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心之靈
我們常常對親近愛的人說你要愛自己,要對自己好一點。因為「靠山山要倒,靠人人要跑」,這是玩笑,也是常理。靠自己,其實最有力量。
那到底如何去愛自己呢?如何對自己好呢?「我」要如何愛自己呢?
首先,我們要講講——「我」。 「我」是誰?自己又是誰?今天,我們要用心理語言仔細地闡述一下,「我」要如何愛自己。
每一個人都有五個「我」,一個自我,四個角色。自我分為欲望和嫌惡(嫌棄、厭惡)兩個部分。角色有家庭角色,學生角色,職場角色,社會角色四大角色系統(少數人有第五角色,如和尚、尼姑、志願者……)。
所以「我」愛自己,這個「我」就有五個,一個自我,四個角色,分得再細一點,還可以把自我分為兩個,一個欲望,一個嫌惡。所以也可以說自我有兩個。那總共就是六個「我」。兩個自我,四個角色。
既然「我」已經分清楚了,兩個自我,四個角色。那麼自己又是誰呢?自己便是這四個角色了。
所以,「我愛自己」,就是自我愛自我,或者是自我愛角色,也可以是角色愛自我。
愛是什麼呢?愛是一種純粹的利他行為,就是對ta好,一切以ta的利益為中心,不計回報,不論後果,只要ta開心就好,只要ta快樂就好,不光愛ta的自我,還愛ta的角色。
那麼,讓ta當好好兒子的角色,好女兒的角色,或者是好媽媽,好爸爸的角色,幫助ta擁有家庭角色的成就、讓ta開心、快樂;讓ta成為一名好學生,擁有學生角色的成就;幫助ta成就職場角色……,這便是愛ta的角色。幫助ta在角色的成就中徜徉、沉醉、幸福,這就是對ta好,不計回報、不計後果,純粹的「利ta」行為。所以,如果你在愛對方的時候,要回報了,講利益了,就不是純粹的「利ta」行為,不是真的愛,這一條標準僅供參考,呵呵呵。
說到這裡,是不是感覺有點暈了?其實就是兩個「我」和四個「角色」愛來愛去。
有沒有像高中時學習的排列組合?自我愛家庭角色、自我愛學生角色、自我愛職場角色、自我愛社會角色。自我又分為兩個,可以每一個去愛一遍四大角色。反過來,四大角色又可以分別愛一遍自我的欲望和嫌惡。數學好的人,這個思路應該比我清晰,數學是我致命的短板,呵呵呵,秘密哦。
也就是說,你可以自我愛自我,也可以自我愛角色,還可以角色愛自我,可以愛自我的欲望,也可以愛自我的嫌惡。四大角色和兩個「自我」,互相示好,互相「纏綿」,真正做到「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派和諧美滿的場面。
我曾經在前面寫過,獨處需要取悅自己,讓自己快樂。其實這就是自我愛自我的一種很典型的方式。一個人獨處,怎麼愉快怎麼來?想怎樣就怎樣,不想怎樣就不怎樣,一切都隨心所欲,隨心隨性,只要自己開心就好,這就是最幸福的自我愛自我。任誰誰誰的也幹擾不了,只能無可奈何,呵呵呵。
那又怎樣用自我愛角色呢?我們剛剛已經講過,那就是要幫助自己在四大角色上有所成就,可以幫助對方爭取做一個好女兒,好媽媽,好兒子,好爸爸……;或者做一名成績優秀,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好學生(學生);做一個很出色的,很乾練的員工或者做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領導……,這就是幫助四大角色取得成就,角色有成就了,那角色自然是快樂的,角色快樂,那我們的自我也會快樂。所以說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那麼,角色又如何愛自我呢?角色就是該不該,可不可以、行不行,角色在這裡就是指四大角色,自我就是我想我要我喜歡(欲望),我不想不要不喜歡(嫌惡)。媽媽愛兒子的欲望和嫌惡,無條件照顧兒子的想不想、要不要、喜不喜歡,就是媽媽的角色愛兒子的自我。
那麼,「我」的角色如何愛自我呢?上班累了,周末和閨蜜出去透透風,釋放釋放壓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放飛自我,便是角色愛自我。或者,在家做女兒做得累了,做兒子做得累了,一個人去品品茶、喝喝咖啡,聽聽音樂、喝喝酒……,想一個人,便一個人;想一群人,便一群人,想做什麼,便做什麼,最大限度地滿足自我,讓自己愉悅,這便是角色愛自我的一個方面。
總之,「我」如何愛自己,有很多方法,很多層次。「我」把自己愛得怎樣,其實可以從你的言行當中透露出來,答案其實一直都在。和不和諧,矛不矛盾,言行自會出賣你的靈魂,呵呵呵。
本質上說,愛自己,其實也是自我和角色的和諧相處。自我對角色好,角色對自我也好,你愛我,我也愛你,這一切都剛剛好,這是多麼美妙的事。自我跟角色和諧的人,你會發現,無論到哪裡,ta都很招人喜歡,獨處時,ta會想辦法讓自己舒服、開心,共處時,ta有能力讓大家開心。
如何愛自己?讓自己美好,讓自己幸福,我想,你已經很清楚了吧?那就趕緊愛,用力愛吧,趁現在,趁一切都還來得及!
2020.10.10.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