳開來,就像現在人氣明星的經典臺詞很容易被大眾記住一樣,而一個十八線演員縱然演技精湛,在成名前依舊有可能沒辦法讓觀眾記住他的角色姓名。
所以說,不是現在的人不寫詩,只是現在寫詩的人沒有以前那麼出名,所以大家知道的新詩也就少了,進而會以為寫詩的人沒剩幾個了。
然而就算有人寫詩,那又有什麼用呢?
2
關於詩歌的實用價值,少年你知道杜蕾斯嗎?
誒誒,先別急著想多,我只是想說,杜蕾斯最近寫詩了。
杜蕾斯的文案一直很優秀,內涵而不低俗,處處透著詩意,甚至一提起套套,人們總是會想起杜蕾斯,而不是岡本、傑士邦等。這就是杜蕾斯營銷的成功之處,而他的詩,正是營銷手段之一。
而這樣帶著廣告意味的詩,很難計算具體為品牌帶來多少銷量。
沒有人說,詩文這類純文學藝術的作品是不能拿來賺錢,是不能染人間煙塵的。
國學大師顧隨,曾經給紅學大家周汝昌寫詩鼓勵,其中一句道:
「我有一言君信否,謀生最好是吟詩。」
3
以詩賺錢並不是現代人才有的點子。
20世紀,被史達林稱為「過去是現在仍然是我們蘇維埃時代最優秀的、最有才華的詩人」的未來主義詩人馬雅可夫斯基,一生寫過約三百篇廣告詩。
廣告詩,說白了就是,這首詩是首廣告,比杜蕾斯的廣告氣息更濃。
馬雅可夫斯基自豪地把寫廣告詩當成「詩人的副業」,更稱其為「經濟鼓動詩」。
舉個例子:
(一)
身體、肚子、智力需要的一切東西,
國營百貨公司都能提供給你。
不必懷疑,
也無須深思,
買各種婦女用品只有上國營百貨公司。
(二)
從城鄉各地來到這裡,
不必要東尋西找,
磨破鞋底,
到國營百貨公司樣樣都能買齊,
對路,迅速,而且便宜!
(三)
小雨紛紛,
大雨傾盆,
沒有套鞋,
我不出門。
全靠有了橡膠公司東走西跑,
腳下不溼。
(四)
下雨天沒有橡膠公司的套鞋,
連百足蜈蚣也躲著不能上街。
(五)
這種輪胎勝過各種輪胎,
贏得了全俄小汽車競賽。
(六)
白熊、馴鹿、愛斯基摩,
茶管局的茶誰都愛喝。
哪怕喝到北極,
也覺全身暖和。
(七)
沙皇、資本家在雲端觀察,
想看看工人們吃啥喝啥,
氣得他眼珠子瞪得老大;
工人們喝的是高級茶。
(八)
上等茶葉上哪兒買?
上茶管局價廉物美。
趕快買了好解渴,
茶葉色色俱備:
要什麼價格有什麼價格,
要什麼口味有什麼口味。
(九)
一切東方人心裡樂開了花:
駱駝馱來了綠茶。
(十)
我敢向全世界起誓:
私營公司的茶葉太次。
茶管局有信譽。
茶葉成色好。
你沏出來看,
整個房間香得像百花園。
4
我曾經被人嘲笑過:「你說你學這些文縐縐的東西能有什麼用!」
雖然那人沒明說,但我從他的眼神中看出了鄙夷和不屑——放著好好的專業技能不認真學,跑去玩那些詩歌純文學,能養活自己嗎?
我當時見識確實沒那麼多,被他懟得啞口無言。
可隨著視野逐漸開闊,我知道了寫詩的可以去嘗試創作廣告文案,玩遊戲的可以錄製直播視頻,線上粉絲多的可以考慮去當網紅微商,甚至說,只會讀書,也照樣可以去拆書寫稿,一篇稿費起碼就是500,厲害點的隨便就是四位數。
這個世界充滿了可能性,怎能隨意屈從於少數的否定。
「現在寫詩還有什麼意思?」
「雖然沒法像李白那樣名垂千古,但最起碼可以賺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