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瓷娃娃」新娘為給新郎驚喜堅持走婚禮通道
網頁截圖【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9日報導,英國一位患有成骨不全症(俗稱瓷娃娃病)的新娘全身骨折,為給新郎驚喜,堅持走完婚禮通道,場面溫馨感人。據稱,這位「瓷娃娃」新娘名叫瑞布卡,今年31歲,從小骨質脆弱。醫生認為她不可能站立或行走,並坦言她活不過兩歲。
-
河南「瓷娃娃」女孩骨折80多次,在媽媽背上艱辛讀書考上大學
12歲的濟源女孩陳賽男因睡覺時多蓋了一床厚被子,在翻身時大腿骨折。這是她80多次骨折中的一次,從出生40天第一次骨折起,她很長時間都是在疼痛中度過。陳賽男是一名「成骨不全症」患者,是一個隨時可能會受傷的「瓷娃娃」。而經歷同樣煎熬的「瓷娃娃」並不少見,南陽12歲女孩宋文琳也是其中一員。她們身體脆弱,而心卻不平靜。
-
你聽說過瓷娃娃嗎?面對脆弱的身體,應該怎麼樣幫助瓷娃娃?
,正是因為如此,開開才會經常骨折,平日裡開開不能夠做一些劇烈的活動,只能一個人坐在教室裡面,而且因為身體虛弱的原因,到了後期開開甚至無法上課,只能在家裡面,那有人肯定會好奇,什麼是瓷娃娃病呢?1、成骨不全症瓷娃娃也就是成骨不全症,是一組主要影響骨骼的遺傳性基因病,通過其名字就可以發現,也就是骨骼發育不完全,通常情況患者在輕微外傷或者是不明原因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骨折的情況,而且出現多發性骨折的情況是
-
「瓷娃娃」高中骨折3次休學9個月 夢圓電子科大
河南鄧州考生梁朝君,因患有成骨發育不全症(即脆骨病,俗稱「瓷娃娃」),18歲的他只有1.51米的身高,高中三年,他先後骨折3次,因病累計休學的時間長達9個月,缺席了三分之一的課程。但他卻以641分的高考成績,高出當地理科一本線142分,被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類工科試驗班錄取。
-
骨折27次的安徽瓷娃娃考上大學
骨折27次的安徽瓷娃娃考上大學】19歲的「瓷娃娃」孫新運來自阜陽農村,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這些年來,他先後骨折27次,最嚴重的一次兩條腿骨折3處,並因此休學。今年,孫新運參加了高考,並取得454分的總成績,超出理科二本分數線19分。孫新運考上大學的消息在當地傳開,人們都被這位身殘志堅、休學兩年、骨折27次、坐著輪椅參加高考的頑強小夥所感動。
-
身高僅71釐米的「瓷娃娃」,不顧醫生勸阻連生3孩子,後來怎樣了
曾經有一個世界上最矮的「瓷娃娃」母親,不顧醫生勸阻連生3孩子,後來她與孩子怎樣了呢?她的名字叫斯塔賽·赫拉爾德。1974年,斯塔賽出生於美國肯塔基州,她患有先天性遺傳性骨疾病「成骨不全症」,俗稱「瓷娃娃病」,顧名思義,她的骨脆性高於常人,對常人來說輕微的損傷,對斯塔賽而言卻是會引發骨折的危險,她的身體發育也因此受影響。
-
山東「瓷娃娃」高考654分!20歲1米多高,但超勵志
凡人歌·2020年73期20歲參加高考,身高只有1.2米,鄒城一中的考生徐辰傑取得了654分的好成績,足足高出了普通一段線205分。徐辰傑是先天性成骨不全患者(俗稱「瓷娃娃」),出生後七天曾連續骨折,如今生活也很難自理,更不能像普通人一樣走路,高中三年,都是爺爺或者父親把他抱進教室。654,這份傲人的成績單背後,是一家人十二年如一日的艱辛付出。
-
山東1.2米「瓷娃娃」高考654分,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鄒城一中考生徐辰傑,今年參加高考取得了654分的好成績,儘管在高考人數眾多的山東省,這個成績並不十分耀眼,但他卻引起了媒體的注意:徐辰傑已經20歲了,身高卻只有1.2米。原來,徐辰傑是先天性成骨不全患者,出生後的七天連續骨折多次,成長至今,他身高只有1.2米,也不能像常人那樣行走。
-
身殘志堅、骨折27次 阜陽「瓷娃娃」要上大學了
8月1日,雖然高考開榜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但說起查分時的情形,19 歲的阜陽小夥孫新運依然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總成績454分,超出理科二本分數線19分。目前,孫新運志願已填報。「瓷娃娃」艱難求學「當時,我是一個人在裡屋查分的。看到分數後,我坐著輪椅往屋外趕,邊走邊喊『媽,奶,我考上了!我考上了!』」孫新運說,「這些年來,除了母親照顧我上學外,阜陽市心連心志願者協會、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學校等等,都給了我很大幫助和照顧,使我得以完成學業,實現高考的夢想。」
-
89釐米袖珍「瓷娃娃」懷孕後勇敢當媽媽(圖)
胡陸和丈夫段能凱(受訪者供圖) 原標題:89釐米高「瓷娃娃」 懷孕後勇敢決定當媽 本報記者高琛琛 身患成骨不全症,身高只有89釐米,相當於2 「瓷娃娃」第二次婚姻第二次懷孕 做B超看到成形寶寶這次「我要留下他」 今年35歲的胡陸老家在黃石,她患有成骨不全症,一碰就容易骨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瓷娃娃」。 她的身高生長止步於89釐米,僅相當於一個2歲的小孩,體重只有40多斤。
-
高考654分瓷娃娃,20歲身高1.2米,這條輪椅上的追夢路他走了12年
因為生病,20歲的他身高卻只有1.2米。先天性脆骨病又被稱為成骨不全症、瓷娃娃,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該病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預防。但患上該病的人,即使是輕微的碰撞,也易造成嚴重的骨折,病情嚴重者甚至會有死亡的危險,而且該病不僅對骨骼產生影響,還會累及患兒的眼、耳、口鼻、牙齒等。這一切,對於剛剛迎來新生命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
-
農村31歲「瓷娃娃」身高不足一米,刺繡佳作被國外收藏
這名身高不到一米的31歲女孩叫劉曉菊,湖南省新化縣上梅鎮人。她從小就患了一種古怪的病,只要一摔跤就會造成多處骨折,被身邊的人稱為「瓷娃娃」,可她一直都很熱情、熱心,樂觀,整天都是笑呵呵的。她的刺繡作品《雍容牡丹》等3幅賣出萬元被國外收藏,日前榮獲「婁底工匠」榮譽稱號。
-
身高不足一米二的「瓷娃娃」工程師:請平視我
這個身高不足一米二,站起來和桌子一樣高,只能靠輪椅活動的小夥子,就是已經32歲的沈國品。 一按動手中的按鈕,輪椅便靈活地前行,拐彎,剎車,沈國品在公司的部門間,順利通行。作為公司的軟體工程師,他負責著整個公司的內網維護和系統支持。
-
真正瓷娃娃:英國5個月大女嬰骨骼天生超脆,打個噴嚏也可能骨折
瑪雅·洪卡 這名女嬰來自東約克郡的赫爾,名叫瑪雅·洪卡,五個月大的她被診斷出成骨不全症,母親艾瑪·湯姆林森和父親路易斯·洪卡現在就像對待「 瓷娃娃
-
關注成骨不全症,讓「瓷娃娃」的世界不再脆弱,一起拯救折翼天使
導語:成骨不全症,被人親切地稱為「瓷娃娃」,是公認的一種罕見病。01你了解「瓷娃娃」的世界嗎,挖掘成骨不全症的奧秘,讓脆弱變堅強1、什麼是成骨不全症?以低骨量、骨脆性增加、反覆骨折、骨骼畸形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單基因遺傳性骨病,是骨骼Ⅰ型膠原蛋白代謝異常所致的骨病,新生兒患病率為1‰-1/1.5萬。
-
黃陂:瓷娃娃和鐵奶奶的故事
11月15日下午3點40分,黃陂區前川街曙光小學放學了。這裡並沒有車水馬龍的放學情景,因為這所鄉村小學只有12名學生在校。
-
身殘志堅、骨折27次的阜陽「瓷娃娃」要上大學了
8月1日,雖然高考開榜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但說起查分時的情形,19 歲的阜陽小夥孫新運依然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總成績454分,超出理科二本分數線19分。目前,孫新運志願已填報。「瓷娃娃」艱難求學「當時,我是一個人在裡屋查分的。看到分數後,我坐著輪椅往屋外趕,邊走邊喊『媽,奶,我考上了!我考上了!』」孫新運說,「這些年來,除了母親照顧我上學外,阜陽市心連心志願者協會、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學校等等,都給了我很大幫助和照顧,使我得以完成學業,實現高考的夢想。」
-
90釐米「袖珍」女孩,不聽醫生建議堅持生子,孩子成「瓷娃娃」
在生活磨難面前,精神上的堅強和無動於衷是我們抵抗罪惡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希望能夠幸福快樂的過好每一天,畢竟這個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我們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當中,才能夠感受到幸福和美好。
-
13歲女孩患脆骨症嬰兒般高 打噴嚏都會骨折(圖)
本報記者羅偉攝 吳潔身高僅40釐米,從來沒站過一天,卻自學了彈琴識字,圓上學夢成了她最大的心願 13歲脆骨女孩打噴嚏都會骨折 本報訊(見習記者柳姍姍)13歲身高不過40釐米;13年來骨折了至少150多次,平均一年將近12次,有時甚至打個噴嚏都可能骨折。
-
9歲「瓷娃娃」5年骨折30多次 打著石膏在家自學
通訊員 周紅 攝華龍網訊 綦江9歲的女孩穆紅,每天只能看著同齡的孩子背著書包到學校上學,她患有脆骨症,5年來骨折30多次,而不得不輟學在家。兩個月前,她的腳再次骨折,可即使打著石膏,她也會拿出課本自學。15日,綦江縣的愛心志願者們來到她家,輔導她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