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出第三種免疫方式 黏膜也能抵禦病毒侵害

2020-12-25 搜狐網

  本報訊(記者張雪梅)如果免疫力下降,人體就容易患病,過去認為,人體的免疫系統存在兩種免疫方式———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而在最近舉行的「黏膜免疫與感染性疾病研討會」上,有專家提出:除以上兩種形式外,人體還有著另一免疫方式,那就是黏膜免疫。他們認為,如果黏膜免疫能力下降,人體同樣會受到病菌和病毒的侵害,導致疾病。

轉自搜狐

  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李寧教授說,人體的口腔、呼吸道、胃腸道、陰道和泌尿道的表面被黏膜組織所覆蓋,在這層黏膜上存在著大量的免疫細胞,如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等。實驗證實,人體每天產生的免疫球蛋白的80%被分泌到腸黏膜,20%分泌到呼吸道、膽道及尿道黏膜上,這些免疫細胞通過複雜的作用,使致病菌的繁殖得到抑制,最終達到阻止病原菌的黏附和侵入的目的。所以,腸道被認為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轉自搜狐

  然而,黏膜很容易受損,李寧介紹,其原因主要有營養不良、某些藥物和表面菌群失調等。如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低下時,腸道會發生潰瘍、炎症等。所以,提高黏膜免疫力,特別是提高腸道黏膜免疫,是避免罹患疾病的有效方法。那麼如何提高黏膜免疫呢?最新研究發現,保持體內微生物的正常比例和數量,是維持人體健康必不可缺的因素。一些可調節黏膜正常微生物菌群比例的複合酶———微生物酵素可有效提高黏膜免疫。專家建議: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在日常保健中,應適當補充微生物酵素。目前,我國市場上已有微生物酵素的產品。

轉自搜狐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共生病毒可維持腸道黏膜免疫功能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基礎醫學院、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周榮斌、江維、朱書課題組率先發現腸道內的共生病毒對維持腸道免疫穩態發揮重要作用,並揭示了其發揮作用的細胞和分子機制。10月21日,該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免疫學》。 人體腸道、肺部、皮膚等組織存在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和真菌等。
  • 對抗病毒,免疫力是關鍵!澳佳寶複合維生素高效加持免疫系統
    其實無論是新冠肺炎、還是SARS或者其他病毒,在特效藥和疫苗研發出來之前,對抗病毒,關鍵還是要靠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免疫力強,則病毒不容易侵襲,反之而不然。那麼,我們該如何增強免疫力呢?除了保持良好的心態,適當的飲食、運動、睡眠之外,補充維生素也很有必要。澳佳寶複合維生素正是一款值得推薦的營養補充劑。
  • 世界免疫周,我們用最淺顯的語言來跟大家講講免疫系統
    但是大家對於免疫系統的認知僅僅限於提高免疫力這一說,對於我們人體免疫系統到底是如何運作,如何替我們抵禦外敵的,因為這部分的知識過於專業難懂,大家卻是不甚了解。所以今天我們用最淺顯的語言來給大家講一講免疫系統,讓大家對這道抵禦外敵的屏障有一個詳細的了解。一外界的病原體想進入我們人體,可沒那麼簡單。
  • 12種食物增強你的免疫系統,抵禦病毒侵襲
    抵禦新型冠狀病毒:這是今天的主題。人們儲備洗手液,戴口罩和手套。你在做什麼來保護自己免受病毒感染?這裡有12種食物來增強你的免疫系統,讓你的身體儘可能的健康。它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自由基的侵害。當你生病時,橙汁是非常好的食物。當然,最好是自己做果汁。你也可以添加其他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葡萄柚、橘子或草莓。7.雞湯雞湯是一種很經典的食物。
  • 曹雪濤等提出抗病毒天然免疫表觀調控新機制—新聞—科學網
    幹擾素在機體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在病毒感染過程中,幹擾素產生的多少與持續時間受到精確調控,以確保機體清除入侵病毒的同時能避免病理性自身免疫損傷。目前關於幹擾素表達精確調控的分子機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然免疫信號通路蛋白分子,而以細胞核內RNA修飾的方式調控幹擾素表達的機制尚不清楚。
  • 曹雪濤等提出抗病毒天然免疫表觀調控新機制
    《自然—免疫學》雜誌 8 月 29 日 發表 了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研究團隊的論文,報導了 RNA 解旋酶 DDX46 能夠通過 RNA 去甲基化修飾導致抗病毒效應分子 mRNA 核滯留、進而抑制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的研究結果。幹擾素在機體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 ...新型疫苗策略或能利用T細胞來為機體提供抵禦流感病毒感染的...
    T細胞來為機體提供抵禦流感的免疫保護。文章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基於T細胞的疫苗策略或能有效抵禦多種流感病毒的感染,這種通過鼻腔注射的實驗性疫苗能通過聚集T細胞來為小鼠肺部提供持久全方位的保護效應;研究者Marulasiddappa Suresh解釋道,本文研究提出了一種開發通用型流感疫苗的潛在策略,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理解如何在機體呼吸道中誘導並維持T細胞免疫力,研究者認為,相同的方法或能被用來應用於研究其它呼吸道病原體,包括引發COVID
  • 疫力低下四大表現 6種食物抵禦感染(組圖)
    免疫力低下四大表現 6種食物抵禦感染  免疫力低下的表現。  各種原因使免疫系統不能正常發揮保護作用,在此情況下,極易招致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因此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容易生病。
  • 腸道菌群新功能,觸發人體免疫防禦機制,幫助人體抵禦病毒感染
    這項研究首次在小鼠模型上描述了腸道細菌是如何幫助抵禦病毒感染的。研究團隊發現並確定了一組腸道微生物可以觸發免疫細胞釋放排斥病毒的Ⅰ型幹擾素。並進一步鑑定了一種位於細菌外膜的多糖A(PSA)可以開啟機體的免疫保護級聯,而這種分子或將成為增強人類抗病毒免疫的藥物的基礎。
  • 李蘭娟院士等專家在疫情中,多次強調腸道菌群的重要性!究竟是...
    在人類世界裡,經歷太多不可思議,誰能想到在家不出門也能為國做貢獻。在經歷了被勸說戴口罩,不聚餐,不走親戚,不出門後,面對嚴峻的疫情,大家應該達成共識,更多的了解降低感染的知識,才能保護好自己和自己愛的人!
  • 嬰兒期接種的卡介苗,能夠抵禦新冠病毒?假的!
    傳言:嬰兒期接種的卡介苗,能夠抵禦新冠病毒。科普解讀:說起卡介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中國,每個寶寶出生後打的第一支疫苗,就是卡介苗。近日有說法稱:嬰兒期接種的卡介苗,能夠抵禦新冠病毒。
  • 卡介苗有助於抵禦新冠病毒?多個團隊正在聯合驗證
    最近的一些研究顯示,人們在嬰兒期就會接種的卡介苗,也許能夠抵禦新冠病毒。如果這是真的,那麼無疑是個好消息,因為卡介苗已經應用多年,而且生產工藝已經很成熟,可以快速製造出來。但最關的問題是,卡介苗真的能夠幫我們抵禦新冠病毒嗎?
  • 人類誕生有幾百萬年的歷史,為何沒有形成對所有病毒免疫的抗體?
    再後來,一部分智力較高的人種又進化為「能人」,可以製造和使用工具,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此後,又經歷了直立人、智人階段,在距今大約5萬年前,人類進化出現了明顯的加速過程,原始宗教產生,人類進入母系社會,人口數量也越來越多,逐漸遷徙到世界各個地方。
  • 專家: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打兩針次免疫效果會更好
    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滅活疫苗要打兩針次,因為打兩針次免疫效果會更好一些。從已發表的新冠疫苗文獻來看,發揮作用的時間主要是在接種疫苗第二劑次的兩周後,會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  關於疫苗接種之後發揮作用的免疫機理,王華慶介紹,疫苗接種之後,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有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在發揮作用。
  • 來益VC提醒您:抵禦病毒 防護之外,更需提升免疫力
    前不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上發表了《中國臨床科技進展與新冠疫情防控》主旨演講,對當前疫情、新冠病毒與冬季流感共同感染等問題做出了最新研判。在此,來益也提醒您:在此特殊時刻,防護工作一刻也不能放鬆,加強免疫力更是防護重點!
  • 怎樣提高免疫力 免疫系統
    什麼是免疫力呢?免疫力簡單的說就是人體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而抵抗力來自身體內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由胸腺、骨髓、脾臟、淋巴組織等免疫器官和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組成。免疫力強能幫助機體消滅外來的細菌、病毒以及避免發生疾病,有保護機體不受損害的防禦能力;二是穩定功能。免疫功能好,能幫助機體修復或消除人體內新陳代謝、受損傷或衰老死亡的組織細胞,維持機體代謝的內環境始終處於穩定狀態;三是監控功能。免疫力強可以幫助機體殺傷和消除異常突變細胞;
  • 專家: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打兩針次免疫效果會更好-新聞中心-北方網
    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滅活疫苗要打兩針次,因為打兩針次免疫效果會更好一些。從已發表的新冠疫苗文獻來看,發揮作用的時間主要是在接種疫苗第二劑次的兩周後,會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關於疫苗接種之後發揮作用的免疫機理,王華慶介紹,疫苗接種之後,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有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在發揮作用。
  • 上海專家嘗試免疫監測治療骨肉瘤 變被動抵禦轉為主動防範
    醫學專家正探索開展骨肉瘤的免疫監測治療,希望通過激活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抗癌。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上海3月26日電 (記者 陳靜)青少年時期人的骨骺生長活躍,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青少年腫瘤最常見死亡原因之一。
  • 英國提出的「群體免疫」靠譜嗎?病毒多久會感染整個歐洲?
    3月12日,英國召開緊急內閣會議,英國首相詹森說:英國不會採取停課、取消大型集會等方法來應對病毒,但每一個英國人都要做好失去親人的準備。英國首席科學家派屈克也說:也許新冠肺炎會感染英國60%的人口,才能讓英國人獲得群體免疫。那麼,群體免疫究竟是什麼?英國的這種措施能奏效嗎?
  • 新冠病毒會在咽喉滯留4天,用溫水、鹽或醋漱口能消滅病毒?謠言!
    此前有相關專家表示,人體的免疫系統比較複雜,病毒感染的過程也很複雜。簡單來說,流感病毒等病毒進入呼吸道上皮細胞內,通過繁殖排出上皮細胞,在周圍進行擴散並感染附近細胞,使呼吸道黏膜細胞受損,產生炎症反應。病毒感染與喉嚨乾燥無關,喝水能抗病毒至今也沒有文獻證明。2.此前鍾南山院士團隊曾正式闢謠:鹽水漱口有利於清潔口腔和咽喉,對於咽喉炎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