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恐怖的日本活造刺身

2021-02-07 四個小土豆

日本的刺身文化,其實是從我國唐代傳過去的。唐朝的時候有本書叫《砍鱠書》,其中專門記載了關於生魚片的各種吃法,做法,還有很多的刀法記載其中。但是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烹飪方式開始變得更加多樣化,於是中國人漸漸拋棄了生食的習慣。



然而作為發達國家的日本,卻在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仍然保留著最接近於原始的生食文化。同樣是生食,其中也有許多講究,通過不同的加工方式、調味手段,可以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風味。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各種不同的生食料理之間有什麼區別。


刺身

刺身是最廣為人知的生食方法,所用的原料不僅限於魚貝蝦蟹之類的海鮮,肉類甚至內臟也在料理對象之內,如雞肉、牛肉、馬肉在日本都可以作為刺身食用。大部分食材需要追求鮮度,但並非所有魚類都是越新鮮越美味。歡迎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有些食材甚至需要特意放置一段時間,專業術語稱之為「熟成」,才能達到其最美味的狀態。





馬肉刺身


新鮮雞肉刺身



活き造り

中文取漢字直譯為活造,意為直接取活魚以極快的速度處理乾淨切成刺身,整個過程一般不超過20分鐘!直到被端上桌,食材還未徹底死亡,仍然具有生命跡象。可以說活造是刺身的最高境界,因為對食材的要求極高,所以選擇面很小,但許多老饕仍然樂此不疲,圖的就是那一口鮮。






















可想而知,活造對料理師的技術要求是極高的,如果邊吃還能看到魚身在動,證明師傅刀功了得。從下刀的第一刻起,師傅就要選準部位,下刀稍不準確就會把活魚殺死。必須精準的計算出下刀的位置,同時還要注意切的厚薄均勻,毫無破損,其中難度可想而知。











踴り喰い

與活造類似,但特指魷魚、墨魚、章魚以及貝類等一些軟體生物的料理。將鮮活的食材以最迅捷的方式處理後送上餐桌,以保證客人能夠品嘗到最新鮮的滋味。



洗い

看似是簡單的生魚片,其實是在處理好後,還要多一步用冰水冷涮的步驟,以增加魚肉的彈性,使人們在食用時感覺口感更加柔韌彈牙。一般白身魚比較多採用這種方法,比如著名的鯉の洗即是用此法製成。




霜造り

霜造り,也稱皮霜造り,顧名思義也就是對魚皮下功夫的料理。霜造り可分為兩種:湯霜造り和焼き霜造り。這兩種方式都是將魚帶皮處理,在加工時對魚皮進行加熱,然後再以極快的速度放入冰水之中使得魚皮緊縮。歡迎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區別在於加熱方式的不同。用稻草將魚燻烤表面焦熟變色,稱為焼霜造り,而用滾水汆燙表面變色成熟稱為湯霜造り。一般適用於魚皮本身比較鮮美,皮下油脂豐厚的魚類。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充分激發出魚皮油脂的旨味,食用時味道更加鮮美豐腴。


湯霜造り


焼霜造り



タタキ

タタキ別名「土佐造り」,是一種將食材表面略微炙烤,使之達到輕熟狀態,而本體依然保持生鮮狀態的一種料理方法。比較著名的有「鰹のタタキ」,將鰹魚肉用刀背拍松略微調味後用很急很旺的柴草火燒烤表層 鰹魚的皮經過火烤至呈金黃色,但魚肉並不烤透。烤過之後立即浸入冷水並迅速去幹水分,然後放到砧板上淋上特製的酸橘醋,佐以蔥、姜、大醬、蒜等,再切成厚片製成的風味刺身。除了部分魚類,禽類以及牛肉刺身、馬肉刺身比較經常採用這類做法。





湯引き

將食材用開水氽燙片刻,然後迅速撈起入冰水過涼,這樣不僅可以去除食材的生腥味和多餘的油脂,還使得肉質更加緊實。通常用於河豚、海鰻等食材的料理。




なめろう

なめろう是房總半島沿岸地區流傳的鄉土料理,是拍松(烹調法之一)的一種。由於它利於保存,烹飪後即可食用,是這個地區的常見菜色。なめろう最早是當地的漁夫在漁船上開始烹飪的菜餚,還有「衝膾」這一別名。主要是以竹莢魚、秋刀魚、沙丁魚、飛魚等青背魚類為原料,在剔下的魚肉上灑上調好味道的味增、日本酒和大蔥、紫蘇、生薑,就這樣放置在案板上,用菜刀細細地剁碎直到有黏性。但一般不會剁的過於細碎,以保持魚肉的顆粒感為佳。




天麩羅

除了專門的生食料理,日本其他許多烹飪方式也以半生為佳。例如我們所熟悉的天婦羅,你以為經過高溫油炸的它是全熟的嗎?那就大錯特錯了。歡迎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須知由於、扇貝、牡蠣等軟體動物,在食用這類天婦羅時最好的感受就是體驗半生熟的口感對比。有經驗的師傅會極其小心的把握油溫和時間,使最終的成品外表酥脆,而內部保持生鮮甜美。因為軟體動物需要加熱才能夠釋放出獨特的香氣,而如果全熟卻會喪失其鮮美的口感,因此半生才是其最佳的食用方式。




豚カツ

豚カツ,即日式炸豬排,外表金黃酥脆,但內裡也是半生的,最多七分熟,追求的是外脆內軟的口感。




焼き鳥

焼き鳥在日本是最平民化的食物。日本人叫串燒做「燒鳥」,意思是將食物串起,靠高溫逼出食物的原味。這種看似普通而簡單的食物,日本的料理師製作起來也別具匠心。通常來說絕不會烤至全熟,以保持食材鮮嫩的口感,外表焦脆,內部嫩滑是必須的,而雞肝則要有「爆漿」的口感。




卵かけご飯(生雞蛋蓋飯)

雞蛋,在中國人眼中是一種必須要煮熟的食材,頂多吃個溏心蛋。但是在日本,生食雞蛋卻十分普遍。比較著名的就是生雞蛋蓋飯了,在雞蛋中滴幾滴醬油,然後倒入米飯中一拌,就是一碗極好的早飯了。當然這裡的雞蛋是生食級別的雞蛋,被熱米飯促出的有一點點粘度的雞蛋很鮮,混著清甜有彈性的米粒,還有高湯醬油的香味,味道十分特別。




日本人為什麼愛生食?

在世界範圍內,沿海國家生食海鮮、大陸國家生食蟲類等的例子不在少數。但像日本這樣將生食文化推進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卻是絕無僅有的。日本人愛吃生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自然環境好,擁有優質的水域資源。二、保鮮技術發達,食材鮮度高。三、日本人難以割捨的自然情結。


雖然日本的生食文化如今不僅在其國內盛行,在世界範圍內也得到了極大的認可。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生食也還是存在著感染病毒、細菌、寄生蟲的風險。因此人們在享受生食的鮮美口感時,也務必要注意食物的鮮度和來源,將風險將到最低。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愛味者,編輯整理。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愛味者。歡迎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按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盤點全球頂級食材

探索珍奇饕餮盛宴



相關焦點

  • 日本特有的活造刺身,我在南昌這家店吃到了...
    主廚李師傅來自香港,從事日本料理廚師這行已經有12年了。漫長的12年裡,他也曾經想過放棄,最終是憑著一股拗勁,咬牙堅持了下來。而12年的堅持不懈所磨練出來的,是李師傅日益爐火純青的刀工與技藝。活造對食材的要求非常之高,可以說是刺身的最高境界,極為考驗料理人的刀工。
  • 20年老牌「大口日料」,刺身、烤物壽司……無限暢吃!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廈門鏡子小姐,ID:xiamen71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DAKOURILIAO-隱秘在篔簹湖畔的秘密花園廈門人私藏20年的老牌日料聖地它就是「大口日本料理
  • 日本頂級「刺身魚」排行榜,日本「刺身魚」種類大全!
    導讀:日本頂級「刺身魚」排行榜,日本「刺身魚」種類大全!講起刺身,許多人會想起它是日本的特色美食。你說的對,日本的刺身聞名世界,非常是日本北海道魚場,海鮮種類多種多樣,同樣是日本刺身比較好的原料採購地。那日本頂尖刺身魚排行是什麼樣的呢?
  • 收藏:了解日料雙雄——刺身、壽司,這一篇就夠了!
    日本料理是用眼睛品嘗的料理,它極其講究形與色,盛器配合食物,造型美輪美奐,讓人不忍下箸。日本人很追求完美,擺盤自然別致是日本料理引人之處。擺出的菜有主有次有點綴,拼色則紅、黃、綠、白、黑協調,一份拼擺得法的日餐菜點,確如一件插花佳作,令人賞心悅目。
  • 日本料理中的刺身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這些品種的刺身你吃過嗎?
    三文魚算是刺身裡最常見的一種了,橙白相間的紋路,看起來就讓人覺得垂涎欲滴,嘗一口,Q彈軟糯,再細細品嘗一番,新鮮三文魚裡的鮮美和自然甜味,漸漸滋潤了整個味蕾,令人難忘。但是很多人就把三文魚等同於刺身了,其實不然,刺身是日本料理的最具有特色的一種,自古佔據著日料的王者地位,但是日本刺身這種吃法,其實說起來還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 日本刺身與中國的淵源探究
    作者:李佳寧導讀:(1)刺身是日本的美食代表之一。當今的日本刺身是在「膾」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膾」在中國傳統的飲食中主要指生魚片。(2)日本最早食用生魚片的記載出現在公元7世紀,正值中日交流高潮,這是否是一個巧合?
  • 為什麼大人常說生肉不能吃,可是日本人天天吃刺身卻不怎麼生病呢
    不過想日本一樣非常瘋狂的愛吃生肉的國家也是極少數的存在的。為什麼大人常說生肉不能吃,可是日本人天天吃刺身卻不怎麼生病呢?但是卻很少聽到日本因吃刺身而死亡的事情呢?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一樣的疑問呢?今天就跟著小白一起去深入的了解一下吧。
  • 日本料理刺身的來源和文化~
    要說日本料理中名氣最大的菜品是什麼呢?那當屬刺身和壽司了作為日本料理傳統文化的代表一直延續到如今,風靡全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歡,很多人都會把刺身和壽司混為一談,認為是一種東西,其實不是的,刺身是刺身,壽司是壽司,這裡面的講究可多了,那麼對於刺身的文化你了解多少呢。
  • 日本人有多喜歡吃刺身?連「它」也不肯放過,還有啥能阻擋日本人
    現在很多中國人都喜歡去日本旅遊,尤其是到了明年的東京奧運會,到時候日本會迎來遊客的巔峰時期。作為日本旅遊業的「扛把子」,中國遊客自然少不了,大家去日本旅遊,除了泡溫泉、看富士山之外,還會做啥?答案當然是品嘗日本料理。
  • 日本美食丨想吃海鮮刺身的看過來,磯丸水產不容錯過哦
    24小時營業的磯丸水產一直是喜歡的平價日本海鮮餐廳,店面不大,只有十來張桌子,8個人也要分開兩張桌子坐。門口有水箱有元貝,大蝦等保證新鮮。聽說日本的海鮮和刺身很好,就想來嘗試一下,海鮮非常大而且新鮮,海鮮是要自己燒烤的,刺身等了蠻久,不過上來之後很快就瓜分完了,味道和新鮮度和上海的不一樣,很好吃,而且這樣一頓下來也比上海實惠太多,強烈推薦啊!
  • 日本人為什麼要把生吃的海鮮叫做刺身呢?
    日本人為什麼要把生吃的海鮮叫做刺身呢?相信對日本文化稍有了解的小夥伴們,一定也對日本的美食有所了解。天婦羅、壽司、拉麵、刺身等等,都是日本有名的美食。其中除了刺身以外,我們都知道是什麼,然而這個刺身,不就是生魚片嗎,為什麼會起一個這麼奇怪的名字呢?日本人把這種叫法說成「刺身」,那為什麼好好的生海鮮,要叫做刺身呢?難道是有一種魚叫刺身嗎,其實不是的,「刺身」只是一個稱呼罷了。很多人就很不明白了,為什麼生海鮮的說法在日本人嘴裡就要說得那麼好聽呢?
  • 日本人吃刺身吃出「天際」,用大貝殼做成刺身,看完讓人流口水
    日本人吃刺身吃出「天際」,用大貝殼做成刺身,看完讓人流口水說到日本美食,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刺身了。因為漁業資源豐富,而且當地水質普遍比較好,所以日本人也在漫長的時間中保留下了生吃海鮮的文化,刺身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 舌尖皇上丨日本傳統美食—刺身!
    刺身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刺身就是指魚生之類的東西,指將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調味料直接食用的魚料理,是日本料理中最具特色的美食。刺身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魚本身的鮮味,口感也極為軟嫩。今天小編就說一說關於刺身背後的故事!
  • 日本頂級大廚身份的象徵:日本產刺身刀
    日本人擅工藝,有「職人」的說法,指技藝到了一個出神入化的境界,職業與人共存亡。廚師用刀也一樣。有日本料理之神之稱的小山裕久曾在《日本料理之神髓》中直言,刀工,本身就是烹調手法的一種。特別是日本魚生,少了火的烹煮,壽司師傅的刀工,便決定了魚生的水分、口感和鮮味,以至整體味道。
  • 盤點那些名字很恐怖的日本料理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老師想聊一些有趣的話題,談談日本那些名字非常恐怖的料理。其實,我們最熟悉的「刺身(さしみ)(生魚片)」這兩個漢字就很可怕,刺入身體,仔細想想多嚇人啊!那麼除此之外日本還有哪些「奇葩」的食物名呢,跟老師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刺身」並非產自日本 廣州鮮活水產少有從日本進口
    「日本刺身」並非產自日本 廣州鮮活水產少有從日本進口2011-04-11 12:4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方網        瀏覽量: 3549 次 我要評論   本月8日,質檢總局要求,我國擴大禁止從日進口農產品範圍,廣州本地的海產安全隨即受到關注。
  • 20年老牌日本料理,三文魚、甜蝦、鵝肝……不限量吃,坐下就回本!
    20年老牌日本料理,三文魚、甜蝦、鵝肝……不限量暢吃,坐下就回本!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廈門鏡子小姐,ID:xiamen71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廣告一下 | 文末福利 ——「 大口日本料理
  • 日本人為啥把海鮮叫刺身?看完漲知識了,你喜歡吃日料刺身嗎?
    每個國家都有代表自己的特色美食,比如說日本的刺身,就是在全世界比較有名的,法國的鵝肝在全世界也比較有名。現在很多人喜歡生吃海鮮,喜歡吃日本的刺身,日本人吃海鮮都是生吃的,刺身也是生的,這些海鮮他們用水簡單的清洗一下,直接切成片,蘸著醬汁就吃了,還覺得非常美味。在我們中國人眼裡,我們是從來不生吃這些海鮮的,我們喜歡吃熟的食物,吃魚的話喜歡蒸的或者燉煮成熟的。
  • 日本最頂級的刺身:上桌時看到還在顫抖的魚,日本食客都興奮了
    每次說到刺身,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這是日本的特色美食,確實,日本的海鮮刺身是聞名世界的,很多去日本旅遊的人都不會錯過這種特色美食。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附近還有一個北海道漁場,所以日本的海鮮資源是非常豐富,海鮮種類也非常多。
  • 舌尖上的刺身 這可是日本人的最愛
    日本刺身被拼為sashimi(刺身),這個詞是從1392-1573年間產生的,也就是日本室町時代。根據資料顯示,這個詞的來源有許多種說法:一種解釋是「刺身」是tachimi的轉音,而tachi是日本的刀的稱呼。(《言元梯》)所以刀工一直是刺身最關鍵的一部分。擺盤 一器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