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50,進入癌症「高發期」,這5個部位不檢查,怕是會漏診

2020-12-19 騰訊網

50歲之後身體逐漸走下坡路,很多嚴重的疾病會找上門來,不單純慢性疾病高發,癌症更容易形成,因此,定期檢查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身體健康情況,一旦有某些疾病出現及時採取治療措施,可以防止小的疾病不斷發展轉變成癌症威脅健康。另外,某些重點部位更容易有癌細胞入侵,著重檢查很關鍵。

1、肺部

在50歲之後,肺部健康檢查很重要,通過相關的檢查項目,可以了解肺部是否有器質性病變,生活環境汙染嚴重,吸入有害物質後肺部病變概率高。另外,自身抵抗力薄弱容易受到感染,或者經常吸菸,都是肺癌的重點關注對象,需要定期檢查了解肺部是否功能受損,一旦有疾病出現馬上採取治療措施。

2、胃

通過胃鏡檢查,可以大致了解是否有胃部的病變出現,很多人飲食方法不正確,出現了胃部疾病也沒有認真對待,很可能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引發胃癌,胃癌又是嚴重影響健康的疾病,發病期間會有便血、食欲不振、胃部疼痛等現象,上了年紀的人應該進行胃部健康檢查,發現胃部有疾病及時採取治療措施,才能防止胃癌產生。

3、腸道

建議50歲之後,定期進行腸鏡檢查,很多人認為這項檢查很尷尬,不願意進行,但是50歲之後,腸癌的發病機率增加,無論是直腸癌還是結腸癌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那些有家族遺傳性腺瘤樣息肉的人,發現了息肉需要馬上手術切除,而檢查是更早發現病灶的手段,否則出現疾病早期信號不明顯,持續發展會讓癌症入侵。

4、肝臟

定期檢查很關鍵,特別是了解肝臟是否有病變尤為重要。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讓肝癌患病率增高,特別是大量飲酒、胡亂用藥、肝臟疾病沒有認真對待,這些危險因素會讓肝癌有機可乘。而通過定期檢查了解肝臟健康情況,有嚴重的疾病出現及時應對,可以降低癌變風險。

5、乳腺

50歲之後想要預防癌症需要定期檢查乳腺,乳腺也容易在不良因素的影響下發生癌變,特別是飲食不正確、身體肥胖、放射線傷害都會讓乳腺惡性腫瘤發病率增高,而通過定期檢查可以做好預防措施,否則受到乳腺癌影響壽命會縮短。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50歲後,是「癌症高發期」?醫生:3個部位要每年查一次
    人過了50歲再去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飯桌上聽到「噩耗」的機率就會變大。所以這個年紀在一起聚餐的時候,人們討論的話題往往會從「買房買車」轉到「健康養生」上面來。為什麼說50歲後,是「癌症高發期」?醫生:3個部位要每年查一次1、胃部很多人都有幾十年的老胃病,久而久之人們視乎已經接受自己有胃病這個事實,胃部的各種發作也不再特別的關心,只覺得它是一種「老毛病」,其實老胃病癌變的機率是非常高的,千萬不要與它
  • 兒童癌症發病率在上升 3歲5歲是高發期
    核心提示:兒童癌症的發病率雖然不高,但是死亡率較高,在我國14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中排第二位。專家提醒,3歲和5歲以內是兒童癌症的高發期,家長要留意孩子的身體異常情況,比如不明原因發熱,治療無效;非營養不良導致的貧血;不明原因出血等。   4歲女童患眼癌求安樂死,10歲孩患肺癌……白血病的案例也許就更多了。
  • 女性體檢不做三個檢查,得了癌症都不知道,三個部位最好定期檢查
    癌症的高病發率,讓很多人談癌色變。而隨著年齡增長,女性患癌率也在逐漸增加,所以每年體檢的時候,有幾個檢查是一定要做的。因為這能對女性容易患癌的幾個部位進行著重檢查,如果存在問題的話,也能及早發現。但由於有些檢查部位,令一些女性感到尷尬,所以會有意迴避,而這就使得原本能被檢查出的問題,硬生生的給拖延了,從而對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因此以下這幾個檢查,千萬不能忽視!檢查一:宮頸癌篩查女性在體檢的時候,千萬不能忽視對宮頸的檢查,而宮頸癌篩查,就是其中一個不能被忽視的檢查。雖然有的女性認為,婦科檢查的整個過程都比較尷尬,而且完全沒有私密性。
  • 中國迎癌症高發期 四大抗癌藥進入黃金十年
    中國將迎來癌症高發期  2013年初,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年報》,再度引起媒體的廣泛報導,如《中國癌症近年來高發 每6分鐘就有1人被確診患癌》、《中國癌症現狀:每天8550人成為癌症患者》等。  「全國癌症發病形勢嚴峻,發病率與死亡率呈持續上升趨勢。」
  • 全球高達50%癌症兒童漏診 《柳葉刀》揭開原因
    研究對200個國家和地區的兒童癌症發病率進行了微觀模擬。如果算上中低收入國家的遺漏病例數和人口增長,預計2015年至2030年,全球有670萬例兒童癌症病例。以目前的衛生系統水平衡量,其中290萬例將會漏診。兒童癌症漏診主要發生在不發達國家和地區:西非為57%,南亞為49%。西歐和北美地區的漏診率僅為3%。
  • 乳腺癌,全球女性中第一高發的癌症
    因此,這部分內容算是一點個人的知識心得。 本文稍長,列了個簡單的提綱,各位可以酌情了解: 癌症,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這種不受控制無限增殖的惡性腫瘤最後會導致人的死亡,且目前依然缺乏全面有效的根治辦法,因此很多人談癌色變。
  • 為什麼癌症越來越多?50歲以後,補充四項檢查,體內有癌早知道
    特別是50歲以後的個體化檢查健康體檢,日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主動到醫院或專門的體檢中心接受體檢的人逐年增加。 通常健康體檢的項目幾乎一樣, 即通常所說的常規檢查,包括血、尿、大便常規和生化檢查,B超、心電圖(靜態)和胸片等,儘管這樣,仍有一些體檢健康者特別是中、老年人,在不到1年甚至不到半年的時間內突發心腦血管疾病,或被診斷為糖尿病或癌症中晚期等。
  • 體檢不做六個檢查,得了癌症都不知道,六個部位最好四年體檢一次
    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醫生,究竟怎樣做才能及時發現癌症呢? 的確,癌症越早發現,往往預後越好,數據顯示,如果在癌症很早的時候就能及時發現,並且採取有效的治療方式,那麼五年以上的生存率幾乎可以達到100%。 那麼,如何才能及時發現癌症呢?最佳的方式就是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
  • 癌症並非無法覺察,4種高發癌症的檢查方法,都總結清楚了
    癌症佔據死亡原因的首位,在這背後原因雖然是有很多,有一些原因更是我們人力不可抗拒的,比如說時代的變遷、環境的汙染、病毒的耐藥性越來越強等。雖然我們在癌症面前有時候是束手無策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在癌症面前是無能為的。只要我們可以在癌症之前做好一些事情,結果可能就會是另外的書寫方式。
  • 全國「癌症地圖」出爐,內蒙古人的高發癌症是……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最新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 其中,肺癌、胃癌、肝癌成為發病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而腸癌、宮頸癌使女性健康受到威脅,這些高發癌症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 慈銘體檢被質疑漏診淋巴瘤,29歲小夥一年放化療27次求生
    2019年6月27日,段宇飛到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做了肝膽胰脾腎超聲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左腎上腺區可見範圍約8.88*5.1cm不均勻回聲,形態欠規則,邊界清,建議進一步檢查。這份初期檢查報告將段宇飛的人生帶到了一個灰暗的拐點。
  • 無症狀也會得癌症?年過40的你,做腸鏡了沒有?
    無論是腸息肉,還是早期大腸癌,大多沒有明顯症狀;大腸癌要有症狀,基本上要到第二期、甚至第三期以上,如果希望發現可以根治的原位癌(第零期)或第一期癌症,光靠有無症狀來決定要不要做腸鏡,是絕對不靠譜的。從息肉到癌前腺瘤再發展到癌症,整個過程為5-15年,在這麼長的「潛伏期」裡,通過胃腸鏡檢查就完全可以發現它、阻斷它,避免悲劇的發生!
  • 這4個原因會導致宮頸癌,出現這4種症狀就要小心了!
    全世界每年約有50萬人新發宮頸癌,80%發生在發展中國家,我國佔13萬,佔約1/3。 宮頸癌如此可怕,能不能早點兒發現它?女人,出現以下4種症狀就要小心了! 1.性生活後出血 70%~80%的宮頸癌症患者都有這一症狀。
  • 漏診誤診、「無病生癌」…癌症體檢花樣百出,是查「癌」還是「挨宰」?
    癌症體檢花樣百出「誰都怕得癌症,聽說能提前體檢出來,寧願花錢也要去檢查一下。」70歲的成都市民李先生,從朋友那裡得知一家民營體檢機構的癌症體檢不錯,忙不迭地去了解。工作人員介紹,X光片可以看出肺癌,套餐裡少不了它;前列腺彩超可以發現早期癌變,這100多元的項目也要加進去……一項項加進來,李先生的體檢費用達到了4000多元。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體檢部醫生李妮說,以X光片判斷肺癌,在專業人士看來頗不靠譜,因為這種方式的漏檢率太高了。
  • 五個部位不做檢查,得了癌症都不知道,遺憾的是,很多人都忽視了
    醫生,我今年52歲了,我特別害怕得癌症,可是我要做哪些檢查呢? 很多體檢者都有這樣的困惑,面對幾十甚至上百種形形色色的體檢方式,他們也不知道究竟該選擇哪一種。
  • 身體出現這5個跡象,或是癌症來敲門了,及時檢查,別忽視
    死亡是每個人註定的結局,成年人都知道自己終將會赴死,於是就將長生的希望轉移到了長壽、平安終老上。但偏偏天不遂人願,越來越多的慢性病開始困擾中國人,特別是近些年癌症尤為高發,它已然成為了僅次於心血管病,也是國人因病死亡的第二大因素!很多人都將癌症死亡率高,歸結到了臨床治療技術不到位上。
  • 為何癌症會「找上門」?原來就在這5個字!很多人還蒙在鼓裡
    懶得體檢:錯過癌症最早發現期很多癌症患者拖到晚期症狀出現才去醫院,這時往往為時已晚,錯過了最佳治療期,醫生也沒有辦法。四、癌症是熬出來的!長期熬夜是腫瘤高發的一個誘因。因為熬夜會導致內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亂,使得細胞代謝異常,影響人體細胞正常分裂,導致細胞突變,提高患癌風險。
  • 聲音嘶啞咽喉不適,男子竟一下子查出兩種癌症!溫州是這種癌症高發...
    年近70的鄭先生,不幸中有幸,折騰了3個月的毛病終於確診了。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蘇立眾主任醫師感嘆道,「這種癌真是變化多端,頗費了些周折。」蘇立眾主任這次活檢特地使用了雷射,精準且較深地切取病變組織但創傷不大,大片可疑病變部位完整切除。2天後,加急的病理報告顯示仍是喉黏膜輕中度異型增生,最多算個癌前病變。東邊日出西邊「雨」,同時進行的頸部淋巴結B超則有收穫,顯示患者左側頸動脈三角有一顆淋巴結,直徑2釐米,懷疑腫瘤轉移灶。
  • 這些女性高發癌症,你可能真的了解不多!
    她也比所有人都努力,就在查出乳腺癌前,她還在為爭取拿個副教授的頭銜,而瘋狂發文章,搞課題。歌手姚貝娜2013年因為參加《中國好聲音》,被大眾熟悉,成為那一屆「好聲音」人氣最高的歌手,2015年因乳腺癌復發病逝,年僅33歲。
  • 近期腿部出現以下三個症狀,當心是癌症到來的信號,及時檢查
    但是大家要注意了,如果沒有明顯因素卻出現了腿部不適,它的幕後推手可能是一種嚴重、致命性的疾病:癌症!在臨床看來,癌症是體內細胞基因變異後的產物,任何有細胞分布的地方,都有癌變的可能。不過,就我國居民來說,還是以內臟器官癌變最為高發,比如肺癌、消化道癌、肝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