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孕期抑鬱會使後代抑鬱的機率增加70%,且女孩風險比男孩高6%!

2020-12-17 前瞻網

研究人員表示,孕期經歷過抑鬱的母親所生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更有可能患上抑鬱症——這些孩子在青春期和成年期患抑鬱症的風險要高出70%!

這是近日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項可信的新研究得出的結論。這一研究結果表明,需要更多的項目來治療母親產前和產後抑鬱症。

在這項研究中,英國和北美的研究人員(主要來自休斯頓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分析了19535對母子/女的數據。納入研究的孩子年齡均在12歲以上。

模型分析發現,其合併OR值(比值比)為1.70 (95%CrI, 1.06-2.65; τ2 = 0.42)。這表明,與產期無抑鬱的母親及子女相比,經歷過產前或產後抑鬱的母親的後代患有抑鬱的風險增加了70%。

而且研究發現,這一延續影響對女性/男性後代影響存在差異。同樣是母親患產期抑鬱症的,女性青少年患抑鬱症的風險比男性高出6%。

研究人員還另外通過Meta回歸和亞組分析,計算了每個孕產婦抑鬱期的研究之間的合併OR(包括4項產前研究,共14693對母子/女,以及4項產後研究,共4265對母子/女),以進一步研究抑鬱發生時期與後代抑鬱症間的關聯,得出的產前抑鬱的合併OR為1.78。與未抑鬱的對照相比,產前抑鬱症母親的後代發生抑鬱風險增加了78%;產後抑鬱的合併OR為1.66,表明患有產後抑鬱症的母親的後代發生抑鬱風險會增加66%。

基於上述這些發現,對抑鬱風險傳播機制和幹預後風險降低評估的進一步研究,可能為降低懷孕期間抑鬱障礙風險的新策略鋪平道路。

孕產期抑鬱症背後的難言之隱

心理學家和兒科心理健康專家Roseann Capanna-Hodge博士說:「孕產期抑鬱沒有得到足夠的討論和關注,而且不少人還反駁相應的言論。」

孕產期抑鬱是指妊娠期間或妊娠後12個月內出現的抑鬱(產前抑鬱)。根據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研究,這種情緒紊亂,無論是輕微還是嚴重,都是可以通過引導進行治療的。

Roseann Capanna-Hodge博士表示:「我們把新生兒描繪成陽光燦爛、玫瑰盛開的景象,但60%-80%的新媽媽會患上『產後憂鬱』,10%-20%的人會患上臨床產後抑鬱症。」

她補充說:「對於一個剛做媽媽的人來說,她們會因為生下這個她們非常想要的孩子而感到難過,然後又因為這樣的想法感到內疚,有些媽媽甚至沒有意識到她們患上了抑鬱症。」

而由於病恥感的存在,抑鬱症很難被旁人發現,因為母親們通常不願意說她們傷心或精神有問題。

專家建議

「我想70%是相當高的,但它的重要性並不讓我驚訝,」關係和親密關係專家亞歷山德拉·斯託克韋爾(Alexandra Stockwell)博士說。

她解釋了交叉因素如何影響這一發現。「我們的文化嚴重缺乏對成為母親的情感、身體和精神通道的重視。」「我們不再理解護養孕產期母親的重要性,這給懷孕母親和她們的後代都造成了各種各樣的挑戰。」「先天和後天這兩個古老的難題與此有關,母親的孕產期抑鬱是『後天』的影響。」

她補充說,哺乳動物——包括人類,都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的。「因此,即使沒有基因傾向和其他非常重要的生物/生理因素,由早期(以及後期)有情緒障礙的父母撫養的孩子,也有可能會很容易產生同樣的感覺。」

Roseann Capanna-Hodge博士則補充說,研究的可靠來源已經表明,母親互動的質量和母親對孩子反應的敏感程度對大腦健康有重大影響。「更具體地說,研究已經表明,當嬰兒試圖與表現出平淡情感的母親接觸時,母親如果對嬰兒的互動沒有做出反應,這會導致嬰兒感到痛苦。」「母親的抑鬱擾亂了嬰兒情緒調節的發展,目前的薈萃分析更進一步證明,孕產期抑鬱對兒童心理健康會帶來長期影響。」

這一研究匯總分析了共6309項研究,對其中88篇文章進行了全文審查,並確定了11篇符合納入標準的原始文章,最終選擇了6篇文章進行最終的綜述和薈萃分析。

最近的一項評論報告稱,雖然50%的產前抑鬱症婦女和30%的產後抑鬱症婦女在診所被診斷出來,但其中只有6%到8%得到了適當的治療。

懷孕期間和之後的產婦抑鬱與生長速度下降、營養不良、哮喘和特應性疾病風險增加、兒童肥胖、感染以及嬰兒和兒童的虐待有關。

除了身體健康狀況不佳本身是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之外,母親持續的抑鬱還會增加子女早期抑鬱的風險,這是由於參與性差和滿足孩子需求的能力受損。

他們的的一項納入研究(Plant et al43)還報告了孕產期抑鬱和童年虐待之間的直接軌跡,這是年輕人抑鬱的中介聯繫。當大多數青少年從抑鬱的第一次發作中恢復時,隨著他們恢復過來並進入成年期,他們還會有一個進行性或復發的過程。在青春期反覆或同時暴露於抑鬱的發作對他們疾病的長期性有顯著影響。

因此,需要針對抑鬱發展的不同階段進行針對性的早期幹預,以減少母親抑鬱、早期生活壓力源和反覆抑鬱發作的累積效應。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來源: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news/children-of-mothers-with-depression-more-likely-to-develop-depression-themselves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母親孕期抑鬱會增加子女患抑鬱症風險
    母親孕期抑鬱會增加子女患抑鬱症風險 2020-12-14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術頭條:母親抑鬱使後代抑鬱機率增加70%,2100年海岸洪水威脅20%...
    《Stoke》:住院的COVID-19患者卒中風險並不高日前,賓夕法尼亞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發表在《卒中》雜誌上的一篇新論文顯示,因COVID-19住院的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較低。論文作者還利用全球人口分布以及受影響地區的GDP數據,預估了受洪水威脅的人口和資產:在溫室氣體高排放且沒有防洪措施的情景下,預估到2100年受海岸洪水影響的土地會增加48%;到2100年暴露在海岸洪水中的全球人口可能會增加至2.87億人(佔全球人口的4.1%),受洪水威脅的資產價值或達14.2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20%)。
  • 嚴重孕吐增加抑鬱和早產風險,緩解方法看這裡
    孕吐嚴重,抑鬱風險高吃東西吐、喝水吐、聞到異味更是嚴重吐……孕吐,俗稱「害喜」,一般從懷孕第6周開始,第8~10周最劇烈,第10~16周後逐漸緩解甚至消失,只有很少一部分孕婦會持續到第20周以後甚至整個孕期。大部分人都認為孕吐是孕期的正常反應,然而英國帝國理工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嚴重孕吐的婦女,在懷孕期間和產後有更高的抑鬱風險。
  • 母親產後抑鬱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嗎?
    當然會,且影響深遠著呢。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精神狀態健康與否,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態。大量研究發現,母親不良的精神狀態與人格,使孩子出現精神心理疾病的風險劇增,這些風險中既有遺傳因素影響,也有父母養育方式、行為與態度的影響。兩者結合,則無疑會雪上加霜,孩子出現心理障礙比率更高。
  • 「健康科普」嚴重孕吐增加抑鬱和早產風險,緩解方法看這裡!
    孕吐嚴重,抑鬱風險高不少孕婦都有這樣的經歷,獲悉懷孕的消息後不久,還沒好好感受懷孕的欣喜,就要開始接受孕吐的洗禮。尤其是在清晨,孕吐總會伴隨第一縷陽光及時殺到。吃東西吐、喝水吐、聞到異味更是嚴重吐……孕吐,俗稱「害喜」,一般從懷孕第6周開始,第8~10周最劇烈,第10~16周後逐漸緩解甚至消失,只有很少一部分孕婦會持續到第20周以後甚至整個孕期。大部分人都認為孕吐是孕期的正常反應,然而英國帝國理工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嚴重孕吐的婦女,在懷孕期間和產後有更高的抑鬱風險。
  • 孕期抑鬱的6個「導火線」,準媽媽這樣做,可以遠離產後抑鬱!
    導語:70%-80%的女性在分娩後兩三天會感到有點傷心、害怕或焦慮。但這些感覺通常在幾天後就會溜走。如果這種情結越來越激烈,在一個星期內不消失的話,它可能就是產後抑鬱症。她們不明白為什麼曾經興高採烈想當媽媽的自己,在寶寶出生後反而會得了抑鬱症。那麼,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大家長久以來不太知道的風險因素,看看我們可以在孕期做些什麼,以減少抑鬱症發生的機率。
  • 極早產孩子更容易抑鬱
    極早產孩子更容易抑鬱 一項研究顯示,出生在28周之前的極早產女孩被診斷為抑鬱症的可能性比出生在接近預產期的同齡人高出三倍。足月和足月出生的胎兒生長不良的男孩和女孩的患抑鬱症的風險也在增加。隨著胎齡的增加,胎兒生長不良的影響更加明顯。
  • 嚴重晨吐產前抑鬱高8倍
    孕吐是最常見的孕期反應之一。英國帝國理工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患有嚴重晨吐的女性產前抑鬱風險增加8倍,產後抑鬱機率增加4倍。臨床也發現,嚴重孕吐會對孕婦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然而很多人對孕吐重視不足。因此,要加強孕吐的治療,同時注重心理疏導和心理支持。
  • 高脂飲食帶來肥胖和抑鬱,影響自己和後代,消油膩要靠肉桂
    高脂飲食,在其中起了有關鍵作用。從科學角度看,高脂雖然也偶爾被用作減重的探索方案,比如模擬間斷禁食法。但是,總體而言,多數的研究結果,都將苗頭對準高脂飲食的危害。咱們來看幾個實例吧。2019年5月,格拉斯哥大學的團隊,報告研究結果。學者們採用脂質組學和轉錄組學方法,發現膳食脂肪酸可幹擾下丘腦中的信號通路,進而導致抑鬱的發生。
  • 孕期抑鬱危害有多大?8個總結第7個令人震驚!
    在5月19號的好孕課堂,心理學專家肖利軍博士,針對孕期抑鬱會產生的不良影響,做了8個總結,希望通過這篇回顧,能讓更多的孕媽和家人重視孕產期抑鬱。早發現及早治療,拯救的不單是被抑鬱所擾的媽媽,也是拯救孩子的未來和整個家庭的未來。1、長期抑鬱,不光是心理上的壓抑,首當其衝受影響的就是身體機能出現問題。
  • 中老年患者抑鬱症狀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中老年患者抑鬱症狀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2:53:15 美國範斯坦醫學研究所Karina W. Davidson聯合英國劍橋大學Eric L.
  • 生男孩還是生女孩?問問你的孕期血糖吧
    生男孩,母親將面臨更大風險!與Ehrlich教授的觀點不同,來自澳大利亞Flinders大學的Roberts教授表示,胎兒性別其實是影響媽媽的孕期血糖和其它代謝指標的重要因素。妊娠期間,媽媽需要為胎兒輸送足夠的葡萄糖以保證生長發育的能量供給,因此,容易在這期間發生胰島素抵抗,並出現血糖升高等一系列代謝問題。
  • 產後抑鬱的機率有多大?
    產後抑鬱大都出現在產後的5天左右,如果適當的調節,可在產後兩周內恢復平穩的情緒。那麼產後抑鬱的機率有多大?產後抑鬱發生的機率在10%到30%,如果不是二胎或者多胎,發生抑鬱的機率還會升高,多數女性抑鬱的症狀不是很明顯或者很短暫就過去了.
  • 女孩抑鬱症復發!複課後孩子跳樓?兒童抑鬱其實就在你身邊
    廣大網友就表示不解:這長得好看又富有的人,居然也會抑鬱?研究者的調查表明抑鬱在兒童中的發生率為0.4%~2.5%,在青少年中這一比率可能上升至5%~10%。目前,全球有 3.5 億抑鬱症患者,我國佔1億多,患病率為 6.1%。在 8~16 歲的中小學生中,抑鬱的檢出率為 34.57%,遠遠高於成年人的抑鬱發病率。
  • 懷孕期間為什麼會情緒抑鬱
    保健服務中心的主任戴耀華教授告訴記者,例如夫妻感情不牢;婚後磨合時間短,懷孕後矛盾層出,甚至激化到大打出手的地步;有些婆婆堅決要兒媳「捂月子」、「忌口」、給嬰兒捆「蠟燭包」,而對產婦的照料卻時常疏忽;有的丈夫認為妻子脾氣變壞了,對自己又不關心,或是生了女孩,就趁妻子焦慮疲憊需要照顧之時施以怠慢或整治等等都會導致孕產婦精神緊張、抑鬱。
  • 低健康水平與較高的抑鬱和焦慮風險相關
    抑鬱和焦慮是常見的精神障礙,它們會增加身體健康風險,並且是全球殘疾的主要原因。有幾種身體健康形式可能是常見精神障礙的可改變危險因素。研究開始時,研究人員通過增加阻力的固定自行車來測試他們的基線有氧適能,同時通過握力測試來測量他們的肌肉適能。他們還完成了關於抑鬱和焦慮症狀的問卷調查。
  • 郭碧婷疑患產前抑鬱,明星也無法倖免的孕期抑鬱該如何遠離?
    最近,處於孕期的郭碧婷刪除了所有與向佐有關的照片,引發了媒體和網友猜測:是不是暗示婚後不幸福。這兩天郭碧婷的婆婆和老公輪番發微博解釋闢謠,但郭碧婷始終沒有回應。 根據郭碧婷懷孕以來的種種表現,網傳疑似患了產前抑鬱。那麼,明星也無法倖免的孕期抑鬱應如何遠離,有哪些預防措施?
  • 準父母患皮膚病,羊穿檢查結果男孩100%遺傳,女孩50%如何決定?
    羊穿報告出後後,醫生安慰並解釋道:如果是男孩,遺傳概率是100%,如果是女孩遺傳概率50%。而你們這胎是女孩。夫妻倆懸著的心像是有了著落,他們心中覺得:幸好寶寶是個女孩。起碼他們還有50%的希望擁有一個健康的寶寶。
  • 雙語閱讀:吃黑巧克力有助於降低抑鬱風險
    這則食品新聞肯定會讓你喜笑顏開。Scientists have found that eating dark chocolate appears to lower the risk of depression by four fold.科學家發現,吃黑巧克力或能將患抑鬱症的風險降低四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