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橘子大量上市,看著一片的黃橙橙,心情也跟著陽光起來。橘子酸甜可口,一直以來受到大家的喜愛。有人說橘子是天然的「止咳藥」,中醫表示,橘子可止渴、健脾、化痰、止咳、潤肺,特別適宜急慢性支氣管炎。
知道嗎?橘子含有豐富的糖類,即葡萄糖、果糖、蔗糖,維生素、蘋果酸、檸檬酸、蛋白質、脂肪、食物纖維以及多種礦物質等。據澳洲科學家和食品工業研究機構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吃1個桔子可以使人們避免某些癌症,如口腔癌、喉癌和胃癌的侵襲。
其實,橘子渾身都是寶,一個橘子等於5種藥
橘肉等於「止咳藥」
橘肉含水量高,能生津止渴,有人說是天然的「止咳藥」。現代研究證明,橘子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葉酸等營養成分,具開胃理氣、止咳潤肺、解酒醒神之功,主治嘔逆食少、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飲酒過度等病症。因其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P,可輔治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及多種心血管疾病,其所含的「諾米林」物質還有明顯抗癌作用,可預防胃癌。
成熟的橘子皮(黃色)等於「暈車藥」
成熟的橘子皮味道清新,有防止嘔吐的作用,有人說它是天然的「暈車藥」,在上車前1小時,用新鮮的橘子皮,向內折成雙層,對準鼻孔,用手指擠提捏橘子皮,皮中就會噴射出數股細小的橘香油霧,將其吸入鼻孔。在上車後繼續隨時擠壓吸入,可有效地預防暈車。其實成熟的橘子皮曬乾之後也是一味中藥,中醫稱之為陳皮。其性溫味辛苦,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止咳降逆等功能,可治療脘腹脹滿及疼痛、食少納呆、噁心嘔吐、噯氣、呃逆、便溏洩瀉、寒痰咳嗽等病症,還可解魚蟹毒。所以很多人喜歡拿陳皮泡水。不少女性確實衝著陳皮泡水減肥的功效。
未成熟的橘子皮(青色)等於「疏肝藥」
未成熟的橘子皮味道有點微苦,有人說它是天然的「疏肝藥」。橘子未成熟果實之外皮色青,中醫稱之為青皮。其性溫味苦辛,具疏肝破氣,散結消痰之功,力較陳皮而強,常用於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滿、胃脘脹悶、疝氣、食積、乳房作脹或結塊、癥瘕等症。
橘子核等於「止痛藥」
如果說橘子皮會被收集,我想橘子核很多都被扔掉了。其實有人說橘子核是天然的「止痛藥」。橘子的果核(種子),性微溫味苦平,功專理氣散結止痛,對睪丸脹痛、疝氣疼痛、乳房結塊脹痛、腰痛等有良效。橘核平時在收取了新鮮的橘核以後,需要去掉雜質洗淨,曬乾,用時把它搗碎使用。也可以把它用鹽水灸,再入鍋炒幹,這種方法得到的橘核也叫鹽橘核,它的藥性比直接曬乾得到的中藥橘核更溫和。
橘子的筋絡等於「化痰藥」
橘子的筋絡指的是橘子肉上層、橘子皮內層的那些白色的、像網狀的物質,很多人在吃橘子的時候因為其口感不好,喜歡將其摘除掉。其實有人把橘絡稱之為天然的「化痰藥」。橘子的筋絡中醫稱之為橘絡。性味甘苦平,有行氣通絡,化痰止咳之功,主治痰滯經絡之胸脅脹痛、咳嗽咳痰或痰中帶血等症。專家說,人們可以在吃橘子時將筋絡扯下來,洗淨風乾,保存在乾燥的器皿裡。在感到心胸憋悶、有痰易咳時,將其用開水浸泡10—20分鐘後直接飲用,也可以在煮大米粥時放一點,但不要隔夜。注意不要將橘絡與茶葉放在一起衝泡,因為茶葉中的一些物質可能與橘絡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此外,還可以將橘絡、陳皮、川貝、茯苓等煎服,能有效治療氣逆痰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