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給我來電話說,他兒子進入初一後,想變了個人似的。常常動不動就發火,父母多過問兩句學習上的事情,他就會很不耐煩。如果父母打電話去學校向老師了解一下他的學習情況,他不認為父母在關心他的學習,反而覺得父母不信任他,在監視他的一舉一動。於是他就跟父母對著幹,父母越關心的地方,他就越忽視。學校要上網課,他和老公怕兒子玩遊戲,於是就在兒子的房間裝了一個監控,兒子知道後一陣怒吼。家庭矛盾一天天升級。女友痛苦地對我說,他那從小乖巧聽話的兒子怎麼上了初中就像變了個人似的。
他的兒子和我們所有的孩子一樣,進入了成長過程中的青春期。而引導不好的青春期,難免不叛逆!
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有一個不可避免的青春期,他就像一個雷池,跨過去海闊天空,跌下去從此萬劫不復。
青春期孩子的表現
孩子一旦進入青春期,這個「尷尬「時期,他有很多不同尋常的表現:1、心理的長大趕不上身體的變化。他們感覺自己的身體已經向大人靠近,如男孩開始變聲,鬍鬚開始長出來;女孩子來假例等。他們的個子似乎也在一夜間就蹭蹭地的長高了。這些身體的變化,讓他們欣喜又害怕。欣喜的是他們感覺自己長大了,而害怕的是,這一切似乎來得太快了,他們還沒有足夠的心理去應對。。於是他們這時焦慮。這也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發火。
2、在孩子 的世界裡,他們覺得大人很自由,凡大人禁止孩子做的事,而大人自己基本在做。這讓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也可以像大人一樣自由了。於是他們內心特別的渴望自由。而在父母眼裡他還終究是個孩子。於是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與孩子對著幹。用我們的話說,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你說啥他不願意聽,而且還和你懟。
父母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一、父母要充分地尊重孩子。父母要躬身聽孩子的需求,不要動不動就以命令式的口吻要求孩子去做事情,已達到自己的要求。這樣居高臨下的陣勢,青春期的孩子通常是不會買帳。我們要把孩子當大人般的敬畏,讓孩子感覺到自已長大,會擔起自己的責任。而不再是完成父母的命令。
二、父母要充分地信任孩子。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容易激動,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時由於父母的言辭不當,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當我們與孩子意見不一,發生衝突時,我們要首先冷靜下來。而不是火上加油,非得和孩子論高低,這樣只會兩敗俱傷。
三、父母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青春期的孩子,感覺自己已經是個小大人了。他在需求認可和關注。父母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總盯著他的缺點不放。這樣讓孩子覺得無論自己長多大,都得不到父母的認可。他就沒有自信。
四,父母與青春期的孩子交流忌談成績。青春期的孩子是人生觀、世界觀建立的時期。父母不要總是揪著孩子的成績不放。一談成績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一些鬱悶消極情緒。父母應該多和孩子聊人生,聊理想,幫助她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這比成績更重要,也更能激發孩子青春萌動的理想,立下高遠的志向。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能夠做到以上四點,我相信孩子能過順利走過青春期。誰的青春不叛逆,就看父母怎麼應對。跨過去海闊天空,跌下去萬劫不復。就看您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