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以來,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的興起、信息的爆炸式增長、深度學習等機器學習算法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廣泛應用,人工智慧再次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並且正對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產生著巨大的影響。當然,意識起源說的意見非常多元化,甚至有些類似於蛋生雞,雞生蛋的論調。
文/李碧雲
本世紀以來,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的興起、信息的爆炸式增長、深度學習等機器學習算法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廣泛應用,人工智慧再次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並且正對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因此為迎接新一輪科技浪潮的到來,網易科技與AIE實驗室聯合科學院等相關機構,共同發起Omega AI計劃,徵集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的重要問題,利用大眾和專家群體智慧共同解決人工智慧、網際網路、腦科學等領域的前沿交叉問題。經過邀請,謝平教授提出課題:動物意識的演化是否是人工智慧進步的參照體?
謝平1989年於日本筑波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博士學位,1998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1999年獲第9屆日本琵琶湖生態學獎,2003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2004年入選新世紀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現任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水體分中心主任,並負責組織中國溼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野外站聯盟工作。著有《生命的起源——進化理論之揚棄與革新》一書,在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兩方面,以獨特的視角和見解,勾畫了一種生命起源的新途徑。
隨著人工智慧變得越來越智能化,它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人工智慧究竟是什麼,它是一臺機器,還是一個在進化方面有規律可循的系統?對此,謝平教授認為:「動物意識的演化歷程值得研究,也許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人工智慧的逐步進化」,「在自然界,是從物理化學性逐漸揚升到意識的,控制體制也發生了轉變,人工智慧只在關注末端的過程」。
首先,意識是生命所特有的一種對客觀現實的高級心理反映形式,從生命的角度看,無機物不具有意識。例如,從生命(人)的角度觀察,石頭並不會意識到它生而為石頭的意義,更感知不到存在、宇宙等問題。所以意識和智能的演化進程,關鍵問題是如何從無機物一步步進化到人類這樣具有複雜意識和智能表現的。
人不是被上帝創造的,而是自然演化的產物,這已經成為受過進化論影響的人的共識。達爾文在1871年出版了《人類的起源與性的選擇》一書,列舉許多證據說明人類是由已經滅絕的古猿演化而來的。恩格斯在1876年發表了《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的論文,提出了勞動創造人類的理論,指出人類從動物狀態中脫離出來的根本原因是勞動。然而有別於傳統自然學科,謝平教授提出了「文字創世論」,即「是一部分古猿(直立人)創造了符號和文字,這使得它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終於從祖先中隔離開來,演化出一個不同的人種——智人,因此,可以說,『古猿創造了文字,而文字創造了人』。」
當然,意識起源說的意見非常多元化,甚至有些類似於「蛋生雞,雞生蛋」的論調。然而,進化的本質是適應自然,產生有利於繁殖的特性。然而,地球上的多種生物,類似昆蟲、微生物、細菌、病毒、還有各種植物也是適應自然的,他們繁殖的能力比起人類來說只強不弱,但是人類走向了進化的另一個方向,變得越來越複雜(主要是大腦)。最終人類成為了地球的高智慧生物,擁有了意識,懂得了取火燒烤食物、圈養牲畜、種植農作物,創造了人類文明。所以說意識是進化的一個方向,進化擁有方向,並非亂序無目的。
而目前的人工智慧雖然還在不斷進步,但離擁有自主意識還很遠。它的進步也只是信息輸入-輸出系統內部的不斷完善。現有的人工智慧技術在本質上還是按照人類設計的固定算法來思考,依然是一種機械地執行人類智能而已。而所謂的機器學習,它只是人類利用機器的計算能力來學習而已,其主語是人類,而非機器。所以現在很多科學家試圖以人工神經網絡試圖模擬人類大腦的複雜邏輯判斷,來構建人工智慧的自我意識。
古猿進化為擁有意識的人類是符合進化趨勢的一種表現,而進化趨勢同樣是人工智慧能否產生自主意識的一個指南針。
關於Omega AI計劃
網易科技與AIE實驗室聯合科學院等相關機構,共同發起Omega AI計劃,利用大眾和專家群體智慧共同解決人工智慧,網際網路,腦科學等領域的前沿交叉問題。Omega AI 計劃的主要工作包括:向大眾,科技企業家,風險投資家和科學家徵集人工智慧等相關領域重要科學技術問題。通過網際網路平臺邀請專家,專業人士參與探討,研究和解決人工智慧等相關領域重要科學技術問題。定期召開研討會和頭腦風暴沙龍,對Omega AI 計劃重點人工智慧前沿問題進行探討。定期通過網易科技,人工智慧學家等媒體對外公布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