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廣東人邢立達:直播吃12000年前的猛獁象肉,邊吃邊淡定吐槽

2020-12-19 騰訊網

關於凍豬肉能不能吃的問題在網上的討論一直熱烈,不少網友紛紛發出疑問:凍了這麼長時間的肉到底還能吃嗎?這個問題我相信大家不用擔憂,因為廣東就有這樣一位奇人,竟然吃了冷凍了12000年的猛獁象肉,非但毫髮無傷,還淡定的說了七個字,令人讚嘆!

結緣古生物學

1982年,邢立達出生於廣東潮汕的一戶書香門第。祖父為特級語文教師,祖母為數學教師,父母也是各行的翹楚。

高中時期的邢立達就對古生物,如恐龍、化石等神秘的事物感興趣。在董枝明教授的影響下,邢立達多次去雲南考察,挖掘恐龍化石。

基於研究成果創辦了中國大陸第一個恐龍網站,名為「恐龍網」,這個網站被中國的古生物學家們給予高度的評價與認同。

2005年該網站由中國古生物網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人類學研究所合作共同改良,還獲得了「第一屆全國優秀科普網站」的超高榮譽,在「十佳」網站中名列榜首。

無奈,熱愛古生物學的邢立達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選擇古生物學或者與其相關的專業,反而去阿爾伯塔大學學習了金融學。但是在大學期間,他仍然保持著對古生物學的熱愛。

2004年,在他上大學的期間,他出版了一本名為《恐龍之最》的書。打開了他科幻小說的寫作之路。陸續地,他在《新京報》、《博物》等雜誌上發表一些科普類文章同年他就開始著手寫名為「真相三部曲」的科幻小說。

每一部的出版都收穫了不錯的銷量。這讓他又重新拾起了對學習古生物學的熱愛與執著。他的作品《化石真相》、《翼龍大傳》分別獲得了寫作界很高的獎項,這極大地鼓舞了他要研究古生物學的信心。

熱愛是條很長的路

大學畢業後的邢立達到《南方月刊》文化板塊做了大半年記者,相較於文字工作的枯燥無味,邢立達還是更熱愛他所一直痴迷的古生物學。

所以邢立達毅然辭去手頭的工作,選擇在學業上更上一層樓,向成都理工大學提出進修請求。之後他就在祿豐世界恐龍谷和中國地質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恐龍。

學到了自己熱愛的專業,邢立達開心非常,選擇了恐龍足跡學這個專業後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研究之中。

重慶綦江、永川、大足,甘肅劉家峽,雲南祿豐、版納,遼寧四合屯,吉林延邊,江蘇東海,河北赤城,新疆烏爾禾,西藏昌都,廣東南雄,四川自貢、古藺,貴州赤水和北京延慶……凡是有可能發現恐龍遺蹟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這段苦心求學的日子裡,邢立達收穫了很多。不但在各個雜誌上發表了很多論文,在學術界站穩了腳跟,還收集了很多珍貴的化石藏品。像古鳥琥珀、恐龍琥珀、介形琥珀、蛙琥珀、古蛇琥珀……這些藏品的價值和意義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試吃猛獁象肉

要說邢立達真正被我們所熟知,是從2011年網絡直播吃猛獁象肉那件事情開始。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冰河世紀》那部電影吧,這部電影猛獁象呆萌可愛。但在現實世界中,它可是重達12噸的龐然大物。

人類也有和猛獁象共存的年代,那時人們把猛獁象當作食物殘忍的捕食和獵殺,當最後一個冰河時代走向終結時,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了覆蓋在北半球的冰川融化,猛獁象沒有適宜的生存環境,整個種群隨著冰河世紀的終結滅亡了。

有一些古生物學家推測,生活在亞歐大陸上的猛獁象有一部分轉移到了北美大陸,成為了哥倫比亞長毛象。所以對於猛獁象的滅絕一直是有爭議的,希望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達,通過克隆猛獁象的DNA能夠復活猛獁象。

2011年,俄羅斯東部西伯利亞地區永久凍土中出土了猛獁象大腿的腿骨。邢立達聽此機會,竟然從西伯利亞運來了一些腿肉,準備和兩個小夥伴們開始烹飪。

由於這條象腿,距今已經有12000年的歷史了,如此長時間的凍肉不知是否會對身體有害。為防止肉質中含有細菌,邢立達在吃猛獁象肉前,先給自己服用了抗生素。

他們也想了好多種烹飪猛獁肉的方式,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最能保留食物本味,也是我們祖先最常用的烹飪方式——燒烤。

他將兩塊猛獁肉放在火上燒烤,同時還撒上了鹽、花椒、大料等各種調料,等它烤熟後,兩人開始大快朵頤起來。邢立達拿起一塊兒猛獁肉試吃,在直播中,他還發出了七個字的感嘆:「嗯,難吃,粗糙,怪味。」

接著他用作家式的細膩筆觸描繪了猛獁象肉的確切味道,口感柴,灰土味重,肉質老難以咀嚼,真的不是很好的食用選擇,這可能也與該肉質冷凍的時間太長有關係。

幸運的是在12000年寒冰的冰封下,猛獁肉上沒有殘留細菌病毒,肉質也沒有腐敗變壞。所以食用過猛獁肉的邢立達還依然健康,身體沒有產生什麼其他的問題。

想到我們的祖先,遠古的人類,為了生存捕食猛獁象,我想猛獁象也是祖先餐桌上一道非常美味的菜餚吧。

經過了這件直播的事件,也邢立達一戰成名,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邢立達的名字,同時也有很多的人詆毀他,說邢立達身為一名科學家運用網絡炒作新書。

但是邢立達的回應卻是堅定而不容詆毀的,他反駁的語言也是強硬有力「如果該出版人、唐振庭是希望通過此次炒作,讓自己的恐龍書大賣,我祝福他們。至於他們對我的不實指控,我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猛獁肉的事件結束後,閆利達又重新地過上了他熱愛古生物的生活:寫作、研究、閒暇無事試吃一下各種生物的肉。這種心態和學習探究的品格真是值得我們學習。我相信閒言碎語是不會影響他熱愛古生物的熱情的,畢竟每一個科學家,每一個紅人都要面對來自是社會各界的輿論和質疑,只要能堅定地做自己,再大的風浪也不怕。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這位廣東人拿到一塊猛獁象腿肉,然後說:煮了吃,吃完有四字評價
    最近,一位波蘭科學家在波蘭的南部地區發現了一處猛獁象的骨頭。在這個地區總共發現了110多具猛獁象的遺骸,此次波蘭科學家發現的猛獁象生活在距今25000年前,這隻猛獁象的骨骸中有一塊燧石碎片,那是一個小燧石箭頭,很顯然,這是當年人類捕殺猛獁象的「兇器」,這說明當時人類已經開始捕殺猛獁象。
  • 他發現世界首例恐龍琥珀,吃過猛獁象肉,稱:味道有點像野豬肉
    對於人類出現之前的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大家都充滿了好奇心,其中我們目前最了解的史前生物應該就是恐龍了。世界上有很多科學家在研究恐龍,中國同樣也有,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位就是邢立達。從金融轉到恐龍研究,這之間發生了什麼?邢立達是我國著名的恐龍方面研究的專家,但是,他最早的專業並不是研究恐龍。
  • 恐龍達人邢立達:成了「網紅」的古生物專家
    「人形錦鯉」「一己之力」「直播吃4000年猛獁象肉」,他又是身背多重標籤的網紅。專家也好,網紅也罷,在眾多的恐龍愛好者心中,邢立達就是一個妥妥的恐龍達人。邢立達,廣東潮州人,80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副教授。更不可思議的是,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2016年中國大陸學校排名裡,中國地質大學排名升至12位。
  • 凍了幾千年的猛獁象肉味道如何?中國人試了試,說太糟糕了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65,閱讀約2分鐘猛獁象誕生於第四紀冰川時代,距今約300萬至3700年。它們身高約5米,重達10噸。由於體毛較長,脂肪層較厚,它們能很好地抵禦嚴寒,經常在冰川中行走。
  • 「恐龍獵人」邢立達
    邢立達的科研成果顯著,多篇論文登上國際頂級期刊,37歲的他破格成為博士生導師。在科研之外,他有著科普達人、科幻作家等多個身份標籤。他在微博上直播吃4000年前的猛獁象肉,在微博上賣萌,最愛說「嚶嚶嚶」。
  • 吃4000年前猛獁肉?這位「恐龍達人」,憑一己之力讓母校排名猛漲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位高材生,他與恐龍結下了不解之緣,還嘗過4000年前的猛獁肉呢!這位年輕的古生物學者叫——邢立達。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就接受過很好的教育,在學習方面更是積極認真,從不馬虎。邢立達在小時候和很多男孩子一樣很喜歡恐龍,覺得恐龍非常的神奇有力量。
  • 科學史上的「硬核」實驗:冰凍數千年的猛獁肉,吃起來是啥味道?
    此前,就有幾位科學家做了一次非常硬核的試驗——他們烹調了一份冰凍了至少4000年的猛獁象腿肉樣本,並且嘗試了猛獁肉的真正味道……最硬核的科學實驗:嘗試冰凍千年的猛獁肉雖然在大約4000年前,猛獁象就在地球上徹底滅絕了,但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著一個天然的食物儲存處——「凍土」,它的神奇之處就在於能讓成千上萬年前的古老生物保存著完好的肉質。
  • 從記者到恐龍專家,吃4000年前的肉,百篇SCI提高學校排名
    古生物學是一門繁瑣而乏味的學科,能在這條路上堅持走下去的人少之又少,能在這方面做出顯著成就的人更是鳳毛麟角。但研究古生物學,對我們人類自己卻有諸多的益處。80後青年邢立達,曾因吃四千年前的猛獁肉而受到廣泛關注。
  • 網評最好吃的4種小吃,全吃過的送4瓶冰鎮可樂,讓你邊吃邊喝
    網評最好吃的4種小吃,全吃過的送4瓶冰鎮可樂,讓你邊吃邊喝。說起美食啊,對我們大多數朋友來講可能都會滔滔不絕,說個三天三夜都不帶重樣的,我們在座的個個絕對都有發言權。我們有地域之分的八大菜系,十大菜系還有高規格的國宴,滿漢全席等,當然最多的還是我們平時就能吃到的家常菜和街邊的各種小吃。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最近網絡上評選出來的最好吃的五種小吃,全吃過的,可以說是資深吃貨了,小編就送你五瓶冰鎮可樂,邊吃邊喝,過足癮。
  • 女生晚餐吃對了,不用節食也能瘦,邊吃邊瘦,不想瘦的別吃
    大家好,我是雷小廚,每天堅持自己下廚,用最簡單的食材,烹飪出最合胃口的家常美味,歡迎關注!女生晚餐吃對了,不用節食也能瘦,邊吃邊瘦,不想瘦的別吃,沒錯, 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我們女生想要變美的第一步就是要瘦來,那麼如何才能瘦下來呢,這是我們很多人共同的難題,除了邁開腿就是管住嘴,減肥件事情絕對沒有捷徑的,現在正是一年當中的減肥黃金季節,抓住這段時間,適當的運動加上合理的飲食就能成就美美的自己啦,那麼怎麼吃才算合理呢?
  • 更有「限定新品」上演聖誕初雪,邊吃邊告白!
    更有「限定新品」上演聖誕初雪,邊吃邊告白! 福利和使用方法見文末
  • 邢立達:與恐龍對話的「網紅」科學家
    2011年,他在微博上直播「吃4000年前的猛獁象腿肉」,還詳細記錄了口感:和野豬肉差不多,粗糙的口感,邪惡的感覺,有點沙土味道……引來了許多網友圍觀。邢立達展示琥珀。受訪者供圖更為轟動的發生在2016年。
  • 關心妍在酷狗直播解鎖甜品time,邊吃邊唱歌聲驚豔眾人
    4月7日,關心妍空降酷狗直播特別策劃的「酷狗雲享樂」【睡衣音樂會】欄目,與屏幕前的歌迷一起重溫港式金曲。期間不僅有充滿樂趣與看點的下廚環節,更迎來神秘嘉賓「空降」助陣,精彩程度五顆星。晚上八點半,關心妍如約亮相直播間後,便現場迫不及待展示她的宅家技能——製作一份飯後甜點。在下廚前,關心妍在線教大家正確的洗手方式,倡導健康衛生的飲食習慣。
  • 這家牛扒餐廳稀奇,邊吃著牛扒還可以邊學習煎牛扒
    5月9日和小夥伴相約在超級牛扒吃牛扒的時候,巧遇到店內在做直播,不但有著各種牛扒介紹、還會現場製作、現場試吃。還有著大廚現場教煎牛扒,不但可以吃,還可以學,真是太有意思了。超級牛扒在灣悅城的三樓,遠遠就看到招牌。入門就是開放式的廚房,可以清晰地看到廚師們在烤制牛扒。
  • 臺北6大頂級和牛燒肉,邊看邊流口水,實在太誘人啦!
    各位「無肉不歡」的肉食女,今天小編精選了臺北6間頂級的和牛燒肉,不只有超澎湃牛盤套餐,一次就能吃到多種不同部位的牛肉,還有臺北百萬夜景配美味燒肉!是不是光聽就流口水了呢?快一起吃起來。1.旺盛苑和牛生牛肉吃過一次,就想立刻在預約下一次!
  • 日本最殘忍的一道料理,把魚肉全部剔除,邊吃邊觀賞魚骨遊泳
    我們都知道除了中國之外,世界各國也有他們相應的美食文化,因為他們的歷史背景不同,所以美食文化之間也是有很大的差異,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對於美食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可能在我們中國人看來特別美味的食物在很多老外看來就難以接受,而老外們經常吃的東西讓我們一日三餐都去吃的話,我們中國人可能也吃不習慣
  • 北京動物園內設「野味」餐廳 可邊看動物邊吃野味
    設在(北京)動物園的餐廳供應鹿肉、鴕鳥肉等「野味」菜餚,被稱為「最牛餐廳」。在動物園邊看動物邊吃野味,惹來一些市民質疑。餐廳經理稱經營手續證件齊全,原料來源是專業養殖場和大型超市。  昨天(19日)來到動物園內名為豳風堂的餐廳。
  • 寶寶邊吃邊玩,危害到底有多大!
    寶寶邊吃邊玩就會使得一部分血液被分配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從而減少了胃部的血流量,妨礙對食物的充分消化,使得消化機能減弱,導致寶寶食欲不振。2. 導致厭食寶寶吃幾口飯就玩一陣子,必然延長了進餐的時間,飯菜變涼,容易被汙染,也會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加重厭食情緒。如果飲食營養長期跟不上,將導致寶寶身材矮小孱弱。
  • 邊吃邊喝是好是壞?
    虎老師回答:「為什麼不讓孩子邊吃邊喝?不僅不是壞習慣,算比較好的飲食習慣。這孩子,我看好她。」沒想到這個回答引起一些人的詫異,一種觀點徹底顛覆的感覺。虎老師從小就邊吃飯邊喝水,如果不喝水或者其他飲料就有些難以下咽的感覺,到如今每頓飯必準備一杯水、牛奶或豆漿、紅酒在手邊上。但是娶的老婆正好相反,吃飯的時候不喝水或飲料,為這事虎老師奇怪了多少年了:你不渴嗎?
  • 來二仙橋公園,邊坐火車邊吃火鍋!
    來二仙橋公園,邊坐火車邊吃火鍋!> 成華區融媒體中心對成都吃貨而言火鍋在食物榜單裡排名一定很靠前毛肚、黃喉、鮮鴨腸鴨血、串串、午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