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十四周歲」成為了免罪免罰的金牌?淺談:關於未成年人犯罪

2020-08-20 焦點漫談

前一段時間,高管性侵養女案的出現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對於未成年人的人身權利的保護成為了我們關注的焦點。

其實,未成年人在犯罪受罰與受保護之間就一直是一個敏感的存在,我國的法律既像家長一樣時刻保護著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但是又不得不像家長一樣對實施犯罪的未成年人進行管制與教導。

我國在法律上向來就主張權利與義務是相互的,在行使權利便利的同時也應當履行相應的義務,對待任何人都如此。

但是唯獨對待「未成年人」這一群體時似乎又有一點特殊的愛護,但這又不無道理。

考慮到未成年人的心智不成熟,缺乏完整的判斷能力以及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發生較大的改變,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也相應的提供了特殊的對待。

這種特殊的對待主要取決於未成年人的年齡與入刑後的審判量刑上。

在年齡上,我國刑法主要把未成年人分為了十四周歲以下、十四至十六周歲、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而對於不同年齡段的未成年人又分別有不同對待方式。

例如,對於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而言,是無刑事責任能力人,不論犯什麼罪都不負刑事責任;

對於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而言,是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只對殺、傷、強、搶、販、放、爆、投八種嚴重危害社會治安與社會秩序的行為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是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滿足這一年齡後的未成年人就要對所有的犯罪行為負責了,最後量刑時只享有考慮到是未成年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形。

對於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在量刑上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根據這一規定在結合上文可以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所享受的特殊待遇也隨之減少。

在入刑後的審判量刑上,法律也給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待遇,例如:未成年人不適用於死刑;未成年人不成立累犯;未成年人犯罪達到緩刑條件的,應當宣告緩刑;

但是這些特殊的保護制度似乎又成為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免罪金牌」,很多犯罪組織也利用這一條件,組織未成年人為其犯罪提供幫助,最典型的就比如利用未成年人盜竊、嚴重一點的利用未成年人製毒、運毒、販毒等等...

很多未成年人也會仗著自己不夠刑事責任年齡而為所欲,在現代社會最為普遍最為常見的就是校園欺凌了。

上述前者的情況我們不妨把它稱之為控制型犯罪,後者稱為自發性犯罪。

其實對於第一種情況而言,大多數下都是對組織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人以間接正犯論處,雖是有效懲罰了犯罪人,其行為對未成年人的成長經歷卻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痕,因此更應該從重處罰;

而對於後者自發性未成年人犯罪的情況而言,在我看來,這其實跟未成年人幼時的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比如是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家庭環境是否和諧、是否受到了不正當的觀念影響等等;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哪個人出生後心就是惡的,只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和一些最基本的為人道理,相信沒有哪個未成年人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從這一層面上看,這更像是一個社會問題,值得我們去了解、去關注、去改變。

相關焦點

  • ...十四周歲以上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嗎?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由...
    【民法典】十四周歲以上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嗎?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由誰撫養?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家務勞動價值應當得到尊重,夫妻中負擔較多家庭義務的一方有權請求離婚經濟補償。
  • 【民法典】未成年人網絡「打賞」款可否追回?「不滿十四周歲」能否...
    【民法典】未成年人網絡「打賞」款可否追回?「不滿十四周歲」能否被收養?02民法典實施後被收養人還有「不滿十四周歲」的年齡限制嗎?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
  • 不滿14周歲,就能隨意犯罪?
    根據大連警方通報,由於加害者年齡未滿14周歲,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此事件再次引發了關於未成年人犯罪如何處罰、刑事責任年齡線是否該下調等問題的廣泛討論。日前提請審議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回應。多名專家建議,應儘快建立起教育、矯治、懲罰未成年人的專門體系。
  • 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故意殺人等犯罪要負刑責
    昨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和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這兩部重要法律的修改包括:調整刑事責任年齡、開展偏常行為分級幹預矯治、完善專門教育體系等方面,對社會強烈關注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問題作出回應,推動破解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處置難」問題。
  • 「破繭」(淺談未成年犯罪)
    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從出生到十八歲,從未成年,到成年,這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其必艱難痛苦,而這層繭便是我們人人熟知的法律,未成年不夠成熟是小,未成年以此殺人是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
  • 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該怎麼對未成年人進行保護和懲罰?
    6名打人者均系未成年人,其中一人還不滿14周歲,交監護人看管,其餘5人因涉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已被批捕。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 人大代表:建議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降至13周歲
    廣州日報5月10日消息,未成年人的犯罪問題一直備受關注,關於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起點問題,也時常引發討論。「相比上世紀七十年代,現代未成年人的心智更加成熟,鑑於目前犯罪日漸低齡化的現狀,下調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起點符合社會發展規律。」
  • 打破「十四歲」是「無罪」這種認識?
    草案規定,已滿十二周歲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草案還明確提出,將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為十二歲。此舉旨在針對反覆發生的未滿十四歲人員故意殺人等惡性社會事件,提高懲治力度,避免「未滿十四歲」成為無罪的「免死金牌」。
  • 不滿14周歲犯罪不負刑責嗎?刑法修正案來了
    此前,在一些涉及未成年人的惡性案件中,關於「未成年人身份是否應當成為『護身符』」的討論屢見不鮮。刑法修正案草案的最新規定,可以看作是對社會討論的及時回應。所以,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有30餘名人大代表聯名提交了關於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議案,建議將中國刑責年齡下限降低至12周歲,同時建議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需為性質極其惡劣的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 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些看法
    巳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八種罪要承擔刑事責任,即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雖說不承擔刑事責任,但民事責任和賠償不能免除。
  • 如何最大限度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年齡是否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免死金牌?社會應該怎麼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那麼,針對這個的問題,李小平律師收集整理的相關信息,提供給大家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歡迎大家的閱讀!近年來,出現了不少14歲以下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年齡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護身符」。此外,拘留改造能否真正起到懲罰作用,也存在疑問。公眾要求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呼聲不斷高漲。
  • 刑法擬規定與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女性發生性關係追究刑責
    圖源圖蟲創意芥末堆訊 央視新聞消息,10月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請審議,二審稿增加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對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人員,與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係的,不論未成年人是否同意,都應追究刑事責任,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俠客島:不滿14周歲犯罪不負刑責嗎?刑法修正案來了
    來源:海外網昨天,一則消息引發外界廣泛關注——12月22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是一項重大改動。
  • 俠客島:不滿14周歲犯罪不負刑責嗎?刑法修正案來了
    此前,在一些涉及未成年人的惡性案件中,關於「未成年人身份是否應當成為『護身符』」的討論屢見不鮮。刑法修正案草案的最新規定,可以看作是對社會討論的及時回應。《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議案,建議將中國刑責年齡下限降低至12周歲,同時建議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需為性質極其惡劣的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 關於12-14周歲未成年人刑責,這次刑法修正案草案多了一句話
    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最後一次會議——第二十四次會議將於周二至周六(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將審議16件法案,其中8件為初次審議,8件為繼續審議。 其中涉及未成年人刑責年齡下調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以下簡稱「草案」)也將在本次會議上進行第三次審議。今年6月和10月已進行了兩次審議。 此次草案稿有哪些調整?
  • 姦淫不滿10周歲的幼女可判死刑,12周歲未成年人犯罪將承擔刑責...
    來看梳理→個別下調刑事責任年齡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在「特定情形、特別程序」的前提下,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實施嚴重暴力犯罪也將承擔刑事責任。同時,明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管教責任,並規定必要時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 每日一「典」:十四周歲以上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嗎?
    每日一「典」:十四周歲以上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嗎?《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四條規定,下列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一)喪失父母的孤兒;(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民法典實施後,被收養人還有「不滿十四周歲」的年齡限制嗎?
  • 關於12-14周歲未成年人刑責,這次刑法修正案草案多了一句話
    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最後一次會議——第二十四次會議將於周二至周六(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將審議16件法案,其中8件為初次審議,8件為繼續審議。其中涉及未成年人刑責年齡下調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以下簡稱「草案」)也將在本次會議上進行第三次審議。今年6月和10月已進行了兩次審議。
  • 學民法典丨十四周歲以上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嗎?
    學民法典丨十四周歲以上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嗎?《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四條規定,下列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一)喪失父母的孤兒;(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民法典實施後,被收養人還有「不滿十四周歲」的年齡限制嗎?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
  • 12至14歲犯罪將負刑事責任,未成年人不再有免死金牌
    在這些孩子裡有一些在各自的領域裡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有的一些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是受限於刑事年齡,有一些未成年人在犯罪之後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未成年人犯罪可以無罪釋放。正因為只這一條法律在,很多未成年人就把這條法律當成了免死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