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學了6年架子鼓,我重新修正了對興趣班的看法

2020-09-05 樂晨媽媽的育兒花園

「興趣班」這個詞,家有孩子的父母是最不會陌生了。試問,現在哪個孩子沒有上過幾個興趣班呢?哪個家長沒有坐在教室外打手機聊天等孩子下課的經歷呢?哪個家長沒有在興趣班上燒過很多錢呢?

市面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層出不窮,網絡上有關興趣班的文章也墮入牛毛,那麼再談興趣班這個話題,你還能談出什麼新意呢?

在陪我家大寶學架子鼓的6年中,看了很多有關興趣班的介紹和意見,就我親身感受而言,如果不是長達6年的實踐,我想我對於興趣班的認識還是很膚淺的。因為我們很多家長送孩子去上興趣班,並沒有很清晰的規劃和目標,也就沒有很實際的讓孩子興趣班能夠堅持下來的方法,以至於後來都是錢打了水漂,孩子也沒有拿得出去的興趣。

01

事實上,我同很多家長一樣,對孩子興趣班的培養也是經過了很多次的試錯,走了很多彎路,跳了很多坑。

大寶接觸興趣班是上幼兒園小班開始,那時對於興趣班的初步認識是不一定是孩子喜歡的,因為孩子太小,還不知道他喜歡什麼?也不一定是孩子感興趣的,那麼小的孩子,興趣會三天兩頭變呢。

大寶第一次學的是圍棋,為什麼是圍棋呢?因為覺得他太好動,太鬧,學習圍棋希望他能變得安靜,當然,理論上說學習圍棋孩子以後數學思維會好。

懵懵懂懂的大寶,是處於被父母安排的年齡。讓他去,他就去了,老師講課,他也認真聽,也學了個皮毛,還參加了一次市裡的比賽,成績還可以,可是直到停止學習,他都沒有表現出對圍棋的特別熱愛,永遠都是你讓他上他就上,有作業他就做作業,沒作業那肯定是連圍棋都不看的。

停止他的圍棋,原因是培訓班老師收的孩子層次不一樣,太小的和太大的,學過的和沒學過的都放一起交,感覺是白花錢,沒學到東西。

其實實質是還是當父母的,總希望錢花的物有所值,而這個所值是可以量化的,是有一定的指標比如考級或者拿獎,沒有,那就證明學的沒用。


圍棋之後,大寶在小學畢業前的這幾年,相繼學過主持、模特、聲樂、街舞、架子鼓、英語、足球。當然,這些項目不是一開始都學的,也不是每個項目都學了好多年,但唯一堅持到現在的只有2個,一個是英語,一個是架子鼓。

學主持是因為他語言能力很好,外形也不錯,又碰到一個水平還不錯的老師,就送他去學了,停掉是因為路太遠,接送不方便。

模特、聲樂、街舞都是因為老師說他外形還不錯,節奏感很強,但這幾項都是燒錢很多的,他也沒有學到明顯的效果,回家又不練,最後還是停掉。

真正他最喜歡也最有收穫的還是架子鼓,因為架子鼓是他自己選的,其間經歷了看見就愛上,練習枯燥的時候打死也不去,還因學業的壓力有長達半年不去上,最後在斷斷續續中終於成了他的最愛,也有了一定的水平。

他對架子鼓的理解是,他難過的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他敲一下鼓,就覺得一切都平靜了。

02

現在每一次陪他去上架子鼓,每次聽他敲,都覺得是一種享受,他很享受敲的感覺,我很欣慰他終於學得有點成績。

有時我會回想,有時也和他交流,為什麼學了這麼多興趣班,唯有架子鼓他堅持了下來?

到現在我都清晰地記得,那時他6歲,剛上幼兒園大班,帶他去超市路過一個學樂器的地方,他說想進去看看,轉了一圈後說想敲鼓。

當時我是不想讓他學敲鼓的,因為學樂器肯定要多加練習,那家裡就要買樂器,萬一他學到中途不肯學,不就浪費了,那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再有,我覺得架子鼓太吵了,練習會打擾到別人,還有你學這個不就是有個特長,可是你展示特長的時候,鋼琴很多地方都會有,吉他背一下就可以,架子鼓你要怎麼帶過去?

我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他上小學時,學校舉辦樂器比賽,除了鋼琴外,所有樂器自備,他就沒得參加,架子鼓搬起來實在不方便。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架不住他喜歡,雖然那時他還很小。

於是我鄭重地和他約定:第一,要學的好,就要買樂器,這個首先錢很多,爸媽賺錢很辛苦,所以除非有正當理由,你不得隨意中止學它。第二,我對你學樂器的要求是,不一定要演出來證明你學的成果,但是學了就要有進步。

提前的約定是有好處的,在大寶所有學習的興趣班當中,哪怕他再不願意上,他始終記得我是交了學費的,就算不上了,也會把交的錢學完,和他一起的好幾個孩子就有交了錢只上幾節課就不肯去的。

提前約定的好處是當練習很枯燥的時候,當學的越來越難的時候,當他無數次生氣地想放棄的時候,我都會提示他,他是男子漢,自己做的決定要有負責的意識。

這樣,不管是單就架子鼓的學習而言,還是他選擇的其他事情,他都早早就有一定的心理認識,那就是人要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03

綜合了他上興趣班的經歷以及觀察了周圍家長孩子上興趣班的案例,我對於孩子上興趣班有幾點親身的心得分享給你:

(1)父母可以替孩子選擇興趣班,但要有試錯的心理準備

現在的孩子上興趣班都很小,對某方面的興趣還沒有充分地展開,也不懂得這個選擇對他意味著什麼,那麼興趣班的選擇權就掌握在父母的手裡面,但你要心理準備,就是孩子可能就是不喜歡學,如果孩子學了始終排斥,那麼允許他換一個他喜歡的。

當然,這中間,你肯定會失去很多錢和時間,試錯成本不會很低。

(2)父母要首先搞清楚送孩子上興趣班的目的是什麼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重要,我們都說做事要有目標,合理的目標加上合理的規劃和執行方案,才有可能實現目標,否則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比如我當初送大寶學圍棋,目的是希望他變得安靜,有些父母送孩子學唱歌跳舞,是希望他能在學校一些比賽中獲獎,甚至如果孩子很出色,都希望她走童星的路。

你只有搞清楚自己的目的,你才能確定你為了這個目標打算付出多少。

舉個例子,你希望孩子會彈鋼琴,可是樂器的學習都很枯燥,孩子總有不願意學的時候,這時需要的不僅僅是你支付了學鋼琴的費用,還包括老師教授的內容你有沒有了解,陪孩子一起在家裡練習。

我們天天看新聞,都知道董卿的博學是因為父親的嚴格,郎朗的成功是他父親破釜沉舟的決心,易烊千璽在成名後,他母親在訪談裡講,她和千璽吃過的苦你無法想像,就連一直被大家稱讚的黃多多,她媽媽也時不時曬出孩子不願意練習鋼琴的圖片。

說到底,學習興趣班,最終取決於家長的陪讀和監督和堅持,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

(3) 興趣班始終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和天分

有興趣才會有熱情,有熱情就會有想學下去的動力,而天分加後天的努力,決定了你能否學到東西,能否取得成績。

一直沒有正向的反饋,好比我一直寫文章,沒有一定物質回報的動力,單靠喜歡,我堅持不了多久的。

孩子也一樣,興趣班始終是孩子的興趣,你需要引導孩子去發現他的興趣,並把興趣轉為他的特長,而不是把自己的興趣強加給孩子的意志,這樣不僅學不到東西,還會導致親子關係的隔閡,實在得不償失。

相關焦點

  • 孩子學了5年小提琴,讓我重新改變了對興趣班的看法
    孩子上興趣班,似乎成了家長們談論當中的一種共識,現在有幾個孩子不上興趣班?那個家長沒有在興趣班上給孩子「燒錢」呢?市面上的興趣包種類繁多,網上的相關文章也數不勝數,陪孩子學了五年的小提琴,可謂是「收穫頗多」漲了很多見識,在這五年當中也看到了很多興趣班,時間不長也不短嗎,只能說我對於這方面還是很膚淺!
  • 孩子學了5年小提琴,讓我重新改變了對興趣班的看法
    孩子上興趣班,似乎成了家長們談論當中的一種共識,現在有幾個孩子不上興趣班?那個家長沒有在興趣班上給孩子「燒錢」呢?市面上的興趣包種類繁多,網上的相關文章也數不勝數,陪孩子學了五年的小提琴,可謂是「收穫頗多」漲了很多見識,在這五年當中也看到了很多興趣班,時間不長也不短嗎,只能說我對於這方面還是很膚淺!
  • 陪娃上了2年興趣班後,聊一聊我的感悟.....
    果果現在在上的興趣班(語數英本文不算在內), 有舞蹈,架子鼓,輪滑和非洲鼓。除了最後2樣我們今年剛開始,舞蹈和架子鼓我們堅持了2年,風雨無阻。,孩子的興趣是大前提,興趣班的目的是培養興趣,讓孩子的人生變得更有趣,而不是/不僅僅是更有用 。
  • 孩子花錢學架子鼓?除了興趣班,這款AeroBand體感架子鼓也很不錯
    暑假期間孩子們都在補課或者上興趣班,家長們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也是操碎了心,相比文化課的補課我更願意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因為我深知興趣愛好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多大,不過在國內大多數家庭還是更加看重校內知識教育,但是隨著時代發展,也有一部分家長開始注重孩子的平衡發展,開始關心校外教育的內容,比如送孩子學習舞蹈、遊泳、鋼琴、架子鼓這些等等。
  • 課外班:學架子鼓的好處原來這麼多,你知道嗎?
    課外興趣班的選擇很多,樂器的學習也是很多的。有比較優雅的樂器,如鋼琴,古箏等。這類比較偏安靜。有的男孩性格外向,可以學習架子鼓。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報班的時候,家長們其實並不了解學習架子鼓的好處在哪?今天,跟著小編的了解學架子鼓的好處。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排最後,選興趣班家長要戴有色眼鏡嗎?
    嗨大家好我是一名寶媽齊知予,今天咱們要說的話題是: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排最後,選興趣班家長不應該戴有色眼鏡一、何為中產階級剛剛在標題中說中產階級,到底年入多少的家庭可以稱之為中產家庭呢?從目前的市場調研情況來看,大部分孩子在選擇興趣班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很少是孩子自己喜歡的。其實不排除這樣的情況,中產階級的家庭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的財富自由,家長本身的學歷並不是很高,這個時候可能就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自己小時候沒有完成的願望,最後讓孩子來完成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最後孩子學得很累很累,家長在中間也是吃力不討好的。
  • 當媽10年,陪娃上興趣班7年,報了多少課?花了多少錢?
    原創:牛媽彭小蹦當媽十多年,倆娃先後上興趣班,老母親我跟著經歷了7年。別的不說,我究竟給孩子的興趣班扔了多少錢?我從來沒算過,偶然不知道哪根神經提醒了我一下,算算唄。算算就算算!先說一下結論:1、我建議從孩子4歲左右(大約中班時),開始給孩子培養一些興趣,多嘗試,再選擇。不同的興趣班,可能年齡限制不一樣,但4歲可以上的興趣班已經很多了,比如搭建類樂高機器人、語言類、藝術類、音樂和舞蹈類等。
  • 當媽10年,陪娃上興趣班7年,報了多少課?花了多少錢?
    原創:牛媽彭小蹦當媽十多年,倆娃先後上興趣班,老母親我跟著經歷了7年。別的不說,我究竟給孩子的興趣班扔了多少錢?我從來沒算過,偶然不知道哪根神經提醒了我一下,算算唄。算算就算算!先說一下結論:1、我建議從孩子4歲左右(大約中班時),開始給孩子培養一些興趣,多嘗試,再選擇。不同的興趣班,可能年齡限制不一樣,但4歲可以上的興趣班已經很多了,比如搭建類樂高機器人、語言類、藝術類、音樂和舞蹈類等。
  • 沙溢啃乾麵包等兒子下課:陪孩子上興趣班最重要的是什麼
    1不久前,沙溢發微博提到送兒子上興趣班的事。兒子在老師家裡上課,沙溢怕打擾孩子學習,就坐在樓梯間等候。餓了就啃起了自己帶的乾麵包。連水都沒有,幹噎。照片中,沙溢正在啃乾麵包,鬍子拉渣的,特別接地氣,就是一個尋常中年老父親的形象。
  • 架子鼓攻心招生文案
    ---------------------------------------------------------------------B:6歲,幼兒園名稱在學的興趣班(畫畫)所以我們報了個繪畫班,同時在暑假的時候,到某機構報名學了架子鼓。到現在已經3個月了,現在孩子已經比原來大膽多了,而且不怕生。我相信,繼續學下去,參加更多表演之後,孩子會變得更自信。
  • 別掉進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的坑兒
    不知道哪個營銷大師炮製了一個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看到別家孩子學學這個,學學那個,媽媽們就慌了神兒。這時,興趣班不僅關乎孩子的起跑線,還關乎媽媽們的面子。至少也要能在朋友圈,時不時發幾個高大上的九宮格,氣勢上絕對不能輸。
  • 孩子的興趣班or家長的興趣班?興趣班對孩子真的有用嗎?
    昨天跟朋友聊天,說他家的孩子又報了一個興趣班:擊劍。然後問我朋友多少錢一年。朋友開心地說:5000塊一年。言下之意就是非常便宜。什麼?什麼時候5000一年的興趣班在家長眼裡都算便宜了。後來一想也就釋然了,跟其他的一年2、3萬的興趣班一比,5000一年的可不就是便宜了嗎!
  • 「成都興趣班鄙視鏈」出爐,千萬級的管風琴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這兩天,成都的學校陸續開學,早上,陪我姐送她兒子重返校園。目送小朋友跑進校門,我姐嘆了口氣▽「你以為進入學校的只是一隊隊的小學生嗎?我姐:「外語鋼琴就只是普通興趣班,你去了解一哈管風琴之類的。」於是我搜了一哈管風琴是啥子,驚...了...
  • 陪孩子上興趣班,做父母的要了解這些,不然只是白花錢
    我給孩子選擇這所興趣班學校,創辦有十幾年,且小區裡也有其他孩子在學,口碑什麼的還是不錯。最主要上興趣班的地方和家裡不是很遠,騎電動車很快就到了。對於學校背景這一塊,我還是比較滿意的。關於教學我陪孩子去上培訓課的時候,就發現諸多問題。問題一,不夠細心。
  • 什麼年齡報什麼興趣班?常見的興趣班匯總,一個比一個燒錢
    昨天我跟大家分享了一篇關於中產階層興趣班鄙視鏈的文章 ,好多朋友都在分享自己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事情,也都在問我孩子在什麼年齡段選什麼興趣班比較好。的確現在對於很多孩子來說,興趣班都是很重要的補給,我也會給我家兩個孩子報班的,這幾年沒少花時間在上面去做研究,也對很多興趣班的種類和特點瞭然於胸了,所以今天就結合昨天的文章,繼續跟大家分享下我所了解的不同興趣班,今天上榜的興趣班名單是昨天留言區在下午5點前告訴我的,包括:
  • 鋼琴竟然排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最末?
    這一代父母,公認的捨得為孩子花錢。曾經有一條新聞火爆網絡,一位上海媽媽為升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一口氣報了20個課外興趣班,一暑假的開銷達到了32萬元,瘋狂程度令人咋舌。很多家長不禁感嘆,十幾年前學鋼琴還是件奢侈的事,現在給孩子報鋼琴班竟然要被鄙視了?
  • 掌握這幾點,讓孩子愛上興趣班
    我們都了解上興趣班對於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上興趣班既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又可以增強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能力等,讓孩子可以擁有一技之長。如今,很多家長都會滿腔熱情地給自家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但是孩子對待興趣班卻是「三分鐘熱度」,幾節課下來,就再也不願意去學了,任憑家長怎麼勸阻,都無濟於事,孩子上興趣班總是半途而廢,這令家長們非常頭疼。
  • 孩子該怎麼選擇興趣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近來,在媽媽群裡開始流傳起來:「不用再給娃上什麼興趣班了,沒有用啦」原來,今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要逐步壓縮特長生招生規模,直至2020很多媽媽確實以相當功利的態度為孩子報名各種各樣的培訓班:遊泳、羽毛去、西洋棋、英語、鋼琴、架子鼓…… 近乎瘋狂。那也是一直以來他們有著這樣一個觀念:興趣培養是晉升重點學校的敲門磚。現在這個敲門磚漸漸失去作用,誰還會花大把時間大把金錢去培養孩子那些興趣,風塵僕僕的上課呢?
  • 學鋼琴太低端?中產孩子興趣班隱形鄙視鏈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周一鋼琴、周二奧數、周三圍棋、周四英語、周五書法、周六畫畫……只有周日一天自由活動。普通人睜大雙眼:這媽瘋了吧?孩子太累了。中產爸媽搖搖頭:學得太基礎了,不行不行。
  • 學架子鼓≠浪費時間
    很多家長都認為讓孩子學架子鼓就是在浪費時間,投入了很多錢,長大之後一點用處也沒有,甚至還耽誤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