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劑:
1.加味香蘇散
加味香蘇草陳風,荊艽姜蔓與川芎,。
惡風身熱頭項痛,胸脘痞悶服之松。
2.正柴胡飲
正柴胡飲平散方,芍藥防風陳草姜,
輕疏風邪解熱痛,表寒輕證服之康。
扶正解表:
1.麻黃細辛附子湯
麻黃細辛附子湯,助陽解表代表方,
陽虛外感風寒正,寒重熱輕脈沉良。
2.再造散
再造散用參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齊,
再加細辛姜棗煮,陽虛寒閉最相宜。
3.加減葳蕤(玉竹)湯
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蔥桔梗隨,
草棗薄荷八味共,滋陰發汗功可畏。
4.大陷胸湯君藥(甘遂)
逐水:
1.舟車丸
舟車牽牛及大黃,遂戟芫花檳木香,
青皮橘皮輕粉入,瀉水消脹力量強。
攻補兼施
1.黃龍湯
黃龍湯中枳樸黃,參歸甘桔棗硝姜,
攻下熱結養氣血,陽明府實氣血傷。
2.新加黃龍湯
新家黃龍草硝黃,參歸麥地玄海姜,
滋陰養液補氣血,正虛便秘此方良。
表裡雙解劑
1.防風通聖散
防風通盛大黃硝,荊芥麻黃梔芍翹,
甘桔芎歸膏滑石,薄荷芩術力偏饒,
表裡交攻陽熱盛,外科瘍毒總能消。
石膏湯
石膏湯用苓柏連,麻黃豆豉山梔全,
清熱解毒兼解表,棗姜細茶一同煎。
五積散
五積消滯又溫中,麻黃蒼芷芍歸芎 桔 桂 苓 甘草樸,兩姜陳皮半夏蔥。
氣血兩清
清瘟敗毒飲
清瘟敗毒地連芩,丹石梔甘竹葉尋,
犀角玄翹知芍桔,溫邪瀉毒亦滋陰。
清虛熱
清骨散
清骨散用銀柴胡,胡連秦艽鱉甲輔,
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勞熱一併除。
當歸六黃湯
當歸六黃二地黃,芩連芪柏共煎嘗,
滋陰瀉火兼顧表,陰虛火旺盜汗良。
祛暑劑
新加香薷飲
新加香薷樸銀翹,扁豆鮮花一齊熬。
署溼口渴汗不出,清熱化溼又解表。
六一散
六一散用滑石草,清暑利溼有功效,
益元碧玉與雞蘇,砂黛薄荷加之好
桂苓甘露散
桂苓甘露豬苓膏,術澤寒水滑石草,
清暑化氣又利溼,發熱煩渴吐瀉消。
清暑益氣湯
王氏清暑益氣湯,善治中暑氣津傷,
洋參冬斛荷瓜翠,連竹知母甘粳襄。
溫經散寒
陽和湯
陽和湯法解寒凝,貼骨流注鶴膝風,
熟地鹿膠姜炭桂,麻黃白芥甘草從。
黃芪桂枝五物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芍藥大棗與生薑,
益氣溫經和營衛,血痺風痺功效良。
氣血雙補
八珍湯
氣血雙補八珍湯,四君四物合成方,
煎加姜棗調營衛,氣血虧虛服之康。
泰山磐石散
泰山磐石八珍選,去苓加芪芩斷聯,
再益砂仁及糯米,婦人胎動可安全。
補陰劑
虎潛丸
虎潛足痿是妙方,虎骨陳皮並鎖陽;龜板乾薑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嘗。
補肺阿膠湯
補肺阿膠馬兜鈴,牛蒡甘草杏糯勻,
肺虛火盛最宜服,降氣生津咳嗽寧。
澀精止遺
縮泉丸
縮泉丸治小便頻,膀胱虛寒遺尿斟,
烏藥益智各等分,山藥糊丸效更珍。
重鎮安神
珍珠母丸
珍珠母丸歸地參,犀沉龍齒柏棗仁,
硃砂為衣茯神人,鎮心潛陽又寧神。
磁朱丸
磁朱丸中有神曲,安神潛陽治目疾,
心悸失眠皆可用,癲狂癇證宜服之。
滋養安神
甘麥大棗湯
《金匱》甘麥大棗湯,婦人髒躁喜悲傷,
精神恍惚常欲哭,養心安神效力彰。
開竅劑
溫開
紫金錠(玉樞丹)
紫金錠有麝朱雄,慈戟令媛五倍同,
太乙玉樞名又別,祛痰逐穢及驚風。
行氣
橘核丸
橘核丸中川楝桂,樸實延胡藻帶昆,
桃仁二木酒糊丸,疝痛丸鹽酒吞。
降氣
四磨飲
四磨飲治七情侵,人參烏藥沉香檳;
四味濃磨煎溫服,破氣降逆喘自平。
【五磨飲子】
去參加入木香枳,五磨理氣力非輕。
活血祛瘀
1.七釐散
七釐散治跌打傷,血竭紅花冰麝香,
乳沒兒茶朱共末,外敷內服.均見長。.
2.活血效靈丹
活絡效靈主丹參,當歸乳香沒藥存:
瘢瘕積聚腹中痛,加減服用效堪珍。
3.大黃蟄蟲丸
大黃蟄蟲芩芍桃,地黃杏草漆蠐螬,
水蛭虻蟲和丸服,去瘀生新幹血療。
止血
膠艾湯
膠艾湯中四物先,更加炙草一同煎,
暖宮養血血行緩,胎漏崩中自可痊。
平息內風
阿膠雞子黃湯
阿膠雞子黃湯好,地芍鉤藤牡蠣草,
決明茯神絡石藤,陰虛風動此方保。
滋陰潤燥
瓊玉膏
瓊玉膏治肺陰傷,生地人參苓蜜糖。
玉液湯
玉液山藥芪葛根,花粉知味雞內金,
消渴口乾溲多數,補脾固腎益氣陰。
驅蟲劑
肥兒丸內用使君,豆蔻香連曲麥檳,
豬膽為丸空腹下,衝疳食積一掃清。
癰瘍劑
五味消毒飲
五味消毒療諸疔,銀花野菊蒲公英;
紫花地丁天癸子,煎加酒服效非輕。
四妙勇安湯
四妙勇安金銀花,玄參當歸甘草加,
清熱解毒兼活血,熱毒脫疽效堪誇。
牛蒡解肌湯
牛蒡解肌翹丹梔,夏枯荊薄石斛玄,
疏風清熱又散腫、牙痛頸毒皆可醫。
透膿散
透膿散治膿不潰,生芪皂剌甲芎歸
犀黃丸
犀黃丸內用麝香,牛黃乳沒黃米飯,
乳巖橫痃或瘰癧,正氣未虛均可嘗。
小金丹
小金丹用麝草烏,靈脂膠香與乳沒,
木鱉地龍歸墨炭,諸瘡腫痛最宜服。
內補黃芪湯
內補黃芪地芍冬,參苓遠志加川芎,
當歸甘草官桂並,力補癰疽善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