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航中心小區一對保潔員夫妻常年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 被贊「暖暖的」

2020-12-20 環京津網

西安城北西航中心小區的保潔員兩口子常年攙扶小區行動不便的老人,被小區居民誇獎,「讓人心裡暖暖的」。

行動不便老人:這兩口子總扶我們一把

1月1日,西航中心小區的張奶奶打進華商報新聞熱線029—88880000說:「我看到《華商報》的最美農民工報導,我們小區也有兩位保潔員,不僅地掃得乾淨,還總熱心幫我們老年人。」

85歲的張奶奶三個月前上衛生間時不慎摔傷了腰,至今行動不便。「每次我上下臺階時,只要被這兩口子看見,其中一人就會放下掃把,上前扶我一把。」張奶奶說,「我有時會下樓曬太陽,特意在一樓平臺留了把椅子。還是兩口子,只要瞅見我拿椅子,絕對會過來幫忙。這幾個月,兩口子這小小的舉動讓我心裡特別暖,請你們誇一誇這保潔員兩口子吧!」

小區70歲的李奶奶,同是因腰不好導致行動不便,出門總推個小輪椅,上半身倚在上面。一聽說有記者採訪,她忙說:「這兩口子真是好人,幫了小區裡好多老人的忙。只要我手裡提著重東西或上下臺階,被兩口子看到,一定上來幫我。」

還有不少上了年紀的小區居民,提起這兩口子都連說「太熱心、太貼心了」。

保潔員兩口子:我們也60了,理解老年人難處

1日上午11時許,華商報記者見到了正在小區停車場附近打掃的兩口子。了解才知,他們來自商洛,4年前來西安「投奔」打工的大女兒,並在西航中心小區找到保潔員工作,幹到現在。

兩口子男的叫張忠民,女的叫楊月娥。1日上午,兩人都穿著制服,戴著帽子,但兩人的臉上都已冒汗。「習慣了,我們早上5點多就騎自行車出門,怕頭受風。」楊月娥說,「你看我大拇指都貼著創可貼,那也是被冷風颳裂的大口子。」

他們租住在一公裡外的河址西村,每天清晨6點前要到崗,所以5點多就要出門。「我倆負責小區中間一大型超市的外圍保潔,包括清潔各種小廣告、垃圾桶和一處公共垃圾臺,以及超市北邊一處停車場和南邊小區的走道,在保潔方面也是嚴格按公司要求,可不敢偷懶。」張忠民憨笑著說,「大女兒、三女兒都在西安打工。4年前,我們老兩口也從老家商洛出來了。但像我們這樣的年紀很難找工作,能幹保潔,已經很知足了。」

說起攙扶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兩口子都覺得這是小事、不值一提。他們擺手說:「哎呀,這有啥誇得,都是舉手之勞。」記者一再追問,楊月娥才說:「我們也都60歲了,年輕人體諒不到的難處,我們能體諒到。你別看一個10釐米高的臺階、一個5釐米深的坑窪,對老年人都是檻,就容易把老人絆倒。所以看見老人上臺階或提東西,只要我倆能幫,就樂意幫。」兩人所在的紅雲清洗工程有限公司的張經理說:「這兩口子是好人,也是好員工!」華商報記者 付啟夢 攝影 張杰

相關焦點

  • 老人行動不便 青島20路公交司機攙扶上下車獲乘客點讚
    老人行動不便 公交司機攙扶上下車獲乘客點讚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12月15日上午,在一輛20路公交車上發生了這樣一段暖心的故事。一位老人腿腳不便,走路顫顫巍巍,向車門靠近顯得十分困難,駕駛員王媛看到後,馬上下車把老人扶上了車,老人下車時,王媛又與其他乘客一起將老人扶下車,暖心的舉動被車內其他乘客點讚。
  • 保潔員夫妻感動居民 老小區物業費繳納率達96%
    浙江在線11月06日訊 「我看了報紙,有人向你們推薦保潔員鍾友苗、何小琴夫婦是『最美江東人』,也想說兩句,他們確實配得上這個稱號,寧波很難找到比他們更好的保潔員了,街坊鄰居都支持他們。」  昨天一大早,家住華嚴社區金鷹小區的周先生撥打本報熱線,激動地說,這對忠厚、善良的夫妻不但給社區帶來清潔,還帶來溫暖。
  • 南市派出所社區民警悉心照料行動不便老人
    南市派出所社區民警悉心照料行動不便老人 2020-10-15 14: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對軍人「醫者」好夫妻 兩個抗疫行動急先鋒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陳超 潘逸飛 記者 江躍中)丈夫是衛生員,妻子是軍醫,新婚回家度蜜月的一對新人,竟成了家鄉抗疫一線的急先鋒。春節期間,武警上海總隊機動一支隊軍醫石齊和衛生員丈夫張錢波參與家鄉抗疫情的舉動,成為官兵爭相傳頌的佳話。
  • 耄耋老人腿腳不便獨自出門後迷路 民警耐心攙扶助其回家
    12月12日中午12時45許,一位近九旬高齡、腿腳不便拄著拐杖的老伯在五鄉李家洋附近迷路,五鄉派出所民警俞志峰接警後,找到老人,並小心攙扶,助其安全回到家中。當天,派出所的俞警官接到群眾報警稱,一老人在一家麵店附近摔倒,老人年事已高且行動不便,疑似迷路了。
  • 六旬老人行動不便 由滬返黔途中享溫暖
    貴州榕江一名年近古稀的老人,從上海探親後乘坐 K111 次列車(上海南—貴陽)返家。老人因腿部痼疾復發無法走動,1800 多公裡旅途中,得到列車員悉心照料,讓老人度過了一次溫暖而難忘的旅程。12 月 6 日 14 時 40 分,貴陽客運段上海一隊值乘的 K111 次列車即將從上海南站始發,正在站臺巡查的列車長謝六一發現一中年女子背著大包,推著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從遠處緩慢走來。謝六一迅速走過去,幫忙把老人推到 9 號車廂。
  • 老人行動不便 醫務人員入戶體檢
      入戶為老人查體  入戶為老人查體   近期,延安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和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對轄區生活不能自理和半生活自理老人進行了入戶體檢, 讓更多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享受到免費體檢的服務。
  • 行動不便 老人激活社保卡遇難題
    行動不便 老人激活社保卡遇難題 盼有關部門採取措施變通辦理 編輯同志: 我母親1933年出生,今年83歲,無單位,是漵浦縣居民。母親和父親兩位老人跟隨我在桃江生活十幾年了,如今年歲已高,行動十分不便,坐不了車子。我母親一月有75元的社保金(新農保),由於不能親自到銀行激活使用社保卡,一直未能領取,不能享受政府的惠民待遇。請問現在科技這麼發達了,手機、電腦視頻都能方便使用,為何非要本人親自去激活才能領取呢?
  • 行走不便的老人享受接站服務
    每次都能按預約時間趕到地方幫助我們,溫暖著我們老人的心,辛苦你們了!」18日,年過七旬的瞿先生推著坐在輪椅上的老伴陳女士專程來到1號線循禮門站,為工作人員送上「尊老敬老情暖人心」的表揚牌。早上10時許,瞿老夫婦乘坐1號線列車來到循禮門站,這一次,二老是來專程送牌匾的,所以沒有像以前一樣撥打電話提前預約定製服務,但他們一下車還是被正在接車的站臺工作人員朱琳看到。
  • 西安國際港務區 西航花園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揭牌運營
    12月30日上午,西安國際港務區西航花園社區慶祝西航花園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揭牌運營,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副主任楊禕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揭牌儀式。西安國際港務區總人口約12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約2.6萬人,老齡化趨勢明顯。其中西航花園社區現有居民9917戶近4萬人,對養老服務設施需求日益加大。
  • 老人腿腳不便上下車困難 公交駕駛員攔腰一抱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辣油 > 暖視頻 > 老人腿腳不便上下車困難 公交駕駛員攔腰一抱 2020-12-16 13:56:14
  • 八旬老人行動不便列車長悉心照料
    此時,車站工作人員推著輪椅送來一位行動不便的八旬老人,列車長辜娟得知後趕忙來到老人所在的車廂,並了解到,老人一家是從西安治病經過九江轉車回景德鎮老家的。  老人行動不便,需要乘坐輪椅,到了景德鎮北站要有人指引乘坐電梯出站。知道老人的情況和困難後,辜娟先是給老人打來開水,並向其家人介紹了安全注意事項,告訴他們有任何困難都可以找工作人員。
  • 常年堅持為社區老人義務理髮(圖)
    (原標題:常年堅持為社區老人義務理髮(圖)) 和平區三盛裡社區為了給轄區居民提供便捷服務
  • 老人行動不便 上門特事特辦
    近日,鹹陽市社會保障卡管理中心協調建行鹹陽分行,帶著便攜設備,驅車40多公裡前往為一位參保老人上門發放並激活社會保障卡。工作人員在仔細確認老人高虹的身份、辦理意願以及材料信息無誤後,開啟便攜設備,進行插卡、讀取等操作,為高虹快速完成了社會保障卡激活啟用業務。
  • 8旬老人行動不便無法激活社保卡,農行商洛分行上門服務
    社保卡功能越來越完善的同時,為了避免不法分子鑽漏洞損害持卡人的利益,社保卡的審核也越來越嚴格,激活社保卡需要去銀行辦理,這對於家住老小區沒有電梯又腿腳不便的宋老先生來說,可是大難事一件。工作人員便提高聲音,一遍一遍耐心指導老人需要老人自己操作的部分業務。據了解,這已是農行商洛分行工作人員第二次上門為老人辦理業務了,上一次是因為老人忘記了銀行卡密碼,工作人員冒著酷暑前來登門為老人修改了銀行卡密碼。
  • 駕駛員攙扶老人上下車,熱心乘客致電錶揚
    揚子晚報網11月25日訊(通訊員 陳婷 馬悅 記者 徐媛園)「這位20路駕駛員真是熱心,看到歲數大的老年人主動攙扶上下車,我很感動,你們公交公司一定要大力宣揚」。11月20日,一位熱心乘客給第三客運公司汽車九隊打來了電話,希望車隊能夠表揚這位充滿愛心的駕駛員。
  • 「串串可以不吃 人一定得救」 這對夫妻,暖暖的!
    救人視頻截圖遊長江和李青霖10分鐘跪地急救 這對醫者夫婦感動路人 追蹤出門吃串串時偶遇陌生大姐突然哮喘發作,一對成都醫者夫婦果斷出手此事經成都商報-紅星新聞報導後,「最美兩口子」獲得全國網友紛紛點讚。「串串可以不吃,人一定得救!」人民日報公眾號也加入行列,轉載文章並對這對成都醫生夫婦點讚。短短幾個小時,便有數十萬閱讀,網友評論上萬條。時隔一周,陌生大姐的女兒小陳終於聯繫到了夫妻倆,鄭重地道了聲謝謝。
  • 寧波一小區地毯式大掃除 每天清理出四五噸垃圾
    9月5日起,中興小區啟動地毯式大掃除,小區的環境衛生一天天在改變。小區居民紛紛點讚,有些志願者主動加入大掃除的行列,和物業人員一起行動。  集中進行地毯式大掃除每天清理出四五噸垃圾  一場前所未有的地毯式大掃除正在中興小區如火如荼開展。每天有24名保潔員在小區的各個角落清掃,集中清理小區的衛生死角以及綠化帶的雜物。初步估算,每天清理出四五噸垃圾。
  • 老人下車導尿管破裂,列車員攙扶出站,總有一些人在溫暖著我們
    老人下車導尿管破裂,列車員攙扶出站,總有一些人在溫暖著我們有人說這個時代的充斥著一些戾氣,快節奏的生活,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的心情煩躁的同時,也接收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好消息。老年乘客年紀大了,行動不便,並且身上還有導尿管,最麻煩的是,老人身上的導尿管不知何時已經破裂了。破裂的導尿管尿液浸透到衣服上,導致老人的衣服褲子全是尿液。在這時,盧某看到了老人的情況,急忙過去攙扶他。
  • 「我們不是夫妻,這是我媽媽!」
    母親行動不便以來,身為兒子的葉平24小時陪護,兒媳負責做好可口的飯菜,悉心照料。目前,母親已百歲高齡,令人豔羨。一定是特別的緣分,讓他們變成了一家人:兒子兒媳都曾是母親的學生。,爺爺好有耐心地攙扶……」7月7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重慶南岸某小區散步時,偶遇了葉平和他母親李雲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