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認慫了?澳大利亞總理終於服軟:希望中澳兩國「愉快共存」

2020-12-11 騰訊網

作者/編輯:尋陽

全文1141字,閱讀約需2分鐘

《布雷雷頓報告》揭露了澳大利亞軍隊在阿富汗犯下的慘無人道的反人類罪行之後,該事件的影響依然在不斷發酵。罪行曝光不久後,來自中國的畫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幅畫作,抨擊虐殺兒童的澳大利亞士兵。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不但拒絕譴責本國士兵的暴行,還聲稱這幅畫作是"偽造",並且叫囂讓中國道歉。

不過,在進行了一輪"對華強硬"的表演之後,也許是終於意識到風向不對,莫裡森的態度忽然又發生了180度大轉彎,聲稱,在處理對華關係問題上,中國和澳大利亞應該"互惠互利",並聲稱,自己的目標,是希望雙方可以"愉快地共存"。

澳軍在阿富汗犯下反人類罪

2015年,社會學家薩曼莎·克朗普沃茨在採訪一名阿富汗老兵時,意外地聽說在當地駐紮的澳大利亞軍人之間,秘密流行著一種"鮮血洗禮"的儀式。這一發現讓薩曼莎無比震驚,經過了近5年的深入調查,在薩曼莎的努力下,對澳大利亞軍隊在阿富汗犯下的反人類罪行的調查,最終被編纂成了《布雷雷頓報告》,公布在世人眼前。

澳軍的罪行一經曝光,立刻引起全世界的譁然。來自中國的畫家烏合麒麟就此事繪製了一幅CG插畫,用來抨擊澳軍虐殺兒童的殘暴行徑。該插圖被人在推特上引用,並很快引起了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的注意。

莫裡森叫囂讓中國"道歉"

因為本國軍隊的暴行而焦頭爛額的莫裡森,似乎在這幅畫上找到了轉移視線的"出口"。他無視了這幅畫是藝術創作的事實,甚至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甚至錄製視頻,聲稱中國"偽造"了圖片,並要求中國道歉。

不過,莫裡森混淆是非、顛倒黑白的企圖並沒有得逞。恰恰相反,因為他的不斷跳腳和高聲叫囂,這幅反應澳大利亞軍隊暴行的諷刺作品在全世界各大社交平臺被頻繁轉載。僅僅一天之後,莫裡森就不得不出來"滅火",聲稱,這件事"不需要進一步擴大"。

莫林森"服軟"了

莫裡森的所作所為點燃了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的憤怒。也許終於注意到政客的花言巧語無法掩蓋澳大利亞軍隊醜陋的罪行,只會適得其反,莫裡森開始試圖用更為緩和和中立的態度,來描述自己對此事的觀點,並試圖以此為切入點,給自己的對華政策背書。不久之前,莫裡森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則文章,題為《來自總理的信息》,在文章中,莫裡森一改此前"對華強硬"的表態,表達了自己與中國緩和關係的意願,並聲稱,"漫畫事件不會削弱與中國人民的友誼"。

今年以來,莫裡森政府鬧出來的笑話一樁又一樁,讓人目不暇接。這位總理在疫情、科技等方面不斷汙名化中國,如今,又反口來談自己和中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嘴臉也未免太過虛偽。如果莫裡森真的願意與中國人民建立起友誼,就應該停止這種政客的把戲,採取看得見的行動,與中方真正地相向而行。

(本文為崑崙基地原創,圖片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部分參考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這回認慫了?澳大利亞總理態度軟化:希望中澳兩國「愉快共存」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全文825字,閱讀約需2分鐘中澳關係最近陷入了低谷,這回同樣是澳洲的問題。不過沒過多久,澳大利亞還是認慫了,總理態度軟化,表示希望中澳兩國"愉快共存",這當然也是中國所希望的,只不過中國不僅僅是要口頭上的一兩句話,中國還希望看到澳洲政府的實際行動。事件來由前不久澳洲政府大發雷霆,完全一副急眼的模樣,是因為中國戳到了其痛處。
  • 【澳總理:希望中澳兩國能愉快共存】據美聯社紐西蘭消息,澳大利亞...
    2020-12-04 07:53:48來源:FX168 【澳總理:希望中澳兩國能愉快共存】據美聯社紐西蘭消息,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地時間12月3日表示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
  • 莫裡森最新表態:希望中澳兩國「愉快共存」
    前一天(2日),澳工黨領袖斯將「炮火」對準莫裡森,抨擊這屆政府要為中澳關係「破裂」負責。莫裡森在發布會回應稱,澳大利亞的政策和立場幾十年來一直是一致的,即中澳關係是互利共贏的,他將繼續尋求與中方的「建設性接觸」和「愉快共存」(happy coexistence)。
  • ...與中國的關係是互惠互利的,這對我們兩國都有好處。」-FX168...
    【澳總理:希望中澳兩國能愉快共存】據美聯社紐西蘭消息,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地時間12月3日表示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因推文引發的外交口水戰似乎終於降溫了。報導稱,莫裡森用較為和緩的論調在坎培拉對記者說,他的目標是讓兩國「愉快共存」。
  • 莫裡森為何突然變調稱期待澳中「愉快共存」?專家:澳政府在為以後...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木子西】「愉快共存:莫裡森向中國拋出橄欖枝」,據《雪梨先驅晨報》23日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天在演講中表示,他的政府「願意隨時」與中方就一些不滿的地方展開探討,並強調在與美國的「持久聯盟」和與中國的「開放、透明和互利關係」之間
  • 莫裡森表示願與我國「愉快共存」,聽著很悅耳,是否有誠意?
    近日,就中澳兩國之間的關係,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參加英方一場智庫活動時講話,大致意思是願意對中方對澳的不滿展開探討,希望能夠達成「愉快共存」、相互尊重對方主權與體制的理想結果。表態完畢後,莫裡森開始訴說起了委屈,表示中方不應以中美競爭的角度去看待澳,澳也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不要搞得像澳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和利益一樣,應尊重國際規則與慣例,不應對澳的出口進行打擊,這樣會擾亂中澳兩國之間的關係。
  • 澳大利亞,軟了?
    中國對澳葡萄酒要求繳納高額保證金212%中國的棉紡織廠已不再購買從澳洲來的棉花澳大利亞經濟的絕對支柱,在於農產品和原物料出口,當中國對牛肉、大麥、煤炭、龍蝦、木材、紅酒、棉花等一系列產品採取措施時,澳大利亞才終於知道痛了對華態度一貫強硬的莫裡森,在棍棒之下終於放軟了
  • 國內學生留學澳大利亞竟然發展到無人問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受此影響,至少澳洲已經有至少7所大學直接跌出了「世界前100所大學」名單;這些澳大利亞老牌名校一旦失去中國生源後,只能自降招生標準以招收足夠的學生,但由此所引發的國際競爭力衰弱影響是持續性的;照這樣下去,恐怕澳大利亞的教育行業將會一蹶不振,進而導致更多的行業內人失業!突如其來的沉重打擊讓澳大利亞政府有些猝不及防,為了避免繼續再遭到更大的損失,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不得不跳出來服軟。
  • 澳總理說「澳大利亞永遠是澳大利亞」,中國外交部回應
    澳總理稱澳不會改變政策,中國外交部:澳不應打著維護自身國家利益旗號損害他國利益。11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在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稱澳方錯誤做法導致中澳關係緊張後,澳總理莫裡森回應稱,澳大利亞永遠是澳大利亞,澳根據自身國家利益和價值觀做出決定,不會改變自身政策。中方對此有何回應?趙立堅回應稱:中方已經多次表明,澳方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主動挑起挑釁性、對抗性行動,這才是造成當前中澳關係困難局面的根本原因。
  • 澳大利亞總理服軟了!
    所以美國的表態很「圓滑」——我們無條件的支持澳大利亞,無論殘殺平民是真的還是假的。畢竟,美國大兵手裡的平民鮮血,一點都不比澳軍少。即便澳大利亞做的是錯的,但美國也必須力挺自己的盟友。還記得去年的「莫雷事件」麼?爭論的焦點從對中國內政問題的幹涉,到言論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 蔡英文聲援澳大利亞 莫裡森再次「已讀不回」 專家:泥菩薩過河
    近日,澳大利亞軍隊在阿富汗的殘暴行徑,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澳總理莫裡森「雷霆嘎巴」,氣急敗壞出來要求中方就「漫畫事件」進行道歉後,不僅招致中方有力反制,而且還激怒了國際上不少有識之士。他們紛紛指責莫裡森政府,企圖為澳軍在阿富汗的血淋淋的暴行辯護並掩蓋真相,就連澳前駐聯合國官員卡文·霍格都發文批評本國政府「衝動外交」,損害了國家的利益。卡文·霍格在文章中指出,與中國發生爭端,澳大利亞一定會輸。可以預見的是,澳大利亞的政客和媒體會表現出歇斯底裡的狂熱,美國和英國公開站隊澳大利亞足以說明,澳大利亞的主權實際上已經被背後操控。
  • 深扒莫裡森,這位突然向中國認慫的澳總理究竟什麼來頭?
    這位突然向中國「認慫」的澳大利亞總理到底什麼來頭?(圖說: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圖/Reuters)早婚晚育的福音派基督徒1968年5月13日,莫裡森(Scott John Morrison)生於雪梨,從小家境優越,在雪梨繁華的東部勃朗特長大。父母都是福音派基督徒。
  • 澳大利亞軟了,美國急了?|澳大利亞_時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中澳|...
    據美聯社紐西蘭消息,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地時間12月3日表示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他的目標是讓兩國「愉快共存」。儘管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企圖讓自己燒起的這把火「冷」下來,但澳大利亞國內一些政客仍在放大嗓門指責中國,法國、美國、英國等也為澳大利亞「站臺」。莫裡森為何在強硬要求中國道歉後態度又軟化?一部分西方國家為何此時置事實於不顧,力挺「澳大利亞」?中澳關係當下究竟糟糕到什麼程度?
  • 澳大利亞嘴上說的好聽,希望和中國愉快共處,背地裡卻做出這種事
    可是究竟是誰造成了如今的局面,澳洲一味地把責任推給中國,何曾反思過自己的行為,澳洲禁止中國的科技企業不說,還試圖幹涉中國的內政,澳大利亞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莫裡森接二連三的要求中國政府改變對澳政策無效之後,開始轉變以往的強硬的姿態,放出「希望與中國愉快的和平共處」,「多做有利於兩國根本利益的事情」,這些話似乎應該是中方要跟澳方說的話
  • 澳大利亞駐華大使:澳中需共同努力增進理解避免誤解
    《澳大利亞藍皮書:澳大利亞發展報告(2018—2019)》9日在京發布。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傅關漢出席發布會。主辦方供圖中新社北京1月9日電 (記者 吳旭)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澳大利亞藍皮書:澳大利亞發展報告(2018—2019)》9日在北京發布。
  • 澳總理「委屈」?我這樣回答澳大利亞朋友
    澳總理「委屈」?視頻/岑少宇留澳科普作者,《生物學的足跡》大家好最近中澳關係啊,確實比較緊張但是有個澳大利亞朋友跟我說想鬧就鬧,現在想和好就和好這真的是一個平等關係嗎?
  • 澳前外長:澳過分扮演美國「副警長」角色,跟風傷害中國
    經驗表明,澳有能力通過外交對話手段應對複雜外部環境,並擴大國際話語權。但近年來,由於缺乏政治意願,澳並未充分運用外交手段。文章援引題為《通過可持續和平實現安全:澳大利亞國際預防衝突與和平建設》的研究報告稱,在新冠疫情前,澳大利亞在預防衝突、和平建設等外交工作中存在明顯不足。
  • 一邊告中國,一邊說「談談吧」,澳大利亞安的什麼心?
    作者:年負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曾經有過一段關係友好,共同發展的時期。但是近段時間,澳大利亞甘願當美國在太平洋的「打手」,對中國採取步步緊逼的態度。在前段時間,中國遵循中國的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向澳大利亞大麥等進行反傾銷調查,並且加收關稅。
  • 李克強總理訪問澳大利亞的三層現實意義
    雖然中澳兩國有不同的利益訴求,但也存在諸多的共同利益。求同存異的原則一直貫穿於兩國關係的發展過程之中。中澳兩國的經濟互補性是鞏固和發展兩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基石,而經貿合作仍是雙方當前乃至今後很長一段時期的核心關切。自2016年兩國自貿協定全面實施以來,中澳雙向貿易達到1078億美元,雙向投資存量超過1000億美元,而中國目前也連續8年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
  • 澳大利亞華商談抗疫:願做兩國民眾的「潤滑劑」
    6月11日,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張春旺在主持「海外華商談抗疫」澳大利亞專場線上分享會時表示。當天,數名在澳華商和學者在線分享了華僑華人在澳抗擊疫情中的奉獻、對澳大利亞經濟與華人社區未來發展趨勢的見解,以及對疫情後期的社會觀察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