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樹:電商渠道購買母嬰產品佔比達55.24%

2020-12-18 199IT

《2014年度中國母嬰人群消費行為研究報告》正式發布,它是由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母嬰服務平臺寶寶樹發起、多家主流媒體聯合支持的調查報告,針對2014年的母嬰人群生活現狀及消費習慣進行系統梳理和全景掃描,同時融入由寶寶樹洞察小組BIG團隊提供的關鍵詞排序,深入剖析了解現階段母嬰人群生活現狀、相關需求,以及該人群的消費特點,旨在為更多母嬰人群的生活消費提供參考幫助。

本次調研採用網際網路在線定量研究的形式進行,通過網際網路與APP等渠道進行數據收集,共有5952人次參與,並且經過嚴格的問卷質量覆審。

養娃成本雖高 但6成以上人群要養倆

根據寶寶樹數據調查可知,在希望擁有幾個寶寶的問題上,大部分受訪者表示希望擁有兩個寶寶,在當今生活成本日趨加大的社會環境下,這種聲音居然佔到66.53%,出乎預料。通過與城市分級的再次交叉,可以發現,受訪者期望的寶寶數量的多少與他們的城市規模大小呈反比,城市規模越大的受訪者,期望擁有的寶寶越少,出現這種現象與生活成本與經濟壓力息息相關。一二線城市的父母不僅要考慮到孩子撫養成本,還要考慮到日常生活開支。有很多家庭的住房和車子都是通過貸款購買的,每月工資有固定的一部分已經劃撥給銀行,所以能再撫養一個孩子的錢已經很少,況且每個家庭都想有一定的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在北京某公司擔任中層職務的王女士表示,自己並不是不願意要二胎,而是真的出於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不允許自己要二胎。很多人不解,這樣的人還愁生活的壓力?「在沒有要寶寶之前,因為自己和老公來北京奮鬥比較早,房價比較低,已經購置了100平米的樓房和車子而且還清了貸款,加之二人工資水平不錯,生活比較小資。可是自從有了寶寶,方方面面都要花錢,想要讓寶寶上早教,想要給寶寶買最好的,又考慮到寶寶以後上學的問題,還想換套學區房。而且工作方面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孩子又不想放養,所以真心沒有充足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生二胎。」王小姐解釋說。

而來自江西南昌的顧女士則表示,自己之所以要二胎,是因為這樣能減輕孩子以後贍養的壓力,同時讓孩子以後不孤單。「我外婆當年就只生了母親和舅舅兩個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外公和外婆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經常需要住院調理。因為家裡孩子少,又是唯一的女孩兒,母親成為了照顧外公外婆的主要力量,看著母親整日操勞很心疼。後來外公、外婆去世了,舅舅表示以後他會照顧母親,因為母親現在是他最親的親人了。」看著母親和舅舅的姐弟之情,顧小姐很感動,她也很想有個自己的親兄妹,可遺憾的是,她是家中的獨生子女。所以她堅持要二胎,覺得現在3個家庭一起養兩個孩子壓力沒有那麼大。

如今很多「70後」、「80後」希望生二胎,是因為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感到孤獨,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這樣孤獨,認為生兩個孩子,彼此有個伴兒。同時,他們有些人也已經體會到了夫妻二人照顧四位老人的辛苦,他們不願自己孩子以後也有如此大的負擔,所以希望可以生二胎,減輕孩子的負擔。

90後辣媽寧願在家帶娃 甘當家庭主婦

根據寶寶樹數據調查可知,59.9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帶孩子,而41.07%的受訪者表示由父母帶。通過與年齡的交叉對比發現,更多的90後媽媽們都在自己帶寶寶,這與80後的區別非常明顯。寶寶樹用戶洞察小組的分析師表示,這與90後的性格特點有關,她們認為老一輩的育兒經都已經過於陳舊,不夠科學,而且她們現在很多利用網際網路科技隨時隨地的能獲取育兒的千百種答案,方便、快捷而且準確。

在90後看來,與年齡無關,成熟是一種心態。當然,事業和孩子從來就不是完全對立的。其實90後們也有自己的職業夢想和規劃。寶寶樹ID是糖糖的媽媽告訴記者,孩子會長大,她又不是當一輩子全職媽媽,而且現在網絡科技這麼發達,在家帶孩子的同時,她可以做微商,既可以照顧孩子,又可以賺錢,何樂而不為?

生活圍著娃娃轉 滿眼親子與養生

在受訪者關注的社會信息中,親子已經成為了比其他任何信息都重要的關注點,其次是新聞,健康養生,娛樂與旅遊。可以看到有關環境汙染的內容量一直很高,雖然從11年爆發增長後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人們較為關注的。其次,產後恢復與塑身也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而護膚內容的話題則逐年增長。寶寶樹用戶洞察小組的分析師認為:有了寶寶以後首先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減少,因此爸爸們以酷愛的遊戲不得不暫時放棄,而且隨著寶寶的出生,需要獲取的育兒知識信息量也不得不大幅度提升,因此親子排在第一位。

六成家庭生活小康 僅有兩成是月光族

根據寶寶樹數據調查可知,對於月收支情況,大部分受訪者的聲音集中在略有盈餘與收支平衡。但依然有19.37%的受訪者是月光族,另外9.31%則表示相對富足。大部分受訪者的家庭收入集中在1萬元以下,1-2萬的受訪者佔比13.40%。而2萬以上區間合計4.90%。隨著城市規模的降低,受訪者收入水平明顯下降。一線城市:收入集中在4000-2萬元區間,二線城市與三線城市:收入集中在4000以下及4000-10000元。

來自天津的鐘女士告訴記者,她和老公月收入總和大概在2萬左右,現在寶寶3歲,他們的支出基本是寶寶的早教費用、吃穿費用、房貸費用和日常的生活起居費。因為考慮到寶寶以後的教育費用問題,所以夫妻二人平時都不會隨便亂錢,希望能省下錢來,以後送寶寶出國,所以每個月都有一些結餘。

寶寶及孕期產品支出 成為家庭最主要支出

在支出方向上,母嬰人群主要支出在寶寶或孕期產品上,這部分消費佔比30.79%。另外,飲食的開銷佔比較大,達到26.87%。其次是服裝14.94%。由此可見,寶寶產品和孕期產品是這部分人群消費的主要方向。

手機端電商 媽媽購物新渠道

通過寶寶樹調查數據可知,大部分的媽媽都是通過手機網絡獲取母嬰類產品與品牌信息。這個比例高達70.94%,而傳統網絡與電視分別佔比18.29%與8.63%。由此可見,手機網絡已經成為了宣傳母嬰產品與品牌信息的最佳渠道。而購買母嬰類產品的主要渠道集中在手機端電商平臺、電商平臺與產品專賣店。分別佔比32.36%,22.88%、23.72%。另外,綜合類賣場與超市分別佔比11.43%與9.06%。而電話購物的方式卻少有涉及。可以看出,手機電商平臺已經成為母嬰人群的最佳購物渠道。

寶寶樹副總裁魏小巍分析道,這與移動網際網路使用量呈現迅猛式增長密切相關,截止到2014年6月,中國手機用戶佔5.27億,比例已達83.4%。而現在很多媽媽把全部的精力和時間都用在了照顧孩子身上,很少有時間可以用PC端進行購物,因為她們更多的是利用碎片時間,手機電商平臺更加便捷易用,而且像寶寶樹旗下電商美囤媽媽,這是寶寶樹獨立開發的採用「閃購+特賣模式」的電商平臺,用於向(準)媽媽用戶推薦優惠且特色的孕育期產品,省去了很多媽媽們費時挑選的時間,因此手機電商越來越受到媽媽們的喜愛。

嬰兒用品 網上購買需求高

本次調研顯示,媽媽不願在網際網路上購買的商品類型中,奶粉與寶寶輔食所佔比例較大,分別為34.94%與31.48%。另外,嬰兒用品(奶瓶、奶嘴)的佔比為10.15%。可以看出,媽媽們非常關注孩子的飲食,擔心孩子的飲食或餐具從網上購買會出現問題。同時受訪者表示,在購買奶粉時,主要考慮去母嬰專賣店購買,其次考慮超市。電商平臺與手機電商平臺的支持率分別是10.39%與11.14%。

電商平臺上寶寶奶粉是真是假 媽媽不放心

根據寶寶樹數據顯示,媽媽們喜歡通過手機購買母嬰類產品,但是卻不願意通過網際網路購買寶寶奶粉及寶寶輔食,究其原因,發現媽媽們主要擔心買到假貨,擔心圖片和實物差距大,擔心過保質期。因此,電商平臺銷售奶粉或輔食類產品時,需要對品牌、保質期等有明確的標示,圖片清晰,讓媽媽們能更放心的選購。本次調研也對母嬰人群手機購物的阻力進行了調研,數據顯示,不方便尋找想要的產品,是受訪者不願意通過手機購物的主要原因,而不方便比較價格與圖片或字太小也是影響用戶體驗的一部分。

來自上海的吳女士告訴記者,她認為平時寶寶的一些玩具、生活用品或衣服,可以通過網上購買,既方便快捷又可以省錢,即使買回來的東西跟網上描述的不一致,也不會太在意,大不了就退了或者不要了。但是孩子的奶粉和輔食,是要入口的,很難分辨出真假,而且生產日期也無法保障,寧可多花些錢到母嬰實體店或超市去買,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立即解決,總覺得踏實。如果購買也會選擇那些口碑好,進貨渠道有保障且信任度極高的垂直母嬰電商。

總結:

人群特點: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發現,目前的孕育主力集中在85-89人群,80前已經逐步退出舞臺,而90後正在崛起,迭代趨勢明顯,多數受訪者希望擁有兩個寶寶。大部分媽媽的家庭月收入集中在4000元以下及4000-1萬元兩個區間,大部分受訪者表示自己帶寶寶。

人群需求:母嬰人群已經對手機相當依賴,大部分人獲取信息或購買產品均通過移動網際網路。而關注的社會信息與支出方向也與母嬰類息息相關。對奶粉要求較為苛刻,不太放心選擇網購。

網購行為:奶粉及輔食類商品網購率低,主要因為怕買到假貨、擔心保質期或圖片與實物不符等因素導致。而其中不願通過手機進行購買行為的主要原因,是不方便找到產品,不方便比較價格或圖片太小等因素,導致了用戶體驗的下降,從而降低了購買率。

綜上所述,母嬰群體具備了較強的消費能力,對多種產品均有需求,但該群體對產品要求很高,尤其是當產品涉及安全性的時候,故在母嬰人群市場,產品在強調安全性的同時,需要將產品信息更加詳細,讓使用者更為安心。

相關焦點

  • 寶寶樹等垂類App成種草入口,母嬰線上銷售增速達24.2%
    寶寶樹等垂類App成種草入口,母嬰線上銷售增速達24.2% 2020-09-15 17:59:00來源:北國網
  • 尼爾森報告:消費升級驅動母嬰品類四大趨勢 寶寶樹等母嬰平臺全...
    2020年Q1季度,由疫情造成的出行限制和線下門店關閉,母嬰人群轉移向線上消費,線上渠道銷售額增速達24.2%;由於疫情後相應消費習慣得以保持,母嬰線上渠道銷售額增速於2020年4月和5月同比去年同期平均達26.5%,遠超行業9.2%的整體增速。
  • 母嬰新勢力和線上消費加速崛起 「寶寶樹」們迎來新機會
    報告期內,寶寶樹實現營業收入超9370萬,其中廣告業務貢獻收入超過82.8%,電商業務佔總收入14.2%。 比達諮詢在《2020上半年中國網際網路母嬰市場研究報告》中指出,母嬰市場持續火熱,新生態正在形成,以寶寶樹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母嬰垂直平臺倍受年輕家庭的倚賴。
  • 寶寶樹傍聚美 母嬰電商集體抱大腿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持續的價格戰讓母嬰電商資金壓力巨大,伴隨聚美等電商巨頭入局,母嬰電商抱大腿取暖現象將成常態。  電商巨頭入局讓母嬰電商燒錢大戰還將持續下去,母嬰電商市場昨日誕生行業最高金額融資。寶寶樹在上海正式宣布完成3億美元(18.6億元人民幣)等額融資,本輪融資由聚美優品2.5億美元領投,其餘資金為國內多家機構聯合投資。
  • 寶寶樹電商又推新玩法 母嬰第一單直擊母嬰選購痛點
    近日,寶寶樹針對用戶的備孕、孕中、孕晚、新生兒幾大孕齡階段打造了「母嬰第一單」分齡導購電商服務,以用戶行為與消費數據+優質內容解決選購痛點,實現用戶、平臺、品牌的共贏互利。為此,寶寶樹基於平臺搜索、問答、購買等幾大用戶行為數據分析,並結合當下熱門單品以及達人推薦等維度,針對孕育中的7大重要階段推出母嬰第一單電商服務,解決從買什麼、買哪款、到怎麼買便宜的問題,也被平臺用笑稱為懶系父母的「盲買清單」。
  • 從寶寶樹看母嬰垂類的價值該如何挖掘?
    3月30日寶寶樹(01761.HK)公布的財務業績中,寶寶樹2019年平均月活躍用戶總數(MAU)超1.39億;其中移動端月活躍用戶數達2450萬,同比增長7.9%;PC端及WAP端為1.148億;旗艦App寶寶樹孕育次月平均留存率達64%,較上年提升2%。寶寶樹全年收入約3.57億元人民幣,毛利約為2.23億人民幣,毛利率高達62.4%。
  • 寶寶樹與復星系「宮鬥暗流」
    眾所周知,日本母嬰產品是中國媽媽們非常熱衷的進口消費品種。日本母嬰類產品出廠標準近年日趨嚴格,「少子化」則逼迫日本母嬰用品企業高度仰仗產品外銷,加上國內母嬰產品聲譽往年連連受損,寶寶樹尋求與日本企業合作似乎非常合情合理。
  • 寶寶樹帶動母嬰行業蓬勃發展,母嬰市場應全方位滿足用戶需求
    而電商又因為有著清晰的盈利方向,備受資本關注,市場如火如荼。以母嬰社區起家的寶寶樹也打造了專業、嚴苛、懂媽媽的母嬰電商平臺——美囤媽媽。寶寶樹將電商板塊嵌入到旗艦平臺「寶寶樹孕育」,構建起「社區+電商」閉環。
  • 寶寶樹IPO,親寶寶C輪,育兒平臺或攪動母嬰產業新格局
    母嬰賽道上也早早站滿了各路重量級選手,寶寶樹宣布於本月27日在香港IPO;親寶寶上個月完成C輪融資;純母嬰電商平臺蜜芽、貝貝網發展迅速;小小包麻麻、年糕媽媽從母嬰公眾號入局,延伸到母嬰電商領域,一時間母嬰市場熱鬧程度不亞於O2O和共享單車。
  • 寶寶樹孕育分析|母嬰市場百家爭鳴,阿里為何獨寵寶寶樹?
    寶寶樹孕育是寶寶樹旗下核心產品,從早期的母嬰社區發展到如今內容、工具、電商、o2o等的「寶寶樹生態」體系,先後受復星、聚美、好未來的企業投資,2018年更是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如今母嬰市場百家爭鳴,為什麼寶寶樹孕育偏得大佬青睞?
  • 寶寶樹6個月虧損21億,母嬰類平臺上市比養娃難?
    )北京】11月24日報導(文/張鵬會)母嬰類社區平臺寶寶樹赴港上市風波再起。不過很快,獵雲網獲悉,僅1天之後,也就是14日下午,寶寶樹於香港重新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於11月27日香港上市。加之此前,寶寶樹本計劃通過IPO集資10億美元,但最終僅集資約2億至3億美元,減幅最高達八成。這不禁讓人產生質疑,作為國內母嬰綜合社區平臺的佼佼者,寶寶樹為何推遲IPO發布會,是否意味著其上市信心不足?
  • 尼爾森:母嬰垂類App已成母嬰人群獲取知識首要渠道
    來源:證券時報網為洞察母嬰消費產業趨勢及母嬰家庭人群需求,近日寶寶樹(01761.HK)委託市場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進行深度市場調研並發布《2020母嬰消費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母嬰市場宏觀趨勢、母嬰重點品類表現、母嬰人群消費行為及母嬰網際網路品牌價值等維度為全行業探索新增長提供高價值數據參考
  • 《母嬰消費洞察報告》:家庭母嬰育兒整體花銷月均達5200元,疫情...
    多知網8月24日消息,近日,寶寶樹委託全球市場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發布《2020母嬰消費洞察報告》。報告顯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促進了母嬰育兒行業穩速增長,新生代家長以孩子為消費中心,家庭母嬰育兒整體花銷月均達5200元;同時新生代家庭在母嬰類的消費決策中,也更依賴諸如寶寶樹等一些母嬰垂直平臺。
  • 寶寶樹IPO:深耕行業11年,「谷歌之父」練成「媽媽教主」
    廣告方面,寶寶樹通過自身整個多平臺生態系統提供廣告機會,擁有越來越多類別具有非母嬰系列服務(如醫藥、化妝品、身體護理、汽車及金融服務)背景的廣告客戶;電商方面,寶寶樹通過美囤媽媽平臺開展電商業務,以直銷和平臺兩種模式開展電商業務。
  • 人均1萬美元風口來臨,寶寶樹如何能在母嬰戰場穿越牛熊?
    數據顯示中國三線以下城市和農村鄉鎮地區居民規模已達9.34億,隨著電商的滲透率達到72.8%的高位,根據之前虎嗅的報導,2019年中國母嬰行業消費用戶城市分布方面,三線和四線及其他城市用戶共佔比46.6%,母嬰消費渠道下沉趨勢明顯。2018年,中國有1523萬新生兒,有80%的新生兒降臨在三線到六線城市,這個時候以下沉市場寶媽為代表的「小鎮貴婦」成為了遠比小鎮青年更強大的購買力人群。
  • 報告:年輕媽媽獲取母嬰知識首選寶寶樹孕育等App
    日前,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比達(BigData-Research)發布《2020上半年中國網際網路母嬰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內容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線上母嬰市場持續火熱,新生態正在形成,中國網際網路母嬰市場正進入加速發展期,以寶寶樹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母嬰垂直平臺倍受年輕家庭倚賴。
  • 直播+垂直電商+社群APP,撬動3.9萬億母嬰市場的支點
    根據CNNIC《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至今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2億,其中直播電商佔32.9%。快手泛母嬰人群7500萬,精準母嬰人群佔2500萬,今年1月到8月母嬰直播場次增長115%。
  • 布局全域流量 寶寶樹解鎖母嬰增長新姿勢
    由於母嬰產品及服務直接影響嬰兒的健康,嬰兒通常被視為最重要的家庭成員,因而母嬰產品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寶寶樹較中國其他母嬰在線平臺有最全面及權威的內容。寶寶樹從 2007 年開始,紮根母嬰行業 13 年,憑藉全面優質的內容和活躍的社區氛圍不斷積澱,不管是從下載量還是從應用市場的用戶評價來看,這裡面口碑的力量都不容小覷。
  • 母嬰類App盤點:媽媽的生意寶寶樹們這樣做
    隨著市場發展的日益成熟、市場飽和度的提升,新產品數量極大降低。以電商、社區等單一維度切入母嬰市場的產品,逐步向「社區+內容+電商」的綜合母嬰產品方向發展。其中寶寶樹的發展尤為值得我們關注。  與此同時,母嬰行業產品功能的垂直細分早已完成,除教育類以絕對數量優勢領跑外,隨著「消費升級」概念的興起,電商類母嬰App數量增加,並湧現出一批以海外商品為賣點的海淘母嬰產品。
  • 寶寶樹美囤媽媽聯合全球眾多知名母嬰品牌啟動母嬰電商信任計劃
    今日,寶寶樹宣布攜手多家國際知名品牌開創「Love is Trust」全球信任計劃,首批包括Trunki、Gro、Benbat、飛利浦新安怡、惠氏、亨氏等16大具備國際影響力的母嬰品牌鄭重宣布加入該計劃,為用戶直接提供最有貨源保障的優質母嬰用品,同時為美囤媽媽平臺上的產品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