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稱霸一時,他的子孫繼承了霸業嗎?結局如何

2020-12-11 鑑得失知興替

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踐聲名赫赫。他臥薪嘗膽的典故,不知道激勵了多少後來人。他的子孫是否也被這種精神所感染呢?他開創的霸業得到了繼承嗎?他的後代結局如何呢?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有較為詳實的記載。

當年,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絕地反擊,不僅吞滅了吳國,而且進兵北上,渡過淮河,召齊、晉諸侯相會,橫行於江淮之東,諸侯畢賀,終成霸業。

可惜世事無常,勾踐終於走完了他跌宕起伏而又輝煌燦爛的一生。其子鼫繼位。他守住了霸業嗎?

對此,《史記》隻字未提。我們可以推斷出這樣一個結論:隨著勾踐離世,越國的霸業也宣告終止。因為如果鼫繼續稱霸的話,《史記》一定會有記載。

盛極而衰,本是事之常理。自勾踐死後,越國連續五代碌碌無為。

王位終於傳到了無強之手。他雄心勃勃,要恢復先祖勾踐的霸業。越王無強勵精圖治,安富恤窮 ,越國大有復興的氣象。

是恢復霸業的時候了,無強整旅厲卒,準備討齊伐楚。經過一番考量,他終於決定先西向伐楚。

斯時的楚威王乃一世雄主,他一生以恢復先祖楚莊王的霸業為志,東敗強齊,西吞巴國。楚國空前強大,版圖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南起五嶺,北至汝、穎、沂、泗,冠絕諸國。

越王無強遇到了強勁的對手。兩強相爭,必有一傷。無強傷得很慘,與楚國剛一交戰,便一敗塗地,竟至身亡國滅。越國王室子弟四處潰散,紛紛逃至海濱,或自立為王,或自封為君。

總之,昔日強大的越國不復存在。越王后人偏居海濱之一隅,雖以國自封,以王自命,實則附庸於楚。

越國自勾踐後經歷了五世之衰,至無強又一度強盛,最後卻因強而被滅。無強的子孫們為求自保,臣服於楚,可謂弱之至矣,但因禍得福,他們因為弱小而得以存續,一直延綿不絕。

傳到第七代的閩君揺。他幫助諸侯推翻暴秦,後佐漢高祖劉邦滅楚霸王。漢高祖復立越國,封賞閩君揺為越王。

春秋、戰國諸侯不知凡幾,稱霸稱雄者輪番登場,終為強秦所滅,大秦帝國可謂至強,但仍免不了覆滅的宿命。

反倒是越國,經歷無強之難後,以弱而存。在漢代,成為春秋戰國諸多諸侯中碩果僅存者。這正如道家老子所言,柔弱勝於剛強。

物極必反,事物總是在強弱之間不斷地變化。越王勾踐及其子孫的結局與命運,著實令人深思。

相關焦點

  • 越王勾踐在吳國臥薪嘗膽,養精蓄銳,一舉打敗吳國
    本文由母慈兒孝敬原創導語:越王勾踐在吳國臥薪嘗膽,養精蓄銳,一舉打敗吳國吳王闔閭在伍子胥和孫武等人的輔佐下,勵精圖治,積累了強大的實力。越國新國君勾踐在浙江嘉興南部設伏,一舉擊敗吳軍。吳王闔閭在戰鬥中受傷,歸國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兩家的仇越結越大了。闔閭之後繼任為王的是夫差,這是個銳意進取的帝王。公元前494年,吳國再次發動進攻,在會稽山把越國打的只剩下五千人。越王勾踐眼看全軍覆沒,臣子範蠡、文種二人獻策,用重金賄賂吳王夫差的寵臣伯嚭。
  • 大家了解臥薪嘗膽背後的故事嗎,越王勾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兩個人物當中對勾踐的印象最深,一上來他是以失敗者的姿態出現,總能博得其他人的同情。大家了解「臥薪嘗膽」背後的故事嗎,越王勾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臥薪嘗膽的故事的背景是這樣的,按史料記載,公無前494年,當時吳王夫差在位兩年,越五勾踐在位三年,與當年吳楚兩國相爭的情形有些類似,他們兩個也是兩國同時執政的君主。
  • 越王勾踐滅了吳國,最後越國是如何消失的呢?
    越王勾踐滅了吳國,最後越國是如何消失的呢?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越國是春秋時期東南地區的一個諸侯國,關于越國的起源,史書記載是非常少的,最初,越國作為東南一隅的一個小國,與中原各諸侯國幾乎毫無往來,唯一溝通外界的聯繫便是吳國了。
  • 越王勾踐滅了吳國 最後越國是怎麼消失的?
    中國歷史上,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傳揚千古,然而,由勾踐從一個亡國之君到實現「越國中興」之後,越國又經歷了怎樣的故事,又是怎樣悄然消逝於歷史的長河之中呢?自古春秋無義戰,自春秋的勾踐之後,依我所見,戰國時期的越國抒寫的則是一部單靠勇武第一而蠻幹,更加不講節義的混亂史。
  • 越王勾踐:從沒「臥薪嘗膽」,也沒有「兔死狗烹」的政治家
    提起越王勾踐,人們第一時間會想起兩個成語:「臥薪嘗膽」、「兔死狗烹」。這位春秋時期帶領一個蠻荒小國崛起的霸主,一方面以他的忍辱發憤、勵志圖強的故事讓人傳誦,另一方面又因其成功後對功臣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讓人唏噓不已,大大影響了他的歷史形象。勾踐也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因為誅殺功臣而遭到人們唾棄的君王。
  • 吳國要是沒有被越王勾踐打敗,那麼越王勾踐的結局如何?
    吳國要是沒有被越王勾踐打敗,那麼越王勾踐的結局如何?他就是要進行他的復仇對戰,就是要狠狠的報復越國,想要滅掉他們可以的話更加的想滅掉他們。這早這個時候著名的越王勾踐也聽說夫差想要找他報仇,還在一直進行各種戰鬥充分的士兵訓練,這樣的原因是要想給自己的國家一記狠狠的一擊,這樣做是為什麼呢,主要是想報越國的一箭之仇後。
  • 越王勾踐為復國"臥薪嘗膽",但是之後的故事你們知道嗎?
    在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勾踐率先發兵攻打吳國,儘管作為大夫的範蠡與文種勸阻,但是勾踐並不聽從,結果在夫椒這個地方一敗塗地,到最後僅剩下五千士兵退守會稽,並且已經被夫差率領大軍團團圍住,眼看就要葬身在這個地方了。
  • 戰國新論︱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後做了哪些事?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終滅掉吳國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大家也知道他成了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不過,滅掉吳國並不意味著勾踐就是霸主了,他為了成為霸主還做了哪些事情?當上霸主之後他又有哪些舉動呢?廢立邾國君主邾國前任國君邾隱公一向心高氣傲,當年和魯國叫板,被魯國直接出兵抓走,還是吳王夫差向魯國施壓,才把他放回邾國,結果他又和吳國較勁,夫差沒慣著他,直接派兵把他軟禁起來,立他的兒子公子革繼承君位,是為邾桓公。幾年後,邾隱公趁守備鬆懈,逃到了齊國。
  • 越王勾踐,值得學習!
    在我們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中,有一個的失敗與成功流傳了兩千多年,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不畏失敗、奮發圖強,這個人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踐!通過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勾踐的人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是失敗與成功俱全的一生,是天堂與地獄輪迴的一生,是臥薪嘗膽、奮發圖強的一生!
  •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打敗吳國,西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她的結局如何
    兩年後勾踐竟然搶先攻吳,但是吳王經過兩年的練兵,使的吳國兵強馬壯。於是越國遭到了伏擊,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沒有辦法了只能投降。這時的西施還在山村還沒有出來。勾踐靠錢財收買了伯嚭,當時的大將伍子胥堅持要滅了越國,但是伯嚭受了勾踐的誘惑給吳王說要越國成為吳國附屬國,吳王真的聽了伯嚭的意見,留下了越國,但是要勾踐來當質子。
  • 勾踐臥薪嘗膽20年,打敗了霸主吳國,為何越國卻因此走向沒落?
    《史記》如此描述勾踐的勤政: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採,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越王勾踐世家》勾踐、範蠡、文種君臣一心,如此披肝瀝膽20年,終於迫使夫差自盡、越國滅吳。因此,所有老師都告訴我們,臥薪嘗膽的勾踐是大毅力的勝利者。但卻沒人為我們補課,勾踐的勝利是「半截子式」的勝利,越國並沒有因此稱霸!
  • 話說歷史: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勝吳國 詳細大解析
    前514年,吳王閥間繼位後,任用逃亡到吳國的原楚國貴族伍子胥和齊國的孫武,改革內政,使國力有了很大的發展,於是吳國就把目標制定在打敗南方的大國楚國,進而稱霸中原。楚為聯越制吳,極力扶持越王允常,這樣越國也有了大的發展。前506年,吳王闔間率軍攻楚。次年春天,越王允常趁吳國內空虛,出兵襲擊吳都姑蘇。
  • 與其說越王勾踐破釜沉舟,不如說範蠡破釜沉舟
    臥薪嘗膽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這期間越王勾踐為了復闢越國真的是受了很多苦糟了很多罪。這其中範蠡的存在、範蠡的犧牲是越王勾踐復國的重要原因,那個影響中國歷史幾千年的美人西施犧牲了自己。勾踐臥薪嘗膽,受胯下之辱吳國吞併越國後,勾踐成了俘虜,但是這期間勾踐是飽受人間百苦,一個帝王為了自己國家的百姓,為了報仇,為了那在吳國受到了屈辱忍氣吞聲,臥薪嘗膽。無時無刻都在想著自己的復國大業。至於說勾踐能回到越國,得以於自己高於常人的意志力。
  • 越王勾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絕對不是個仁慈的好人
    春秋霸主當中,越王勾踐絕對是一個奸雄,因為他成為霸主的方式總歸是有些奸詐血腥的。勾踐之所以成為了春秋霸主,原因之一就是他偷襲了吳國,進而被封諸侯霸主。如果你想了解真正的勾踐,那就得看看他究竟做過些什麼。 1、不把人命當命,心狠至極
  • 臥薪嘗膽,養精蓄銳只為報仇,稱霸後的他又做了些什麼?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再熟悉不過,他是春秋戰國的霸主之一,他是個英雄,一個真正的英雄就應該像勾踐一樣大丈夫能屈能伸,磨鍊自己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勾踐做到了,於是三千越甲可吞吳,終成霸王,他的這一生是令人佩服的,他所經歷的磨難和恥辱也是普通人不能夠體會到的,做的所有所有讓他覺得難以忍受的事他都深刻的記在心裡
  • 越王勾踐滅了吳國,最後越國是怎麼消失的?
    周顯王三十六年,楚威王大敗越國,誅越王無疆,盡收越國之地至江浙,不過越國並沒有徹底消亡,而是偏安於浙江以東,殘喘直到秦朝建立才真正滅亡。吳越爭霸,臥薪嘗膽,越國終究滅吳吳國與越國同樣地處東南,而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吳國想要進軍中原,那麼必須解決掉後方的越國,而越國想要進軍中原,吳國也是擋在前方必須處理掉的障礙,吳越之間,似乎是天生的仇敵,水火不容難以共存。周景王二十四年,吳王闔閭在檇李攻伐越國,越國令死囚於陣前自刎,趁著吳軍注意力分散之際發動猛攻,最終大敗吳國,吳王闔閭也身負重傷而亡,夫差繼位。
  • 勾踐為什麼要臥薪嘗膽真的是因為要復國嗎
    三年共同養馬,三年同室而居,勾踐對範蠡有一種特別的親近和信任,也有著一種特別的依賴。「不愉快的事已經過去了,就不要再想了,大王,我們現在雖然已經回來了,但還須忍氣吞聲。」範蠡勸他。「不!我要報仇!你告訴我,怎樣才能復仇?」範蠡想了想,說:「大王若真有決心復仇,那也簡單,就照伍子胥說的辦。」「伍子胥說什麼了?」勾踐很驚訝。
  • 我們只知道勾踐臥薪嘗膽,卻不知道他的故事遠不止這些
    說起臥薪嘗膽,這個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講的是越國國王勾踐打仗失敗之後,發憤圖強的故事。總的來說這個故事是比較勵志的,很多人都學習過這個故事。勾踐可以說也成為勵志的典範。不過真實的勾踐根本不是這樣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故事。他的故事可以說非常精彩,根本不止臥薪嘗膽這些。
  • "臥薪嘗膽"始於宋代 《史記》只記嘗膽不見臥薪
    一說起勵精圖治,大家首先想起的就是越王勾踐,不過,勾踐的奮發有為也是向他的死對頭學習的,最早勵精圖治、報仇雪恨的是吳王夫差。  夫差的老爹吳王闔閭也是一代有為君主,不過闔閭並不是吳國「合法」的君主繼承人,他派一代刺客專諸用那把舉世名刃魚腸劍刺殺了吳王僚之後,依靠政變登上了吳王寶座。  不過闔閭的諸侯業績做得相當有聲有色。
  • 越王勾踐滅掉了吳國,是什麼原因讓越國有如此實力?
    此後在範蠡等人的計策下,越王勾踐才得以回國,並且在短短十年時間就有了覆滅吳國的力量。那麼,越王勾踐究竟做了什麼事,讓越國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就能滅掉稱霸一時的吳國呢?這裡面和計然的計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