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我們繼續來了解穀食類的食物。
黑大豆,性味甘平,有補脾腎,行水,調節營氣,祛風邪,善解諸毒。黑大豆色黑,中醫上講,黑入腎經,所以黑大豆是一種很好的補脾腎的食物。黑大豆配以甘草對於解各種毒有奇效,可以將300克黑大豆和5克甘草熬出湯汁不停的喝,效果比較明顯。其性積滯,可以造成氣脈阻塞,小孩子不適宜多吃。和厚樸,蓖麻子犯衝,絕不能同時。黑大豆是一種很好的遠行食物,可以進行辟穀行為,也可以用來救荒,將黑豆淘洗乾淨,蒸熟再曬乾,這樣做三次,九次最好。將其磨成末,和等量煮熟去蒂、核的柿餅搗成泥,搓成丸保存。每次吃一個,細嚼慢咽不要喝水,可以一天都不餓,同時可以滋補脾腎,治療噎食和便稀。
黃大豆,性味甘平,補中解毒。補中即為調養脾胃,比較適合煮著吃。雖然很多人喜歡炒著吃,這裡要提醒大家,炒著吃雖然很好吃,但容易造成氣機阻滯。黃豆泡水發芽,可以做蔬菜食用,味道鮮美。黃豆可以治癰,癰瘡中毒潰爛的,可以把生黃豆嚼碎敷上,可加快癒合,泡發以後,搗爛塗於患處,效果也非常好。
青大豆,性味甘平,可以補肝養胃。嫩時從豆莢剝出來,炒成菜,味道非常鮮美。各種豆子都是分早中晚三季收穫,晚收,顆粒大的是最好的。各種豆子都是可以做豆腐,做醬,榨油。只有青豆性質比較軟,適於做食品。
白豆,它有五種顏色,功能作用大致相同。只有白色的在夏季成熟,顆粒小,性比較溫和,能發舊病。
赤豆,就是紅豆,性味甘平,可以補益心脾,通利水氣可消腫,同樣可以化毒排膿。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耗傷津液。被蛇咬的人在三月內忌用。紅豆中以緊小並且顏色較暗的入藥即赤小豆,其他的僅可以食用。
綠豆,性甘涼,是一種很好的解暑食物,煮著吃同樣可以清膽養胃,潤膚消腫,通利小便,止瀉,還能解酒醒後的不適感。綠豆浸泡發芽同樣可以作為蔬菜,要比黃豆芽清爽一些。綠豆有解毒的作用,把綠豆研碎絞汁,可以解一切草木金石和藥物和牛馬肉的毒。
蠶豆,性味甘平,嫩的時候可以從殼裡剝出來做菜吃。蠶豆老了只能煮食,作為主食食用,炒著吃味道也很香。蠶豆主要有健脾快胃的功效。蠶豆同樣可以發芽食用,可以消除身體氣脈的壅滯。
豌豆(粒圓如珠。《爾雅》裡叫「戎菽」,《管子》叫「荏菽」,《本草》叫「胡豆」,《唐史》為「畢豆」,《遼志》稱「回回豆」,俗稱「淮豆」也叫「寒豆」)性味甘平,煮著吃可以溫暖脾胃生津止渴,下氣通乳消脹。
豇豆,性味甘平,嫩時採摘豆莢可以做菜吃。老了只能收豆子做食物,一般做內餡和糕點。因為外形像腎臟,象形補益。
扁豆,性味甘平,嫩豆莢可以做菜,豆子以白色為最好,去皮煮食可以補肺氣開胃,降胃氣止嘔,清暑氣,安胎元,生津祛溼。還能治療時痢帶濁和解魚酒藥毒。炒熟炮製性變溫,能健脾而止瀉。但患瘧疾的人不能吃扁豆。婦女被毒藥傷了胎氣,或者腹痛口噤,手僵頭低,出汗,看著像中風,但不是,當中風治療會有危險,這情況可以把扁豆磨粉,用米湯衝服,或者煎濃湯解救。
刀豆,嫩莢可以用醬醃製做蔬菜,也可以用蜜漬作為水果食用。子老了,可以入藥,性味甘平,能下氣止嘔,溫暖脾胃。
薯蕷,又叫山藥,性味甘平。煮著吃可以補脾腎,調節大小便,同時強筋骨,壯身體,清虛熱,除惡露。可以作為糧食食用,也能做菜。同時薯子很容易種植,也不用經常灌溉。它的子兒叫零餘子,功用相同。腫脹氣滯的人忌用。
甘藷(又叫番薯,地瓜,山薯,紅薯)性味甘溫,煮食可以滋補脾胃,增加氣力,禦寒,改善臉色。甘蔗的種類很多,以皮紅,無筋,甘甜的最好。也能生吃。甘蔗同樣種植很容易,不用費力種植,所以一般用來救災。 本性大補,所以患時疫,瘧疾,腫脹,便秘的人,不適合吃。
至此,穀食類的食物就介紹完畢了。大家學會怎麼用穀物來補養自己身體所需要的物質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