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家有兩男孩的瘦子媽媽,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孩子上興趣班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當父母的早早就開始給孩子安排上各種早教班、興趣班。
說實話,看著身邊一個個熟識媽媽的孩子都上了興趣班,我的內心還是有點小著急,這年頭的孩子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才藝,上一個好一點的學校都會很困難。
因為很多學校在招生的時候,除了最基本的學業成績,個人特長也看得很重。
我家大寶快四歲半了,我也想尋找適合他的興趣班,可以我對大寶的了解,靜的興趣班不行,他根本坐不住,動的還有點靠譜,藉機釋放他多餘的精力。學校裡雖然有安排了畫畫、小主持人等特長培訓,但卻是不適合孩子的。
前不久接孩子放學的時候,看到有發跆拳道興趣班的傳單,覺得還不錯,於是帶孩子去上了一節體驗課。
體驗課時間雖然不長,但是看得出好動的孩子還是比較喜歡和認真,於是我給孩子買了暑假的課程,讓孩子繼續試試。
每隔一天就需要帶孩子上一個半小時的課程,課程總共有8節,上完之後再去決定是否要加課。
但我給孩子上完全部課程的時候,並沒有再繼續加課。孩子喜歡還是喜歡,但是我有自己的考量,關於學校、關於教學、關於家長、關於孩子。
關於學校
我們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學校的時候,是通過各種渠道,有些是通過傳統的發傳單方式,有些是網上公眾號上的推薦,有些是媽媽間的口口相傳。
不管你是哪種方式,做父母的私下還是要做一些功課,去了解興趣班的「家底」怎麼樣。是否有資質?是否口碑不錯?裡面的老師怎麼樣?孩子能學到什麼?
當然裡面有一些是需要上課之後,家長才能發現的。
我給孩子選擇這所興趣班學校,創辦有十幾年,且小區裡也有其他孩子在學,口碑什麼的還是不錯。
最主要上興趣班的地方和家裡不是很遠,騎電動車很快就到了。
對於學校背景這一塊,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關於教學
我陪孩子去上培訓課的時候,就發現諸多問題。
問題一,不夠細心。
第一節上課,我發現孩子在做動作的時候他的手總是打不開。
雖然教學的時候只有一個老師和一個助教管著十來個孩子,但是稍微細心一點就會發現孩子的不對勁。
最起碼過了5分鐘,我讓另外的一個老師去查看了孩子的情況,果不其然,孩子的手裡握著一個很小的玩具,所以,這就是他的手是為什麼一直打不開的原因。
問題二,老師不正確的引導。
為激勵孩子做得好,教學老師採用積分券的方式去獎勵,但是在中途幾次的發放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拿著積分券在玩,注意力根本沒有放在老師的講課裡,且有些孩子一邊手抓著券一邊在做動作,而老師也沒有制止。
事後我和老師溝通了這個問題,他告訴我以後會減少這樣的情況發生。
問題三,老師兼顧不周。
一起學習的孩子,有年齡大有年齡小,有些有主見有些沒有,每一個孩子不能被兼顧到其實很正常,但是當一個孩子總是被「無視」掉,那麼就有問題了。
在某一節課上,一個孩子做完就換另一個孩子做,這是規則,可另一個孩子總是跑回來又繼續跑,讓後面的大寶沒有機會去練習而委屈的想要哭時,我不得不親自出馬解決。
問題四,孩子的需求被無視。
上培訓課的時候,我在幾米外都聽到孩子說要上廁所了,但老師似乎沒有聽見繼續只管自己上課。
我很能理解有些上興趣班的老師為了讓所有的孩子在上課的時候專注力不被打擾,和知識不被漏掉,不希望孩子上廁所或者喝水。
但是孩子要上廁所是正常需求,儘管有休息的時候可以去,但那個時候他沒有尿尿而這時有,你不能讓他憋著吧。
我們小區的孩子就有在上其它興趣班的時候,因為老師說過上課後不能上廁所,所以,硬生生的把尿尿在了褲子上,等到下課了才告訴了來接她的父母。
所以,這一些些在興趣班上看見到的問題,也是我不想孩子繼續學的原因。
關於父母
有些父母想讓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很不錯,但是不是花了錢拿著手機在一旁就是陪著。
我看了一下,在上興趣班的時候,大部分的家長就是從頭到尾拿個手機在一旁,關於孩子在興趣班的狀態是怎麼樣,根本不太在意,更不要說能從中發現孩子和老師教學方面的問題了。
還有的家長似乎放心不下孩子,站在孩子身邊陪著,這樣不說影響老師的教學,孩子也很難獨立和合群。
關於孩子
就單對於孩子學跆拳道這個興趣班來說,孩子雖然很是喜歡,但是四歲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專注力、理解力、自制力依舊不夠。
專注力,老師在前面上課,他一下子就被手上的券,別的小朋友給吸引住了,根本不管老師在上面說上什麼,他只管去做他的。
理解力,對於有些動作的完成,他理解的沒有大孩子好,甚至有時左右還是分不清。
自制力,剛開始上課挺認真的,結果到後面就開始放飛自我,隨心所欲的在裡面蹦跳,我在幾米外給他眼神警告他,他還是管不住自己。
佑佑兜兜媽媽有話說:
說實話,看到孩子喜歡跆拳道,我其實有想把他這個喜歡當作興趣去培養,但是基於上面的一些問題,所以,我暫時不考慮讓孩子繼續學下去,我想等他再大一點如果還是喜歡這個,那麼可以繼續培養。
雖然跆拳道只是上興趣班種類的一種,但是從中習得的道理還是相通的。
不管你給孩子選擇哪種興趣班,做父母的還要去考慮:
1.孩子喜歡不喜歡。孩子不喜歡,那麼強迫也是無用,這在孩子眼裡只是熬時間而已。
2.興趣班的背景。學校、老師是否有取得相應的資質,如果是名不經傳的學校,要警惕有跑路的風險。
3.興趣班的地理位置。如果上一次興趣班在路上就需要花費很多時間,那麼你要綜合考慮時間上能不能和孩子做到。
4.興趣班的價格。我覺得上興趣班是一個長久且繼續讓孩子堅持下去的事,所以,在上面的花費你要有一個長遠計劃,能否有能力讓孩子學到的不止是皮毛,而是專業。
5.教學的質量。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學到多少知識,好的氛圍也能讓孩子享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
6.能否堅持。孩子能否在興趣愛好中依舊保持熱忱,繼續前行,和自己還有父母的堅持有必然聯繫,任何一方堅持不下去,都會影響到興趣的養成。
7.高質量的陪著。父母陪孩子上興趣班,雖然上的是孩子,但是如何讓孩子更好的受益,需要老師和父母的一起合作,老師負責在課堂專業的教學,而父母在旁邊高質量的陪著。
最後我想說,雖然我們希望孩子能從興趣班中學有所用,學有所成,但完成的過程不是只有花錢請老師教、讓孩子去上就好,我們做家長的應該理性的考慮各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此希望這篇親身帶孩子體驗過上興趣班的感悟,對大家如何選擇上興趣班,以及上興趣班的注意事項有所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