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內高校要選拔或推舉優秀學者擔任系主任

2020-12-11 小姐姐說教育

今天看到一篇由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郭英劍寫的文章《大牌學者不願「當官」?哈佛40餘位系主任情況分析!》,如下所述:

從哈佛大學近40位系主任的遴選條件和過程來看,哈佛大學的系主任通常都不是大牌學者擔任,大牌學者更加願意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當中。

在國內高校中,系通常就是一個最小的學術單位,與國外高校系的設置是相似的,這樣設置有利於國內外高校之間的對等交流與合作。

但是目前國內高校的系,逐漸變成了一個只會出人、出力的教學單位,甚至連一個完整的教學團隊,在很多國內大學裡頭都算不上。系變成了學院的附屬品,而學院院長則通常可以隨意支配和管理系的人、財、物,這導致每個系的系主任似乎變成了一個只會傳達學院院長命令的傳聲筒,對系的管理和發展起不到任何幫助作用。

系主任,在國外高校對系的作用,是比學院院長的作用還要大得多的。而在國內高校,很顯然,學校的各種任務和利益都是先下放到學院這一層級,再由院長進行分配和管理,並沒有直接往下交給各個系,這樣並不利於系裡面每位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也導致每個學院的院長終日事務纏身,不利於學院和各個系的整體發展。

系主任通常在教師人數少的單位中,是輪流擔任的;另外一種是上一屆的學院領導自己物色出來的接班人,然後直接在學院大會任命,基本上很少看到由全體教師投票選拔出來的系主任。

系主任選拔出來,也僅僅是一個傳聲筒,對於系主任的職責和管理並不明確,看到系主任能夠多賺一些績效工資,還能少幹活,多命令別人幹活,就會有很多不在科研一線的老教師想當,其實,這些老教師的思想已經落後時代潮流,這些人擔任系主任並不利於系裡面每個教師的發展,更不利於學校的發展。

而那些大牌教授們,認為系主任的績效工資太少,還要做很多得罪人的行政工作,遠不如自己搞科研項目的經費來得輕鬆,並不願意擔任這一系主任職位。

其實,應該讓這些大牌教授們來擔任系主任,這樣既可以服眾,又可以幫助一個系快速發展,而不僅僅把一個系變成教學單位。因此,設置什麼樣的系主任選拔機制,是決定一所高校能否成為未來一流大學的關鍵。

相關焦點

  • 在哈佛,什麼樣的學者可成為系主任
    大牌學者為何不願擔任雖然擔任哈佛大學的系主任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但也不是所有學者都願意擔任。能夠擔任哈佛系主任者,自然都是一些知名學者,但我們也知道,在哈佛,凡是教授,在各自的領域中哪個是不知名的學者呢?
  • 致敬 |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老系主任谷春德教授
    1954年8月的一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中國人民大學來長沙招生的消息。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們黨創辦的第一所社會主義新型大學,我一直非常仰慕和嚮往,所以經組織批准,我就毅然報了名,參加了筆試和面試。由於事前我沒做任何準備和複習,考試成績並不十分理想,所以我就沒有把錄取的事放在心上,照樣主持省管理局的監察工作會議。
  • 顏海平受聘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系主任
    顏海平,1959年7月生。1982年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1987年和1990年先後獲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82年~1983年任復旦大學助教。1991年~1994年任美國歐柏林文理學院助理教授。1994年~2003年任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副教授。2003年~2008年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2008年~2011年任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2011年~2014年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2014年來校工作,任外文系教授、系主任。
  • 致敬40年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鄧榮霖:中國最重要的是發展...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在中國經濟學研究領域有三大泰鬥,即「厲(以寧)股份、吳(敬璉)市場、鄧(榮霖)公司」。「鄧公司」是指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鄧榮霖教授。1982年,鄧榮霖作為訪問學者,從南斯拉夫歸國,開創中國現代企業和公司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新領域。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利明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利明教授。資料圖    王利明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評議組成員,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副主任,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曾被評為第一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參與合同法等多部法律起草工作。王利明是《物權法(草案)》主要起草者之一。
  • 中國人民大學九位教師赴人民大會堂參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幹...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侯衍社教授,首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王向明、王易、邱吉,特級教師耿化敏副教授、宋友文副教授、趙玉蘭副教授、董佳副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入選者張曉萌副教授參加會議。
  • 高校二次選拔招生,大學的逆襲時刻!想報的同學要做好準備
    高校二次選拔專業均為本科培養中的王牌專業,且部分專業僅在新生中進行二次選拔招生。因此,高校的二次選拔是優秀考生們不可多得的機會,部分考生甚至可以藉助二次選拔招生達到轉專業的目的。以下是部分重點高校專業二次選拔的相關信息,供參考了解。
  • 當年,一批優秀的專家學者聚集到瀋陽,在以校長名字命名的馮庸大學教書育人
    馮庸大學在最鼎盛時期有學生700多人,是中國有一定影響和知名度的高校,其一系列特色如軍事教育、體育教育、德育教育、愛國暨國防教育、組織學生義勇軍、兩次奔赴抗日戰場作戰,在中國教育史和抗日戰爭史上寫下濃重的一筆。近年來,隨著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深入,特別是有關馮庸和馮庸大學的新史料不斷被發現,對馮庸先生生平和馮庸大學的研究新成果、新觀點不斷面世,形成了一些海峽兩岸學者對馮庸和馮庸大學研究的共識。
  • 7位內地學者將擔任IJCAI2021程序委員會成員,周志華任主席!
    周志華教授已經創造了多個華人記錄,此前周志華教授了擔任「AAAI 2019」大會程序主席(Program Chair),這是自1980年AAAI大會創辦以來首位歐美之外國家的學者擔任AAAI大會程序主席。
  • IEEE Fellow 2019 名單出爐,40 位國內高校學者入選
    曾任浙江大學博士後(1991-1992),清華大學自動化系主任(2008--2015)。目前任山東科技大學副校長,清華大學教授(雙聘)。曾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優秀創新群體學術帶頭人、重大項目首席負責人,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各1次。
  • 中國人民大學授予13位學者榮譽一級教授稱號
    1月23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儀式,授予黃順基、孫國華、陳共、許徵帆、周誠、何沁、李佔祥、周升業、王作富、胡鈞、許崇德、莊福齡、嚴瑞珍等13人榮譽一級教授稱號,以表彰他們長期以來為學校人才培養、學科發展、學術繁榮所作出的突出貢獻。
  • 周孝正: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
    著名社會學家、學者,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1966年畢業後赴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1988年到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任教,2007年退休。講授「當今中國社會和社會問題」和「人口社會學」等課程。進行人口、環境、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研究。
  • 中國人民大學再聘7位一級教授
    新華網北京10月12日電 11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行首批傑出學者暨第二批第三批一級教授、第三批榮譽一級教授聘任(授予)儀式。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一級崗位聘用「堅持學術水平、學術貢獻與學科建設相統一」的原則。
  • 東南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招聘啟事
    東南大學是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之一,坐落在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南京市,現在的主校區位於四牌樓2號,東鄰紫金山,北依玄武湖。從1902年兩江總督張之洞在此創建三江師範學堂,迄今東南大學已走過了百年曆程。東南大學經過一百多年的創業發展,如今已成為一所以工為特色,理、工、醫、文、管、藝等多學科、綜合性的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系 「物理學拔尖人才實驗班」申請選拔辦法
    1、培養目標為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趨勢,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需求,進一步發揮學校理工基礎學科「高精尖」特色,中國人民大學實施理工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致力於培養具有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開闊視野和遠大抱負、寬廣胸懷和健康人格、紮實學識和卓越能力、深刻思想和創新思維,能夠潛心學術,關注重大科學和人類發展問題,勇攀科學高峰,推動科學文化發展的優秀拔尖人才
  • 中國人民大學多位師生榮獲2020年寶鋼教育獎
    中國人民大學多位師生榮獲2020年寶鋼教育獎。商學院教授王化成獲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理學院物理學系博士研究生徐升獲寶鋼優秀學生特等獎;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宋學勤、經濟學院教授韓松、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王珠英獲寶鋼優秀教師獎;哲學院林修能等7名本科生、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楊文等4名研究生榮獲寶鋼優秀學生獎。
  • 漲知識 / 國內外大學校長的選拔方式差別有多大?
    註:圖為哈佛校長福斯特與北大校長林建華2015年第一季度,八所國內大學換了校長:1月23日,原北大副校長陳十一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前任校長朱清時退休;1月27日方式四:公開選拔2012年,教育部開始在校長任用制度上開展直屬高校校長公開選拔改革試點,由「任命制」向「選拔制」轉變,分兩批在全國公開選拔東北師範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校長等5所高校校長。
  •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著名數量經濟學家魏權齡逝世
    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運籌學與數量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第八屆委員、第九屆常委;中國民主同盟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和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和教育委員會主任。魏權齡教授1963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運籌學專業)。
  • 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劉文華老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法學家、教育家,中國經濟法學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新中國第一批經濟法學博士生導師,北京市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原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經濟法教研室主任劉文華教授,因病於2020年3月12日1時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 中國傳媒大學誠聘「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
    特別突出的人才可適當放寬年齡要求;3、國外應聘者一般應擔任高水平大學副教授及以上職位或其他相應職位,國內應聘者應擔任教授或相應職位;4、勝任本學科核心課程講授任務;5、學術造詣高深,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重要成就;6、具有發展潛力,對本學科建設具有創新性構想和戰略性思維,具有帶領本學科在其前沿領域趕超或保持國際先進水平的能力;7、具有較強的團結協作、拼搏奉獻精神和相應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