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剛剛過去,有些人還沒有從假期的閒散舒適裡緩過神來,而還有些人則是因為假期裡作息不規律、貪食海鮮、過度飲酒等跑了一趟醫院。除了和往年春節類似的魚刺卡喉、消化道疾病等較多外,今年春節因貪食海鮮、過度飲酒所致的急性蕁麻疹等增多。
喝酒過量、暴飲暴食 引發消化道出血和急性胰腺炎
22日,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了解到,春節期間,每日平均接診量為650人次左右,比起平時日均500人次的數量增加了150人次左右,其中以感染科和消化科患者居多,肺部感染、流感和咯血等呼吸相關疾病的急診病人也較平時有所增加。
華西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餘海放介紹,春節期間急診科收治了許多消化道出血和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大多都是由於節日裡過量飲酒、暴飲暴食以及高脂飲食。
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急診接診人數分別為752人次、963人次和896人次,與平日的500人次左右相比,幾乎翻番,初四、初五、初六,接診人數則回落到700人次左右。
晚飯魚刺卡喉 很多患者第一反應都不是上醫院
省人民醫院住院部醫生餘美的春節值班時間是從大年初三晚上8點到次日上午8點,接診40多位患者中,因為魚刺卡喉前來就診的,就有10多個。「比較集中在晚飯過後。」餘美說,許多患者發現魚刺等尖銳物體卡進喉嚨後,一部分人選擇摳喉嚨,試圖將其嘔吐出來,一部分患者則盲目相信所謂偏方,採用喝醋、吃飯糰「哽」等方法,希望將魚刺溶化或帶入消化道,這些方法都是非常危險的。
「詢問病程的時候,很多患者被卡後,第一反應都不是上醫院。」餘美介紹說,不當的處理方式,極有可能造成食道、呼吸道等損傷,更為嚴重的是,一旦魚刺扎破消化道附近的重要組織或者血管,也會危及生命。
近年來,成都主城區以及各市州城區均採取了嚴格的禁燃禁放措施,華西醫院和省醫院急診科春節期間接診的因煙花爆竹造成的爆炸傷患者逐年下降,但在兩家醫院,仍有少量的煙花爆竹燒傷患者,多來自周邊城區。
海鮮燒烤別狂吃 皮膚過敏別大意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蕁麻疹、帶狀皰疹等皮膚類疾病的患者,在春節假期期間,也是急診科接診較多的病種之一。其原因,多因貪食海鮮、過度飲酒所致,以及春節假期間,熬夜較多,抵抗力下降,造成病毒感染。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從省人民醫院急診科統計數據上看到,大年初一到初三,皮膚科值班共分別接診42人次、37人次和54人次,與平時的10餘人次相比,增加明顯。
大年初一晚上8點多,30歲的張先生(化名)匆匆趕到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全身起疙瘩發癢,已經折磨了他好幾天。皮膚科主治醫師雷華詢問病程了解到,張先生到西昌旅遊,第一天吃了芒果,嘴巴出現了麻木的情況,第二天、第三天,臉部、四肢等部位都出現了風團皮損,實在難受,這才掛了急診。雷華判斷,張先生這是因為過敏導致的急性蕁麻疹。
過敏?張先生很疑惑,自己平時也吃芒果,並沒有出現過敏症狀啊。雷華解釋說,春節假期,許多人外出旅遊,或是聚會較多,因為環境改變,或多食用海鮮、燒烤等,或是貪食新奇食物,忽略了過敏源,容易造成蕁麻疹急性發作。
從大年初一下午5點多,到初二上午8點多,雷華值班期間,共接診了20多個患者,其中不少是急性蕁麻疹和帶狀皰疹。「帶狀皰疹的患者,老年人比較多。」雷華解釋說,春節期間,娛樂聚會較多,熬夜、飲酒等造成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導致帶狀皰疹發病率較高。
「過敏分很多種,急性蕁麻疹主要表現在身上的風團時隱時現,反覆發作。」雷華說,一旦身體出現了類似過敏症狀,不能大意,或是按照「經驗」自行購買藥物治療,而是應儘快到醫院就診。
對於春節期間消化科急診病人增加的現象,醫生建議,節日期間不要暴飲暴食,不要過量飲酒,應正常進食,定時定量進食,出現身體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丨於遵素 實習生丨王雨丹 攝影報導
編輯 江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