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與元氣森林正面交鋒 高估值尋找新立足點

2020-12-17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許禮清 孫吉正 北京報導

估值160億元的喜茶,這次瞄準了無糖氣泡水領域。

日前,喜茶官宣首款氣泡水產品喜小茶上市。其主打0糖、0脂概念與元氣森林一致,每瓶5.5元的售價也與元氣森林相近。同樣的,二者都是高估值品牌——元氣森林估值高達40億元。

在業內看來,這是二者的首次正面交鋒。對於元氣森林來說,氣泡水產品是其根基,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對於喜茶來說,氣泡水能否成為投資人眼中的「新機會」,支撐其160億元的估值,也尤為重要。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單純的一個品類難以支撐足夠的估值。喜茶進入氣泡水市場,是要尋找新的高增長行業來維持自己的發展速度。但在氣泡水領域,喜茶也面臨著高度競爭。」

新產品等於「新機會」?

日前,喜茶官方宣布喜小茶瓶裝廠汽水產線正式開通,首批汽水產品主打0糖、0脂,口味上覆蓋了西柚綠妍茶風味、桃桃烏龍茶風味以及葡萄綠妍茶風味三種不同口味。此外,與喜茶25~30元一杯的售價相比,喜茶汽水系列每瓶售價僅5.5元。開賣首日,喜茶汽水在薇婭直播間首戰告捷,2.5萬箱30萬瓶汽水被秒空。

對於進軍氣泡水領域,喜茶方面告訴記者:「從功能性來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飲品的訴求是好喝又健康,減少糖分攝入是最直接的方式,喜小茶氣泡水也是首先從功能性角度出發,緊隨倡導健康無負擔的飲品市場,以0糖、0脂並添加人體所需膳食纖維為基礎推出氣泡水。」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氣泡水是近幾年快速走紅的一個品類,喜茶作為新生代青睞的品牌,進入氣泡水領域是為了跟整個新生代的喜好對接。它的規模化、品牌化、專業化、資本化做的不錯,所以喜茶出氣泡水屬於水到渠成。

但喜茶布局氣泡水領域或許還別有深意。2020年3月,喜茶完成新一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蔻圖資本(Coatue)聯合領投,投後估值從2019年7月的90億元跳躍到了160億元。

對於喜茶如此高的估值,在國內從事投資業務的陳先生表示,高估值最根本的邏輯在於項目或者企業是否具有高成長性,而高成長性的具體表現為:不可替代性、強勢的市場佔位、以及是否單一依靠資本來打敗對手。

「具體而言,例如星巴克、百勝中國的高成長性就是來自自身成熟、穩健的商業模式,而非單純的資本推動。但顯然目前的喜茶並不完全具備高估值企業的種種特質。它既不具有壟斷性,同時又必須靠融資才能快速發展,並且其160億元估值不透明而且過高。」陳先生分析道。

「如今的喜茶必須依靠不斷尋找新的立足點來維持其高估值泡沫不被戳破。」沈萌表示,單純的一個品類難以支撐如此高的估值,因此,喜茶進入氣泡水市場,是在尋找新的高增長行業來維持自己的發展速度。

無獨有偶,記者發現,與喜茶有著同樣高估值的元氣森林也開始有「新機會」。日前,元氣森林開始進軍酸奶飲品行業,並且已經註冊了多個酸奶發明專利。

而對於元氣森林的40億元高估值,朱丹蓬認為:「元氣森林擁有網紅基因,有一定的品牌基礎,但更多的是各路投行、資本運營的結果。實際是否估值合理,還有待觀察。資本對於元氣森林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我覺得元氣森林更重要的是把品質做好,只靠『偽日系』的話,估值泡沫遲早要被戳破。」

狹路相逢

喜茶遇上元氣森林,作為新飲品的兩隻獨角獸,迎來了正面對決。

值得一提的是,喜茶推出的喜小茶氣泡水,無論是從產品主打的0糖、0脂,還是銷售價格,都與元氣森林十分相近。而二者都是新飲品行業的佼佼者,喜茶進入氣泡水領域,除了與行業其他競品展開競爭,勢必還要與元氣森林「貼身肉搏」。

食品飲料行業專家於潤潔認為,入局瓶裝氣泡水,對喜茶最大的好處,或許就在於維持媒體和消費者對品牌的關注熱度。但是喜茶作為現制茶網紅品牌,跨界入局瓶裝氣泡水,無論是品牌力、渠道力還是產品口味等,與元氣森林相比,沒有明顯競爭優勢。記者了解到,喜茶目前推出的喜小茶氣泡水是授權其他工廠生產,暫無自建工廠,而元氣森林則剛開始建設工廠。

於潤潔表示,在消費角度,消費者只注重產品質量和品牌形象,有無自建工廠並不重要,因為現在代加工工廠資源豐富,不會影響企業產業鏈;但資本市場近年來較為關注企業是否有自建工廠,有自建工廠意味著企業能更好地做好品控,這樣更容易被資本青睞,從而有利於融資上市。

誕生於2016年的元氣森林目前已經憑藉氣泡水產品在該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日前,元氣森林公布的最新銷售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公司銷售額已經超過8億元,5月業績已超過2018年全年銷售業績。

但於潤潔表示,對飲品市場而言,品牌力和渠道力是成功的兩大核心要素,元氣森林的短板在於新品牌需要從零開始渠道搭建。元氣森林雖然是品類的開創者,但不幸的是,在渠道搭建尚未完善、元氣森林尚未成為龍頭品牌(如超10億單品)之時,品類跟進者已快速進入市場。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元氣森林品類開創者的優勢。比如對比今麥郎的涼白開,兩者都是2016年上市的新品類,但涼白開如今的年銷售額已突破20億,是元氣森林的兩倍。

此外,元氣森林似乎面臨更多的質疑。其包裝風格一直被質疑為「偽日系」,近日推出的「北海牧場」酸奶被質疑為打日系「擦邊球」,讓消費者認為其為日本產品。而「0糖」概念,具體含義也並未讓消費者完全認同。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的相關要求,如果某食品標籤上聲稱「無糖」,則每100克或100毫升糖含量不能超過0.5克。而一開始採用的代加工模式使其產品缺乏絕對的技術壁壘,獨立供應鏈並不成熟,從而使其高估值受到外界普遍性質疑。

在朱丹蓬看來,喜茶的品牌力更為突出。「元氣森林目前並未成為行業龍頭,相反迎來了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再加上其自身存在的多重問題,品牌形象受到不少損害。但喜茶在新茶飲這個細分領域積累的大量粉絲和人氣,能夠帶動氣泡水的消費,同時喜茶擁有自控渠道,這是元氣森林所缺失的。」朱丹蓬分析表示,所謂自控渠道即喜茶門店。記者發現,7月14日,喜茶在上海開出了第500家店。按照年初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對外宣布的計劃,今年底門店總數將達到800家。

但相比元氣森林線下477個便利系統、53286家便利店以及131375家線下傳統店,喜茶在渠道方面的布局顯得有些劣勢。

據記者了解,自7月12日起,在喜茶北上廣深門店、喜茶百貨、喜茶天貓旗艦店、711便利店、全家便利店、喜茶京東自營旗艦店、盒馬鮮生上海及廣東門店等均上線喜小茶汽水。但記者走訪北京部分商超以及瀏覽京東、天貓網上商城,並未發現喜小茶的蹤影。對此,喜茶方面稱可能暫時售罄。

「元氣森林走的是快消品渠道路線,大鋪貨,大經銷。而喜茶目前依然主要圍繞自己的粉絲群和門店體系進行渠道銷售,比較集中和聚焦於自營新零售體系。」清華大學快營銷研究員孫巍表示。

於潤潔認為,面對高度競爭的局面,喜茶要想布局氣泡水,可選的路徑是利用網紅品牌的關注熱度,與擁有渠道優勢的飲品企業合作,採取「飲品品牌聯名喜茶」的品牌方式,聯合做大氣泡水。或者,喜茶只是把進入網紅品類作為維持品牌熱度的手段,只求關注,不求銷量。

「無糖」概念火熱

從元氣森林,再到如今喜茶的布局,不難發現,其產品都在極力渲染0糖、0脂、0卡。儘管目前外界對於「無糖」仍存在不少爭議,但不可否認,無糖概念越發火熱。

記者注意到,在元氣森林的無糖氣泡水爆紅後,健力寶也推出了 「0糖0脂」「含膳食纖維」的「微泡」無糖氣泡水和「健力寶纖維+運動飲料」。事實上,國內其他飲料企業也早早布局無糖領域。2011年,農夫山泉推出了無糖茶飲東方樹葉;同年,天喔茶莊推出「天喔金」系列3款無糖茶;2018年,娃哈哈推出「安化黑茶」飲料;隨後怡寶推出「佐味茶事」無糖茶。

尼爾森統計數據顯示,無糖飲料在2017年至2018年兩年增速都達到了30%以上,2020年3月單月,無糖飲用水交易金額為7200萬元,而含糖飲用水交易金額僅為96萬元。

國際飲料巨頭也都看到了無糖飲料的市場潛力。記者走訪商超發現,可口可樂的無糖產品早已佔據各大貨架,根據可口可樂財報顯示,在2018財年和2019財年,可口可樂碳酸飲料的含糖量分別降低1.7%和4%,銷量相應增長了1.6%和2.2%;2019年財年,零度可口可樂再度保持兩位數的增勢。同時,百事可樂、日本知名飲料品牌伊藤園均開始布局無糖領域。

於潤潔表示, 「無糖」概念火熱,再加上氣泡水具有豐富的口味和多層次的口感體驗,迎合了飲料的消費趨勢,無疑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娃哈哈、喜茶、漢口二廠等品牌氣泡水的跟進,將加快品類的培育和擴張。

「現階段,無糖產品包括無糖氣泡水還處於從導入期慢慢進入成長期的關鍵節點,所以對企業來說,誰先布局該領域,率先搶佔消費者的品牌認知,誰就能搶佔先機。在未來的三年,該領域將會處於消費擴容、市場擴容的階段,也是品牌進入的最好時機。」朱丹蓬表示,但越是火熱的行業,也就意味著競爭越為激烈,如果沒有品質過硬的產品支撐品牌,或者成熟的渠道布局,想要在這個行業發展起來是很艱難的。

相關焦點

  • 「偽日貨」元氣森林還能忽悠多久?估值百億,涉欺詐營銷
    日前一則融資信息震動了資本圈,據媒體報導,元氣森林即將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成立僅四年,投後估值已達20億美元(人民幣140億元)。元氣森林本輪融資,距上一輪融資僅有9個月,估值暴漲約270%。作為新消費品的代表,當自嗨鍋、拉麵說等產品還在B輪融資,元氣森林估值已經逼近喜茶最新一輪估值(網傳160億元)。
  • 估值140億,元気森林遇上最兇猛對手:喜茶正式賣氣泡水
    喜茶遇上元気森林,這是中國兩大新飲品獨角獸的第一次交鋒。不久前,有消息稱元気森林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紅杉中國和元生資本有望成為新晉投資方,投後估值約為20億美元,暴漲至前一輪的3.5倍。無獨有偶,早前也有媒體報導稱喜茶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高瓴資本和Coatue聯合領投,投後估值從2019年7月的90億元跳躍到了160億元。更有意思的是,當初投資機構瘋搶喜茶的一幕,似乎又在元気森林身上重演了。
  • 用氣泡水開戰雙十一,喜茶奈雪都想當下個元氣森林?
    但相比喜小茶氣泡水上線當日在薇婭直播間賣出30萬瓶的業績,升級版喜小瓶也已預訂3107筆,兩箱24瓶,即74568瓶;奈雪的茶截至發稿時的預定銷量卻只有517筆,一箱12瓶,也就意味著僅賣出6204瓶。如此懸殊的銷量差距,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氣泡水市場雖火爆,但卻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元氣森林。而隨著品牌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想像力+品牌力或許才是核心武器。
  • 元氣森林 元氣不足?
    元氣森林不僅活躍在小紅書、B站等平臺,贊助各種綜藝節目「刷臉」,其巨幅廣告牌正佔領一二線城市的商業街區。火爆營銷下,元氣森林被質疑「偽日系」、設計涉嫌抄襲。而回歸產品本身,元氣森林是否有護城河呢?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元氣森林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140億元。
  • 估值20億美金的元氣森林,如何去「氣泡」?
    同行嗅到腥味殺入氣泡水市場,娃哈哈、喜茶和可口可樂,甚至健力寶、青島啤酒紛紛上線新品,試圖從無糖飲料消費群體中掘金。曾經歷過多款產品投放不達預期的元氣森林,2020年上半年迎來好運眷顧。截至5月底銷售成交額為6.6億元,其中僅5月的銷量就超過2018年全年,月均增幅超過35%。過去一年,其估值也翻近4倍,達20億美金。
  • 元氣森林背後的憂患
    此外,元氣森林又趕上盒馬、全家等連鎖便利店遍地開花,新渠道紅利加速了品牌快進。有數據顯示,元氣森林產品已經覆蓋國內30個省份,產品在近20萬家便利店和線下傳統店上架。疾馳之下,其3年40億的估值記錄也可能很快被打破。據悉,元氣森林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約為20億美元。
  • 0糖0脂0卡的新任肥宅快樂水爆紅,新茶飲該如何正面交鋒?
    近年一款叫元氣森林的品牌,迅速佔領了大片飲料市場,並成為業內一匹黑馬:2020年5月銷售達2.6億,超出2018全年銷售總和;天貓618,超過可口可樂成為水飲品類榜單第一名;上半年銷售超8億。元氣森林蘇打氣泡水在這個需要肥宅快樂水「續命」,又想要減肥養生的糾結時候,0糖0脂0卡的元氣水,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而新茶飲想要立足,就必須與之正面交鋒。
  • 元氣森林高估值普遍性存疑 爆紅背後爭議不斷
    這引發了資本圈的熱議,有聲音認為,元氣森林的高估值緣於其高額的利潤和符合安全健康的蘇打氣泡水的發展趨勢;但也有聲音認為,元氣森林難以提出具有競爭差異化溢價的足夠支持,所以高估值普遍性存疑。業內公認的是,元氣森林能夠快速走到今天,渠道建設功不可沒。但在渠道之外,「偽日系」包裝和「0糖、0脂肪」概念一直飽受爭議。
  • 4年估值140億的元氣森林,內憂外患的壁壘困境
    正當人們在為這家飲料公司的銷量感到驚訝時,又有消息傳來:「元氣森林」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後估值將為20億美元,約140億人民幣。新晉投資方為紅杉中國以及元生資本,另外有部分老股東跟投。發現到市場潛力後,元氣森林開始出擊。首先確立了產品上的「無糖」定位,元氣森林以此作為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從黑白燃茶到果茶,再到蘇打氣泡水和乳茶……在產品的不斷更新的同時,緊抓健康「無糖」這一特點,以吸引年輕人目光。同時,氣泡水的包裝上花費了一定心思。
  • 元気森林、喜小茶「正面剛」,氣泡水江湖再起波瀾
    新消費時代,向來不缺少創業奇蹟。而這次,站在舞臺中心的是元気森林。  從2016年成立至今,這家新茶飲品牌就取得了驚人成績:2020年5月的銷售業績高達2.6億,此外有媒體報導稱,元気森林將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約為20億美元,未來一片看漲。  近幾年,消費升級及Z世代的崛起,催生了新消費品牌的爆發。
  • 元氣森林:「撈金」氣泡水
    對陣喜茶,氣泡水大戰一觸即發氣泡水市場大戰已經箭在弦上。因為看中這一市場的不止有飲料巨頭,如雀巢;還有新式茶飲,如喜茶。日前,喜茶官宣首款氣泡水產品喜小茶上市,主打0糖、0脂,每瓶售價僅5.5元,與元氣森林正面硬鋼。
  • 是什麼秘訣,讓元氣森林三年估值140億?
    但元氣森林只是一個2016年創辦的茶飲新貴,註冊資本僅100萬,通過了四年時間,品牌估值就達到了140億,它是怎樣做到的?它的產品特點和營銷方式又是什麼呢?但含糖較多的食物會使人變胖、變老、皮膚變差,在現在這個以「以瘦為美」、「抗糖能抗老」等口號肆虐下的社會,很多人為了瘦和美第一個採取的策略就是減少糖分攝入,拒絕高糖高油的食物。但飲料汽水長期被貼上高糖的標籤,汽水沒有糖,就會變得普通或者難喝。飲料可以減糖但是不能減甜,如果為了健康必須放棄糖,那麼選擇攝入一種更加健康的甜味劑,對於畏糖又喜甜的大眾人群來說,是健康放心飲用的飲料。
  • 「炒」出來的元氣森林:估值一年升百億至140億,今年前五月日均銷售...
    從產品、宣傳到估值,「走紅」的背後,元氣森林也引來諸多爭議。去年10月,隨著高榕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的加入,元氣森林估值一躍成為40億元。今年前五月元氣森林日均銷售440萬元,如果完成新一輪融資,元氣森林在一年內估值或將再次增加100億。
  • 元氣森林估值飆升至140億元 針對小乳茶「烏龍」事件公開致歉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元氣森林估值飆升至140億元 針對小乳茶「烏龍」 事件公開致歉中國網財經11月20日訊(記者 劉天)11月20日,新興飲料品牌元氣森林發布了一封公開致歉信,對於雙十一期間元氣森林小乳茶產品的
  • 元氣森林估值高達20億美元,值嗎?
    此前據36kr報導,元氣森林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由2019年的37.5億元人民幣飆升至20億美元(約140億元人民幣),參投方有紅杉中國和元生資本。飲品領域早已巨頭林立,很多老牌飲料都已家喻戶曉,比如上述的可口可樂、百事還有娃哈哈、王老吉等,元氣森林這一「新秀」是如何在短時間內發展至此的?其主打的「0糖0卡0脂」背後又是什麼?
  • 元氣森林:「撈金」氣泡水_推薦_i黑馬
    日前,喜茶官宣首款氣泡水產品喜小茶上市,主打0糖、0脂,每瓶售價僅5.5元,與元氣森林正面硬鋼。開賣首日,喜茶汽水在薇婭直播間首戰告捷,30萬瓶、25000箱汽水秒被搶空。同時過於依賴商超、便利店以及電商渠道鋪貨,沒有屬於自己的銷售渠道顯然也不利於元氣森林鞏固乃至擴展市場份額。而元氣森林所沒有的恰恰是喜茶的優勢。截至2019年7月9日,喜茶官網顯示其店面數量達293家,據燃財經援引喜茶創始人透露,喜茶門店平均出杯量近2000杯/天。憑藉自有門店渠道,喜茶的出貨量顯然更有效率,也更有保障。
  • 元氣森林、完美日記、奈雪的茶:新消費的高估值還能撐多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深響,作者丨鴻鍵在資本整體冷靜的今年,消費賽道鑼鼓喧天:據36氪報導,元氣森林將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約為20億美元,不到一年時間估值就暴漲至前一輪的3.5倍;此外,關於完美日記的IPO傳言也時有傳出;同樣有過IPO傳聞的還有新茶飲品牌「奈雪的茶」,其對手「喜茶」則在完成最新一輪融資後獲得了或超160億元人民幣的投後估值。兼備體量和聲勢的新品牌是當前資本市場的寵兒,但其在行業裡也遭到不少質疑——不可思議的高估值超出「常識」,擊鼓傳花何時能有個結果?
  • 案例拆解丨3年估值40億 元氣森林憑什麼火了
    案例觀察 | 作者 : 湯飛 / 嚴海燕 / 陳麗娟 我們觀察到這樣一個現象,美妝領域,如完美日記、花西子、HFP;咖啡領域,如瑞幸咖啡、三頓半咖啡;茶飲領域,如元氣森林、喜茶、奈雪的茶;冰淇淋的鐘薛高……均在短時間內成為爆紅的新消費品牌。
  • 深訪元氣森林、喜茶、花西子、王飽飽:如何通過新營銷創造爆款?
    隨著新一代國貨品牌的崛起,品牌營銷新打法進入大眾視野。國貨美妝品牌「完美日記」、「花西子」,代餐市場中知名品牌「王飽飽」、「良品鋪子」,美食品牌「元氣森林」、「喜茶」、「奈雪的茶」等都取得了耀眼的銷售成績和品牌聲量,從產品到營銷方式到消費服務,完美地俘獲了大批新生代消費者的心。「海一般」的中國市場,消費升級潮湧。
  • 29歲,喜茶創始人身家40億
    一路狂奔的喜茶,深受資本的青睞。在最近一筆戰略投資中,喜茶估值超過160億。短短1年時間,喜茶估值暴漲八成。喜茶在中國市場掀起了一場新茶飲混戰,其中奈雪の茶被認為是其第一勁敵。近年來,二者曾數次正面交鋒,更是幾乎同時被傳言邁出IPO的步伐。一邊是90後聶雲宸,另一邊是80後彭心夫婦,喜茶與奈雪の茶究竟誰能搶先奪得中國新茶飲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