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踐聲名赫赫。他臥薪嘗膽的典故,不知道激勵了多少後來人。他的子孫是否也被這種精神所感染呢?他開創的霸業得到了繼承嗎?他的後代結局如何呢?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有較為詳實的記載。
當年,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絕地反擊,不僅吞滅了吳國,而且進兵北上,渡過淮河,召齊、晉諸侯相會,橫行於江淮之東,諸侯畢賀,終成霸業。
可惜世事無常,勾踐終於走完了他跌宕起伏而又輝煌燦爛的一生。其子鼫繼位。他守住了霸業嗎?
對此,《史記》隻字未提。我們可以推斷出這樣一個結論:隨著勾踐離世,越國的霸業也宣告終止。因為如果鼫繼續稱霸的話,《史記》一定會有記載。
盛極而衰,本是事之常理。自勾踐死後,越國連續五代碌碌無為。
王位終於傳到了無強之手。他雄心勃勃,要恢復先祖勾踐的霸業。越王無強勵精圖治,安富恤窮 ,越國大有復興的氣象。
是恢復霸業的時候了,無強整旅厲卒,準備討齊伐楚。經過一番考量,他終於決定先西向伐楚。
斯時的楚威王乃一世雄主,他一生以恢復先祖楚莊王的霸業為志,東敗強齊,西吞巴國。楚國空前強大,版圖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南起五嶺,北至汝、穎、沂、泗,冠絕諸國。
越王無強遇到了強勁的對手。兩強相爭,必有一傷。無強傷得很慘,與楚國剛一交戰,便一敗塗地,竟至身亡國滅。越國王室子弟四處潰散,紛紛逃至海濱,或自立為王,或自封為君。
總之,昔日強大的越國不復存在。越王后人偏居海濱之一隅,雖以國自封,以王自命,實則附庸於楚。
越國自勾踐後經歷了五世之衰,至無強又一度強盛,最後卻因強而被滅。無強的子孫們為求自保,臣服於楚,可謂弱之至矣,但因禍得福,他們因為弱小而得以存續,一直延綿不絕。
傳到第七代的閩君揺。他幫助諸侯推翻暴秦,後佐漢高祖劉邦滅楚霸王。漢高祖復立越國,封賞閩君揺為越王。
春秋、戰國諸侯不知凡幾,稱霸稱雄者輪番登場,終為強秦所滅,大秦帝國可謂至強,但仍免不了覆滅的宿命。
反倒是越國,經歷無強之難後,以弱而存。在漢代,成為春秋戰國諸多諸侯中碩果僅存者。這正如道家老子所言,柔弱勝於剛強。
物極必反,事物總是在強弱之間不斷地變化。越王勾踐及其子孫的結局與命運,著實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