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1.2M
根據往年旅遊業的數據估算,今年第一季度旅遊業的損失高達1.63萬億元。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個月,全國旅遊企業註銷超過1萬家。
1
5月7日,位於河南洛陽市欒川縣的4A級景區養子溝申請破產,欒川縣人民法院在景區門口張貼了公告,已經受理破產申請。(5月9日《大河報》)
據文旅部數據顯示,5月1日至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旅遊業復甦之氣漸濃,旅遊業面臨的局面趨好。
然而像養子溝景區這樣沒有挨過疫情「寒冬」的也不在少數,百程宣布破產清算,北京中旅宣布停工停產,途家關停民宿自營業務等等。
2
香港痛失旅遊「黃金周」,去年50萬今年119人 。1月底,香港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宣布暫停營業。隨後,香港多個旅遊景點陸續關閉,不少知名餐廳、商店、酒店也先後出現停業潮、倒閉潮。
臺灣飯店業受疫情衝擊,專家警告:全臺飯店至少倒一半,島內百日內已有包括臺中亞致飯店、臺北萬事達飯店、翡翠灣福華渡假大飯店等飯店陸續熄燈。臺南大億麗致酒店近日也宣布將在6月30日熄燈。
澳門終止考慮徵收旅客稅,3月旅客跌幅超九成,疫情爆發後,旅客人次由1月的285萬人次銳減至3月的21萬人次,跌幅超過九成以上,對澳門旅遊業帶來重大打擊,而旅遊相關行業包括酒店業、餐飲業及零售業等亦受到影響。
3
旅遊企業撐不住,破產倒閉,而奮戰在一線的很多導遊,也已經轉行,轉業,另謀生計。
可見旅遊業的真正復甦,依然長路漫漫。
一方面,仍然有很多的文旅企業,文旅項目還在等待解封,等待回血;另一方面,疫情塑造了市場當下及未來相對迥異的情境。因此,旅遊業的破冰重生仍需加一把火,應勢而變才能免於宣告破產的窘境。
4
境內遊,復甦難,出境遊更是遭遇70年以來的最大寒冰期。
5月7日消息,世界旅遊組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2020年國際遊客抵達數量將驟減60%至80%,此前該組織預測會有20%至30%的下滑。
世界旅遊組織稱,這是自1950年有記錄以來,全球旅遊業遭遇的最大危機。
世界旅遊組織預期到今年年底前,旅遊業境況都不會改善,何時恢復取決於各國何時解除旅行限制。如果各國從7月初逐漸解除旅行限制,2020年全球入境遊客總人次可能較去年下降58%,而這是最好的情況;如果各國12月初才解除旅行限制,那麼全球入境遊客總人次可能比去年少78%。
5
今年三月份,行業內就反覆在討論「報復性消費」到底會不會到來。
眼下五一假期已經過去,從各界所反饋的消費數據來看,所謂的「報復性消費」似乎還沒有到來的意思。
疫情期間,很多企業只發基本工資,甚至不發工資,老百姓沒錢了,拿什麼消費呢?收入不確定性增大,房貸支出每月不變,再加上物價上漲趨勢仍在持續,留給「報復性」消費的空間已經不多了。
一位在旅行社業幹了十幾年的老旅遊人表示:截至目前,由於國內遊仍然處於被禁止的狀態,有些旅行社開展了周邊遊,但是從收客情況來看,也只有往年同期的10%不到,大部分旅行社基本上還處於零收入的狀態。
6
旅遊業恢復之路漫漫,數千萬旅遊從業者也經歷了最漫長最難熬的業內寒冬,很多人繼續堅持著,很多人臨時轉行謀生,也有很多人心涼真的轉業了...
但無論如何,對於未來,我們還是有所期待的,相信旅遊業會越來越好,也相信疫情會控制住,「守得雲開見月明」,熬過了寒冬,熬了春暖,接著熬盛夏。
文章來源旅大師
—End—
版權說明:本文僅供交流學習,文章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若來源標註錯誤,轉載涉及以及版權等問題,煩請告知,後臺將立即刪除,謝謝!
小編
導遊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