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為娃上興趣班吵架鬧離婚,孩子上興趣班父母要知道的幾件事

2020-12-22 希望今天遇見的育兒記

最近這近四十天的宅家生活,讓有些夫妻的感情迅速升溫,也有不少夫妻因為生活瑣事,鬧的要離婚。

我的同事張姐,一復工上班就對我們幾個好友吐槽,宅家的這段時間因為孩子上興趣班的事,張姐和她老公吵到要離婚。

吵架的原因是,張姐覺得女孩就應該學學彈鋼琴、古箏,於是半年前花了5萬多給女兒買了一架鋼琴,還請了家教,一對一在家教孩子。

最近,宅在家裡,又沒開學,張姐又給女兒報了網上的鋼琴課,每天早上7點逼迫孩子起來練琴,讓孩子為鋼琴考級做準備。

結果,張姐的女兒根本就不喜歡彈鋼琴,自然平時也不好好練琴。張姐情急之下沒控制住,打了女兒,於是張姐老公看不下去了,兩個人為此大吵了一架。

張姐覺得,現在競爭這麼激烈,哪個孩子不是從小就學這學那,「藝多不壓身」,她覺得女兒有音樂方面的天賦,而且最近又沒上學,在家閒著,如果不督促孩子,就可惜了。

張姐老公覺得,孩子還那麼小,童年的快樂最重要,想學就學,不想學就算了。

兩個人就在家你一句,我一句,為了孩子上興趣班的事吵到要離婚。

相信很多父母都和我同事張姐的想法一樣。對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來說,讓自己的孩子多一項特長,為以後的升學或是人生增加砝碼,讓孩子上興趣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每個孩子的興趣點都不一樣,父母在幫孩子選擇興趣班時,一定要提前做好這幾件事

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興趣班很多父母在給孩子報興趣班時,要麼看別的孩子都報,選擇跟風;要麼僅憑自己的喜好,給孩子選擇,很少和孩子一起坐下來聊聊,問問孩子的想法。

就像我的同事張姐,她覺得女孩就應該學彈鋼琴,就不問孩子是否感興趣,就直接給孩子買了鋼琴、報了班。結果卻花了錢,孩子還不買帳。

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個性、學業情況各不相同,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選擇,不要盲從。

父母平時一定要多觀察孩子,看看孩子對那些事情比較擅長,對什麼事情比較感興趣,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孩子對一件事感興趣、充滿好奇的時候,會產生無限的探索欲和求知慾,這是最好的助推器,能推著孩子走進未知的世界,去了解自己渴望了解的世界。

有了興趣作為起點,再加上科學的引導,孩子在不斷成功中獲取成就感,從而能產生強大的內驅力促使自己更進一步鑽研。

到了這一步,父母和外界的支持只是輔助,孩子的內驅力才是主要動力,這樣的內驅力才是伴隨孩子一生的寶貴財富。

孩子如果有明確的興趣,父母就儘量按照孩子的意願選擇興趣班,如果孩子暫時沒有明確的興趣愛好,父母也不可強求孩子,可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激發孩子對某一事物的興趣。

牢記讓孩子上興趣班的初衷,不把興趣和考級掛鈎很多父母在最初給孩子報興趣班時,心裡想的是就當培養一個興趣,不在乎結果,可是一旦開始了系統的學習,興趣班就變成了繁重的學習任務。

興趣班的老師會要求孩子不斷的往更高一級去考,結果,興趣班就變成了不斷考級的考試。

就拿我的孩子來說吧,當初學圍棋時,我只是覺得孩子好動,希望通過圍棋的學習能讓孩子靜下來,專注力得到鍛鍊。可是,學著學著,就得不斷的參加各種比賽。

有比賽就有輸贏,本來不管輸贏都是很平常的事,但當我看到和孩子一起參加比賽的同學都贏了,或者都升上更高的段位了,我就心生憤怒,批評孩子,並要求孩子在多長時間內必須升上幾段。

興趣一旦和考試掛上鉤,孩子的熱情必定減去一大半。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沒興趣,而是父母親手扼殺的孩子的興趣。

所以,在孩子上興趣班的過程中,父母要多鼓勵孩子,而不是把孩子和其他更優秀的孩子做比較,打擊孩子的自信。

父母要這樣想:在孩子未來的人生中,總會有各種起起落落,興趣和愛好可以作為一個良性的情緒宣洩和疏解的出口,幫助孩子度過難關,同時孩子在培養興趣愛好的過程中,很容易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對孩子來說才是更長久的收穫。

不是所有的興趣愛好都需要花錢通過興趣班來實現凡是有孩子的父母都深有體會,興趣班就是碎鈔機,這需要父母強有力的經濟支撐。

現在的商家是挖空心思賺孩子的錢,因為父母再苦、再難,都願意為孩子的教育買單。孩子父母的錢最好賺。

個人認為給孩子報興趣班這件事豐儉由人,如果家庭經濟實力雄厚,不考慮經濟因素,那麼只要孩子喜歡,都可以選擇嘗試。

但如果考慮經濟因素,很多專業性並不強的興趣班其實大可不必報。比如:輪滑、平衡車、體能練習等。 這些父母都能自己教,或者讓孩子自己摸索學習。

我家孩子的輪滑和平衡車就是自己摸索學會的。當時看到很多孩子學習輪滑,我就給孩子買了一雙旱冰鞋,開始是扶著他,練了兩天後就慢慢會自己滑了,熟練之後還自己學習了很多高難度的動作。平衡車就學的更快了,買了以後,銷售人員給孩子示範操作了兩遍,孩子就會了。

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只需給足孩子每天戶外活動的時間,周末帶著孩子一起騎行、徒步、登山、健身,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既鍛鍊了孩子的身體素質,也增進了親子關係。

並不是所有的興趣愛好都需要通過花錢報班才能實現。讓孩子自己主動摸索、學習,孩子會更有成就感。

作家路遙說:我女兒曾喜歡彈鋼琴,我也就咬咬牙用稿費給她買了一臺鋼琴,倒不一定要她成為鋼琴家和音樂家,但我認為有音樂修養,這對提高孩子的總體素質大有好處。後來她喜歡上繪畫,就請了一位老師教她,同樣也並不一定要成為畫家,而是使她的童年愉快些,幸福些。

我很贊同路遙這段話,興趣班的本質是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並有機會得到專業輔助從而得以發展成特長,找到課業之外的樂趣。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理智對待孩子的興趣班,並尊重孩子的選擇。

往期回顧:

一個班上十幾個娃戴眼鏡,罪魁禍首不只是電子產品,還和這些有關

高中生因上網課自殺,網課成了「背鍋俠」?背後原因值得父母深思

老人去世,6歲孫子獨守遺體不出門,父母再苦也請把孩子帶在身邊

孩子缺鈣了怎麼辦?鈣不可盲目的補,三點注意事項父母要牢記

疫情宅家,幼兒園孩子有必要上網課嗎?這四點比上網課更重要

相關焦點

  • 給娃報啥興趣班,就是中年夫妻感情的照妖鏡
    朋友A說:中年夫妻哪有力氣吵架,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孩子,老人不生病就謝天謝地了。結婚久了,兩公婆就像兩個高級合伙人,只要公司能正常運轉,誰有閒功夫成天開會。朋友B不同意:中年夫妻不吵架,只因未報興趣班。每次一提要給娃報這個那個興趣班,家庭辯論會+冷戰+熱戰就交替著來。她家女兒目前在學鋼琴和舞蹈,老公的意思是女孩子不用學那麼多,讀書已經很辛苦了。
  • 故事:夫妻因孩子上興趣班離婚,離婚一年再見前妻,丈夫悔不當初
    而朱皓在事業上的進步也就意味著要犧牲更多的家庭時間,於是朱皓和麥菲夫妻倆就商量決定了,朱皓以後負責賺錢養家,麥菲則辭掉工作專心照顧家、帶孩子。 麥菲辭之後也沒閒著,她本來就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兒,現在有了時間又有了經濟條件,這下才六歲大的朱曉晨就在麥菲的帶領下開始了穿梭於大大小小的興趣班、培訓班之間。
  • 如何給孩子選擇興趣班(上)?
    「下周吧,這周要帶孩子去圍棋班和奧數班。」「我先走了,孩子的鋼琴課快結束了。」「這兒的學區評分雖高,但是孩子上課都沒考試的,這怎麼行?還是得上私校」。這種教育體制,和美國的政治體制,一脈相承。最近一次美國政府關閉,其實只影響到了8萬多人。 如果你研究過美國的種族,就會發現,任何一個種族來美國的時候,當初都是窮困潦倒。
  • 二胎家庭的無奈:老大上各種興趣班,老二隻是個陪跑員
    生老大時,夫妻倆頭一回當父母,會格外緊張和上心。到了老二,因為有經驗,自然會從容不迫。更重要的是,父母在育兒的心態上會越來越佛系。只有老大時,父母會為孩子不愛學習、不愛吃飯、不愛運動犯愁,總覺得是因為自己哪裡沒做好。等老二出生後,呈現出和大寶完全相反的脾氣和秉性,父母才恍然大悟「基因的力量太強大」。於是很多之前為之較勁的事情也都可以緩一緩了,因為那是天生的,怎麼扭轉也沒用。
  • 給娃報班,興趣班老師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報興趣班就是填鴨教育嗎?自從牛牛上幼兒園開始,我常常收到關於「興趣班」話題的留言。但,不是每個父母都有足夠的精力、時間、能力。與其勉強一知半解的自己在家胡亂地教,不如讓專業的老師來做這件事,更何況興趣班裡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娃別提多開心了。
  • 那個給娃報十幾個興趣班的媽,終於把老公逼到了大街上
    給孩子報興趣班,好像已經成了風氣,誰家不報個興趣班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二十年前的風氣是誰報班誰傻瓜,現在是誰不報班誰傻瓜。這不,當報班這事達到了極致時,終於有位爸爸走了極端。微博有網友上傳了一段視頻,有個爸爸站在大街上哭訴,說老婆給一年級的孩子報了十幾個興趣班,一家人連在一起吃個飯的時間都沒有。自己晚上想看個電視,老婆不允許,讓他出去看。
  • 中國台州網丨上幼兒園的娃,該不該上興趣班?
    上興趣班的幼兒園娃還挺多「我家寶寶真的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原以為一個暑假只能學會一支舞蹈,沒想到才上了幾節課她就已經學會三支舞蹈了……」最近,溫嶺的王女士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女兒上舞蹈課的視頻,不到4周歲的女兒這個暑假剛剛開始加入興趣班的行列,出色的表現讓她很驚喜。王女士的女兒這個秋季就要邁入幼兒園的大門了,和其他家長一樣,王女士覺得也是時候讓孩子上些興趣班了。
  • 孩子為了躲避上興趣班故意生病,父母到底該如何給孩子選興趣班
    尤其每年到了七八月,各色的興趣各色的班都在一夜之間百花齊放,家長們都成了花圃裡最辛勤的小蜜蜂,每天接接送送忙不停歇,還要經常被娃突然不想上興趣班的念頭給唬的一愣愣的。了解後才知道,朋友曉雲想給給孩子過一個充實的暑假,於是報了樂高、舞蹈、畫畫等多個興趣班,而孩子卻是&34;。
  • 別盲目給孩子報興趣班,這3種「興趣班」,不僅浪費錢對娃也不利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已經深入每個家長心裡。但如何才能做到不輸,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考量。其中,興趣班是家長的首選,他們對興趣班抱持著不小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變得能言善道,優秀出眾,然而卻忽略了娃的感受。
  • 為了孩子上興趣班,自己在家吃糠咽菜,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用
    面對這個多的興趣班,如何選擇成了問題。為給孩子報興趣班,家長「吃糠咽菜」,報完幾天才發現沒成效芊芊就是典型的焦慮型家長,面對自己十月懷胎生的孩子,肯定是百般疼愛,希望孩子更優秀。芊芊夫妻倆又不想讓孩子「錯過」這些好的興趣班,每天「從牙縫裡」省出錢給女兒報名。芊芊最近又給孩子報了個興趣班,上了幾天發現,這個班沒什麼用,就問孩子在補課班學到東西沒。
  • 孩子上興趣班有用嗎?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
    很多父母對於興趣班的觀點非常的不一樣,有的父母認為興趣班對孩子未來的成功至關重要,有的父母認為沒有必要上什麼興趣班啊,有的甚至覺得興趣班對孩子是有害的,有的孩子報興趣班只是為了有趣,好玩,並沒有多大的用處,我會引用兩位家長的問題,從遊戲裡的角度來聊一聊,我對於興趣班的看法。
  • 過來人忠告:這幾類興趣班燒錢還無用,給娃報名前要擦亮眼睛
    文|秘籍君對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可以說當孩子大一些,父母都會開始考慮給娃報興趣班的事情,畢竟現在的孩子誰要是沒個特長,那在同齡人看來似乎就是很另類的一件事。父母為了對孩子好,就是自己省吃儉用也會想辦法給娃報興趣辦去學一些特長的。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在2019年馬雲在「重回課堂」的現場有一段話,相信對於很多父母來講都受益匪淺。
  • 孩子有沒有必要上興趣班?附孩子上各種興趣班適宜年齡
    對於上興趣班的這件事情,有孩子的人和沒孩子人的真的是兩種態度。記得當初沒孩子的時候,貓爸信誓旦旦的說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不讓孩子被各種興趣班壓得喘不過氣來。結果等孩子上幼兒園後,我真的是啪啪打自己臉了。
  • 中年媽媽熱衷給娃報興趣班,爸爸帶娃旅行代替上幼兒園,誰對?
    導語:傾全家之力,把孩子推得高一點,讓孩子看得更遠一些,是全世界父母共有的心願。現在,無論城市和鄉村,給娃報興趣班成為很多家庭的標配,主導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往往是人到中年的媽媽。「媽到中年,為啥熱衷給娃報興趣班?」,小區育兒群裡小聚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 娃上興趣班總是半途而廢,直到我用了這一招
    OK媽說:給娃報興趣班,最痛苦的莫過於一開始她興致勃勃,但上了沒多久便開始叫苦叫累,再不願意去上。興趣長在孩子自己心裡,打一頓罵一頓終歸不能解決孩子「自己不想要」的根本問題。如何讓娃找到上興趣班的內驅力,才是終極解決方案!有關這一點,我的朋友小語媽媽特別有心得,她在娃上了n個興趣班都沒有堅持下來後,找到了一個方法,拯救讓娃不再「半途而廢」,今天分享給大家。
  • 父母不要隨便給孩子報興趣班,沒有興趣,學習效率也不會高
    ,周六周日也要上許多興趣班。這樣有了興趣,學會也會更有效果。所以孩子上什麼輔導班,不是盲目的,要找到孩子的興趣,平時父母也要多觀察還要分析,找到她們的興趣地方,孩子也能學習得更好。有許多興趣班不適合孩子學習,還會導致家庭出現矛盾。對於家庭經濟壓力大的興趣班不要報。許多父母為了自己的面子,把孩子送到昂貴的興趣班。但是孩子到這些興趣班學習會有很多的壓力,背負著父母太多期望,父母給予的投資沒有收到效果的時候,有時候會批評孩子,甚至夫妻經常會出現吵架。
  •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上興趣班了,父母開始焦慮了嗎
    還有因為姐姐的孩子比我家大一歲,也面臨著怎麼選擇上興趣班的事情,為此,姐姐還特地的找我說,不知道怎麼去選擇,孩子雖然有自己喜歡的愛好,但她則認為這個對於孩子將來並沒有好處,所以她有些拿不定主意,想問問我的意見。再加上周六的時候,學校開了家長會,也說了給孩子開展興趣班的事情,因此,我也在糾結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以及怎麼給孩子選擇合適他的興趣班。
  • 寶寶剛上幼兒園就要報興趣班?看完這篇,遠離興趣班四大誤區
    為了孩子上興趣班的事情,不少寶媽都處於焦灼的狀態,不知道該報什麼合適。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興趣班的那些事。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注重早期教育,以及疲於奔命的帶孩子遊走於各大興趣班、輔導班之間的原因。在我娃幼兒園的班級裡,已經有孩子開始在課外報興趣班了。
  • 送孩子上「興趣班」還是「特長班」?父母換個說法,意義就全變了
    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會上各種「班」,其中和學校課程無關的,有的父母會叫它們「興趣班」,有的父母會叫「特長班」。說法不同,意義也完全不同。興趣是喜好,特長是籌碼興趣很簡單,就是喜好、愛好,是一個人很喜歡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