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上「興趣班」還是「特長班」?父母換個說法,意義就全變了

2020-08-28 真心爸媽


一位媽媽問我怎麼看待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學習,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我嘗試為這道辨析題給出的答案。

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會上各種「班」,其中和學校課程無關的,有的父母會叫它們「興趣班」,有的父母會叫「特長班」。說法不同,意義也完全不同。

興趣是喜好,特長是籌碼

興趣很簡單,就是喜好、愛好,是一個人很喜歡做的事。當我們說「興趣班」時,無論內心有多少功利性的期待,至少還當它是個「興趣」,對孩子得學到什麼水準,是沒有明確目標的。

比如,送孩子去上個機器人興趣班,我們不會馬上期待,他學上一陣子,就能在某個兒童或青少年機器人大賽上拿到一個大獎,而且這個大獎會直接帶來升學上的競爭優勢。

特長,是特別擅長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經驗,具備某項特長無論是否真的對升學有幫助,至少在父母眼中,孩子會多一些競爭優勢,並由此安心不少。所以「特長」有相當明確的「籌碼」的意味,比「興趣」功利得多,當我們把送孩子上的班叫「特長班」時,它離孩子真正的喜好,可能已經很遠了。


開始一個興趣很容易,掌握一項特長非常難

特長,不但要「擅長」,還要「特別擅長」,能說某個技能是特長而不是興趣,一個人在這方面需要達到的水準要高出別人很多,基本上,興趣程度的喜好,都不能叫特長。

比如器樂演奏,通常被父母視為特長,但能真正稱為特長,至少需要孩子在這個項目上逐級考試,花費幾年功夫考到「滿級」;考到滿級之後,還完全不足以讓孩子和別人相比有一個獨有的絕對優勢,因為有這些特長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同樣是考滿級,真正有興趣、有天賦的孩子,水平一定比被父母逼著不情不願地練習、勉勉強強通過考試的孩子高上很多。

即便如此,孩子在這個「特長」上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比簡簡單單當成一個興趣來學習,要辛苦得多。而且,特長學習需要父母投入的金錢也多於興趣學習,一旦做了高投入,父母就很容易對孩子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希望他能在這個「特長」上超越更多同輩,並憑藉它贏得切實利益,這會給孩子相當大的壓力,甚至會把孩子原本很有興趣、很喜歡的事,變成對他來說無比痛苦的事。

其實,興趣本身就是孩子投入某項學習的一個積極動機。比如我孩子有一位同學,超級感興趣飛機,甚至為了「研究」飛機,背下了很多特別複雜的英語單詞。對飛機的興趣,當然暫時無法發展成某項確定的特長,但孩子樂在其中,願意持續投入時間和精力,那麼這件事,就很可能成為未來深入學習的起點。

當然,更多孩子的興趣並不明確,也並不持久,他可能今天想學學這個,明天想學學那個,在父母看來比較沒有「恆心」,但孩子正是在不斷的嘗試中,識別、發現自己更感興趣的項目的。即便這個興趣沒有長時間持續,但每一項學習,都幫他接觸了新事物、帶來了新認知,對於個人的素養,都是加分項。所以,父母沒有必要執著地讓孩子把「興趣」學成「特長」。

當然,是否開始某項興趣學習,也需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因為興趣是孩子的興趣,不是父母的興趣。


過早關注特長,可能給孩子帶來「負面期許」

這個認知來自一次讀者見面會,當時一位媽媽問我,是否需要儘早(比如小學低年級)開始讓孩子學一門藝術方向的特長,以便將來萬一孩子學習成績不好,高考難以考到理想的學校,還可以選擇「藝考」,比別人多出一個選擇。

說實話,這個想法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料。原以為,讓孩子學習某項特長,主要是為小升初考慮,沒想到,竟然有父母連孩子高考的「後路」都給考慮到了。

可是,如果父母把這樣的信息傳遞給孩子,豈不就等於告訴孩子「我對你的學習沒信心」嗎?這樣的負面期許一旦形成,我想父母和孩子自己,對學業成就恐怕都不會再信心滿滿。

把興趣當成特長培養,是個高風險選擇

父母們把孩子的興趣當成特長培養,自然是希望期待中的「特長」,能在各個階段都為孩子帶來更多機會,並且認為這樣是為孩子選擇了一條安全穩妥的路,但實際上,卻忽略了這個選擇中的高風險。

能帶來機會的特長,一定是和別人相比具有相當大優勢的特長。這樣的特長,一定也需要孩子自己做很大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而且還有足夠的天分,才能學得出來。

一個孩子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特長項目上花費太多,能花在學校課程學習上的,自然就會減少。別的孩子全心全意投入學校課程學習,尚且需要格外努力才能取得上佳的學業成就,我們又怎麼能那麼自信地認為,自家孩子在學校學習上的投入沒有那麼多,也照樣能在學業競爭中勝出呢?

所以在做出選擇前,父母們很有必要預見一個自己不願意看到,但卻很可能發生的情況,那就是:做了足夠的努力,但是在特長學習上達不到理想水準,因為努力不足,孩子的學業成就又受到影響。


沒有任何一項興趣、特長,值得犧牲孩子基本能力的發展去學習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就是發展最基本的能力,比如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自主能力、閱讀能力等等。這些能力的發展程度如何,會全面影響到他各個方面的學習,包括學校學習、興趣學習、特長學習,基本能力不足的孩子,恐怕很難在具體的學習項目上獲得良好成果。

所以我有一個基本觀點:沒有任何一項興趣、特長,值得犧牲孩子基本能力的發展去學習。但事實上,捨本逐末的情況實在是太多了,很多孩子都是跟著父母,盲目奔波在一項又一項的特長和興趣學習上,忙到根本沒有時間、沒有機會在那些基本能力上多下一點點功夫。

此外,技能屬性的特長,通常都很難通過自學完成,那麼要習得這項特長,就需要孩子有機會遇到真正高水準、能提供專業教學的老師,而這樣的老師,並非隨處可見,所以父母大可不必只要把孩子送去一個興趣班,就期待他能在那兒學出一個特長來。

即便是有人告訴你,「孩子有某方面的天賦,不學可惜」,我們也需要學會分辨,這個人的專業水準,是否足夠判定孩子身上某些天賦的有無。


使用頭條搜索,閱讀更多關於興趣班的好文。

相關焦點

  • 你是要培養孩子「興趣」,還是要讓他有個「特長」?別盲目報班
    父母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想讓孩子多才多藝。可是,孩子們似乎並不買帳。各種興趣班門口,哭著喊著就是不進去的;我們同一棟樓裡,有個孩子學吹小號,幾乎每天晚上都有一場耳不忍聞的演湊夾雜著來自老母親的怒吼,充斥著整個樓層……所以家長們,一個興趣培養,弄得跟苦行僧一樣,問題到底出在哪?興趣?特長?
  • 嚴禁幼兒園以特長班、興趣班為由收費
    【走訪】幼兒園裡上興趣班很普遍近日,記者走訪多家幼兒園發現,不少幼兒園在收取保教費外,都在開設或和他人合作開展興趣教學。家長邱先生說,女兒在天元區黃山路一家幼兒園就讀,三年時間,他陸續給女兒報了繪畫、鋼琴、主持、舞蹈、圍棋5個興趣班。「有的在園裡完成,更多的是在園外的培訓機構完成的。」
  • 孩子為了躲避上興趣班故意生病,父母到底該如何給孩子選興趣班
    尤其每年到了七八月,各色的興趣各色的班都在一夜之間百花齊放,家長們都成了花圃裡最辛勤的小蜜蜂,每天接接送送忙不停歇,還要經常被娃突然不想上興趣班的念頭給唬的一愣愣的。而且,普通的興趣班早已不能滿足父母的需求。
  • 孩子的興趣班還是家長的興趣班?父母真的了解孩子需要嗎?
    一到周末,孩子們頭疼,家長更是忙,在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和輔導班裡帶著孩子流轉。大家出門談話的主題就是,你家孩子學了哪些興趣班,你家孩子有哪些特長,聽到有的孩子周末什麼都沒有學,什麼都沒有參加的時候,那嘖嘖聲,開始給你上課。「你怎麼能讓孩子在家玩呢?
  • 本月起,嚴禁幼兒園以特長班、興趣班為由收費
    【走訪】幼兒園裡上興趣班很普遍近日,記者走訪多家幼兒園發現,不少幼兒園在收取保教費外,都在開設或和他人合作開展興趣教學。比如,舞蹈班一學期5000元左右、鋼琴班一學期一萬多元、繪畫班一學期3000多元……記者隨機採訪了15位年輕父母,其中13名父母表示,孩子上幼兒園期間,或多或少都有過上興趣班的經歷。「老師不會強制,但會向我們介紹,而且在幼兒園報名還可以享受優惠。」一些家長說。
  • 株洲:本月起,嚴禁幼兒園以特長班、興趣班為由收費
    【走訪】幼兒園裡上興趣班很普遍近日,記者走訪多家幼兒園發現,不少幼兒園在收取保教費外,都在開設或和他人合作開展興趣教學。比如,舞蹈班一學期5000元左右、鋼琴班一學期一萬多元、繪畫班一學期3000多元……記者隨機採訪了15位年輕父母,其中13名父母表示,孩子上幼兒園期間,或多或少都有過上興趣班的經歷。「老師不會強制,但會向我們介紹,而且在幼兒園報名還可以享受優惠。」一些家長說。
  • 給孩子報興趣班注意:三種興趣班不僅費錢還費時間,得不償失
    晴晴上了那麼貴的輔導班,還在珠心算的比賽中獲了獎,應該是優秀如「別人家的小孩」。可是主持人現場隨便出了個最簡單的加法6+9=?晴晴卻表示太難了,算不出來。這讓現場所有的老師都傻眼了。媽媽和姥姥每天就沒別的事幹,就是領著孩子參加芭蕾、表演、聲樂、鋼琴、珠心算等各種興趣班。可以說為了培養孩子操碎了心,付出了所有。
  • 陪孩子上興趣班,做父母的要了解這些,不然只是白花錢
    我是家有兩男孩的瘦子媽媽,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孩子上興趣班的事情。我們都知道,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當父母的早早就開始給孩子安排上各種早教班、興趣班。說實話,看著身邊一個個熟識媽媽的孩子都上了興趣班,我的內心還是有點小著急,這年頭的孩子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才藝,上一個好一點的學校都會很困難。
  • 廈門爸爸發愁:「孩子班裡每個小朋友至少有兩三個興趣班,感覺輸在起跑線上了!」別讓興趣班壓垮你的孩子...
    有小孩子的家庭,都避免不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孩子教育中,越發「重要」的教育培訓:各種補習班、英語班、奧數班、舞蹈班、鋼琴班、書法班……有很多父母,生娃前也曾信誓旦旦:我是肯定不會給孩子報補習班的,娃快樂就好。生娃後,畫風就全變了:我事業都可以不要,堅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開心的「興趣」,揪心的「特長」
    (插畫由喬智大叔授權使用)一位媽媽問我怎麼看待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學習,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我嘗試為這道辨析題給出的答案。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會上各種「班」,其中和學校課程無關的,有的父母會叫它們「興趣班」,有的父母會叫「特長班」。說法不同,意義也完全不同。
  • 中產階級家庭給孩子報興趣班:鋼琴已「沒落」,小眾特長才顯高端
    於是,鋪天蓋地的興趣班便應運而生,家長們為了孩子能夠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拔得頭籌,不光要嚴抓孩子的學習,還要培養孩子的特長。於是,孩子們不光要努力學習,還要在諸多的興趣班之間輾轉。 許多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甚至年齡更小的時候,就給他們報了各種興趣班,我們來了解一下,在諸多的興趣班中,哪些才是家長們的心頭之愛呢?
  • 舞蹈興趣班隨便換 用好多興趣班幫孩子挑好老師
    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學習舞蹈嗎?在讓孩子學習舞蹈時,家長又應該注意些什麼?其實,因學習舞蹈導致截癱並非是一個高概率事件,家長不必過於擔心。但事關孩子健康,家長還是需要有憂患意識,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孩子的身體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受到傷害。
  • 孩子上興趣班半途而廢,家長應該怎麼辦?
    近來送孩子去上繪畫班,有一個平常總一起等孩子下課的家長跟童童媽說,上完這最後幾節,不準備再讓孩子繼續學了教育從娃娃抓起,現在的家長已經不滿足只給孩子報學習類的補課班,不管是樂器、舞蹈還是書法、體育,興趣班也已成為了孩子課餘時間的標配
  • 夫妻倆為娃上興趣班吵架鬧離婚,孩子上興趣班父母要知道的幾件事
    我的同事張姐,一復工上班就對我們幾個好友吐槽,宅家的這段時間因為孩子上興趣班的事,張姐和她老公吵到要離婚。吵架的原因是,張姐覺得女孩就應該學學彈鋼琴、古箏,於是半年前花了5萬多給女兒買了一架鋼琴,還請了家教,一對一在家教孩子。
  • 當孩子對興趣班失去興趣
    每個父母或多或少有送孩子上各種興趣班每個父母讓孩子上興趣班的目的不盡相同唯一相同的是,我們都為此費時費力又費錢可孩子呢?往往三分鐘熱度就想放棄。@尊貴的咖啡 說:看了題目,真怕看到結尾是「家長想通了,不再學了,家長孩子都開心了,再灌一通雞湯」,幸好不是。因為是我的話,我還是會想辦法完成初衷。感謝你,我不必懷疑自己。@笨笨滴青兒 說:不少人都覺得只要有興趣就能堅持,但凡不能堅持的是沒有興趣,所以「尊重」孩子要放棄,這是多大的一個誤區。
  • 李玫瑾:再「望子成龍」也別送孩子上這3種興趣班,費錢還坑娃
    文/樂仔(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如今的家長對小孩的培養和教育都非常上心,不僅注重小朋友的學習,同時也關注小孩的興趣培養。吳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小學,小朋友的成績還可以,有一次開家長會的時候吳女士發現,小孩班上其他的同學都開始報起了興趣班,於是她也盲目跟風,幫孩子報了類似的興趣班。
  • 幾歲為孩子選擇「特長班」最合適?
    >幾歲為孩子選擇「特長班」最合適?2011-06-30 09:39:2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許多父母為了孩子將來的發展,在幼兒時期就送孩子參加特長班。但是,幾歲送孩子參加特長班最合適,怎樣為幼兒選擇特長,成了許多家長很頭疼的問題。    從2歲起開發潛能    在寶寶2歲左右時就應該擴展他的眼界,在認知方面培養孩子的興趣。
  • 給孩子報興趣班注意:三種興趣班不僅費錢還費時間,得不償失
    去年看過一個教育節目——《老師請回答》,有一期來了一個家庭,3年為了孩子上興趣班賣了北京的一套房,一共花了120多萬。有一個叫晴晴的女孩,今年七歲,三年的時間家人竟給她花了120萬的課外培訓費!!!可以說為了培養孩子操碎了心,付出了所有。現在人們富裕了,更加關注孩子的教育了,因此對孩子的期望更高了,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的特長,更加優秀。
  • 孩子的興趣班or家長的興趣班?興趣班對孩子真的有用嗎?
    昨天跟朋友聊天,說他家的孩子又報了一個興趣班:擊劍。然後問我朋友多少錢一年。朋友開心地說:5000塊一年。言下之意就是非常便宜。什麼?什麼時候5000一年的興趣班在家長眼裡都算便宜了。後來一想也就釋然了,跟其他的一年2、3萬的興趣班一比,5000一年的可不就是便宜了嗎!
  • 興趣班鄙視鏈,究竟是為了父母還是孩子?
    自從父母有了孩子之後,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惜花費巨大的財力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最近,在教育方面「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排最後」的話題瞬間引發網友的熱議。「鋼琴竟然在興趣班中排最後?」想當初,鋼琴這個項目在我們眼中屬於高大尚的樂器,如今竟然成為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的最底端,這究竟是為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