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怎麼備課?這3個新理念、4個技巧一定要學!

2020-12-13 騰訊網

優秀教師怎麼備課?這3個新理念、4個技巧一定要學!

備課是一個將學生、教材和教師自己進行多維整合的過程,是一個教師知識準備、心理準備和情感準備的過程。

備課變得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需要老師的技巧和匠心,那麼,關於備課有哪些新的理念和技巧呢?

三個新理念

備課新理念之一:教師要成為學習設計師

教師兩大專業行為,即備課與上課,二者比較,備課更為專業和重要。備課的專業說法是學習設計。課堂革命的前提是學習設計的改進,而常規備課不適應核心素養的要求。專業方案直接關聯學習設計。教案就是教師專業度的一個重要體現。但是許多教師的教案並不專業,也不專門。

不專業、不專門體現在三個方面:形式不專業,還是幾十年的老套路,即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等;生產過程不專業,許多教師並不會認真寫教案,不分析具體情形,照搬照抄,甚至直接在網上下載下來;不專門,有教師不因人而異、因時而變,一個教案用多年。

而專門方案的制定需要理論、規範、技術和工具的支撐。學習過程中無流程的任意發揮現象已比較普遍,教師要成為學習設計師,掌握高質量學習的技術,才能構建高質量的課堂,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備課新理念之二:始終帶著產品的思維展開

產品思維線路圖是這樣的:

先發路線——顯性的逆向設計,即預期會用一個怎樣的產品交付來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整個過程需要邊生產邊學習。

跟進路線——隱性的導航設計,即在尊重和滿足用戶的需求和體驗中埋下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並不知不覺地導航著用戶的認知走向。

錯綜交互路線——只有顯性與隱性緊緊貼合,才能實現課程目標,也就是說,既要始終以「用戶需要怎樣的產品」來貫穿,也要逐漸被「我希望你能產生這樣的共鳴」所影響。

這種過程實現了所期待的理想學習狀態:學習是主體積極參與的一種源自於內在需要的活動,是不斷地積累與打破經驗、建立並改變範式,不斷地更新、充實、發展自我的過程。

學生從開始確立選題起就是有產品化預期的,需要不斷洞悉誰會需要這樣的產品,並將一系列有設計的「打法」貫穿於研究之中,一路的解決問題與自我成長又是對能力、態度、精神品質的鍛造,最終看到自己的產品誕生並得到廣泛的認可,學生在完成一次學習閉合的同時內動力再次激發,學習的能量在巔峰中得以存續。

備課新理念之三:充分放大關注學生差異這一維度

如何備好一節課?需要考慮的維度很多,但備課中最需要考慮的一定是學情,而學情中最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差異,因為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是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生發展的前提。

備課中,我們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兩種關鍵性的認知差異:一是起點差異,二是思維差異。

為什麼說這兩種認知差異是關鍵性的呢?首先,學生個體間的起點差異直接決定著教學起點的定位問題,具體到一節課而言,如果教師對「該課背景下」學生個體間的起點差異研究不透,就有可能把教學起點定得過高或過低,甚至錯位,這都會影響教學實施的針對性。

再說思維差異,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有的學生抽象思維發展得很快,有的學生形象思維發展得很好。抽象思維發展得好的學生學習數學就相對輕鬆;而有的學生離開實物就沒有辦法理解,會顯得很吃力。

針對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我們在備課時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提供多種學習材料和設計多種活動方式,供他們選擇,使之每種思維方式與學習材料和活動高度相匹配。

四大技巧

技巧1:常聽「老教師」的課

所謂「老教師」,要麼是對所教內容已經有比較豐富的經驗(比如已教過至少兩輪),要麼是對所教年齡段的學生有著豐富的相處心得(熟悉學生更理解學生)。聽這樣的教師的課,可以使新入行的青年教師減少盲目摸索的風險,在相對較高也更平穩的起點上更順利地摸索適合自己的路。

首先,聽課時不只要記錄課堂流程,更要隨時把自己所關注和思考的東西標註出來,比如對某些概念的深入闡釋,對難點的具體處理方式,對學生特定反應的應對等。邊聽邊主動總結,注意把握整體框架(整節課的主線是什麼,重點和難點如何分布,高潮在什麼位置以及怎樣處理)。

其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只要聽過課就儘可能找被聽課的教師討論,將自己的思考和疑惑追問一番,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當然,很多處理思路是高度:經驗性的,一時也未必能解釋清楚,等自己親自上過課之後,可能就會有進一步的體會。

技巧2:反向設計教學

美國學者將課程設計過程進行了規範化,並且取名為「反向設計」,其實就用逆向思維的方式,來設計教學。

反向設計的程序,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期望的結果。你期望學生了解什麼、知道什麼、能做些什麼,這些就可以形成你的課程目標。

第二步,確定學生應該達到的程度。也就是用測驗來衡量學生的學習表現,評估學生對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除了測驗,你也可以採用提問、觀察、對話,以及一些更傳統的方法,比如背誦或者默寫。

第三步,對教學活動進行計劃。考慮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利用什麼樣的活動、素材和資源,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內容,達到學習目標。

技巧3:用思維導圖備課

「思維導圖」的表現形式雖然是圖,但本質還是思維。為此,在運用思維導圖備課之前教師應該做到五個讀懂:

一是讀懂課標。課標是我們教學的綱領,設計教學時讀懂了課標才不會在教學時與其背道而馳,領會了課標理念,我們的設計才能更具有創新性、有效性和開放性。

二是讀懂教材。教材是教學的藍本,只有讀懂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的地位、目標、重點、難點,才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正確處理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

三是讀懂習題。習題是編者精挑細選的,每一道習題的背後都有著深刻的寓意,關鍵看老師能否讀懂其意圖,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四是讀懂自己。包括自己的教學心態、教學情緒、專業水平等諸多影響教學的個人因素。反思自己的知識水平:今天的這節課,我目前的知識水平能否應付?要上好這節課,我需要哪些知識儲備?

五是讀懂學生。學生是課堂教學主體中的主體。我們教學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成長。教學前,學生不是一張白紙。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上。」

技巧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體現:

當教材中呈現的問題情境與當地學生生活實際相差較遠時,教師可以將其換成學生熟悉的事物;

當教材提供的學習內容、數據信息等與本班學生實際狀況有差距時,教師可以作適當調整;

當教材安排的課時對本班學生來說過快或過慢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當然,這些調整與變動是建立在對教材的研究與對學生的了解基礎上的。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主要表現在對教材的靈活運用和對課程資源的綜合、合理、 有效利用上,這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課程意識,準確把握教材編寫意圖和教學目的,要避免形式化的傾向。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綜合優化的過程,是課程標準、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繫的結晶,是教師智慧與學生創造力的有效融合。

——(轉自人教教材培訓侵刪)

相關焦點

  • 教育教學|優秀教師怎麼備課?這3個新理念、4個技巧一定要學!
    外語教育 勾劃未來 關於備課有哪些新的理念和技巧呢? 備課是一個將學生、教材和教師自己進行多維整合的過程,是一個教師知識準備、心理準備和情感準備的過程。
  • 3個新理念,4個技巧,優秀教師這樣備課!|支招
    備課是一個將學生、教材和教師自己進行多維整合的過程,是一個教師知識準備、心理準備和情感準備的過程。 備課變得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需要老師的技巧和匠心,那麼,關於備課有哪些新的理念和技巧呢?
  • 【教學方法】3個新理念,4個技巧,優秀教師這樣備課!
    備課變得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需要老師的技巧和匠心,那麼,關於備課有哪些新的理念和技巧呢?教師兩大專業行為,即備課與上課,二者比較,備課更為專業和重要。備課的專業說法是學習設計。課堂革命的前提是學習設計的改進,而常規備課不適應核心素養的要求。專業方案直接關聯學習設計。教案就是教師專業度的一個重要體現。
  • 教師要精心備課
    備好課可以加強教學的計劃性、針對性、藝術性、創新性,有利於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讓課堂成為引力場、思維場、情感場,成為師生的生命發展場。 壹 備課要注意新理念
  • 開學後,養成這3個習慣,助你成為優秀教師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社會未來的棟梁,教師是辛勤耕耘的園丁,教室是學生成長的土壤。孩子在學校的成長,在很大的程度上都與教師有關,優秀的教師往往能夠讓學生愛上學習,主動學習,親其師,信其道,說的就是優秀教師所具有的特殊魅力,這裡,分享一些優秀教師具有的習慣,希望能幫助你變得更加優秀。
  • 課改新理念,教師備課十要素
    課改新理念,教師備課十要素 http://www.hteacher.net 2015-10-07 19:32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大學新進教師:您知道備課應該避開哪五個"坑"?
    這樣一來,高校新入職的新教師的崗前培訓工作就要滯後了。但即便是沒有經過系統培訓,甚至連教師資格都還沒有考過,但急需用人的一些高校,肯定會安排新進教師下學期承擔教學任務,登臺講課了。新手小白迅速上臺講課,第一個要過的就是備課關。近年來,大學新進教師的學歷都很高,科研實力不俗;但論備課、講課,有一部分新教師卻心裡沒底。
  • 大學新進教師:您知道備課應該避開哪五個「坑」?
    小編作為一名老教師,想跟年輕教師探討一下,初任教師,備課時咱們該避開哪些「坑」呢?一、只有借鑑沒有創新備課是個腦力勞動,智力活動,就要求教師一定要在借鑑的基礎上創新。但一些新手,由於不太熟悉教學,缺乏必要的創新,陷入只有借鑑沒有創新這個「坑」中。
  • 沒有教師經驗如何備課?不慌,這5個方法,輕鬆解決你的不安
    剛入職沒有備課經驗的新手老師,要如何快速學習備課,並達到好的上課效果呢?今天分享一些小經驗給大家。第一點:知識的準確比教學技巧更重要。很多新老師非常希望獲得好的教學效果,但一心抱著這樣的心態,容易陷入對課堂氛圍和教學技巧的片面追求 ,忽視了知識的傳播和準確性,課堂一片熱鬧,可是教學效果非常糟糕。
  • 大學新進教師:你知道備課應該避開哪五個坑嗎?
    小編曾經有次聽了一名新進教師的課,課件中提供了一個表格和相應的數據,可是,課件上就沒有標註這個數據來源於哪裡,數據採集的時間段都沒有,教師也沒有介紹。課堂上把這個"三無"資料呈現出來,就是失誤,這種數據根本沒有任何價值。 所以,教師在備課中,僅僅只有一次備課是不夠的,一定要有二次備課甚至三次備課,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消化教材,對教材的進行轉化和再造。
  • 優秀的「懶老師」攻略:備課、批作業、改試卷的5個訣竅
    相信大家都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懶老師。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的日子讓很多老師難以忍受,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多看看書充實自己,教師一定要讓自己從重複性的教學工作中解放出來! 那哪一些工作是重複性的?就是那些你能一邊聽電視劇,一邊完成的工作,例如改作業和改試卷。
  • 一位優秀教師的3條備課建議:這樣備課,上課才輕鬆
    備一節常規課,課前一定要先弄清楚具體的關注點。首先,我要談論的是常規課,即俗稱的「過日子課」,不是為了嘗試某種新理念或新教學技術的「實驗課」,也不是為了展示某種前期或成果的「公開課」。其次,我假設教師希望課堂的目標是「常規教學任務」,或者反過來講,並未顯著地偏離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最後,下面所談論的內容主要供工作三年內的年輕數學教師參考,工作了五年之後關注的問題就不太一樣了。
  • 職業院校教師備課「三部曲」
    基於核心素養培養目標,教師備課的實質是對課程進行「二次開發」,須歷經備宏觀、備課程和備學情這「三部曲」,最終才可達到「備於神」的最高境界。把學生素質置於三要素之首,體現新時代教育的新要求。(3)在課程設置上,有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兩類。備課時要求課程內容緊密聯繫生產勞動實際和社會實踐,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注重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精神的培養。(4)在1+X證書制度的實踐上,要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有關內容及要求有機融入課程教學,促進書證融通。
  • 要上好課,備課是關鍵
    然而,教師備課則是將這種教育理念轉變成可以觸摸的教學現象和可以操作的教學行為的橋梁,走進課堂教學改革,備課的要求應更具有科學性、人文性、實踐性和生成性。要深入備課,筆者認為要注意以下九個點。  一、 深入研讀教材,把握教材主脈。  教師們日常備課時,解讀文本的環節大多只瀏覽「參考教案」。在常態下撰寫的教案裡,見不到「教材解讀」這個至關重要的環節。
  • 如果老師備課只做這些,難怪學生學不好。
    備課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有了充分的備課,老師才能在課堂上有的放矢,遊刃有餘。很多老教師可以不怎麼備課,就去上課,這裡提醒新教師千萬別學,這是教學大忌。因為老教師已經有深厚豐富的教學經驗,甚至已經把教材吃透,所有課程的重難點已經印刻在腦海裡,他們能這麼做,但新教師千萬不能。你得一步一步,扎紮實實地備課,不要投機取巧。
  • 這三個技巧讓你成功試講上岸
    而越來越多的地方重視教師的專業技能—試講,因此,這裡給各位考生總結了三個方面的試講技巧,只要把握這幾點,保證你的課堂讓考官眼前一亮。技巧一:備課多留心1.看重點:備課過程中一定要看這個單元的單元導語,它揭示了本單元教學重點,第二是看課後練習,主要提示了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也給備課提供了方向;3. 內容豐富多彩:試講時間一般在15分鐘,考場上因為氣氛的原因自己把握時間不是很準確,就需要多準備,自己可以根據情況來刪減;4.
  • 小學語文教師使用統編新教材,一定要注意這3個問題!
    一篇課文如果學生喜歡讀、喜歡學,再討論這篇課文難不難的必要性就不大了。 由此看來,理解、把握教材時出現的問題,多數情況下還是教學觀念的問題。教學前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是怎麼想的,教學跟得上他們的發展需要,要認清教學目標,吃透統編教材的編寫理念和編排意圖。
  • 優秀的「懶老師」攻略:備課、批作業、改試卷的5個訣竅!你是這樣的嗎?
    相信大家都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懶老師。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的日子讓很多老師難以忍受,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多看看書充實自己,教師一定要讓自己從重複性的教學工作中解放出來!其實備課並不屬於重複性的工作,但更高效的備課方式也能給教師節省許多時間。
  • 老師是怎麼備課的?
    「如何備課」這是一個大問題。首先,來提問或找答案的應該都還是教師新手,有經驗的老師不會需要這樣一個答案,更重要的是,當他們在準備新課教學時,他們想的不會是「怎麼備課」這個問題,而是「教什麼」的問題(剛踏上教師之路的小朋友們請好好體會這一點)。所以「如何備課」的關鍵,最重要的在於看清自己「教什麼」的問題。沒有經驗的人可能會說「教課本」啊。
  • 中小學教師資格面試技巧點撥,一定要做好筆記!
    2016年下半年的教師資格面試時間是2017年1月7日和8日,距面試時間只有32天,如何高效的利用這段時間備考是各位考生要思考的問題。今天,幫考生梳理歷年面試考情,總結面試技巧,希望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教師資格面試流程主要分為六大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需要關注的細節。例如:10分鐘的試講過程須按照「講課」形式進行,「說課」形式不予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