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謐,是一種境界

2020-12-13 騰訊網

在距離成都往北110公裡的地方是蓉城的後花園——青城山,同時也是著名的道家聖地,以青山幽靜而得名,在青城山山門不遠處,深藏著一家別致的度假酒店,「深藏」是因為它融入在天然的植被之中,就連進入的道路都有點曲徑通幽的味道,生怕外界的喧囂破壞了它的寧靜,這家酒店名叫:六善,英文是:six senses。

但或許很多人並不知道,六善起源於一個真實的愛情故事,20多年前,Sonu Shivdasani在一次外出度假中遇到了當時的瑞典模特Eva Malmstrom,苦追三年後終成眷屬。

有一次,二人來到馬爾地夫度假,在沉迷於印度洋上的安靜之後,Sonu決定買下一個島嶼送給Eva,為表達對她永恆的愛意,之後他們打算在這座島嶼上建造一座屬於自己的房子,但出於對大自然的保護,他們用最純樸的方式在巧奪天工的設計下,打造出一套極其休閒的度假別墅,而由於當地政策的原因,這套別墅最終以酒店的形式展現在眾人眼前。

1995年,這家酒店正式落成,帶著無敵的海景泳池和頂級的水療設施,成為時下馬爾地夫最貼近於自然的住所,這裡沒有阿聯那種富麗堂皇的裝飾,但擁有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迷人景致,即使4000美金一晚的價格,也沒能阻擋全球追求品質調性的人群前往。

之後六善在東南亞等地修建了10餘家,每一個地方都美到極致,趟在它的任何角落,所帶來的靜謐都能讓人獲得極度放鬆的心境。

與六善一樣,定調「靜謐」的還有一個豪華汽車品牌——林肯,它雖然沒有和六善雷同的愛情故事,但兩者之間卻有相同的「人生格言」:它們都希望帶給擁有它的人去享受凝固時間的奢華與重疊空間的意境。

靜謐時光,執筆抒心,歲月痕跡甚好。

靜謐是一種境界,同時也是衡量奢華的一種維度,隔絕無畏的幹擾,還原難能可貴的棲息之地。

林肯將這個理念賦予在它的第二次生命之中,而第一次是由福特創始人亨利福特的兒子埃德塞爾福特將它收購的那個時刻。

或許更清晰的理解可以是:奔馳發明了汽車,福特讓所有人買得起了汽車,林肯讓他們開始認識到什麼才是豪華車。

1922年,埃德塞爾福特出任林肯董事長,那時他留下了一句名言:「父親造出了最受歡迎的汽車,而我,則要造出可以流芳百世的經典。」

之後在1936年,林肯造出了美國第一輛帶著流線型的汽車,取名為林肯Zephyr,而從那時開始,流線型這一理念成為未來汽車的趨勢,同時它成為空氣動力學的領導者。兩年後,林肯的設計師Frank Lloyd Wright造出了一款雙門敞篷——Zephyr Continental,被譽為史上最美的汽車,同年沃德汽車報告將林肯的設計稱為「豪華車設計的風向標」。

而後,貓王、瑪麗蓮夢露、伊莉莎白泰勒、以及華特迪士尼、帕布羅畢卡索先後成為林肯的車主,其中他們大多數的座駕被保留至今,存放在不同的博物館中。

然而歷史上的沉澱並沒有讓林肯只忠於講述情懷,反而讓它更致力於不斷在技術領域上的突破,只是林肯沒有想過要循規蹈矩強調真皮的奢華和操控的精準,因為他們覺得這只是豪華汽車品牌必備的基礎實力,於是他們選擇了重塑「空間」的方向,而他們認為對空間的表達不應只放在視覺上的審美,更應當還原出回歸純粹的意境,所以他們選擇了「靜謐」。

然而所謂的靜謐並非隔音這麼簡單,就像維也納金色大廳,從建築的設計之初就在思考它與聲樂的關係,所以林肯先從噪音的源頭出發,選擇了使用更安靜的GTDI發動機,然後在發動機艙、輪眉、底盤、甚至油箱等地方均布滿隔音降噪材料,並採用了AGS主動進氣格柵,此外除了前後排同時使用了聲學夾層玻璃外,車內還採用了ANC主動降噪系統,通過反向聲波來抵消最後那點剩餘的噪音,可謂是能與噪音隔絕的裝備用到了極致。

在這次同一時間比較了在售的六款車型後,發現他們每一款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讓人有一種沉浸般的享受,從REVEL銳威音響的美妙之聲到對抗路感的駕駛樂趣,這種感覺好比為什麼再華麗的家庭影院都比不過一家LUXE巨幕影廳,因為只有真正在靜謐之後,才能放大身體裡潛在的感知力,去獲取自己更想擁有的意境。

所以當你在路上見到一輛林肯帶著節奏悠閒的行駛、不去搶奪紅燈前的那一秒時,你千萬不要認為駕駛者太過佛系,或許他們已將帶30項調節的座椅調整到極度舒坦的位置,並將銳威音響調到觀眾模式,在音樂廳票價最貴的C位聆聽著克羅埃西亞狂想曲。

不過這裡要強調的是,綜上所述只是林肯在心境上的表達,感官上的傳承與進化則是將人帶入這個心境的前提。

林肯的每一款車型都具備極高的視覺識別度,而這一識別度都來自於歷史上最經典的元素,再通過全球頂級設計師的打磨,讓它的設計至今還成為諸多品牌的效仿對象。

比如貫穿式尾燈,在林肯的字典裡稱之為「地平線」,讓人覺得寬闊、有力、值得信任,同時又顯得十分沉穩,和前方星輝式前格柵形成遙相呼應,再憑藉美式豪華車慣用的大輪轂和附有力道的線條襯託,從MKZ、MKC到林肯大陸和領航員,均能給人一種霸氣側漏的感受,但又會覺得它們收放自如、恰到好處。

靜謐對應的標籤詞彙最適合的應當是優雅和姿態,然而要將一款車型具備這樣的標籤,「儀式感」必不可少。

比如航海家,當人走到距離車輛2.5米時迎賓儀式就開始啟動,特別在夜間,車頭與車尾的燈光會逐漸亮起,迎賓光毯投射在你即將走入的車門旁,當你向車門伸出手時,門把手內的燈光會為你點亮,讓你找到最精確的開門位置,同時後視鏡緩慢展開,給人一種舒展的狀態,而當拉開車門時,車內的燈光早已被點亮,兩款液晶大屏呈現出高級的開機畫面,這一系列的動作連貫起來絲毫不輸給踏入半島酒店的那一刻。

此外林肯的車門B柱上的密碼鎖也被保留至今,方便之處在於前往體育運動時,可以通過密碼鎖將鑰匙鎖在車內,一身輕鬆的去幹自己想幹的事情。

而必須要提到的還有全新林肯航海家是首款配備林肯Co-Pilot360智能助駕系統的車型,該系統在集成20餘項人性化駕駛輔助配置的同時引入多項全新技術,包括帶Stop & Go自動跟車及LCA車道居中輔助功能的ACC智能自適應巡航系統、帶ESA緊急避讓轉向輔助功能的PCA防碰撞輔助系統和PIB碰撞後主動制動系統,形成最全面最周到的安全保護。

------

此次在六善的時間不長,離開之前讓我無比捨不得這個地方,面對城市的喧囂和無形的壓力,每個人都在尋求最難能可貴的放鬆,而六善就是在提供這樣的環境,只是我們無法拋棄一切回歸深山,享受寧靜。但林肯在我看來,它的第二次起航正是希望將這樣的寧靜帶到每個人的身邊,在擁擠的城市裡為你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靜謐之地。

同時也有一種預感,林肯的「靜謐」在未來不久,它會與奔馳的舒適、寶馬的操控、雷克薩斯的沉穩一樣,被再次流芳百世。

相關焦點

  • Experience丨一場靜謐旅程,升華出寶馬之悅新境界
    逐漸放下了只追求操控與單一駕趣的執念,探尋寶馬之悅新境界。一年數次來到這裡,西南邊陲的騰衝,神秘的地方似乎有一種魔力,讓從未涉足的人嚮往,讓來過的人流連。沐浴在北回歸線的和煦陽光下,粉牆黛瓦與翹簷飛閣相映成趣,六百年的時光雕琢了和順古鎮的詩情畫意。
  • 愛是一種優雅,想是一種境界;愛著想著,真摯的情從來都不費力
    引語:愛是一種雅,想是搖拽在心湖上的清歡,想你,悠悠的愛意隨著思念之情,在心海中生生不息地沸騰……愛之情的呈現,是由欣賞而來,那是眼裡一道獨特的風景,心中有愛便情不自禁,那是紅塵裡的一種優雅,有愛做底蘊,想念是一種境界
  •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
    感悟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 作者/心柔 一直覺得,寬容,是一種美德。但同時,它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很多時候,道理是道理,行動是行動。能為者,必懂其理也,而知其理者,卻未必能行之。
  • 暖心文案|歲月靜謐,是一種平和的人生態度
    靜謐的時光,將是千帆過盡的醒悟;是歲月沉澱後的寧靜。一個理解,就是最接近心靈的呼喚。There are some feelings, will be more intimate because of an understanding.
  • 林肯的「靜謐」之道,漸入佳境
    以林肯為代表的上一代經典美式豪華轎車,的確有一種特別的「美」,基於TownCar打造而來的頂級高端轎車,在上世紀90年代向國人展示了什麼是Limousine,而「加長林肯」可謂是國人冠於該車的美譽。超大排量的發動機、舒適的乘坐感受、柔軟的通座大沙發,都展示著那個年代美國人對豪華汽車的理解和嚮往自由生活的心聲。
  • 愛一個人有三種境界,最後一種境界最高,別不信
    在我看來,愛其實是一個描述性的詞語,它是指一個人對待感情的深度,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愛代表著一個人的思想意識,精神體驗,行為狀態和物質需求。它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信任,是一種付出,也是一種關心。而男女之間的愛是指,一個人把另一個人當成最重要的人,並渴望自己也成為對方最重要的人的欲望。
  • 空靈和靜謐,是一種無聲的力量
    獨處一室,或閒坐一處,此時的心境要豁達很多,一種自然的生活狀態,頗有些許道家和佛家關於「自然」和「自由」的追求,這種感覺真是妙不可言的。室內的空靈和靜謐,是一種無聲的力量。這或許和石臺裡掩埋的璞石有些關係,大大小小有多大幾十塊,形狀不一。
  • 2020中考語文近義詞辨析:安靜、寧靜、清淨、靜謐
    安靜、寧靜、清淨、靜謐   【同】都是形容詞,共同的語素「靜」,即「沒有聲音、安定不動的」意思,這四個詞都含有「沒有喧譁吵鬧等聲響」之意,都可形容環境、心情。   【異】「安靜」有兩個義項:①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譁。②安穩平靜(形容環境、心情、事物或人的狀態)。「安靜」適用範圍廣,通用於口語和書面語。
  • 聽茶,一種境界,一種參悟
    聽茶,是一種獨處,遠離喧囂; 聽茶,是一種享受,體味清靜; 聽茶,是一種心態,放鬆心情;聽茶,是一種境界,一種參悟。
  • 不羨慕,不嫉妒,是一種境界
    羨慕,嫉妒,屬於一種精神內耗,損傷的都是自己。一個人要有良好的心態和正確的人生觀,不羨慕,不嫉妒,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獲得真正的快樂。不羨慕,不嫉妒,是一種境界情感作家晚情寫過一本書,叫《做一個有境界的女子:不自輕,不自棄》。所謂「不自輕,不自棄」,就是不能自己看輕自己,不能自暴自棄。要自信,要獨立,要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決心和毅力。如此,方為有思想,有境界。我很認同這樣的價值觀,並且我認為:真正自信的人,獨立的人,從來不會羨慕別人,嫉妒別人。
  • 知足是一種智慧,知止是一種境界!
    知足是一種智慧,知止是一種境界! 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知止,是中國哲學中獨有的一種智慧
  • 敬業,人生的一種精神境界
    敬業,人生的一種精神境界  本期主題詞:敬業  嘉 賓  袁吉峰 杭州艾貝斯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史順玉 宋都集團東郡項目綜合管理部副經理  趙勝利 西子石川島停車設備有限公司品質管理部部長  主持人  魏英傑  敬業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敬業精神是一種對工作對事業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
  • 君子和而不同|和諧,是一種境界
    寬容是一種和諧藺相如用他博大的胸懷寬恕了廉頗的傲慢無禮,為了趙國,他收起了完璧歸趙時的怒髮衝冠,斂起了澠池赴宴時的不為瓦全。老將廉頗最終被藺相如的大度所折服,當他負荊請罪、屈膝一跪之時,金山倒、玉柱折,百鍊鋼化作繞指柔。
  • 敬業是一種美德,樂業是一種境界
           「敬業是一種美德,樂業是一種境界。」 敬業是一種美德,樂業是一種境界!(圖/網絡)
  • 【每日靜心】淡然,是一種境界
    淡然,是一種心態,是一種境界。
  •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一種境界,不是一種常態
    這說明知行合一不是一種自然現象,是要後天努力修養才能達到的水平。認識到這點非常關鍵。曾子在《大學》裡面就舉了個真知行的例子,那就是「如好好色,如惡惡臭」。看見漂亮的東西就喜歡,聞到惡臭就討厭,這是真知行。如果把鼻孔堵住,聞不到氣味,那就不知道臭。
  • 一畫:是一種創作原則,一種創作心境,甚至可以說是一種人生境界
    禪宗所說的見性的「性」不僅是人的內心世界的一種描繪,它反映了禪宗對世界存在方式的根本觀點,自在顯現是一種境界,這種顯現是一種生命的原樣呈現,如同禪宗的古德所說的「青山自青山,白雲自白雲」,「青山不礙白雲飛」,「雲在青天水在瓶」。雲自飄,水自流,花自綽約,柳自窈窕,一切都自在優遊,就像黃山月輪禪師在回答弟子「如何是本來面目」時所說的:「不勞懸石鏡,天曉自雞鳴」。
  • 佛性與禪心是一種生命的境界
    順從一些,不要硬來,更不要折騰,也不要爭來爭去的,不爭有時候就是一份清醒劑,隨緣就是一種積極的平和心態。中正平和講的就是心念與心態,包括有什麼樣的言行,就擁有什麼樣的人生,起心動念是特別關鍵的。不受他人幹擾,不受外力左右,人若能活出自我,自然不會與他人攀比,也不會在意他人的評價的。這樣就自然會讓人變得樂觀與坦蕩,生命也就變得單純而喜悅了啊。
  • 獨處,是一種境界(經典!)
    靜謐的美更顯得青山空靈,悠閒自在,美妙怡人。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享受到那份寧靜,尋得一個人的清歡。有的人,身處鬧市被人群包圍,卻內心一片孤獨;有的人,遠離人群一個人獨處,卻感覺生活非常的快樂。一個人的自卑,是一種情緒;一個人的自信,是一種能力。自信的人,才能夠鎖定目標,不畏困難,不會迷茫,獨自走下去。自信的人,內心都很強大,把孤獨當成享受,在獨處中與自己的心靈對話,遇見真實的自己。
  • 孤獨有三種境界,你是哪一種?
    孤獨第一境界:你不缺陪伴,缺的是理解上大學的那個時候,第一次見到我的舍友小雲,他很靦腆,人也很好,對每個舍友都笑呵呵的,誰有事他都樂意幫忙,配上他微胖的身材,一副老好人的樣子。雖然他平時總是一個人去食堂吃飯,一個人去逛超市,一個人去看電影,但是大家不覺得他不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