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教師招聘考試中,一般含有面試環節,面試內容一般包括說課技巧,講課技巧,答辯技巧考點,為方便各位考生了解甘肅教師招聘面試備考,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甘肅教師招聘試講技巧:高中音樂《御風萬裡》教學設計,希望可以幫助考生備考。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御風萬裡》,感受五十六個民族永遠一家親的信念,產生對民族的熱愛。
2.通過對《御風萬裡》的賞析,並配以討論,判斷主奏樂器,感受音樂風格,從而提高音樂鑑賞能力。
3.通過對該樂曲的聆聽,能夠認識音樂情緒和音樂風格,了解中國民族音樂的元素。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聆聽該樂曲的音樂情緒和音樂風格。
【難點】
分辨《御風萬裡》中的漢藏蒙等民族音調主題。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出示香港回歸儀式照片,並提問:照片反映我國哪一歷史時間?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照片所發生於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歸,舉國上下都是歡悅激動的情緒,有一首作品把人們當時激動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這首作品是應香港特區慶委會之約而作,於香港回歸之夜在香港首演,這首作品就是郭文景先生所創作的《御風萬裡》,今天跟隨老師的腳步,一起學習《御風萬裡》。
(二)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御風萬裡》,並提問歌曲開頭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情緒激情奔湧。
2.教師再次播放歌曲,並提問該作品的整體結構是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全曲曲式結構為:引子+A+B+A1+尾聲。
(三)分段賞析
1.教師:大家分別聆聽《御風萬裡》不同段落,從創作技法上分別有什麼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A段和A1段採用主調音樂的寫法,B段中使用復調的手法將漢蒙藏、哈薩克民族的民歌融為一體。
2.教師再次播放B段主題並提問該段先後出現哪些民歌音調,表現了怎樣主題思想?
學生討論後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先後出現《黃河船夫曲》《嘎達梅林》《囊瑪》《哈薩克族民歌》,表現了不同民族間的團結和睦。
3.教師播放整體音樂並提問學生,整首樂曲先後出現了哪些主奏樂器?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先後主奏樂器有雙簧管、圓號、小提琴、短笛。
4.教師再次播放交響序曲《御風萬裡》並提問學生,該樂曲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樂曲以激情奔湧的快板開始,表現中國人民振奮和喜歡的情緒;中段慢板,用復調技巧將不同民族的民歌融為一體,表現五十六個民族間的團結和睦;在結尾樂曲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昌盛和世界和平的祝願。
5.教師帶領學生完整聆聽並哼唱。
(四)拓展延伸
教師以「新中國器樂創作」為主題,請學生分享有關新中國器樂創作作品。
學生小組討論後自由回答
教師給予鼓勵性的評價並總結:如:民族管弦樂曲《豐收鑼鼓》;高胡、箏三重奏《春天來了》;笛子曲《早晨》;古箏曲《三峽船歌》等。
(五)小結作業
教師:這節課很快接近尾聲了,哪位同學來談談收穫到了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我們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地借鑑西方創作經驗,創作出一大批具有濃鬱民族風格,又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優秀作品,讓它發揚光大。大家下課後搜集更多民族化的器樂創作作品,下節課進行分享。
四、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