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三箭定天山,一生從無敗績,實力堪比小說裡被神化的人物

2020-12-20 百家號

現在有很多的電視劇都在演繹古代的英雄,不過為了神化人物根據原創作品去改編了很多的情節,會令很多人對歷史產生誤解。很多人應該都看過《大唐女將樊梨花》,裡面講的是薛仁貴的兒子薛丁山還有兒媳婦樊梨花的故事,重點突出的是薛丁山還有樊梨花,然後在真實歷史上是沒有這兩個人的,反倒是薛仁貴的英勇形象被就此弱化了,他的兒子叫做薛納,這個薛納同樣也是戰功顯赫,他是唐朝的羽林軍將軍。

樊梨花、薛丁山
薛丁山

很多人都不了解真正的薛仁貴,覺得他只是一個被小說神化的人物,所以很少人知道他的真正實力如何,其實你查閱過薛仁貴的資料後,你就會發現薛仁貴真的是一個傳奇人物,真的很有實力,戰績顯著。

薛仁貴本名為薛禮,生於公元前614年,死於公元前683年3月24日,是唐朝初年的名將。因為薛仁貴的父親薛軌早逝,因而薛家就家道中落了,在薛仁貴年少的時候,日子過得比較的清貧,地位也比較的低下卑微,主要是以種田為業,不過薛仁貴從小就很刻苦習文練武,特別精通武術。當薛仁貴準備遷先輩的墳墓時,妻子柳氏就提出等他富貴歸鄉的時候再遷也不遲,薛仁貴也覺得應當等自己立功揚名之後再遷墳,於是就去應徵當兵。薛仁貴一入沙場就是四十多年。

剛入軍營的薛仁貴憑著自己的能力嶄露頭角。公元前645年的時候,也就是貞觀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親自領兵出徵高句麗,在同年的三月,劉君邛的軍隊被團團圍住,無一人可以脫險,眼看著就要被敵軍殲滅,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薛仁貴挺身而出,自己單槍匹馬的直取高句麗將領的項上人頭,然後把將領首級懸掛於馬上,高句麗的軍隊紛紛驚怕不已,膽戰心驚,於是就匆匆忙忙的退兵了,在這次戰役中,薛仁貴名聲遠揚,得到讚賞。

薛仁貴

在公元前654年閏五月初三的夜晚,天突降暴雨,引發山洪暴發,大水衝到了玄武門,不過守衛的將士已經逃走,皇帝的性命也是岌岌可危,薛仁貴發怒呵斥道:哪裡有天子生命危及的時刻,守衛之人貪生怕死就逃跑的?薛仁貴臨危不亂,登上門框向皇宮大聲叫喊,警示內宮。唐高宗李治因為薛仁貴的機智勇敢就得以躲過這次災難。最後在唐高宗撤離之後,唐高宗的寢宮就被大水淹沒了,唐高宗很感激薛仁貴捨身相救,於是就賞賜一匹御馬給薛仁貴。就此趨勢來看薛仁貴的前途無可限量。

薛仁貴

在公元前661年,薛仁貴和鄭仁泰一起領兵出徵趕赴天山,薛仁貴一起連發三箭射死敵方三人,看到薛仁貴百發百中的箭法,敵軍已經被威懾到了,屈服於薛仁貴的神威,就下馬主動投降。這就是最有名的三箭定天山。之後薛仁貴更是降服了高句麗,給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公元前666年,高句麗的大臣淵蓋蘇文被病死了,他的兒子泉男生就得到了掌國大權,不過泉男生的兄弟野心開始暴露,趁機發難,驅逐泉男生。泉男生就向唐朝求救,六月的時候,李治任右金吾衛將軍龐同善還有營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聘用泉男生之子泉獻為鄉導,一同討伐高句麗,在同年十二月的時候,李治任命李勣為遼東大總管,兼任安撫大使,出任遼東前線的最高指揮官,這次徵伐高句麗的戰役中,薛仁貴也參加了。薛仁貴率領三千人進攻了高句麗重鎮扶餘城,這時候有部將和他說現在我們的兵力不充足,不要輕易進攻。可是薛仁貴卻覺得這是用兵策略,不在於兵力的多少,儘管現在兵力不比敵方多,可是依然可以獲勝。薛仁貴這次身先士卒,一共殺死、俘獲了高句麗軍一萬餘人,在薛仁貴的帶領下,軍隊勇猛精進,只要唐軍出現之地都被收歸唐朝,唐軍一時聲威震天,扶餘川的四十多座城池,都是順利收歸唐朝,紛紛被唐軍降服。

薛仁貴

之後薛仁貴在高句麗都城平壤和其他的大軍會和,對高句麗都城平壤形成了包圍之勢,九月的時候,高句麗滅亡,那時候僧人接納唐軍,給唐軍開門,一聚攻破平壤,俘獲了泉男建,從此,高句麗就滅亡了。在這場戰役中,唐朝一共收穫了一百六十七座城,還有九十九萬七千戶口,以後唐朝就掌管了高句麗以前的地區,設立了安東都護府。在這次戰役中薛仁貴立了大功,得到了高度重視,之後班師回朝得到了很大的賞賜,被封為平陽郡公,率兵兩萬人守護在平壤。薛仁貴來到平壤之後,並沒有虐待她們,也沒有看不起高句麗人,而是撫養孤兒,同時贍養當地的老人,治理平壤地區的治安問題,還破格提拔任用高句麗的人才,把平壤地區治理的井然有序,表彰還有鼓勵當地品行端正、行為優異的老百姓。因此高句麗人都很喜悅,忘記曾經的亡國之恨,放下了心中的仇恨,可以說是很感激薛仁貴的出現。

薛仁貴

薛仁貴主要的成就就是唐太宗貞觀年間,在安市城擊破高句麗,之後再次擊破高句麗軍,在公元前666年的時候,在滅亡高句麗的戰役中表現勇猛,682年在雲州之戰中,薛仁貴乘勝追擊,擊敗突厥軍,單人能力就斬殺了突厥軍上萬人,俘虜了幾萬人,也收穫了很多的戰績,取的大捷。

薛仁貴

薛仁貴在歷史上是一個英勇無畏的大將軍,從一開始步入軍營開始就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仿佛就是為國家而生的,在每次的戰役中都能獲勝,所以說他在現實中是可以和小說中的神奇人物相提並論的,並不是小說為了神化人物形象而造出薛仁貴這個神奇的人物。薛仁貴這一生從未有過敗績,現在的他還是一樣被我們記在心裡,永遠都是在沙場上無所畏懼的英勇形象。

相關焦點

  •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白袍戰神薛仁貴!
    小編在小的時候就看過《薛仁貴傳奇》這部電視劇,對於白袍將軍薛仁貴也是嚮往不已。薛仁貴這個人的一生是非常傳奇的,一生徵戰幾十年,功勳卓著,更是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典故。其中就有「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一貌退萬敵」、「良策息幹戈」、「仁政高句麗」、「愛民象州城」等赫赫功勳。
  •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大唐名將薛仁貴
    大唐龍朔元年,唐高宗命薛仁貴率軍西徵,攻打鐵勒。次年,平,留下了「三箭定天山」的美譽,薛仁貴之名震徹西域。薛仁貴率軍赴天山後,面對的是十數萬鐵勒九姓軍隊。薛仁貴臨陣發三箭射死三人,其餘挑戰者下馬請降。薛仁貴乘勢揮軍掩殺,大敗九姓鐵勒。接薛仁貴又追擊鐵勒敗軍,擒其首領。
  • 薛仁貴徵西: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薛仁貴大怒,一個人騎馬衝進敵陣,朝那個神射手衝去,最後竟活捉了那個人。龍朔元年(661年),回紇九姓鐵勒突厥發動叛亂,唐高宗命右屯衛大將軍鄭仁泰為主將,薛仁貴為副將,領兵赴天山平亂。臨行前,唐高宗問薛仁貴說:「古代的神射手可以射穿由7層鐵片包裹的鎧甲,你能不能射穿5層呢?」
  • 歷史上的三箭定天山的神勇將軍,是否一生毫無敗績?
    薛仁貴是北魏名將薛安都的後代,其祖輩都是當官的人,到了他這一代家道中落,但是也阻擋不了他報效國家的心。貞觀十九年,李世民東徵高句麗,唐朝將領劉君邛受困無法脫身,薛仁貴大展神威救下了他,從此名揚唐軍。之後他受到了李世民的賞識,四處徵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 「將軍三箭定天山」指的是誰 誰這麼厲害
    「將軍三箭定天山」指的是誰,誰這麼厲害?「將軍三箭定天山」,謂大將武藝高強,聲威服人。這裡的將軍指唐朝名將薛仁貴,「三箭定天山」指薛仁貴大敗回紇鐵勒九姓突厥的故事。薛仁貴(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
  • 一代名將薛仁貴的滑鐵盧:被迫向異族屈膝求和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都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小說話本流傳下來的,他們身上有著無數的傳說,其中不乏誇大之處,但卻往往更加深入人心,唐代也有這麼一個英雄人物,這個人就是薛仁貴。薛仁貴是小說《薛仁貴徵東》、評書《薛家將》的主角,他在小說中是白虎星轉世,從小就家境貧寒,好不容易娶上老婆也只等住在寒窯裡面。
  • 白袍將軍薛仁貴故裡河津藏奇景
    說起唐代名將,薛仁貴可謂其中的佼佼者。「良策息幹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這些廣為流傳的故事,讓薛仁貴光環加身,也引發了很多民間故事對其的演繹,窮小子一朝成為一代名將,與妻子柳氏的故事更是傳播久遠。那段充滿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難以考究,但薛仁貴是唐朝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卻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 他被稱為「白袍將軍」,憑三箭降服九個部族,卻因女人留下汙名
    除了隋唐演義小說上經常會提到的程咬金、秦叔寶、尉遲敬德等人之外,事實上還有一個人也常常被人提及,並且他的故事屢屢被拍成影視劇,而這個人就是薛仁貴。薛仁貴,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出生於農民家庭,家境貧寒,以種地為業。
  • 大唐有一個虎將,此人據傳有九牛二虎之力,三箭之下可以定敵軍
    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少年時的薛仁貴家境充實,愛好武藝兵法,而且精通十八般武藝,他也特別能吃,一人飯量頂十人的量,他家的財產全部都是他練武和有一個大飯量才窮的,到最後吃了上頓而沒有下頓,而且薛仁貴一人飯量頂十人,沒過多久家中已經一貧如洗,在無奈之下求道朋友那裡,他的朋友聽說了此事慷慨的拿出一半家財送給了薛仁貴,但沒多久糧食又吃沒了,而且薛仁貴生的高大威武,又天生神力,山裡的野味都快打沒了
  • 薛仁貴的孫子為何反唐?李隆基的壓迫與否定,讓他難以忍受
    唐朝名將薛仁貴,可以說是一個十分傳奇並且知名度很高的人,也正是因為知名度過高,所以關於薛仁貴為原型的文學作品也很多,其中包括薛平貴以及《說唐演義》中對薛仁貴的兒子薛丁山和孫子薛剛的描述。在演義小說當中,薛丁山十分勇猛,薛剛更是直接反唐,其實這些人物都是有歷史原型的,今天我就根據真實歷史來講一講薛仁貴的孫子反唐的事情,也許跟演義中的精彩會有很大的差別,但這就是真實的歷史。
  • 薛仁貴將軍三箭定天山,除了箭,他最霸氣的武器是什麼?
    像項羽的天龍破城戟,三國呂布的方天畫戟,典韋的大鐵戟,初唐名將李靖、薛仁貴,以及中唐中興名將、《紅樓夢》中賈珍點過的傳奇《滿床笏》中所唱誦的郭子儀的方天畫戟,後唐太祖李克用的虎威戟等,差不多都是伴隨著一個個讓人血脈賁張的英雄時代出現的。「方天」兩字,直如愁雲慘澹,龍戰於野,流星趕月,白虹貫日。畫戟上的方天,可與上天相比之意。
  • 唐朝名將薛仁貴,你知道他的老婆是誰嗎?她是河東柳氏千金
    當時的薛仁貴空有一身本事而無處可用,後來跟妻子商量打算遷移自家祖墳,以此來轉運獲得更多的機會,柳銀環看得出丈夫的大志,不想他僅僅因為這點困境就要把命運寄託鬼神,她希望自己的丈夫是個響噹噹的英雄,於是她勸說薛仁貴不要遷墳,等待機會建立功業,衣錦還鄉再考慮遷移祖墳的事。
  • 評書演義中的弓神代表,薛仁貴上榜,一人冷箭射中關羽!
    評書演義中的弓神代表,薛仁貴上榜,一人冷箭射中關羽!「書接上文,咱們上文書正然說到!」「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小編聽過袁闊成老師播講的評書《三國演義》,聽過劉蘭芳老師播講的評書《嶽飛傳》、《楊家將》,聽過單田芳老師播講的評書《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七俠五義》、《白眉大俠》、《童林傳》,也聽過連麗如老師播講的評書《東漢演義》。評書,是每一個成年人心中的永遠的回憶,是童年的代名詞。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盤點一下眾多評書演義中的神射手,一部評書,一個代表!
  • 名將薛仁貴三次徵討高句麗隱情
    第二年,薛仁貴又和梁建方、契必何力等,與高句麗大將溫沙門戰於橫山。當時,薛仁貴手持弓箭,一馬當先,衝入敵陣,所射者無不應弦倒地。接著,又與高句麗軍戰於石城,遇善射敵將,殺唐軍十餘人,無人敢當。薛仁貴見狀大怒,單騎突入,直取敵將。那個敵將懾於薛仁貴勇武,來不及放箭,即被薛仁貴生擒。
  • 評書演義中用戟的猛將知多少,打賭你只認識薛仁貴而不認識他!
    評書演義中用戟的猛將知多少,打賭你只認識薛仁貴而不認識他!「書接上文,咱們上文書正然說到!」「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小編聽過袁闊成老師播講的評書《三國演義》,聽過劉蘭芳老師播講的評書《嶽飛傳》、《楊家將》,聽過單田芳老師播講的評書《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七俠五義》、《白眉大俠》、《童林傳》,也聽過連麗如老師播講的評書《東漢演義》。評書,是每一個成年人心中的永遠的回憶,是童年的代名詞。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評書演義中用戟的猛將,打賭你只認識薛仁貴而不認識他!
  • 薛仁貴祖孫三代,虎將有誰?
    薛仁貴、薛丁山、薛剛祖孫三代人,滿門忠烈,同為大唐英雄。可你知道嗎?以上這三位,除薛仁貴外,其餘二人是杜撰出來的人物。薛仁貴出生於614年,是北魏河東王薛安都的六世孫。李世民當皇帝時,他才十四、五歲。而薛仁貴出道時,以經30多歲了。那是公元644年,貞觀末期之事。李世民親徵高句麗(今朝鮮)。薛仁貴在高句麗戰場,所向無敵,令敵軍望而生畏。
  • 此人小說神化為天狗星下凡,定邊疆禍亂戰功顯赫,可惜功高震主,結局...
    古代許多文學作品中在講述某個歷史有名人物之時,在對其來歷出生,文學作者是非常喜歡下苦功夫的,如此,常以虛構神話之手法便成了他們給文學人物鍍金的最佳利器,使得一覽人物有著別有洞天之感。例如《說唐》裡的羅成,作者便將其虛構成乃上界白虎星君下凡,《鏡花緣傳奇》裡的武則天,書中便將其渲染成乃心月狐下凡擾亂李唐天下,以解被李世民隋末剷除的十八路反王的冤魂等等。
  • 隋唐英雄穿越大對決,宇文成都PK薛仁貴誰更強
    隋唐英雄四猛十三傑,其中第一傑是李元霸,第二傑是宇文成都,這兩人都是虛構人物,所以都被吹上了天。宇文成都是橫勇無敵將天寶大將軍,一堆形容詞磊出來的貨,一條鳳翅鎦金鎲三百二十斤,古代十六兩一斤,換算成現代重量就是四百斤。據傳這貨是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轉世,身負三載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