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伯斯、JK羅琳都曾經內向過?關於成功,內向孩子有6個優勢

2020-08-27 家長實驗班

內向的孩子往往少言寡語,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他們需要比外向的孩子更多的自我空間。


這種性格通常被認為是「吃虧」的,慢性子、話不多就意味著不能跟人迅速打交道,靦腆羞澀也意味著一個人無法輕易展示自己。


在這個以外向性格為主導的社會,內向的孩子過早被貼上了懦弱、孤僻、社交障礙等一系列負面標籤。


不過每位家長都應該意識到, 內向只是孩子的個性特徵,不是缺陷。恰恰相反,性格內向的人有很多優勢,還沒有被你發現。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


他將兩個6歲的男孩帶到同一間屋子裡,其中A男孩外向活潑,B男孩內向安靜。


心理學家給他們一人一塊拼圖,告訴他們拼完即可走出房間,得到獎勵。


一開始,兩個孩子都很認真地拼圖,拼到一半的時候,房間裡突然進來了一隻小狗。


A男孩的注意力瞬間被小狗吸引,他放下手中的拼圖,開始和小狗玩起來;而B男孩只是在小狗進來的時候看了兩眼,之後就將注意力重新轉移到拼圖上,直到完成。


當B男孩拼完拼圖走出房間的時候,A男孩還在和小狗玩耍,全然忘記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


這個實驗長期被用來證明內向的孩子擁有更好的專注力,但是同時也證明了外向的孩子更容易具備與外界交流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上講,性格並沒有好壞之分。


內向的孩子多是慢性子,性格敏感,喜歡幻想、思考,而且他們更喜歡一種有規律的生活,做事也比較有計劃性。


誰說這樣的孩子就不能獲得成功呢?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在生活中就是一個內向靦腆的人,但是談及自己熱愛的事物的時候,他能把每一場發布會都變得熱血沸騰,供人膜拜。


著名作家JK羅琳平時也是個內向的人,她小時候常常因為家裡客人太多而躲進房間裡看書,但是她把自己的激情都賦予了筆下的魔法王國。


在職場中,領導也更喜歡將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給辦事能力強,且安靜少語的人來做,因為覺得這些人值得信任。



這些安靜、沉思的人因為不善言辭,通常會被貼上許多標籤,而世界正需要這些人,與那些開朗、健談,甚至有些聒噪的人達成平衡。


《內向者優勢》的作者,馬蒂·蘭妮博士提出了內向者具有以下優勢:


1、與他人工作融洽(尤其在1V1關係中);

2、友誼長存;

3、靈活、獨立;

4、有更強的專注力、自省;

5、有責任感、創造力和分析能力;

6、刻苦和聰明。


內向和外向的人之間最重要的區別是,他們有不同的行為動機。


內向的人在獨處時往往具有驚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一個人就是一支團隊」,但卻在人際關係中感到無力,尤其是與人初次接觸時不知道如何交流;


但是性格外向的人呢?他們在人群中非常活躍和熱情,習慣與他人合作,左右逢源,但是獨自一人時,他們通常會感到沮喪和無聊。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許多科學家,藝術家和作家都是內向的。這些專業領域的人們喜歡獨處,獨處可以讓自己不斷探索,發現新事物並帶來持久的樂趣。


所以,再也不要把內向看成是可以糾正的缺點了,這也許是上帝恩賜的天賦呢?


我們應該做到這樣對待內向的孩子:


1、更多包容

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小天使,父母必須意識到內向不是壞事,更不要說可恥的事了。


它只是一個人的個性特質而已,它與血型、膚色這些東西都一樣,無需更改。


包容孩子的內向,不逼他走到人前,這是我們能給內向孩子最好的禮物。


2、更多理解

內向的孩子也許靦腆、膽小、謹慎、說話吞吞吐吐,但是無論表現出怎樣的特質,家長都儘量不要給孩子貼標籤並得出負面結論。


如果孩子經常聽到這些詞語,以及隨之而來的令人不愉快的語氣,他可能會對此特質感到自卑。


自卑是內向孩子最易發展出的心態,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著不良的影響,別等來不及的時候再後悔。


3、更多時間

如果你想將讓孩子融入新的環境,或者為其他人介紹你的孩子,請多一點耐心,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而斥責孩子。


「大膽一點,跟叔叔/阿姨打個招呼呀!」


「進幼兒園已經一周了,還沒有交到朋友嗎?」


別急,給他們一點時間,要相信他們只是慢熱,並不是跟世界格格不入。


4、更多空間

內向的孩子通常需要更多自我的空間,他們也許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很容易被冒冒失失闖進房間的大人打斷思緒。


這時候,除了思緒中斷的失落感,你會發現他們圓圓的眼睛裡滿是不信任。


有的家長喜歡翻看孩子的日記,檢查孩子的手機,「我自己的孩子怎麼看不得」,殊不知這卻在無形中讓親子關係現出裂痕。


5、更多鼓勵

內向的孩子很慢熱,但是他們的友誼非常持久。


如果他們這段時間與從前不想認識的朋友打成了一片,請別說「交朋友多好,怎麼早點不聽」這種話,天知道在交朋友之前他們內心有多麼掙扎,而這時候他們更需要的是鼓勵和肯定。


你的鼓勵和肯定,能讓他知道自己有能力獲得更多的快樂。


6、更多傾聽

內向的孩子平時沒有太多話,很多話語都埋在心底,即使遇到了困難也很少尋求幫助,通常都是一個人花費百倍的力氣去默默解決。


但是當他們說了出來,這說明在他的世界裡,這句話是「非說不可」的。


因此,你必須更加認真仔細聽他的話,了解他的困難,然後回應他,幫助他。這需要你付出更多耐心和精力。



每個孩子都有獲得愛與尊重的權利

每個孩子都擁有自律與公平的機會

每個孩子都是自然造化中的協助與建構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籽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宇宙

相關焦點

  • 70%的成功人士都內向,別再逼孩子外向了
    「外向的孩子活潑陽光,內向的孩子靦腆自卑。」大概所有人都聽過類似的話。我們為什麼都希望孩子變得外向呢?外向的孩子善於交際,朋友成群,而內向的孩子總被認為是膽小自卑。自己有自己的爸爸媽媽,為什麼要這樣叫別人呢?園長曾經一度想要幫助她融入到大家的活動裡,在她看來,一一的性格以後可能會吃虧。
  • 安靜的力量:如何幫助內向的孩子成功?
    內向的人如何成功? 內向的人在創造力和思辨方面更有優勢,這是因為在獨處的環境下人們才不會受到他人意見和想法的左右,才更可能進行深度的思考。也許他們不會成為振臂一呼的政治領袖,但他們絕對是學術界與智囊團的中堅力量。蘇珊在書中就以比爾 蓋茨和沃倫 巴菲特為例,講述了內向的人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 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
    內向孩子能在這個外向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嗎?是否要讓他們變得外向一點?不,實際上,內向性格的孩子會給你帶來驚喜,當你真的了解他們,你會發現你很樂意接受他們本來的樣子。(2) 關於內向的錯誤看法:認為內向孩子羞怯、不友好、對他人不感興趣、內向孩子很自我。
  • 孩子內向,沒有興趣愛好,高考報什麼專業?用內向的優勢選專業
    而填報專業畢竟是人生大事,有的孩子從小活潑開朗,有主見,到了成績出來選專業時也好選擇。但是,有的孩子性格內向,同時又缺乏興趣愛好,選擇專業時自然就難上加難。那到底要怎麼給性格內向,沒有什麼興趣的孩子選專業呢?
  • 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太內向!內向是心理缺陷嗎?
    內向與外向,它並不是非黑即白,有好壞高下之分的。家長們要做的是,正確看待內向,以及怎樣才能發掘內向娃的優勢! 畢竟,現實很骨感,我們得承認,這個世界,對內向的人,確實不夠友好! 曾經聽一個很紅的自媒體達人講過自己的故事: 我有很多害怕的事。 比如逢年過節,小孩都喜歡跟著父母走親戚,可我想到要面對那樣人多熱鬧的場合,寧願一個人靜靜呆著不出門。
  • 內向的孩子和成功之間,只缺了包容的父母
    我們喜歡大方活潑、能言善辯、多才多藝的孩子。如果家裡有個內向羞澀、不愛說話的孩子,真是要急死父母了。看著別人家的孩子能說會道、能唱能跳,可自己的孩子連給人打招呼都要催促半天,就禁不住失望的嘆息:「真沒出息!」 因為我們總覺得外向的孩子擁有更多成功的機會。他們敢於在各種娛樂節目上奪人眼球,能很快的融入陌生的環境,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是社交能手。
  • 內向者更容易成功?是的!你只需要掌控自己這些優勢!
    其實,「內向」並非貶義詞,內向性格也並非不好的性格。相反,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內向型性格的人更容易成功(比如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林肯、科學家愛因斯坦、著名女星奧黛麗.赫本、世界前首富比爾.蓋茨、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賈伯斯都是內向者),而且,全球有33%到50%的人,都是內向型性格。
  • 孩子內向≠性格缺陷,父母做好這4點,內向的孩子不吃虧只會更成功
    尤其是當幾個孩子聚一起時,別人家的孩子見人落落大方能說會道。再看自己的孩子,怎麼教都不會開口叫人,再清明的家長在眾人面前掛不住臉面時,都會覺得心裡頭窩火。「特別想跟你交個朋友」這類的問題,一一的回答始終都是:
  • 收起你的偏見,內向的孩子也有優勢
    不知從何時起,內向變成了一個貶義詞,它總會與自卑、孤僻等聯繫在一起。大家總是習慣性地認為外向的人更受歡迎,更容易成功,家長也在力求把孩子朝外向培養,但這樣反而會害了孩子。成功的潛質一樣具備與外向的孩子喜歡廣泛嘗試相比,內向的孩子會深入地研究某些問題,他們不喜歡閒扯其他的話題,更願意將注意力集中於正在做的事情上,專心致志地奔著一個目標努力,而且可以長時間安靜地獨自處理複雜的問題,這種專注性和良好的耐心,使他們成功的概率更高。
  • 孩子內向怎麼辦?別怕,內向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當下的社會不管是在學校、在職場還是在等等一切場合,像個外向的人好像更吃香,內向的人存在感很低,於是家裡有內向的孩子家長就會千方百計地讓孩子活潑一點,善於表達一點。其實有很多家長不知道,孩子內向其實也是一種優勢,為什麼這麼說呢?
  • 「性格內向才不是缺點呢」,上熱搜獲30萬贊:內向的娃有多厲害?
    面對孩子內向的性格,媽媽就很擔心,也很焦慮,總怕孩子沒朋友,孩子被別人孤立。 「這些問題,我都放心不下」,「我的孩子有很多小問題」……媽媽總覺得孩子這麼內向是有問題的。美國馬蒂蘭尼在《內向者心理學》說過,領導力、影響力、和創造力,本該是內向者更擅長的能力,只要懂得發揮內向的優勢。 確實如此,現實中有很多卓越的領導者和創業人都是內向性格的人。
  • 內向會不會遺傳,為什麼說內向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現在大多數人普遍認為,外向的孩子才能有更成功的未來,因為外在的孩子更勇於表達,更容易接近資源,在人際關係中獲勝,然而可以看到的是內在的孩子的技能的演進上更有優勢。內向的名人年少的周星馳,從來不敢看著人的眼睛說話,如果有陌生人坐在他面前吃飯,他會羞答答地擋住自己的臉。敏感的內心才造就了細膩的演技,你以為的喜劇,包裹著一顆內向悲劇的心。
  • 《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內向不是問題,3招幫助孩子成長
    文/婷媽alan(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樓下有一個孩子,每次我和婷婷上樓的時候,都看到他站在家門口忘著我們,婷婷每次會主動跟他打招呼:"小弟弟,你好啊!所以,當家裡有內向的孩子時,父母通常會很擔憂,甚至焦慮。《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一書中,卻給了我們另一種解答。
  • 孩子內向,要逼著他合群嗎?心理學家:有個內向的孩子其實是好事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美國曾經做過一次關於社會精英的調查,根據研究數據表明:經過長達30年的研究後,可以發現社會精英人群中,內向性格的人是外向性格的3倍,智商高的人大概率都是內向性格或者有內向性格傾向。一個急脾氣的媽媽碰上一個內向的孩子,似乎是件非常令人焦慮的事。
  • 不愛說話、害怕陌生人、朋友少......孩子太內向了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太內向了,不愛說話,遇到陌生人總是躲在後面,上課回答問題也不積極......怎麼說也改不了,在一旁干著急的家人總擔心著:這樣的孩子以後到了社會可怎麼辦啊......性格優勢,這些優勢讓他們成為優秀的人。
  • 孩子太內向怎麼辦?內向孩子也有潛在優勢,家長知道嗎?
    文 | 小鴻兒爸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性格沒有好壞之分,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都需善待。性格內向的孩子更不應該被偏見,家長應該發揮其潛在優勢。當我見到孩子之後,不管怎麼引導孩子,他都不說話。朋友就在旁邊說:「你別去逗他了,就這個內向的性格,怎麼說不改,簡直就是一個啞巴。」孩子在一旁低著頭,想要反駁,但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很多家長都會為自己孩子的性格內向而煩惱,最後都對孩子的這個內向的性格貼上負面表情,總認為這是一個「缺點」。
  • 孩子性格「內向」不是壞事,家長不必逼孩子變「外向」
    一說起孩子的性格,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是個開朗外放的性格。在很多人眼裡都認為只有性格外向的人才能更好交到朋友,如果自己家孩子是內向的性格很多家長就會愁眉苦臉,想著怎麼樣能把孩子變成善於交際的外向的人。難道所有孩子都要外向才能適應社會嗎?有部追蹤拍攝了長達十多年的紀錄片告訴我們的答案不是這樣的。
  • 家長最大的誤區:內向的孩子,真的沒出息嗎?
    蘭妮博士在《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一書中寫到:「內向和外向只是不同的人格特質,沒有優劣之分,而且大多數人都是介於內向和外向之間,絕對內向或者絕對外向的人極為少見。」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偏內向的性格。
  • 《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挖掘內向娃的潛力,是父母的責任
    一:內向和外向不存在優缺點之說"內向"被用來形容某個人的性格問題,而關於內向這一次,人們所產生的貶義性的定義,也並不僅僅是我們中國人這樣認為,國外亦是如此。關於孩子內向性格這一問題的分析,我曾經拜讀過一本名為《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的作品,家長們如果有需要可以找來看看,這是題外話。《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一書裡,所有關於內向孩子的疑惑都能找到解答。首先,該書作者馬蒂·奧爾森·蘭妮很明確的告訴我們:內向和外向,本就是性格特質的不同,並沒有好壞之分。
  • 擔心孩子太內向難成功?其實內向的孩子是支潛力股,胡歌就是例子
    長久以來,一直存在一種誤區,就是爸爸媽媽都認為,外向比內向好,外向比內向的人長大容易成功。所以發現自己家孩子內向後,就千方百計地想糾正,刻意地將孩子丟在人多的地方去,逼著孩子去說話,弄得孩子很辛苦。而且更加糟糕的是會給孩子從小留下一個心理認知,「我內向,我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