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近四十天的宅家生活,讓有些夫妻的感情迅速升溫,也有不少夫妻因為生活瑣事,鬧的要離婚。
我的同事張姐,一復工上班就對我們幾個好友吐槽,宅家的這段時間因為孩子上興趣班的事,張姐和她老公吵到要離婚。
吵架的原因是,張姐覺得女孩就應該學學彈鋼琴、古箏,於是半年前花了5萬多給女兒買了一架鋼琴,還請了家教,一對一在家教孩子。
最近,宅在家裡,又沒開學,張姐又給女兒報了網上的鋼琴課,每天早上7點逼迫孩子起來練琴,讓孩子為鋼琴考級做準備。
結果,張姐的女兒根本就不喜歡彈鋼琴,自然平時也不好好練琴。張姐情急之下沒控制住,打了女兒,於是張姐老公看不下去了,兩個人為此大吵了一架。
張姐覺得,現在競爭這麼激烈,哪個孩子不是從小就學這學那,「藝多不壓身」,她覺得女兒有音樂方面的天賦,而且最近又沒上學,在家閒著,如果不督促孩子,就可惜了。
張姐老公覺得,孩子還那麼小,童年的快樂最重要,想學就學,不想學就算了。
兩個人就在家你一句,我一句,為了孩子上興趣班的事吵到要離婚。
相信很多父母都和我同事張姐的想法一樣。對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來說,讓自己的孩子多一項特長,為以後的升學或是人生增加砝碼,讓孩子上興趣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每個孩子的興趣點都不一樣,父母在幫孩子選擇興趣班時,一定要提前做好這幾件事
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興趣班很多父母在給孩子報興趣班時,要麼看別的孩子都報,選擇跟風;要麼僅憑自己的喜好,給孩子選擇,很少和孩子一起坐下來聊聊,問問孩子的想法。
就像我的同事張姐,她覺得女孩就應該學彈鋼琴,就不問孩子是否感興趣,就直接給孩子買了鋼琴、報了班。結果卻花了錢,孩子還不買帳。
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個性、學業情況各不相同,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選擇,不要盲從。
父母平時一定要多觀察孩子,看看孩子對那些事情比較擅長,對什麼事情比較感興趣,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孩子對一件事感興趣、充滿好奇的時候,會產生無限的探索欲和求知慾,這是最好的助推器,能推著孩子走進未知的世界,去了解自己渴望了解的世界。
有了興趣作為起點,再加上科學的引導,孩子在不斷成功中獲取成就感,從而能產生強大的內驅力促使自己更進一步鑽研。
到了這一步,父母和外界的支持只是輔助,孩子的內驅力才是主要動力,這樣的內驅力才是伴隨孩子一生的寶貴財富。
孩子如果有明確的興趣,父母就儘量按照孩子的意願選擇興趣班,如果孩子暫時沒有明確的興趣愛好,父母也不可強求孩子,可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激發孩子對某一事物的興趣。
牢記讓孩子上興趣班的初衷,不把興趣和考級掛鈎很多父母在最初給孩子報興趣班時,心裡想的是就當培養一個興趣,不在乎結果,可是一旦開始了系統的學習,興趣班就變成了繁重的學習任務。
興趣班的老師會要求孩子不斷的往更高一級去考,結果,興趣班就變成了不斷考級的考試。
就拿我的孩子來說吧,當初學圍棋時,我只是覺得孩子好動,希望通過圍棋的學習能讓孩子靜下來,專注力得到鍛鍊。可是,學著學著,就得不斷的參加各種比賽。
有比賽就有輸贏,本來不管輸贏都是很平常的事,但當我看到和孩子一起參加比賽的同學都贏了,或者都升上更高的段位了,我就心生憤怒,批評孩子,並要求孩子在多長時間內必須升上幾段。
興趣一旦和考試掛上鉤,孩子的熱情必定減去一大半。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沒興趣,而是父母親手扼殺的孩子的興趣。
所以,在孩子上興趣班的過程中,父母要多鼓勵孩子,而不是把孩子和其他更優秀的孩子做比較,打擊孩子的自信。
父母要這樣想:在孩子未來的人生中,總會有各種起起落落,興趣和愛好可以作為一個良性的情緒宣洩和疏解的出口,幫助孩子度過難關,同時孩子在培養興趣愛好的過程中,很容易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對孩子來說才是更長久的收穫。
不是所有的興趣愛好都需要花錢通過興趣班來實現凡是有孩子的父母都深有體會,興趣班就是碎鈔機,這需要父母強有力的經濟支撐。
現在的商家是挖空心思賺孩子的錢,因為父母再苦、再難,都願意為孩子的教育買單。孩子父母的錢最好賺。
個人認為給孩子報興趣班這件事豐儉由人,如果家庭經濟實力雄厚,不考慮經濟因素,那麼只要孩子喜歡,都可以選擇嘗試。
但如果考慮經濟因素,很多專業性並不強的興趣班其實大可不必報。比如:輪滑、平衡車、體能練習等。 這些父母都能自己教,或者讓孩子自己摸索學習。
我家孩子的輪滑和平衡車就是自己摸索學會的。當時看到很多孩子學習輪滑,我就給孩子買了一雙旱冰鞋,開始是扶著他,練了兩天後就慢慢會自己滑了,熟練之後還自己學習了很多高難度的動作。平衡車就學的更快了,買了以後,銷售人員給孩子示範操作了兩遍,孩子就會了。
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只需給足孩子每天戶外活動的時間,周末帶著孩子一起騎行、徒步、登山、健身,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既鍛鍊了孩子的身體素質,也增進了親子關係。
並不是所有的興趣愛好都需要通過花錢報班才能實現。讓孩子自己主動摸索、學習,孩子會更有成就感。
作家路遙說:我女兒曾喜歡彈鋼琴,我也就咬咬牙用稿費給她買了一臺鋼琴,倒不一定要她成為鋼琴家和音樂家,但我認為有音樂修養,這對提高孩子的總體素質大有好處。後來她喜歡上繪畫,就請了一位老師教她,同樣也並不一定要成為畫家,而是使她的童年愉快些,幸福些。
我很贊同路遙這段話,興趣班的本質是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並有機會得到專業輔助從而得以發展成特長,找到課業之外的樂趣。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理智對待孩子的興趣班,並尊重孩子的選擇。
往期回顧:
一個班上十幾個娃戴眼鏡,罪魁禍首不只是電子產品,還和這些有關
高中生因上網課自殺,網課成了「背鍋俠」?背後原因值得父母深思
老人去世,6歲孫子獨守遺體不出門,父母再苦也請把孩子帶在身邊
孩子缺鈣了怎麼辦?鈣不可盲目的補,三點注意事項父母要牢記
疫情宅家,幼兒園孩子有必要上網課嗎?這四點比上網課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