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記錄寶寶吃奶時光
寶寶出生後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都需要解決一個難題,該餵寶寶喝多少奶?如何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一天大概要吃多少次,每次間隔的吃奶的時間大概是多少等等的問題,新手媽媽一開始總是搞不清所謂的「按需餵養」是多大的量。
寶寶的吃奶量標準,吃奶次數和吃奶時間
首先,給大家一個奶量的計算公式: 一日奶量=100×[110×體重(千克)]/86
簡便的算法: 一日奶量=128毫升×體重(千克)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胃容量其實很小,新生兒期到2個月,每天餵奶的次數大概在7到8次左右,每次餵奶量在80ml到120ml左右,寶寶大概在2.5h到3.5h吃一次;
2到3個月的時候,每天的餵奶次數大概在5到6次,每次餵奶量在150ml到180ml左右,寶寶大概在3.5h到4h吃一次;
3到5個月的寶寶每天的餵奶次數在3到4次左右,每次餵奶量在180ml到220ml左右,寶寶大概4h吃一次。
六至九個月,每四小時餵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頓奶改為三頓奶,逐漸上輔助食物從代替半頓開始到代替一頓奶。
九至十二個月,全天由吃三頓奶減到吃兩頓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時吃一次,其他頓全吃輔食。每兩頓奶中間要餵水。
怎麼判斷寶寶吃的夠不夠呢?
一般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觀察。
首先是寶寶的便便,小便量是否足夠,每天要尿溼八九次,1個月以上的寶寶尿布會更溼,顏色應該是清清淡淡的黃色,如果顏色很深,要考慮是否母乳不夠,混合餵養的寶寶,可以適當餵水。大便次數是否正常,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通常呈金黃色,混合餵養的寶寶,大便呈淡黃色,比較乾燥。如果大便的顏色發暗、量少或次數少,並含有大量黏液,可能是因為吃奶不足。
第二,看寶寶的體重是否增加,新生寶寶在生後一周內,體重減輕7%都是正常的,10天後則會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體重是否按照正常規律增長,來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
比如0-3個月每個月平均增長1000克,4-6個月平均每月增長450-750克,7-12個月平均每月增長220-370克。頭三個月生長最快,隨著月齡增長就會逐漸減慢。不過寶寶的體重增長除了跟媽媽的母乳量有關係,還和其他因素有關,比如寶寶睡眠狀況、身體健康狀況等等。
第三,看寶寶睡得好不好,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一般吃飽後,睡得就會比較安穩,如果睡不了一會兒就哭鬧,就可能是沒有吃飽造成的。
調配嬰兒奶粉時的注意事項
(1)先準備好潔淨的溫開水(60℃左右),量好需要的量。
(2)用奶粉罐內特殊量勺取出所需的奶粉量,每取一勺要用消毒刀背刮平,勺中奶粉不要堆高也不要壓實,過多地加入奶粉會使調配出的奶過稠,往往導致腹瀉、便秘或肥胖,重則損傷腎臟;而長期把奶兌得太稀,會使孩子的體重增長緩慢,同樣影響生長發育。
(3)把匙內奶粉倒入準備好的量杯中。
(4)用消毒過的匙攪拌奶粉,至完全溶解。
(5)量杯內的奶經消毒漏鬥倒入奶瓶,即可食用。
(6)如需加熱時,可用熱水給調配好的牛奶加熱。最好不要用微波爐加熱,因為用微波爐加熱,雖然奶瓶外面摸起來不熱,但瓶內的牛奶已經非常燙了,容易燙傷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