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趙景瑜 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本文專業部分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和參考。
手上的零度」闊落「是喝還是不喝呢?
隨著大家對於健康的關注度逐漸升高,聽上去十分健康的「無糖」飲料應運而生。那麼,選擇「無糖」飲料是否就意味著你離健康近了一步,還是說「無糖」概念的提出更主要的是出於某種商業目的。
就好比」奶茶「更名為」牛乳茶「,他的成分卻依然是牛奶和茶……
那麼問題來了,希望通過喝無糖飲料讓自己變得更加健康是不是消費者的一廂情願呢?
近來,Chazelas E等人根據法國一項名為NutriNet-Santé的隊列研究進行數據分析,將研究成果發表於JACC,得出如下結論:大量攝入含糖飲料或代糖飲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圖 1 研究發表於JACC
等等!你是不是以為自己知道了結論就可以告訴身邊的朋友不要喝飲料了?那我問問你?死亡風險會增高多少呀?別急,我們慢慢往下看研究者究竟做了什麼。
無糖飲料,健康選擇?
此次分析糖與代糖及心血管疾病關係的研究共納入104760名參與者,其中女性佔比78.6%,男性佔比21.4%,平均年齡為42.9歲,隨訪中位數為6.6年。NutriNet-Santé項目通過每6個月藉助網絡問卷回收的方式,收集3份參與者在24小時內的飲食消費數據(其中至少兩份是強制性的)進行研究。
圖2:研究主要結果
研究數據表明:
大量飲用含糖飲料會提高32%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HR:1.32;95% CI:1.00-1.73l;P=14 0.03);
大量飲用代糖飲料會提高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HR:1.20;95% CI:1.04-1.40; P for trend 14 0.009);
在較低飲用量的範圍內,無論是含糖飲料還是代糖飲料的攝入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長的相關性都不明確。
說人話:
無論你選擇代糖飲料還是含糖飲料都不能無止盡的牛飲。
所以說,問題不在於選擇什麼飲料,而在於你怎麼能縱容自己喝那麼多飲料......
怪我咯?
那麼,我有一個朋友,她既不想英年早逝,又放不下手中的飲料,上面不是說在較低的飲用量範圍內,攝入含糖飲料或代糖飲料所造成的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都不明確麼,是不是說她不喝太多就行啦?
哦豁?真有這種好事?讓我們回到研究內容看看。她究竟該怎麼做。
研究中,研究人員依據飲料攝入量將參與者分為三類:
不攝入該類飲料的人群;
該類飲料攝入量較低的人群:含糖類飲料攝入中位數為46.7 ml/d;代糖類飲料攝入中位數為40.0 ml/d;
該類飲料攝入量較高的人群:含糖類飲料攝入中位數為185 ml/d;代糖類飲料攝入中位數為176.7 ml/d。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只知道攝入過多糖類飲料或代糖飲料其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會增加。並沒有得出攝入量的多少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之間有正相關關係。
也就是說,其實既沒有一個精確的限度,讓你可以既享受飲料的快樂,又不用承擔死亡的風險。
說人話:
能不喝飲料就別喝了吧。
又想喝飲料,又想要健康。
你還真能為難科學家,給科學家一點時間,讓他們再做做研究。
再來告訴你如何達成這美好願景。
於此同時,研究者也指出了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如果要建立明確的因果聯繫,需要將此類研究在其他大規模前瞻性隊列中進行重複性驗證;
基於代糖飲料的研究結論可能存在潛在的反向因果偏倚。
說人話:
關於代糖和糖的研究尚未完全成功,
科學家同志們仍需繼續努力。
先別急!我且問問你,代糖飲料是什麼你知道嗎?
害,學無止境……讓可愛的小編告訴你。
代糖飲料
研究中的含糖飲料包括所有含糖量為5%的飲料(即軟飲料、糖漿、100%果汁、水果飲料)。而其中所提到的代糖飲料是添加了人工甜味劑的飲料(ASB),包括所有含非營養性甜味劑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天然甜味劑(甜菊糖苷等)的各類飲品。
愛學習的你可能還想知道這些知識
▎1.阿斯巴甜:可見於無糖蝌蝌啃蠟中
化學名:天門冬醯苯丙胺酸甲酯,2.8 mg/dl的阿斯巴甜就可以讓人感覺到甜味。因此,飲品中所需要的用量少。
圖3:某加入阿斯巴甜的蝌蝌啃蠟
▎2.三氯蔗糖:可見於無糖輕羊中
化學名:4,1',6'-三氯-4,1',6'-三脫氧半乳蔗糖,顧名思義,是用三個氯離子取代了蔗糖分子中氫離子的人工化合物。其甜度是蔗糖的400~800倍,甜味純正。
圖4:某加入三氯蔗糖的輕羊
▎3.甜菊糖苷:可見於大氣森林某茉香奶綠飲品
提取自天然植物甜葉菊,甜度為蔗糖的250~450倍,帶有輕微澀味,甜菊A苷帶有明顯的苦味及一定程度的澀味和薄荷醇味,味覺特性要比甜菊雙糖苷A差些,適度可口,純品後味較少,是最接近砂糖的天然甜味劑。
圖5:某加入甜菊糖苷的大氣森林飲料
代糖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但是請大家也不要恐慌,有很多「無糖」飲料確實做到了在成分表上,無任何代糖原料的添加。比如上面提到的大氣森林品牌的另一產品「ran茶」
,小編看過,就完全沒有任何代糖成分在成分表中出現。
所以,如果大家很想喝代糖飲料,一定要注意一下背後的成分表。但如果你懶得看各種成分表,最穩妥的辦法還是——喝白開水。
那麼,快轉發給你愛喝飲料的朋友吧!問問她是選擇看成分表還是喝白開水養生。
參考資料:
[1] Eloi Chazelas, et al., (2020). Sugary Drinks, Artificially-Sweetened Beverag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NutriNet-Santé Cohort. J Am Coll Cardiol. DOI: 10.1016/j.jacc.2020.08.075.
[2]孫寶國.食品添加劑: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91-92
本文首發: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本文作者:趙景瑜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