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種植面積與去年基本持平
2020年全國梨種植面積總體與去年基本持平。全國大部分地區梨種植面積與去年持平;僅有庫爾勒地區因為政策引導作用香梨栽培面積新增2萬畝;膠東地區因為近年來梨高效品種秋月、盤克漢姆的收購價格較高,帶動該區梨栽培面積穩中有升。
02
受災面積增加約20%
我國北方主產區今年4月春季凍害導致北方受災面積大幅增加,較為嚴重的河北中南部產區受災面積較去年增加70~80%。除了凍害以外,雲南、福建產區遭受旱災。總體而言,全國梨產區受災面積較去年增加約20%。
03
種植面積與去年基本持平
預計2020年我國梨產量較去年減少約15%,主要原因在於:我國北方主產區今年4月發生的春季凍害導致座果率大幅下降,將會進一步導致北方主產區梨產量下降。
備註:(1)以上數據由各綜合試驗站提供,具體數值採用所報數據均值,例如增長16-20%換算為增長18%。(2)各省份按照產量佔全國比重降序排序,表中10省梨產量佔全國比重近70%,數據來源:《中國農業統計年鑑(2019年版)》。
上表為我國產量排名前10位的主產區梨產量數據,10個主產區梨產量之和接近我國梨總產量的70%。
第4列為相關試驗站於本次調研填報的「2020年預計產量與2019年相比的變化情況」數據。從該列數據可得,全國北方梨產區產量較去年有較大下降,河北昌黎和石家莊試驗站所轄示範區產量較去年預計有45~50%的下降,山東泰安和煙臺試驗站所轄示範區產量較去年預計有13~18%的下降,山西太古試驗站所轄示範區產量較去年預計有55%的下降,導致上述產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均是今年4月份發生的春季凍害。
除此之外,北京、甘肅產區均因春季凍害大幅減產。雲南、福建等產區則受到不同程度的旱災影響,其中雲南產區因乾旱導致產量較去年減少約30%。
04
生產成本略有下降
一方面,北方產區遭受凍害減產影響,人工、化肥、農藥、果袋等投入大幅減少;另一方面,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等原因導致勞動力成本及其他成本較去年略有上漲。綜上,預計2020年全國梨果生產總成本略有下降,降幅在5%以內。
05
價格漲幅在10%以內
今年全國的梨產量與2019年相比預計減產15%,梨果價格預期會有所提高,但由於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經濟困難、消費疲軟,梨果價格上升幅度有限,預計漲幅在10%以內。
本文內容轉自梨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