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從楊貴妃到蘇東坡,從宋徽宗趙佶到現代畫家齊白石,千百年來,人們對荔枝的喜愛,不僅僅是停留在其味美甘甜的嚮往留戀,而是將荔枝賦予了更深厚的精神寓意,使其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荔枝又叫「離支」,寄寓了人們期望多子多孫、大吉大利、一本萬利等美好情感,是嶺南人甜蜜的味覺回憶和濃鬱的故鄉情懷。
從生物學角度看,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可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同時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慾之功效,適量食之,大有裨益。而中國荔枝的產地,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重慶一帶。從科學的角度講,主要是由於這些地方的土質、氣候適合於荔枝的生長。
東莞素有「荔枝之鄉」的美譽,東莞荔枝色、香、味俱全,「食之令人暢然意滿」,被譽為「嶺南第一品」。而紅土地革命老區大嶺山鎮的糯米餈也是東莞荔枝名優產品的代表性之一,曾於1992年獲得首屆中國農博會金質獎。現在大嶺山還留存不少年愈百年的糯米餈老樹。丹荔甜香已成為大嶺山鎮「一紅二源三香」的特色文化品牌之一,與清幽莞香、智慧書香交相縈繞,彼此增輝。
徜徉嶺南風,暢敘丹荔情
跟著小編的步伐
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
大嶺山荔枝的歷史吧
荔枝種植在大嶺山有悠久歷史。大沙村舊圩市曾有一片荔枝林,傳說其種植時間約在元代末年間(1341年),但這片荔枝林在1958年修同沙水庫被淹而砍掉。至明代初(1368年),荔枝在大嶺山境內已普遍種植,當家品種是槐枝。清同治二年(1863年)大塘村民引種「掛綠」。在民國期間,矮嶺冚村民引種了「青甜」。
建國初的1950年
大嶺山荔枝種植總面積1300畝
1954年
農業合作化後,農業社派專人搞苗木繁殖,荔枝種植面積有所擴大。
1957年至1966年
荔枝生產受到兩次嚴重損害,先後砍去荔枝樹9535棵(約636畝)作燃料和木材出售。
1966年
荔枝面積減至664畝。
1972—1977年
大嶺山供銷社從中山石岐引入了「三月紅」。
1980年
大力發展糯米餈、桂味等優質荔枝,同時從大塘「掛綠」和矮嶺冚「青甜」母樹取種嫁接擴種3838棵(約255畝),還從高州、從化等地引種了「白臘」、「白糖罌」20多畝。
大嶺山種植的荔枝品種有:「米枝」(糯米餈)、「槐枝」(禾枝)、「黑葉」、「妃子笑」、「掛綠」、「西角子」、「山枝」(苦山、大路、蜜糖埕等)、「青甜」、「三月紅」、「白臘」、「白糖罌」等。
在荔枝的系列品種中,傳統品種以槐枝為主。20世紀80年代大量種植的荔枝以糯米餈居多,其餘品種均有小量種植。每年農曆三月中下旬,「三月紅」率先登市,接著「大路」、「黑葉」相繼上市。夏至期間,荔枝各品種全面成熟,此時轉入了收成荔枝的旺季。有農諺雲;大暑無荔枝。但1985年,馬蹄崗有一棵名為「白皮槐枝」的品種,大暑後10天正好成熟上市。
大嶺山「糯米餈」荔枝獲得92年首屆農博會金獎
「大嶺山荔枝」獲得99年中國國際農博會「名牌產品」稱號
1983年
在東莞縣果菜公司舉辦的荔枝評比會上,金桔村的「大紅糯」經省有關專家的品嘗和化驗鑑定為:為全縣米枝品種第一名。此品種後來成為大嶺山區荔枝重點發展種植品種。顏屋村的桂味,通過品嘗和化驗鑑定為:全縣桂味品種第一名。1983年以後,為大嶺山區荔枝重點發展品種之一。
1992年
在中國首屆農業博覽會上,大嶺山送展的楊屋糯米餈荔枝被化驗鑑定為:首屆農業博覽會的金質獎。
1995年
全鎮荔枝猛增到20000畝。之後,由於土地功能調整,部分荔枝園地用作廠房、道路和村鎮建設之用。2005年,全鎮荔枝面積減至5627畝。
1997年
大嶺山「糯米餈」、「桂味」、「青甜」三個品種均被認定為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的名優品種。
1999年
大嶺山「糯米餈」品種,被中國(北京)國際農業博覽會認定為名牌產品。
2000年
大嶺山荔枝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東莞著名特產」商標證書。
2004年
在大嶺山組建了兩個省級無公害荔枝生產基地(楊屋、連平計嶺)為市荔枝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並成立大嶺山荔鄉荔枝專業合作社,實行科研、生產、供銷一體化。
大嶺山荔枝
品種&特點
大嶺山的荔枝以桂味為主,兼同懷枝、嶺豐糯、黑葉等品種。
桂味是大嶺山的主栽品種,是品質最佳和最負盛名的荔枝品種之一。該品種果中等大,果徑約3釐米,單果重約17克,果近球形,果皮淺江色,皮薄而脆,近果蒂的果皮上常有墨綠色而細密的斑點,被稱為「鴨頭綠」。龜裂片突出,裂片峰尖刺手,裂紋明顯。果肉雪白,肉厚多汁,圖質細嫩爽脆,有稱桂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度)18%~21%,100豪升果汁含維生素C26.84~29.48豪克,酸150-210豪克,可食率為78%~87%果核以小核居多。裡實6月上旬開始成熟上市。
糯米餈也是大嶺山最優良的品種之一,並於1992年獲得首屆中國農博會金質獎。現大嶺山還留存不少年愈百年的糯米餈老樹。該品種果大,果徑約3.5釐米,單果重約25克,果扁心形,果皮鮮紅色,皮薄。龜裂片較大,隆起呈狹長形,無裂片峰濃甜,帶微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度)18%~21%,100毫升果汁含維生素C20.42~36.8毫克,酸180-200毫克,可食率為82%-86%,果核小而退化。果實6月下旬開始成熟上市,品質極優,適宜鮮食,但不耐貯藏運輸,且採收前落果和裂果嚴重,產量較低且不穩定,種植適應範圍較窄。
懷枝別名禾枝或禾荔,是我國第三大種植面積的荔枝品種。該品種果中等大,果徑約3釐米,單果重約20.6克,果近圓球形,果皮暗紅色,皮厚而韌。龜裂片平坦或稍隆起,並排列不規則,縫合線明顯。果肉蠟白色,肉質軟滑多汁,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度)17%~21%,100亳升果汁含維生素C17.28~42.24毫克,酸150~360毫克,可食率為72%,果核大而飽滿,橢圓形。果實7月上中旬成熟,屬晚熟品種,品質中上,較耐貯運,是良好的制罐和制幹的加工品種。該品種適應性廣,高產穩產,品種植管理,且成花穩定。常用於嫁接其他優良品種。
嶺豐糯茘枝則為遲熟荔枝品種,成熟期比糯米餈遲7~10天,豐產性較好,是由東莞農科中心、華南農業大學和大嶺山農辦共同選育出的優質荔枝新品種,適宜珠江三角洲等荔枝產區種植,為東莞市大嶺山鎮計嶺村茘枝實生變異株系。該品種果實外形與糯米餈相似,焦核率90%以上,平均單果重21.5克,可食率74.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0%,可滴定酸含量0.16%,維生素C含量24.9亳克/100克;裂果率低,一般年份在10%以內。與糯米餈、懷枝、鵝蛋茘、白糖罌等嫁接親和性好。嶺豐糯有三大特點:一、甜度荔枝之最。二、產量較其他荔枝豐碩。三、它的保質期較其他品種茘枝要長。
黑葉別名烏葉,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的荔枝品種。該品種果中等大,果徑約3釐米,單果重約19克,裡呈卵圓形,果皮暗紅色,皮薄而韌。龜裂片較大而平坦,縫合線明顯。果肉乳白色,但近果核處褐色,肉厚多汁,味酸甜,內質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度)16.5%~20%,100豪升果汁含維生素C22.31~45.76豪克,酸370~390豪克,可食率約78%,橢圓形。果實6月上中旬開始成熟上市。
一起了解了大嶺山荔枝的歷史、品種
在這個大豐收的荔枝旺季
趕緊動身去吃荔枝吧~~
(來源:文明大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