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耳朵裡也會起溼疹嗎?

2020-11-04 九江新媒體

最近在九江市婦幼保健院門診總看見有很多抱著小寶寶的家長在門外候診,多是幾個月大的寶寶,這麼小的寶寶是來看什麼呢?原來是寶寶經常撓自己的小耳朵,常常撓得通紅。家長總是擔心是中耳炎,其實是外耳道溼疹在作怪。

溼疹,很多家長都不陌生,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主要特徵為搔癢、多形性皮疹,易反覆發作。皮膚上可出現瀰漫性潮紅、紅斑、丘疹、水皰、糜爛、滲液、結痂及鱗屑等損害,消退後一般無永久性痕跡,少數孩子會有色素沉著。

那麼耳朵裡也會起溼疹嗎?其實,外耳道內也是皮膚結構,所以溼疹長在孩子的外耳道也就不足為奇了。

九江市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雷盛欽主任介紹,耳道、耳廓、耳後都可能出現溼疹,若過分搔抓、摩擦,甚至可能出現耳道流水、流膿。


但通常外耳道溼疹相對隱蔽,當寶寶出現拍頭、搖頭,抓耳、哭鬧、煩躁不安,經常影響睡眠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耳朵及外耳道,發現異常及時就醫。此外,溼疹還有可能合併感染,導致寶寶長癤子,耳朵出現壓痛。


溼疹的原因很多,比如環境過敏因素,接觸肥皂、皮毛化纖、花粉、油漆等刺激性物質。也有的寶寶是因為食物過敏,牛羊肉及其奶製品、魚蝦海鮮等,尚在哺乳期的寶媽食用導致過敏的食物,通過母乳影響到嬰幼兒。還有一些其他原因,餵養嬰幼兒時姿勢不當,導致奶水流入耳內,或洗頭、洗澡、出汗時導致耳道潮溼引起溼疹。目前多認為嬰兒溼疹的發生除了上述的因素外,還可能與遺傳因素、免疫因素等有關。


寶寶起了溼疹家長要儘可能找出病因,去除過敏原。在醫生指導下塗抹曲咪新乳膏或溼疹膏,如果寶寶的外耳道有流水、流膿現象,需要及時清除後塗抹藥膏,同時遵醫囑定期複查。


生活中要注意這三點


1、保持寶寶的耳朵、耳道乾燥清潔。

2、睡覺時不要一直壓著有溼疹的一側耳朵。

3、母乳餵養時,寶媽的飲食也要清淡,儘量避免高蛋白和海鮮。


九江市婦幼保健院

耳鼻咽喉科簡介

九江市婦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是醫院重點發展專科,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和專科特色的科室,科室現有副主任醫師3名,住院醫師4名,其中碩士研究生1名。擁有九江市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斷中心。科室配有中耳分析儀、診斷型耳聲發射,腦幹誘發電位,視覺強化,遊戲測聽,純音測聽等聽力學檢測儀器,能進行兒童聽力篩查、診斷、幹預及康復的各項工作。擁有多種兒童內鏡檢查儀器(如耳內鏡、電子鼻、咽、喉、氣管鏡等)。門診開展耳鼻喉多發病、常見病、疑難複雜病症的診斷和治療。住院部開展:低溫等離子扁桃體腺樣體切除術;內鏡下外耳道及鼻腔異物取出術、鼓膜置管、修補術、鼻骨骨折整復術、後鼻孔息肉切除術、外耳道乳頭狀瘤切除術;副耳切除術、先天性耳前瘻管、甲狀舌管囊腫切除術;頭面部腫塊切除術;頜面部外傷清創整形縫合等各類手術。

學科帶頭人

雷盛欽

耳鼻咽喉主任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臨床醫學系,從事臨床工作10餘年,曾進修於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師從國內著名耳鼻咽喉科殷善開教授,對小兒耳鼻喉科的臨床、教學、科研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能解決本專業較為複雜的技術難題,尤其在小兒鼾症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主持及參與市、區級課題2項,撰寫核心期刊論文10餘篇,其中2007年發表論著《經口電視內鏡下兒童腺樣體切除術49例分析》獲得市級科技進步獎,擅長扁桃體摘除術、腺樣體切除術、甲狀舌管囊腫摘除術、先天性耳前瘻管摘除術、鼓膜置管術等耳鼻咽喉的各項外科治療。

供稿:耳鼻咽喉科

相關焦點

  • 【健康科普】耳朵裡也會起溼疹嗎?
  • 「科普」耳朵癢只是因為「耳屎」太多嗎?耳朵癢了怎麼辦?
    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朋友都經歷過耳朵癢的情況,通常這個時候,你肯定會找來棉籤、挖耳勺來一掏為快,認為是「耳屎」太多,需要清理了,可一通打理之後,發現耳道內乾乾淨淨,並沒有什麼「耳屎」,反而越掏越癢,甚至掏出了血跡,但耳朵還是奇癢無比。
  • 幾種「照顧」溼疹寶寶的誤區別再犯了
    4、奶粉因素:當寶寶對配方奶粉裡的牛奶蛋白或者一些特殊成分過敏的時候也會引起溼疹。>寶寶得了溼疹後,很多寶媽就把一些容易激發身體病症的食物「打入冷宮」,比如牛奶、雞蛋、蝦蟹、牛羊肉等民間認為的「發物」。
  • 眼鏡起霧怎麼辦?耳朵痛如何緩解?長時間戴口罩9大困擾全解決【健康...
    眼鏡起霧怎麼辦?耳朵痛如何緩解?長時間戴口罩9大困擾全解決【健康科普】 2020-03-01 1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有溼疹寶寶,該怎樣護理?哺乳期媽媽需要忌口嗎?
    劉欣 歐茜醫生溼疹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皮膚問題。寶寶溼疹反反覆覆,常讓家長揪心不已。今天我們請皮膚科的「劉欣」醫生針對媽媽最關心的幾個問題做了解答。 目錄Q1、兩歲以下的孩子,可以服用抗組胺藥嗎?
  • 「健康」最美中醫 | 愛耳日,學習這個動作,保護你的耳朵
    今天做客FM89.6武漢交通廣播《健康武漢》節目的嘉賓來自武漢市中醫院耳鼻喉科漆小麗,和您一起關注聽力健康。>耳朵的作用就是聽聲音嗎?有些人喜歡掏耳朵,以為掏掏耳朵讓耳朵裡很乾淨,又很舒服,其實這有兩個弊端:一是掏耳朵會使外耳道的保護屏障受損,易導致外耳道炎、外耳道溼疹、及真菌性外耳道炎耳部等疾病,有些人使用金屬掏耳勺,這樣操作不慎,很容易導致外耳道破損,嚴重甚至損傷鼓膜;二是掏耳朵很容易將大部分耵聹推得更深,推至鼓膜時形成栓塞,還會出現耳鳴和聽力下降,甚至損傷鼓膜。
  • 英語啟蒙避坑指南,附一大波「磨耳朵」資源,快去領取吧
    不過,方法是好方法,不過這種方法需要孩子腦子裡得先有一定的聽力儲備。孩子至少得聽過這個詞,知道它是「貓」的意思,不然,孩子能讀出來,對應不上意思,也沒用。2捲兒現在遇到的問題,就是聽力詞彙的儲備不足。目前,捲兒雖然會唱會跳,但要學好自然拼讀,仍需大量的詞彙輸入鞏固基礎。3怎麼大量輸入呢?❶從聽力輸入開始,也就是俗稱的「磨耳朵」一開始,我被專家說的1000~3000聽力詞彙,嚇到了。
  • 鄭秀文眼皮狂跳「以為得絕症」 工作壓力大溼疹爬滿腿
    記者李欣容/香港報導鄭秀文、賴雅妍、李曉峰今(19日)為電影《花椒之味》接受臺灣媒體訪問,近年工作繁忙的鄭秀文,壓力一大就長溼疹,拍攝時甚至眼皮狂跳不停,但拍完就不藥而愈,嚇得鄭秀文搞笑說,「跳得很厲害我以為我有什麼絕症。」
  • 耳朵裡「奇癢」難忍,可能是4大疾病發出的「信號」,你中招了嗎
    大家好,這裡是養生健康小常識,歡迎大家跟小編一起學健康,長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已經出現了耳朵發癢的情況,很多人覺得這只是耳朵裡有耳屎所造成的,其實通常這個時候會進行掏耳朵掏耳朵的話,會導致神經受到損傷,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聽力或者是引起耳鳴,但是在正常情況下,耳朵通常不會出現瘙癢的情況,如果經常出現瘙癢的情況。這個時候就應該引起注意了,很有可能是這4種疾病發出的信號,看你中了嗎?
  • 洗鼻會把鼻涕衝進耳朵裡?一文讀懂
    原創 來問丁香醫生 丁香醫生「啊啾,啊啾,啊啾」,鼻炎又犯了,不僅鼻幹鼻塞,還鼻涕長流。冬季乾燥,加上冷空氣刺激,受鼻炎困擾的人越來越多。為了讓鼻子舒服些,很多人選擇給鼻子衝個「澡」——洗鼻。
  • 一支200多的網紅溼疹「神藥」,其實很多都是「激素」藥膏!
    來源:微博截圖 這款號稱「溼疹一擦就有效」「不含激素天然無刺激」「紅屁股淹脖子都可以使用」的產品曾在媽媽群中倍受青睞,是線下母嬰店和微商都推薦的「網紅產品」。
  • 狗狗耳朵有「聲控開關」,一說話就會豎起來,主人反覆操作喊過癮
    這隻名叫阿喬的米克斯,個性活潑好動,主人常常會帶著它到處放風,還會去認識狗朋友,今天這則影片則是在家中飼主在家與阿喬的互動。影片中只見阿喬原本撲在飼主腿上,主人發聲要它「下去」並將它輕推回地板坐好,此時的阿喬整隻狗都呈現無辜委屈的「收耳」如海豹的狀態,而當飼主再對阿喬說了「吃飯」2字,阿喬的耳朵就像是打開了開關,瞬間豎立了起來。
  • 痱子、溼疹分不清?偏方治療危害大
    不想過了是嗎?」叨叨不怒自威。「今天看好多寶寶都得了痱子,那麼癢,真不知道怎麼忍受的。」四眼兒委屈巴巴的說。「管好你自己吧,一身的毛,說不定哪天就長痱子了。」毒舌叨叨沒錯了。「喵~~」現在溫度這麼高,確實是痱子高發季節。
  • 男子耳朵悶塞聽不清,檢查竟是耳朵「發黴」
    「醫生,我的耳朵好癢,感覺和人講話隔了一層膜,聽話也聽不太清了!整晚都沒睡好,您快幫我看看吧!」
  • 「建設健康江山」寶寶患外耳道溼疹要小心護理
    才4個多月大的盼盼近日老抓自己的耳朵,邊抓邊哭鬧,顯得煩躁不安,而且耳朵周圍皮膚還出現一道道的紅痕,仔細看竟然是密集斑點樣的小紅疹和小水泡。11月3日,發現情況不對的媽媽張女士,立即帶著盼盼到市婦保院耳鼻喉科就診,經醫生檢查診斷為外耳道溼疹。
  • 「天然成分」不安全,「化學成分」不可怕
    我們之前在好多科普文章裡重複了一遍又一遍,感覺我都要吐血啦,但是把「天然成分」等同於安全,「化學成分」等同於有害的施主們還是大批大批向我湧來。今年315的時候,各種打著「天然成分」的寶寶溼疹膏悄咪咪加激素被扒皮扒了個透,但還是叫不醒害怕「化學成分」聽信「天然成分」宣傳的消費者。那事情隔了兩天又出了兩個果汁的事兒,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
  • 秋季寶寶溼疹高發?做好這幾點,寶寶遠離溼疹一整秋
    事實上,氣候乾燥,寶寶的皮膚也變得十分乾燥,經表皮丟失的水分增加,皮膚對外界的防禦力會變得更弱,易發溼疹的寶寶通常是敏感體質,乾燥的肌膚一旦遇上過敏原就會誘發溼疹。溼疹期間,皮膚的屏障功能本就已經受損,若加上皮膚乾燥的「打擊」,溼疹只會隨之「變本加厲」「反覆糾纏」。 所以,秋冬季節一定要給寶寶做好保溼工作!
  • 寶寶得了溼疹可以洗澡嗎?
    很多寶媽被名字誤導,以為溼疹是因為太「溼」了。其實恰恰相反,溼疹皮膚特別怕幹,要經常保持滋潤才行。做好了皮膚保溼,不但可以減輕寶寶「癢」的感覺,還可以幫助皮膚更快、更好地自我修復。那麼,到底怎麼給溼疹皮膚保溼呢?
  • 嬰兒使用寶寶霜後變「大頭娃娃」?你家的寶寶面霜安全嗎?
    已前往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現場調查,責令該企業召回「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目前該企業已暫停生產,並通知經銷商對所有涉事產品下架;2. 對在檢查現場的留樣樣品、包裝材料等進行取樣留置,聯繫權威檢查機構進一步檢測。圖片來源:漳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產品本身的檢測報告還未出,針對眾多家長的疑慮,我們請到了楊希川教授進行解答。
  • 指甲上的月牙越多越健康嗎?關於指甲的 8 個秘密
    你或許聽說過:指甲上的「月牙」越多,就代表越健康。先別急,別急著看自己的指甲。因為這句話根本不靠譜,我們隨便聽聽就好。事實上,「月牙」就是新產生的指甲——剛長出來的指甲是白色的,越白就代表指甲越新,之後才慢慢變透明。因為新指甲產生的速度不一樣,中間快兩端慢,所以凸出形成了月牙,學名叫做「甲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