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的孩子不能學藝術,因為藝術不能餬口,真的是這樣嗎?

2020-08-28 大墨蒲公英素質美育

紮根縣城,滿足孩子的藝術夢

——孝義校區

我們常說,人人生而平等,每個孩子都應該擁有相對公平的教育資源。然而現實情況卻是不同城市之間的教育水平差別很大,尤其是藝術類的教育資源。

基礎教育在國際上公認的目標是培養創造力,而藝術教育可以更好地實現這個目標。藝術教育對孩子而言尤為重要,從小學會理解美、表達美,是獲得幸福人生的基礎條件。它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讓孩子成長為自信、人格健全的個體,用審美的態度來塑造自己的生活。從國家和民族的角度來看,藝術教育既是傳續民族精神的法寶,又能打開理解其他文明的大門,從而培養出具有創造力、想像力的下一代。

我們選擇紮根縣城,就是要把最前沿的藝術教育理念、課程帶給身邊的孩子們,讓他們即便在縣城也能獲得優質的藝術教育資源,幫助他們獲得藝術成長。



偶然、選擇、初心

我的家鄉在孝義——位於山西腹地的一個縣級市。

2015年,我從北京回到了家鄉。剛回來的時候,其實我不打算再從事美術教育這一行了,但是也沒有想好自己要做什麼。在這個時候,之前帶我藝考的老師邀請我去給他幫忙,而這份邀請改變了我的未來。

在給老師幫忙的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縣城和一線城市在教育理念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在北京工作的時候,我們機構有專門的課程研發人員,有非常體系的課程,家長也非常認可美術教育對孩子的幫助,老師也會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創新性教學。但是在我們縣城,絕大多數的美術培訓機構都沒有自己的課程體系,老師們都是自己隨便找些課來上,更不要說按照孩子的心理認知和技能水平教學了。而且,老師的教學模式也非常傳統,很多時候就是選擇一幅素材放在前面,讓孩子們比著畫。而且在畫具畫材的使用上也沒有體系性,有的機構一學期甚至只用油畫棒創作。

幫忙那段時間,也是我糾結和選擇最嚴重的時間。一方面,我確實不想從事美術教育了,可是另一方面,看著孩子們非常認真的畫畫,看著他們求知的眼神,看著他們對美術的熱愛,我又想把更好的美術課程和理念帶給他們。

最終,身為一個美術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責任戰勝了內心的猶豫,我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然而,創業的艱難超過我的想像。

剛起步的時候,校區只有自己,什麼事情都是自己做,每個級別的課程都需要自己去摸索去親自授課,感覺每天除了呼吸就沒有了其他時間。中間也想過放棄,可是看看身邊圍繞的那些孩子,他們離開原本學習的美術機構到我這裡來,就是因為喜歡我的課程和教學。如果我放棄了,他們怎麼辦?為了不辜負孩子們的期望和信任,我告訴自己,即使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堅持。

雖然我們身處縣城、資源有限,但我還是希望孩子們受到的美術教育是優質的。為此,我不斷的去微博、各大藝術網站上尋找創意靈感,也不斷的去各地參加學習,去知名美術教育品牌考察課程和教學模式,希望把最前沿的教學和課程帶給我身邊的孩子們。



理念、團隊、選擇

大墨蒲公英是我在微博上尋找課程靈感的時候看到的。當時,我第一眼就喜歡上了他們家的作品。當看到他們還有面向老師的專業師資培訓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

現在回想起來那次培訓,我依然記憶深刻。大墨老師們的專業性、他們對美術教育的理解、他們對美術課程系統的認知,都讓當時的我感到震撼。直到現在我都記得墨墨老師在培訓的時候說的話「教孩子,首先要愛孩子;育學生,首先要懂學生」、「美術教育是促進孩子審美提升和思維發展的重要手段」、「教育做的是情懷、最應該保持的是溫度」。每一句話都感覺說到了自己心裡,從沒有一個機構的理念和我自己這麼接近。當時我就在想,如果能把大墨蒲公英的理念和課程複製到我們校區,就可以讓校區的孩子們即便身處縣城也可以獲得最前沿的美術教育。

可是當時的大墨蒲公英並沒有開放加盟,我只能帶著遺憾回來。回到校區,我把自己學到東西轉化成課程教給孩子們。看著他們一張張開心的小臉,更加堅定了我要帶給他們最好課程的信念。


困難、堅持、曙光

2017年的時候,我聽說大墨蒲公英開放了加盟,我在第一時間選擇加入。記得當時我都沒有過去再考察一次,直接選擇了遠程籤約。因為我對大墨蒲公英的信任一直都在。

加盟之後原準備大展身手的自己,卻因為懷孕打亂了計劃。

家人不願意我在懷孕的時候繼續勞累,希望我可以安心在家裡養胎。可是校區剛引入的課程還沒有完全適應,還需要自己依據孩子的能力進行摸索和調整;家長對課程的升級和變化也有疑問,還需要自己帶著老師們去安撫和解釋。作為校長,我只能強迫自己繼續工作。印象最深的就是直到生孩子的前一天晚上,我還在校區研究第二天要上課的內容。

生孩子的時候,校區又迎來了新的麻煩。

校區合伙人因為一個人太累,選擇了撤資。校區原本的兩位老師也因為各種原因提出離職。一時之間,校區面臨著無人教學的狀態。為了讓學校能夠暫時維持下去,也為了不讓孩子們停課,當時還在坐月子的自己,強忍著身體的不適,到校區與將要離職的老師溝通,希望她們可以留下來。

也許是因為理念,也許是因為孩子,其中一位老師選擇了留下,現在的她已經能是我們校區的合伙人了。

那天晚上,看著孩子們開心的上課,我忽然覺得一切苦和累都是值得的。能把好的美術課程帶給他們,能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增添一筆藝術的色彩,能讓他們的童年因為藝術充滿樂趣,能讓孩子們尊稱自己一句老師,我願意用全部的力量去幫助他們成長。


打磨、成長、未來


成長就是不斷打磨自己的過程,在專業上不斷打磨自己,磨出自己的匠心,在心態上不斷打磨自己,磨出自己的耐心。只有經歷過打磨,才能破繭成蝶。

經歷過懷孕和生孩子期間的一系列變動,校區終於走上了正軌。再加上總部在教學和運營方面的大力幫助,我們校區的孩子數量從幾十人到現在幾百人。而且我們的課程在當地也逐漸有了知名度,很多家長開始認可我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甚至有家長在上課之後專門過來和我們老師說,你們的課程真好。

校區的團隊也逐漸配齊,組織架構也更加清晰。我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教研和教學上,合伙人全力做好校區的管理運營和招生,兩個人相互協作、相互配合,一起帶著校區前進。現在,我們校區在當地已經成為了高端少兒美術教育的代表。

為了更好的幫助我們縣城的孩子們提升美學意識,我們還不斷舉辦親子美學講座、大型作品展覽、各式各樣的藝術活動以及不定期組織孩子們外出藝術研學,讓縣城的孩子們也可以獲得最前沿的美術教育理念和知識,用我們的努力去彌補孩子們和其他同齡人之間的差距。


回顧自己一路走來,從開始創業到現在,身邊的團隊變了、孩子的數量變了、跟著我學習的孩子年齡也變了,但是我的初心還在,我還深深的記得孩子們上課時候眼裡冒出的光芒。

我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一個校區的力量也是弱小的,我們無法改變所有縣城的美術教育現狀,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自己一點一滴的努力去影響身邊的人,我們可以把最前沿的美術教育理念和課程帶給校區的孩子們,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和家長一起提升審美意識。讓他們即便身處縣城,眼界依然可以發現萬物之美、生命之美。

紮根縣城,滿足孩子的藝術夢想。這條路,我將一直走下去。


相關焦點

  • 馬雲:過去藝術不能當飯吃,未來孩子不學藝術將會沒飯吃
    媽媽口中的教育方式不是只抓數理化而是:畫畫、音樂、武術、除了學習,什麼都學。再看娛樂圈的寶媽,也讓注意到孩子的藝術培養的重要性。▲ 李湘、陸毅、孫儷的孩子在畫畫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學課外的東西不會影響學習嗎
  • 孩子可以不學畫畫,但藝術啟蒙一定不能少了這一環
    「我小時候休想獲得這樣一本美麗的畫冊。「原來他們和我一樣」,這樣的視角對孩子而言很友好。2.因為它的敘述方式很特別:這是一部世界藝術編年史。它以世界地圖的方式來呈現同一時期不同地域的藝術代表作。這種形式很震撼,就像我們學歷史時得知東西方在同一時期出現了釋迦牟尼、蘇格拉底、孔子、老子、穆罕默德一樣,震撼於歷史的偉大。偉大的藝術作品往往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誕生的,脫離了歷史背景來欣賞藝術,就會錯過很多深度解讀的機會。
  • 評論:娛樂能不能當藝術?
    評論:娛樂能不能當藝術?因為我們的社會生活、媒介傳播、藝術舞臺的過度娛樂化已經引起人們普遍的不安和不滿。自從20世紀後半葉歐美學者指出「娛樂至死」的危險,表達對媒介的娛樂性驅逐嚴肅藝術、消解嚴肅文化的不忿和哀悼以來,娛樂與藝術、娛樂與文學、娛樂與新聞乃至娛樂與政治、經濟、宗教、道德等的關係受到人們普遍的關注。只是由於娛樂與藝術關係最為密切,容易被混淆誤讀,故而尤其時時被拿出來討論。
  • 學藝術有用嗎?送給學小提琴的孩子
    學藝術有用嗎?送給學小提琴的孩子:1.小提琴需要練童子功,也就是練手指,起步學年齡較小。拉左手練習不能間斷。(配圖1是我淘到的很好的左手練習庫存書,供琴童爸媽參考),無論拉到什麼時候,左手練習就要練到什麼時候。
  • 文化課不好就去學藝術嗎?
    這個是這個社會一個非常普遍的認知現象,把學藝術當成對文化差的孩子進入大學一個路子;學習藝術上大學真的有這麼簡單嗎?很多家長認為文化課成績不好,於是就選擇讓他去學習藝術,通過藝術彌補文化課的成績,盲目的跟風。
  • 為什麼讓孩子學藝術,這是我聽到最好的回答!推薦給所有家長
    過去藝術不能當飯吃,未來不學藝術可能就會沒飯吃!這是馬雲在2017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的演講,如雷驚人,給那些「藝術無用論」的家長當頭一棒。,知識儲備如果還只停留在語數外,那麼這樣的孩子將在未來的30年內找不到工作。
  • 楊小彥:學藝術如果不問自己這個問題,學了也是白學
    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華人家長希望自己的小孩在北美讀書,學醫學、會計學、法學,有哪一個家長會鼓勵孩子學藝術?除非是孩子學什麼都學不好,而他們以為藝術好學、好考、好混一點,反正就算混不到耶魯大學也可以混混藝術學校,比如到芝加哥美術學院。而且對於什麼是創意,並沒有固定的標準,我可以說這個創意很好,也可以說這個創意很不好。
  • 水哥王昱珩:別讓藝術培訓班毀了孩子藝術細胞
    那我不能永遠都這樣,畢竟他要完成這個考試,那15分鐘以後把考題換回來。我一換考題,哇,所有的孩子又變得生龍活虎,各種傢伙操起來了,全背好的。全都已經在各種培訓班裡邊準備好啦!哎呀,我一看到我當時就覺得,這心裡是很難過很難受。一旦一個東西有了評級制度以後,所有的這種功利的東西也全都出來了,你連繪畫都能考級。這樣的話估計梵谷這輩子都考不上。
  • 女兒今年10歲,學藝術的,可不能早早就戴上眼鏡啊
    小歌,是個10歲的小女孩,長相甜美,氣質出眾,媽媽時常因為孩子的優秀而感到自豪。可有一陣子小歌總是眯眼看東西、揉眼睛,她還說自己自己看東西有點模糊,媽媽就上網查,這一查不要緊,竟然跟近視的症狀非常像,這下媽媽著急了,孩子才10歲啊,這要近視了怎麼辦呀?
  • 馬雲:過去藝術不當飯吃,未來不學藝術將沒飯吃
    孩子的答案,耐人尋味,這樣的事件也受到了人民日報記者的關注,因為他沒有辦法競爭過機器時代。知識可以學,但智慧不能學,只能體驗。受過藝術薰陶的孩子,早晚有出息!能當飯吃嗎?」過去藝術不能當飯吃,未來不學藝術就會沒飯吃。
  • 藝術生只能學藝術專業嗎
    藝術生只能學藝術專業嗎藝考生是不能轉其他專業的,按照藝術類專業招生辦法錄取的考生,入學後不得轉入其他專業學習。考生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學到其他專業的知識和獲得其他專業的文憑。非藝術生可以報考藝術學校嗎可以,如果沒有通過藝術專業的考試,是不能報考藝術類學校的藝術專業的,但可以報考非藝術專業,前提是看該學校是否開設有非藝術類專業。
  • 「學藝術考試能加分嗎?」 「別要求太低,學鋼琴給人生加分!」
    現在,否定「學藝術」、「學音樂」的也很多,覺得沒什麼用啊?又不能升學,又不能幹其他的。藝術美化了世界,學藝術給人生加分。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先生在一篇演講中講到:「人有兩大心智能力,一個是理性,一個是感性。理性的代表是科學;感性的代表是藝術。科學徵服了世界,藝術美化了世界。」科學與藝術,二者猶如鳥之兩翼。
  • 家長沒有藝術細胞,孩子藝術啟蒙怎麼辦?
    有時,我不禁感嘆,不限制的力量真的很強大,因為它可以讓一個人的思維得到自由的舒展,發揮出無盡的想像,開闢出廣闊的天地。我給琪琪買過很多藝術啟蒙的繪畫用具。這些都是可以激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小工具。如果一個孩子在家從來不畫畫,從來沒有感受過色彩的絢麗,那他可能喜歡上藝術,得到真正的藝術薰陶嗎?
  • 你是不是不愛藝術了?那些不能啟示世人的作品我真的愛不起來
    這樣的展覽,這樣的藝術家,這樣的藝術,讓我每一天都為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雲圖是大眾與藝術的連接者,我們多麼需要向人們傳播這樣的藝術。今天為什麼會說到這個展覽和這兩位藝術家?一切還得從一位藝術圈大哥的電話說起。前天晚上這位我敬佩的藝術圈大哥來電,和我聊起現在傳統藝術圈的蕭條,幾個藝術博覽會爭奇鬥豔。
  • 生命是一場演出,藝術教會孩子如何面對生活
    去年10月,已經「退休」的馬雲老師在第14屆國際校長聯盟大會上,面對著現場1500多名校長和教育專家曾講到,「藝術是關乎生命審美的教育,但是在中國,藝術更多是謀求生存的教育。孩子們學習藝術,主要還是為了考好大學、找好工作。反而是在老年大學,藝術教育回歸了本質」。仔細思考這句話的後半句,或許並不能讓現在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所認同。
  • 全面取消藝術特長生招生?以後還能學美術嗎?
    雖然藝術特長生和藝術類兩個招生類別都帶有「藝術」二字但藝術特長生和藝術生區別真的很大!有藝術特長的學生怎麼辦呢?之後還有必要培養孩子的藝術特長嗎?,家長們都紛紛願意讓孩子習得一項藝術特長,一來可以提高自身的素養,二來能關鍵時刻適當減輕升學的壓力,但新政徹底讓家長們打消了「特長生」的執念,那藝術學習還有必要嗎?
  • 高考改革、藝考縮招,還有必要讓孩子學藝術嗎?
    3學藝術的孩子未來更有競爭力顯而易見,藝術教育已經不再是興趣課,而是必修課。馬雲說:知識是可以學來的,但智慧是一種體驗。我們人類和機器的未來競爭,是智慧的競爭,是體驗的競爭。今天對我們最大的挑戰,是教育體制的改革。如果不讓孩子去體驗,不讓孩子學藝術,我可以保證,30年後孩子找不到工作!
  • 藝術學涯 | 特長篇 2 – 如何為孩子挑選藝術特長
    如果你家孩子唱歌不錯,但是平時不出門,見到誰都害羞,打開攝像頭就不敢出聲,那歌唱水平都上天了,你也不能認為這就是天賦,因為這個能力不能為社會創造價值。學鋼琴並不能真的讓你家孩子學會安靜坐住,只有你的關注和陪伴才能讓孩子一點點解除躁動;學美術並不能真的讓你家孩子學會專注,只有你家越來越高效的作息時間和良好的溝通習慣才能一點點訓練出孩子的一心一意;
  • 孩子的畫不能感動人?耳朵人這樣的回覆來了
    近日,在耳朵人藝術的一場直播中 ,討論到兒童畫畫作品這個話題時,有人說耳朵人的學員畫畫只是無意識的亂畫,畫不出來畫家有思想、有美感、能感動人的作品。那耳朵人的孩子畫畫究竟是不是在亂畫呢?01 沒思想?沒美感?不能感動人?
  • 參加藝考,學藝術真的賺錢?藝術類畢業生的出路匯總
    01 你學藝術的目的是什麼? 在弄明白學藝術賺不賺錢的問題之前,先問問自己為啥學藝術。因為很多人學藝術本身就不是衝著賺錢而來的。學藝術不外乎有兩種原因: 第一原因是純粹因為喜歡藝術,學藝術只是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是為追求幸福感。在他們看來,創作藝術作品並不是目的,而是作品傳達出的能引起了人們共鳴的精神價值和藝術享受,是為了追求內在的幸福,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