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養精蓄銳只為報仇,稱霸後的他又做了些什麼?

2020-12-20 百家號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再熟悉不過,他是春秋戰國的霸主之一,他是個英雄,一個真正的英雄就應該像勾踐一樣大丈夫能屈能伸,磨鍊自己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勾踐做到了,於是三千越甲可吞吳,終成霸王,他的這一生是令人佩服的,他所經歷的磨難和恥辱也是普通人不能夠體會到的,做的所有所有讓他覺得難以忍受的事他都深刻的記在心裡,他知道,他在等待機會,等待一個重新站起來的機會,他成功了。

早年稱王的越王勾踐應該是一個年少輕狂的人,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覺得自己就是對的,於是釀成越國的大災。吳越爭鋒期間,吳王夫差時刻記得是越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時刻不忘記殺父之仇,於是夫差加緊對軍隊的訓練,經常都是晨起西歸,努力操練兵馬,時刻準備著報復越國。

而此時的勾踐聽說吳王夫差在部署軍隊,於是要求主動出擊吳國,因為在他眼裡,吳國的力量十分薄弱,認為手下敗將成不了什麼大事,於是不聽大將範蠡的極力反對,帶兵進攻吳國,和吳國軍隊在夫椒大戰,結果正如範蠡所料,越國大敗。最終深陷絕境,勾踐覺得後悔,不該不聽謀士的勸告,擅自做主。

臥薪嘗膽,勾踐在吳國所經歷的他永遠不會忘。失敗後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範蠡出主意讓勾踐好好的服侍吳王夫差,等到時機東山再起。勾踐沒有辦法,本想冒死一戰的他覺得應該試一試。首先文種先去見吳王,說越王願意臣服於您,願意把越國的上下都交給你,只是希望能放他們一條生路,並獻出美女西施,最終,吳王不聽伍子胥的勸告願意與越國講和。在吳國,勾踐都做了些什麼呢?

勾踐帶著夫人穿著僕人的衣服,天天為他們養馬,做很多僕人做的事,每當夫差出去遊行的時候,勾踐都是徒步跟在車的左右,任人嘲諷,晚上有時候就和夫人睡在冰冷的馬廄裡,做這麼多隻為取得吳王夫差的信任放他回國。甚至在吳王染病的時候,勾踐嘗吳王的大便,並且為取悅他就說,大王的病近期即可痊癒,如此一來,吳王夫差就看到了勾踐的真誠,覺得他已經臣服於自己了,於是不久就把勾踐放了越國。

越王勾踐能夠東山再起,一大部分還是因為他知人善用,能夠虛心聽取謀臣的意見。應該說他的成功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他的賢臣範蠡和文種,範蠡追求順應天時地利人和,在越國大敗後,範蠡和文種冷靜分析,並想出大計,表面上越國上下臣服於吳國,實質上等待時機。在勾踐服侍夫差的時候,範蠡提議讓勾踐嘗夫差的大便,於是加快了吳王對勾踐的信任的速度。

在勾踐被釋放回國後,勾踐主動向範蠡和文種詢問越國之道,範蠡做出了一番精闢的論述,於是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越國越來越強大,在和吳國的爭奪中,越國屢次都佔上風,最終吳王夫差勢窮力盡,派人來求和,勾踐心一軟打算答應,範蠡立馬說,大王不記得你是怎樣起來的嗎?希望大王能順應天時,不忘昔日恥辱。於是勾踐當機立斷拒絕了求和。試想,如果沒有範蠡和文種的背後支持和幫助,就沒有越國的成功。

一番浩劫後的越國恢復了旺盛,勾踐成為了春秋霸主,但是不得不說勾踐不是氣度很大的人。滅吳之後,群臣皆歡喜,可是勾踐卻是愁上眉頭,他心裡清楚得很,範蠡和文種都目睹了自己最恥辱的時候,他們幫助勾踐度過了國家的難關,本該受到所有人的尊敬,更該受到無盡的賞賜,和大王一起分享這功勞,可是越王勾踐嘴上不說,但心裡卻十分的擔心,他知道樹大招風,他覺得不該留下這兩個人,不得不說,越王勾踐卻實有點忘恩負義了,無論如何,在他最困苦的時候,範蠡文種出謀劃策,吳王夫差要範蠡變節投靠吳國時,範蠡果斷拒絕了財富,他的忠心,天地可鑑。沒有辦法,越王勾踐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有意無意的逼走了範蠡,逼死了文種。

越王勾踐的對與錯,都留給後人去做評價,他臥薪嘗膽的故事流傳千古,他磨鍊了越王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可能另一方面又泯滅了他的人性,使越王勾踐成為了一個冷血的君王。

相關焦點

  •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稱霸一時,他的子孫繼承了霸業嗎?結局如何
    他臥薪嘗膽的典故,不知道激勵了多少後來人。他的子孫是否也被這種精神所感染呢?他開創的霸業得到了繼承嗎?他的後代結局如何呢?《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有較為詳實的記載。當年,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絕地反擊,不僅吞滅了吳國,而且進兵北上,渡過淮河,召齊、晉諸侯相會,橫行於江淮之東,諸侯畢賀,終成霸業。
  • 越王勾踐在吳國臥薪嘗膽,養精蓄銳,一舉打敗吳國
    本文由母慈兒孝敬原創導語:越王勾踐在吳國臥薪嘗膽,養精蓄銳,一舉打敗吳國吳王闔閭在伍子胥和孫武等人的輔佐下,勵精圖治,積累了強大的實力。闔閭之後繼任為王的是夫差,這是個銳意進取的帝王。公元前494年,吳國再次發動進攻,在會稽山把越國打的只剩下五千人。越王勾踐眼看全軍覆沒,臣子範蠡、文種二人獻策,用重金賄賂吳王夫差的寵臣伯嚭。經過伯嚭勸說,夫差不顧伍子胥拼命反對,還是接受了越國的投降。越國因此成為吳國的屬國。與所有成為霸主的英雄一樣,勾踐也是個非常能隱忍的人。
  • "臥薪嘗膽"始於宋代 《史記》只記嘗膽不見臥薪
    一說起勵精圖治,大家首先想起的就是越王勾踐,不過,勾踐的奮發有為也是向他的死對頭學習的,最早勵精圖治、報仇雪恨的是吳王夫差。  夫差的老爹吳王闔閭也是一代有為君主,不過闔閭並不是吳國「合法」的君主繼承人,他派一代刺客專諸用那把舉世名刃魚腸劍刺殺了吳王僚之後,依靠政變登上了吳王寶座。  不過闔閭的諸侯業績做得相當有聲有色。
  • 我們只知道勾踐臥薪嘗膽,卻不知道他的故事遠不止這些
    說起臥薪嘗膽,這個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講的是越國國王勾踐打仗失敗之後,發憤圖強的故事。總的來說這個故事是比較勵志的,很多人都學習過這個故事。勾踐可以說也成為勵志的典範。不過真實的勾踐根本不是這樣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故事。他的故事可以說非常精彩,根本不止臥薪嘗膽這些。
  • 臥薪嘗膽是《琅琊榜》的故事原型?
    十二年後,梅長蘇假借養病之機以病弱之軀只手掀起波波血影驚濤,輔佐明君登上皇位,為七萬赤焰忠魂洗雪了汙名。想必各位吃瓜群眾對這部劇定時念念不忘吧!大家執著於劇情中梅長蘇的堅忍,同情梅長蘇的遭遇,被梅長蘇的骨氣所感染,其實在我國歷史上面也不乏這種人物的存在,可以說梅長蘇的這個人物的原型就存在於我們的歷史人物中,那麼就跟隨小編去看看吧!!
  • 臥薪嘗膽的薪指什麼?臥薪嘗膽中臥的意思
    臥薪嘗膽的薪指什麼臥薪嘗膽中的薪是乾草和柴火等意思。臥薪嘗膽出自於一個典故,與越王勾踐相關,後來引申出來的意思就是說個人通過自己奮發圖強,得以改變現狀,一雪前恥,經常作為勵志語言來使用。隨後,夫差率兵攻打越國獲得了勝利,越王勾踐和夫人都到了吳國做俘虜。吳王為了羞辱勾踐,讓他做馬夫,以此來磨滅勾踐的意志。勾踐為了獲得夫差的信任,讓他對自己減少戒備,對於夫差的命令,勾踐都會一一履行,表現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夫差認為勾踐已經沒有反抗之心,便讓他回到了越國。勾踐回到越國後,看見越國一片蕭條的情景下定決心要讓越國變得強大,然後去討伐吳國。
  • 為什麼易中天建議人們,不要再宣揚「臥薪嘗膽」的故事?
    而他曾提議刪除課本上關於「臥薪嘗膽」的課文,理由其實很簡單,就是勾踐人品不行。人們對勾踐的印象,幾乎全部來自於課本上「臥薪嘗膽」的故事中透漏出的忍辱負重。然而其實歷史上的勾踐人格的鄙俗,不是學歷史的人還真不太了解。據《國語》記載,這人在位時,為君不勤,奢靡享樂,是個地地道道的無為之主。
  • 成語臥薪嘗膽的故事是真的嗎?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說起成語臥薪嘗膽,總會想起越王勾踐,因為這是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了。沒多久,越王勾踐又和吳國在槜裡打了一仗,《左傳》還是記錄為「吳伐越」。此戰中,闔閭被越人砍中腳趾,傷重死了。之後,吳王夫差為父報仇,將勾踐圍困於紹興會稽山上,勾踐不得不向吳王夫差屈辱求和。《國語?越語》記載,勾踐派越國大夫文種去遊說夫差,假如真的要和越國,越國「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可能兩敗俱傷;假如解圍,越國也能提供「帶甲萬人事君也」,供吳國驅策。夫差最終接受了後者。
  • 秦國稱霸西戎,兩年後秦穆公去世
    我們戎狄則不然,君主寬厚對待臣下,有什麼好事都和臣下分享。臣下也就忠於君主,所以上下和睦,這才是聖人之國。」這一番話讓秦穆公很驚奇,打發走了由余之後,就和自己的大臣商量:「這個由余是個聖人啊,敵國有了聖人,這對咱們可大大的不利。要是能想個什麼辦法讓他為我所用就好了。」有個太史建議:「戎王那邊生活艱苦,沒有什麼樂子。
  • 勾踐為什麼要臥薪嘗膽真的是因為要復國嗎
    按《國語》中的記載,此時越國的地盤僅為百裡,「南至於句無(今浙江諸暨),北至於御兒(今嘉興),東至於鄞(今寧波),西至於姑蔑(今衢縣),廣運百裡」。區區的百裡之地,還能有什麼作為,勾踐感慨萬千。「報仇!我要報仇!」勾踐對範蠡說。三年共同養馬,三年同室而居,勾踐對範蠡有一種特別的親近和信任,也有著一種特別的依賴。
  • 越王勾踐:從沒「臥薪嘗膽」,也沒有「兔死狗烹」的政治家
    提起越王勾踐,人們第一時間會想起兩個成語:「臥薪嘗膽」、「兔死狗烹」。這位春秋時期帶領一個蠻荒小國崛起的霸主,一方面以他的忍辱發憤、勵志圖強的故事讓人傳誦,另一方面又因其成功後對功臣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讓人唏噓不已,大大影響了他的歷史形象。勾踐也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因為誅殺功臣而遭到人們唾棄的君王。
  • 春秋一小國,因他的到來而興盛稱霸諸侯,又因他的死而走向衰亡
    楚平王要殺伍奢,又擔心他兩個兒子回來報仇,派使者假借伍奢之名招其二子。哥哥伍尚說,父親召我,若求生不往,為天下恥笑。弟弟伍員說,俱死無益,不如奔他國,借力雪恥。伍奢與伍尚俱被殺,伍員四處逃亡。伍子胥後來逃到吳國,他胸中始終迴蕩一股憤懣之氣。與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相比,吳國是個默默無聞的小國,伍子胥來到吳國,掀開了吳國歷史最輝煌的一頁,一個弱國,因為一個人的到來而振興。
  • 大家了解臥薪嘗膽背後的故事嗎,越王勾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本文為百家號作者《小姨說說歷史》的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從小時候學典故,學國學,一定被要求背過臥薪嘗膽的故事,小時候不懂,按照要求背過,只知道故事裡面有兩個關鍵人物,一個吳王夫差,一個越王勾踐。
  • 電競臥薪嘗膽!caps將FPX合照設為電腦桌面,網友透露:之前是IG
    G2戰隊可以說是LOL最快樂的隊伍了,不管是面對兩度在S賽上折戟,還是在聯賽中稱霸,他們的隊內氛圍永遠都是以快樂為主,隊員之間更是經常說騷話。G2這種面對遊戲的態度也感染了很多人,對於他們來說比賽勝負並沒有那麼關鍵,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 越王勾踐為復國"臥薪嘗膽",但是之後的故事你們知道嗎?
    勾踐在無奈之下,接受範蠡與文種的建議,向夫差的寵臣獻上財寶,請求能夠讓自己成為吳國的臣子,夫差答應了勾踐的請求,撤出了軍隊,但是讓勾踐以奴僕的身份去到吳國為他服務,勾踐帶著自己的妻子雅魚去到吳國,住在闔閭墳邊的一間石頭房子裡
  • 人人都說遇事要三思而後行,這三思到底是指什麼?
    因為不知道上面的人什麼時候對你就有動你的想法,也不知道下面的人什麼時候有了要取代你的想法。所以要常思危。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依然還記得小時候有一篇課文叫寒號鳥,講的是秋天所有的鳥都在築巢,而寒號鳥卻在玩,還說天氣這麼好我不需要築巢。
  • 揭秘:蕭遠山既然是軍官,為什麼遼國沒有出兵為他報仇?
    在少林寺中隱藏三十餘年,暗中調查「帶頭大哥」,血腥復仇,是為「大惡人」。後經掃地僧點化,歸隱少林寺。書中還寫道,蕭遠山曾是遼國蕭皇后屬珊大帳的親軍總教頭,並且很得蕭太后的賞識,受遼國太后信任,任屬珊軍總教頭。那麼蕭遠山在雁門關外被漢人伏擊,為什麼遼國不出兵為他報仇?首先,蕭遠山的官職「屬珊軍總教頭」是個什麼級別?
  • 燃燒周浩宇和高風什麼關係結局如何 高風為周浩宇報仇許許家秘密...
    燃燒周浩宇和高風什麼關係結局如何 高風為周浩宇報仇許許家秘密公布於眾時間:2020-06-10 13:05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燃燒周浩宇和高風什麼關係結局如何 高風為周浩宇報仇許許家秘密公布於眾 電視劇《燃燒》中,周浩宇和高風的關係引熱議,隨著劇情的推進也知道他們是什麼關係
  • 勾踐臥薪嘗膽20年,打敗了霸主吳國,為何越國卻因此走向沒落?
    因此,所有老師都告訴我們,臥薪嘗膽的勾踐是大毅力的勝利者。但卻沒人為我們補課,勾踐的勝利是「半截子式」的勝利,越國並沒有因此稱霸!我們所熟知的「春秋五霸」有兩個版本:——《越王勾踐世家》夫差自盡後,勾踐確實風光過一段時間。渡過淮河北上;與齊國、晉國會盟徐州;周元王賜胙封為伯。但南返後勾踐卻發現,越國守不住淮河以北的土地,於是就有了這次大規模割地。淮河上遊給了楚國;淮河以北還給了宋國;泗水以東百裡之地給了魯國。勾踐擊敗了夫差,但吳國一半的土地,卻分給了周邊各國!勾踐為何做這般糊塗事?
  • 娃問我恨和報仇是什麼……
    我不假思索的說:比如他在開拓疆土和管理民眾的時候,有可能會傷害到一些人,並且戰爭,避免不了死亡,所以他一定會遇上一些恨他的人,這些人就是他的敵人,會報仇。娃半知不解的思索了會,然後問:「恨是什麼?」我也愣住了,腦子裡迅速過了一圈,應該如何用小娃能理解的話說明白恨是什麼?比如他有沒有過類似這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