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小米熊學術會論壇首都兒研所專家:小兒癲癇這些症狀需注意

2020-12-20 騰訊網

「各年齡段人群的癲癇發病率不一樣,兒童和老年人的發病率較高。因而作為兒科醫生的我們更應該關注小兒癲癇。」

在第二屆重慶小兒神經與行為發育疾病診療康復國際論壇上,首都兒科研究所楊聖海博士向大家分享了小兒癲癇的危害、診斷和治療。

癲癇危害大

嚴重可致死

癲癇是多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腦功能障礙症候群,由大腦神經元超同步異常放電所致突發、短暫、反覆不小於兩次的腦功能紊亂。

癲癇的患病率在國外大約有3-10‰,在我國為4-9‰,且有一半以上的起病者是5歲以內的兒童

(楊聖海博士講解癲癇發作)

癲癇的危害有多大?楊聖海博士表示:「可影響患者及親屬的生活質量,可引起軀體和心理的傷殘,嚴重者可因發作導致死亡。」

兒童處於生理和心理髮育的重要階段,如果在兒童時期經常癲癇發作,可能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大腦和身體的各個器官。

兒童時期也是接受教育、學習技能,形成自己的認知觀念的一個重要階段,如果在這一時期經常癲癇發作,還有可能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生活能力、智力減退等,這種影響甚至會延至成年。

因此,在癲癇確診後一定要及時接受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癲癇反覆發作,小孩會變得反應遲鈍,喜怒無常,智力和身體素質都比較低下,而且心理會受到創傷。

睡覺抽動不一定是癲癇

癲癇發作有這些表現

楊聖海博士在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會診的時候,曾接診到這樣的一個男孩,已經9歲了,經常哭鬧。據男孩的媽媽回憶,孩子小的時候睡覺睡著了總有抽動的現象,媽媽懷疑這是不是癲癇。

楊聖海博士表示,每個人都會有睡眠時抽動的現象,小孩子這種現象會比成年人更頻繁,這是正常的,並不是癲癇的症狀。

(首都兒研所楊聖海博士在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會診)

那麼,癲癇一般會有怎樣的表現,家長應該如何判斷呢?

1.大發作表現

孩子突然喪失意識,出現呼吸暫停、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的現象,並伴有抽搐,開始為四肢的強直、握拳、兩眼上翻或偏斜一方,然後面部及四肢肌肉呈陣攣性抽動等等。

2.肌陣攣

軀體某部位肌肉或肢體突然抽動,或屈或伸,沒有意識喪失,這種肌陣攣可發展為全身性大發作。

3.嬰兒痙攣症

嬰兒痙攣症發作時,患兒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然後屈曲內收,下肢屈曲或伸直,抽搐發作為全身性。有時抽搐後哭叫一聲,發作時瞳孔散大,眼球震顫,出汗,蒼白或青紫。發生此類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4.部分性癲癇

部分性癲癇為軀體局部肌肉或肢體的抽搐發作。持續時間可能比較長,一般沒有意識喪失,嚴重發作以後抽搐部位的肌肉可有暫時性麻痺。

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上這些症狀,家長應及時帶兒童去正規醫院檢查診斷。

癲癇用藥不可隨心所欲

擅自停藥、減藥都不可取

抗癲癇藥物是癲癇治療首選、主要的方法。」楊聖海博士說,對於癲癇的治療,首先要積極尋找可治療的病因,其次要配合藥物治療和康復治療,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有的家長為了按時按點給孩子服藥,經常打斷孩子的睡眠,這樣的做法可取嗎?

楊聖海博士表示,不贊成這樣的做法,頻繁幹擾孩子的睡眠不利於孩子身體的發育,家長應正確處理服藥時間和孩子睡眠的關係。

在醫院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例子,有的家長擔心藥物有副作用,待孩子症狀減輕了就擅自減藥或者停藥。楊聖海博士表示,這樣的做法很危險!

兒童癲癇是一組病因複雜,需要長期診治、管理的疾病,如果不遵醫囑擅自停藥、減藥,可能造成癲癇的復發,而一旦復發,症狀可能比以前更嚴重,治療起來將會更加複雜。所以,家長一定不要擅自給孩子停藥或者減藥

對於癲癇的用藥,一般是在患兒持續無發作2年以上,檢查無癇樣放電時,才考慮逐漸停藥。但是否減停、如何減停,還需要醫生綜合考慮。

那麼,如果忘了吃藥或者不記得是否吃藥怎麼辦?

楊聖海博士表示,如果確信漏服藥,距離下次服藥時間較長,則應該儘快全量補服,如果不確信則可以補服既定劑量的一半。如果發現漏服時已經接近下次服藥時間,則可以將全天的藥量一次性提前服用。

相關焦點

  • 首都兒研所專家24小時坐診廊坊,主攻新生重症患兒
    首都兒研所專家正在護理新生兒。首都兒科研究所常駐廊坊市兒童醫院專家董洪洋,近日收治一例先天發育不完善的患兒。根據患兒的病史、體徵及臨床表現,專家即刻診斷出孩子病情,並立即採取治療。日前,首都兒研所廊坊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經過精心籌建開診試運行。新生兒科迎來首批首都兒研所的五位專家入駐,她們將在此開始為期一年的醫療支援工作,坐診廊坊新生重症患兒,保證首都兒研所專家24小時在崗。廊坊市兒童醫院是首都兒研所技術合作醫院,首都兒研所專家坐診廊坊市兒童醫院,解決了廊坊新生患兒進京難、掛號難的問題。
  • 小兒癲癇主要會有哪些早期的症狀呢?
    下面為了能夠便於人們及早的發現小兒癲癇病,我們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小兒癲癇早期的症狀。小兒癲癇早期的症狀會有什麼?癲癇專家表示說,小兒癲癇早期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本病有高度的遺傳傾向,發作年齡為12~25歲,男性多於女性。典型的起病常在青春晚期,預後一般良好。
  • 首都兒研所廊坊兒童醫院正式開診
    開診當天上午9:00-12:00,該院在門診病房樓一樓開展免費義診活動,特邀聘請首兒所專家,包括呼吸內科、消化內科、新生兒內科等科室,義診期間免專家掛號費,使廊坊市民第一時間享受到北京優質醫療服務。
  • 小兒癲癇早期症狀究竟有多少?
    小兒癲癇早期症狀究竟有多少,這個問題一直是患者關心的話題。作為患者家長,大家一定要負責任,幫助孩子到專業醫院治療,才能使其健康快樂長大。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小兒癲癇早期症狀,希望可以各位家長能記住,及時發現孩子問題,及時就醫。
  • 鄭州小兒癲癇的早期表現有哪些
    癲癇病是一種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現在在生活中出現的也是越來越頻繁,對於人們的生活同樣帶來的危害更是很大,而且小兒本身就比較懦弱,所以就更是很容易就會患上癲癇,一旦患上癲癇,那麼發作時的表現也是各種各樣的,所以儘量是能夠及時了解到小兒癲癇的症狀,才能為以後的預防做好相應的準備,以此能夠儘早的進行治療,那麼,鄭州小兒癲癇的早期表現有哪些呢,下面我們看看鄭州軍海腦病醫院專家是怎麼說的。
  • 首都兒研所:一位兒科醫生的一天
    彭博的病人大多是懨懨倚在父母懷裡的孩童。這些年幼的患者大多無法明白道清自己的病症痛楚,往往都得通過家長代為轉述。「很多都得依靠查體,」彭博說。但這一過程有時也會遭遇反抗。一個發燒的男孩看到醫生拿出的壓舌板,咧嘴欲哭,臉蛋漲得越發通紅,一把抓過彭博手上的壓舌板扔到一旁。另一個女孩需要觸壓檢查,在母親要抱她去診療床時,她掙扎著要離開母親懷抱。
  • 寶寶哭鬧常失神 需警惕小兒癲癇
    根據中國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我國癲癇的患病率約為7%,已成為神經系統疾病中僅次於頭痛的第二大常見疾病,其中小兒癲癇更是備受關注。近日,小編來到了河科大一附院新區醫院兒科門診,見到了劉友紅醫生。劉醫生表示:「小兒癲癇在臨床工作中並不鮮見。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鄧騰蘭教授在瀋陽六一兒童醫院會診
    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很多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家孩子有這些表現: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不聽指令,學習困難;2歲了,還不會走路,各方面發育都比同齡孩子慢半拍;快4歲了,叫他能聽見,可就是不開口說話;和我們沒有眼神交流,感覺是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裡...... 專家提醒:孩子這些異常表現,可能是兒童神經與行為發育類疾病,需治療!
  • 首都兒研所醫生夜班12小時:醫生短缺 急診不「急」
    近日,中新網記者走訪了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以下簡稱「兒研所」),記錄了一位夜班急診醫生的12小時。8月9日凌晨,兒研所急診室內,不少患兒及家長正在候診。寶寶真棒,真有才,來張嘴給阿姨看看,啊——」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主治醫師呂芳。 冷昊陽 攝一邊是診室裡的通宵達旦,另一邊則是候診區裡的大排長龍。後半夜1點多的兒研所急診大廳裡,仍然人頭攢動,候診區的椅上坐滿了從全國各地帶孩子來看病的家長,機器的叫號聲、孩子哭鬧聲、家長哄娃聲此起彼伏。
  • 小兒癲癇的急救方法
    核心提示:小兒癲癇的急救方法?小兒癲癇疾病也是目前的高發人群,家長多了解一些小兒癲癇急救措施是必要的,和所有癲癇病一樣,小兒癲癇病的發作如果沒人看守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小兒患者發作時通常失去知覺,還因為患兒年齡小無法對自己進行施救,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家長來進行急救了。許多家長對正確的患兒發作護理知識之甚少,而不正確的急救護理,很容易對患兒帶來傷害。
  • 首都兒研所9月擬實施急診病人按病情分級
    兒研所重病患兒有望「優先就診」  9月擬實施急診病人按病情分級;將開設「門診手術室」,緩解手術無床位難題  首都兒研所將開設「門診手術」,緩解醫院門診量大、很多患兒手術無床位的問題。此外,9月起該院有望按照國際慣例,研究實施「急診分級」,重症病人優先就診。
  • 小兒癲癇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家長們不知道的,看這裡
    因為孩子抵抗力比較低很容易感染上各種傳播疾病,屬於社會上的弱勢群體,近幾年小兒癲癇的孩子越來越多,也引起了關注,大家都知道小兒癲癇屬於遺傳性疾病,而且危害很大,但是有很多家長還是忽視了這方面的問題,我們今天來說一說,小兒癲癇對孩子會造成哪些危害,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了。
  • 首都兒研所的痛苦:200餘名醫生,一年看189萬門診
    《生命時報》記者到年門診量近200萬人次的首都兒科研究所實地感受了一番。候診大廳坐滿面帶淚痕的輸液孩子3月14日上午8點左右,記者來到位於日壇附近的首都兒研所時,送孩子看病的車輛已經把門口堵得水洩不通。門診大廳裡,幾個掛號窗口密密麻麻排滿了人。基本上都是家長帶著孩子一起掛號,孩子的哭鬧聲、喊叫聲,讓整個門診大廳顯得紛亂喧譁。
  • 北京軍海醫院癲癇專家告訴你小兒癲癇的急救方法
    核心提示:小兒癲癇疾病也是目前的高發人群,家長多了解一些小兒癲癇急救措施是必要的,和所有癲癇病一樣,小兒癲癇病的發作如果沒人看守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小兒患者發作時通常失去知覺,還因為患兒年齡小無法對自己進行施救,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家長來進行急救了。許多家長對正確的患兒發作護理知識之甚少,而不正確的急救護理,很容易對患兒帶來傷害。
  • 看看專家怎麼說-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
    還有挑眉毛、聳鼻子、咧嘴等面部的抽動,有些患兒會有扭脖子、甩胳膊、踢腿、撅臀等等狀況。這些症狀是交替發生。而且這些症狀在所有運動肌群都可能會出現。 還有的患兒會表現為發出一些怪聲,甚至會說一些穢語,就是罵髒話等等這樣的一些表現。
  • 北京兒研所託管廊坊兒童醫院,近期開診
    婦幼保健中心決定利用遠程視頻會診平臺,邀請北京首都兒研所的專家為患兒進行遠程會診。會診時長40分鐘,結合光片和CT報告,首都兒研所的三位專家給出了診斷結果:對廊坊婦幼保健中心的前期用藥予以肯定,仍然建議採用纖維支氣管鏡進行治療。由於孩子此時已經出院,進入在家治療階段,最終還是沒有採用這一特殊治療手段。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特邀首都兒研所特級專家白建萍會診獲家長好評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作為一所以治療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為重點,以兒童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發育遲緩、語言遲緩、智力低下、矮小症、性早熟、遺尿症等疾病為特色的兒童特色專科醫院,濟南六一兒童醫院的專家和醫護人員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能更好的幫助到這些孩子。
  • 治療小兒癲癇的常用方法
    對於患癲癇疾病兒童的家長朋友們來說,最關心的莫過於如何治癒孩子的癲癇病,常用哪一些方法,用這些方法治癒孩子的時間有多長,是否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什麼影響,接下來重慶癲癇病醫院帶大家了解一下治療幼兒癲癇疾病的常用方法。
  • 首都兒研所醫務社會工作每年服務患兒超1萬人次
    中新網北京10月28日電 日前,首都兒科研究所向媒體介紹,當前,首都兒科研究所的醫務社工已覆蓋了18個臨床科室,每年服務患兒已經超過1萬人次。首都兒研所供圖  今年5月,一名一歲多的患兒因為反覆肺炎,在當地醫院治療效果不佳,被送到首兒所呼吸內科治療。
  • 小兒癲癇有什麼表現,警惕「失神發作」
    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家長的心,但是對於一些疾病,家長可能真的不是很了解,小兒癲癇就是其中一種,其症狀表現與一般的癲癇不同,往往被家長忽視,耽誤了孩子的治療。對很多的家長而言,仍然對小兒癲癇不是了解,小兒癲癇的表現症狀比較複雜,很多的時候家長不容易察覺,以為是孩子調皮,沒有意識到問題,所以家長朋友們應該對此病多做了解,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