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2020-12-12 網易親子

在現代中國家庭中,已有越來越多的「6+1」育兒模式:1個孩子,1對父母,2對祖/外祖父母。

孩子往往會變成家庭中的「團寵」。

這樣養育出的「小皇帝」,常常把自己當做世界的中心,很難會有一顆感恩之心。

如何培養一個心存「感恩」的孩子呢?

在《正面管教魔法書》中,作者艾米·麥克瑞迪給爸爸媽媽們提供了一些參考建議,這裡分享給大家:

有意識教孩子用深刻的方式對別人表示謝意

如果孩子說「謝謝」時格外真誠,那麼你應當對他的這一行為給予積極鼓勵,對孩子說:「不用謝,我很高興能幫到你。你知道我在幫你,這讓我很開心。」

你也可以教孩子如何在遭遇尷尬時依然感謝別人。例如,當孩子收到一份與去年一模一樣的禮物,或對自己收到的禮物不是很喜歡時,可以說「謝謝你記得我」或「我很喜歡它的顏色」。

提醒孩子在關注禮物本身的同時,別忘了以同樣的心思關注別人對自己的體貼。

為孩子提供一些表達謝意的關鍵詞

最重要的是給孩子提供充足的機會,讓他們練習如何去表達謝意,並鼓勵Ta迎接挑戰。

但不要逼迫孩子或利用孩子的內疚心理去表達對別人的感激之情,「為了你,我沒日沒夜地工作,而你對我連句謝謝都沒有」這類的話建議不要說。這不僅會導致孩子採取惡劣行為,更會激起他們的防衛心理。

通過在家中舉行「感恩儀式」的方式來強化孩子表達謝意的行為

這一方法將教會孩子養成懷著感恩之心看待周圍事物的習慣,無論是多麼微不足道的事物。他越是懂得感激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就越不會認為自己理所當然地擁有一切。

感恩儀式如何做?

核心內容只有一個:定期教孩子表達謝意。

在使用這一方法時,表達謝意的形式要有延續性,好讓孩子形成固定的習慣。具體來說就是一下幾點:

設定場景

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和地點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可以是在晚餐/家庭成員生日時,表達你對當天所遇到的美好事物的感激之情,或在遇到重大節日時把值得感謝的事物記錄在專門的「感謝薄」上(可以把以上兩種形式結合起來使用)。

介紹方法

在使用這一方法之前,請坐下來跟孩子簡短地聊一聊生活中值得感激的事物,把感恩的意義講給他們聽,最好是在舉行家庭會議時。

你可以舉一些不那麼幸運的人的例子,但不要試圖藉此機會以嘲諷的方式喚起孩子的感激之心。

練習劇本

你的孩子越是能經常聽到你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就越能模仿你的做法。在儀式之外,也要讓他們看到你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件都深懷感激之情。儘可能將你表達感激的對象集中在人和經歷上,而不是有形的物品上。

定期回顧

記住,只有不斷地重複才能把一種儀式變成習慣。重複的周期可以是一天、一周、甚至是一個季度。

堅持下去,你會欣喜地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孩子已經獲得了一顆成熟的感恩之心。

本文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王錦忱_NBJS12745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感恩的孩子
    他小時候身子弱,我萬事都慣著他,沒想到,他長大了不僅不感恩,還經常惹了一身債讓我和他爸爸還,我就是有金山銀山也不夠他敗啊!」看著阿姨快要哭出來的樣子,我不禁喃喃自語:都是小時候沒教育好孩子感恩,長大了自然是來「討債」的。為什麼別人家孩子都是來感恩的,阿姨的二兒子卻是來「討債」的呢?那麼,如何培養孩子懂得感恩呢?
  • 懂感恩的孩子未來更幸福,培養孩子的「感恩心」,從小事做起
    這幾個留學生給人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在留言中全是讚美之詞,很多網友表示,像這樣的留學生回國,我們肯定是歡迎的,我們不歡迎的是那些不懂感恩,回來要求特殊待遇的人。所以懂感恩的孩子更受歡迎,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有人願意伸出援助之手。正可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懂感恩的孩子更有前途。
  • 懂得感恩的孩子更懂得孝順,同理心是培養孩子感恩的第一步
    懂得感恩的孩子更懂得孝順,同理心是培養孩子感恩的第一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是一句老話,如果有人對自己有幫助的話,就要盡最大努力報答對方,感謝對方的幫助。對陌生人要感謝我們的幫助,對父母給予我們的恩惠,對此,我們更應該報答父母的教育和養育,父母對我們的恩惠大於天。我們應該懂得感恩。
  • 怎樣培養感恩的孩子,如何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愛,收穫幸福
    調查結果從側面反映了,我們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莫過於對孩子「感恩教育」的不足。殊不知,從小教孩子學會感恩、懂得愛,才是父母一生最大的福報,心存感恩的孩子才會收穫一生的幸福。下面分別從「有一種愛叫做感恩」、「為什麼孩子不感恩」、「怎樣培養感恩的孩子」談一談「感恩教育」。
  • 家長的根本責任,是培養出有感恩心的孩子
    這樣的畫面得讓人憤怒,讓人震驚,更讓人心生悲涼。教育家魏書生說:你最悲慘的不是累著了自己,而是慣出了逆子這顆心。社會上不缺有才幹、有能力、敢闖敢幹的人物,缺的是有感恩心、有責任感和健全人格的有德之才。可是,不少家長只注重孩子智力和才藝方面的投入,而忽略了基本生存能力培養和為人處世的教育。不少家長告訴孩子,把自己的學習搞好就行,其他的事不必操心。
  • 重視親情教育,讓孩子常懷感恩之心
    親情如今在很多家庭中,全家上下都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從小到大受盡寵愛,久而久之,他們可能就會認為這些愛是理所當然的,漸漸變得只知索取不知道回報,不懂得關心、感激他人。因此,重視親情教育,教育孩子懂得親情的重要性,學會感恩,是很重要的事情。讓孩子學會感恩,學會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
  • 宣傳資助政策,培養感恩之心
    為響應國家資助扶貧號召,貫徹和落實國家資助扶貧政策,展現資助育人成效,將「資助扶貧」與「感恩教育」相結合。2020年5月10日至15日,烏拉爾學院針對全體學生開展了一次「宣傳資助政策,培養感恩之心」為主題的線上教育活動。不僅幫助學生解決經濟上的問題,同時促進學生人格全面發展,形成優秀品質。鼓勵和引導受助學生開拓創新,奮發有為與積極奉獻,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 別讓溺愛毀了孩子的感恩之心!想讓孩子懂得感恩,這些方法要學會
    因此,父母有義務教孩子學會感恩,讓他們明白父母的艱辛,明白愛需要感謝,明白沒有理所當然的事情,明白應該有所回報。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就能經受生命中的挫折與不幸,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就不會一味地怨天尤人,就能有信心去迎接生活的挑戰;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就會永遠保持健康進取的心,就能擁有五彩繽紛、美麗多彩的人生。
  • 擁有「感恩之心」的孩子,都是人間的小天使,溫暖著世界
    而作為父母,除了要教給孩子生活常識和優秀的家庭教育以外,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大有裨益。所以說,擁有感恩之心的孩子,都是人間的小天使,溫暖著世界。這名懂得感恩、孝順的孩子,在今後必有作為。王符曾說:「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當感恩成為了刻在孩子言行中的一種美德,整個世界都會因此而變得更加美好。
  • 怎樣才能培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感恩教育其實在咱們中國文化中一直都存在,無論是「結草銜環」,還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典故,其實都是在強調「感恩」。但是,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感恩的心態和思維方式,我們卻比較少看到具體操作的建議,甚至還存在很多的誤解。今天我們就來集中聊一下。
  • 感恩之心,感恩之行,家長學會這幾招,孩子對你心生感恩!
    在很多家庭裡,一家兩代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而孩子對長輩卻頤指氣使,更不會說一句「謝謝」的話,他們認為這一切都理所當然。其實這何嘗不是一種「感受愛的缺失」感,孩子不懂得感恩的緣故,所以讓孩子明白感恩的意義,學會感恩很有必要。
  • 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
    培養孩子感恩的心,使他擁有一生的財富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越是為孩子付出的多的家長,孩子越叛逆由此可見,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往往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因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從嬰兒時期,孩子每一次的哭鬧都牽動著家長的心。只要是能力範圍內允許的,家長都是毫無保留的奉獻給孩子,並且不圖任何的回報,但其實想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更加積極幸福,重要的環節之一便是教會孩子如何感恩。如果父母過多的保護孩子,他們就會逐漸習慣父母的保護,並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 在日常中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四)
    因此,作為父母,在對孩子實施感恩教育的過程中,應秉持「以身作則」的原則,做好感恩的表率。不僅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懷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睛看待周圍一切,還要用自己的愛引導孩子、感染孩子。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關愛或幫助父母時,父母應敏銳體察,適當感謝和鼓勵孩子。父母的這種感恩方式,不僅言傳身教,使孩子切身體會到父母的感恩意識和感恩行為,也使孩子體會到了施恩的快樂。
  • 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某種角度講,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為重要。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呢?家長以身作則,多對孩子說謝謝家長必須從小在孩子內心播下說「謝謝」和「對不起」的種子,才能讓孩子說敬語的習慣像植物一樣自然生長。因為,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是非常穩固的,終身都會起作用。
  • 吸引力法則心要:改變人生的魔力,培養感恩之心的5個方法
    如何運用感恩的力量呢?只是說聲「謝謝」還不足以獲得感恩的能量。2、感恩要具體你的感恩越是詳細,力量也就越大。因為你的感受會更多,細節能深化你的感恩。比如你感謝一個朋友,可能會說:「我感謝我的朋友,她幫我接孩子放學,這樣我可以稍微休息一下。」
  • 怎樣培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家長朋友可能也都有同感,雖然我們並不要求孩子大富大貴來回報我們,但總不能像白眼狼一樣,認為家長的付出都是應該的,絲毫沒有感恩之心呢?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怎樣才能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付出,總不能也像我們一樣,養兒方知父母恩吧!感恩也是對生命的感謝和欣賞,心懷感恩之心,其實也有利於孩子的生活和學習。 不光是家長的付出需要感恩,學校老師、工作同事、學習夥伴的幫助都需要感恩。
  • 當孩子不懂感恩時?如何培養孩子感恩,父母必讀
    當孩子不懂感恩時?如何培養孩子感恩,父母必讀。也許,我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感恩父母?認為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不是我們想要來到的,但是如果你現在沒有出現在這世界上,你是不知道這世界的美好,也感受不到世間的人情冷暖。正是你跟你父母有緣分,你們才會有這種親密關係。如果,你父母只是生你下來,沒有給你無微不至的愛,你會自己長大嗎?即使是他們自己選擇了生你下來把你養大,你覺得這些苦是他們應該受的。
  • 周聖超:如何培養孩子的「仁愛之心」
    愛,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所謂愛,不僅是要愛自己還要愛別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能做到愛別人呢?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愛己,不知愛人,是當前獨生子女的通病,情況讓人擔憂。成長案例:小羅是全家關注的焦點,媽媽對他關懷備至。
  • 中國家長們該如何培養孩子學會感恩?
    從那時起,感恩教育之風越刮越猛,至於效果怎麼樣,想想看自己家的孩子是否給爸爸媽媽洗過腳呢?被洗過腳的家長無需沾沾自喜,沒有被洗過腳的家長也沒必要自卑,因為這種「洗腳」可能會是一場華麗的形式主義。感恩教育不應和形式主義掛鈎▍排隊洗腳在河南,有著這樣一所小學,為了讓孩子在母親節這一天學會感恩,100多名小學生通過給媽媽洗腳的形式,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恩之情。
  • 「家庭教育」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埃蒙斯博士寫過一本《感恩:成功花朵的快樂種子》,他在一項研究中得出這樣的結論:那些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感恩之心的人和對照組人員相比,其幸福度和滿意度要高25%。這也告訴我們,讓孩子從小學會感恩,就會增強他們的幸福感;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是送給孩子的寶貴精神財富。感恩,就是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是對他人幫助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