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物業糾紛案例分析八則,解決策略

2020-12-11 物業講壇

常見物業糾紛案例分析八則

一、家中遭偷,物業有責?

某小區居民住戶李某家裡兩個月內遭小偷三次「光顧」。事發後,李某要求物管提供小區內的電子監控資料,沒有想到在主要位置的監控器早已壞了,其他位置的監控器模糊不清,很難辨認出小偷的相貌特徵。

律師認為,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網購包裹,物業該不該代收?

某小區的鄧小姐從網上購買了一件188元的衣服,她接到了快遞員的電話,稱包裹已到,而當時她正在單位上班,便讓快遞員將包裹放在門衛處。

然而,門衛翻遍物管處所有寄存的包裹,才將鄧小姐的包裹找到。包裹雖然找到了,但門衛的心情卻很複雜:「我每天要做保潔、巡視、防火防盜,代收包裹真不是我們的份內事。」

律師認為,籤收快遞或包裹是收件人本人的責任,原則上小區保安或物管人員沒有代為籤收的義務,特別是一些重要或貴重物品。

物管公司是服務公司,在物管合同服務條款中包含了幫業主處理一些事物的義務。

如果物管幫忙代收了,而包裹出現丟失或損壞,那麼物管還是存在一定的保管責任。快遞過程中,包裹如果遺失、損壞,由快遞公司承擔主要責任。

三、小區內停車被劃傷,誰負責?

業主程女士反映,包括她的車在內的二三十輛小車在小區裡連續多次被劃傷,向物管反映。物管稱,不在規定停車位停放的車被劃傷與他們無關,程女士等小區業主卻覺得小區物管應該有責任。

律師說,物管費和停車管理費是不同的,具體要看雙方是否籤訂有停車保管的協議,如果有協議按照協議履行,沒有協議可能無法追究物管責任。如果業主與物管籤訂了協議,明確約定了雙方的權利義務,車主按照規定的地方停放,物管應當對車輛的損害承擔責任。

四、物業公司有權擅自停水嗎?

謝小姐先後兩次到物業管理處打算繳納自家的水電費,但物業工作人員明確拒絕:「要交就要連公攤費用一起交,不然就不收!」

更讓人驚訝的是,一名業主在檢查水閥時,竟發現自家的水錶已被拆掉。

律師稱,除非業主與物業公司籤訂了相關合同,承認由物業公司管理小區的水電供給,否則物業公司無權擅自關停供水。

五、物業有權禁裝太陽能熱水器嗎?

在一些小區內,有的業主想自己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卻遭到了物業的反對,物業這種做法合理嗎?

律師解釋說,物業管理公司對整個小區負有管理職責,有義務和權利維護小區的整體性和統一性。是否允許裝設太陽能熱水器,主要要視物業管理公司與業主在物業管理公約中是否有約定,其次要看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是否構成對牆面、頂層或鄰居空間的佔用或破壞。

六、首層住戶要承擔電梯費嗎?

「住在一樓,平常不用電梯,就不用交費了吧?」

面對業主的普遍質疑,律師解答說,在高層住宅中,首層住戶在沒有特殊預定的前提下,應該與其他樓層住戶一樣,承擔電梯運行維護費。首先從財產權上和實際使用結果角度上講,首層住戶需要交費,其次電梯為一層用戶也提供了服務,所以從電梯的服務角度看,一層用戶也需要提供費用。

七、車在小區被盜,物業管賠嗎?

「車在家門口被盜了,是不是該找物業賠?」

律師解釋說,業主和小區物業管理只存在車位使用關係,並沒有保管義務,除非有證據證明車輛的損壞或被盜是小區物業管理的疏忽或管理不善造成的。

比如小區實行24小時保安站崗值班制,盜賊入門後,業主連續求救無效;或者小區實行電子監控,錄像帶上有盜賊的頭像,而當值保安卻沒有發現,或發現盜賊沒有及時制止等,才有可能通過法律途徑得到索賠。

八、公共區域照明費如何分攤?

「我住在一樓,可是為何樓層燈的電費也要分攤?」

律師解釋說,住宅樓內公共照明系統屬公共設施,其產生的電費屬能源費範疇,按照《城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服務收費暫行辦法》的規定,該能源費用可以計入物業管理費成本,並由受益人即樓內全體人分攤。

相關焦點

  • 寫字樓物業案例分析及解決方案
    與物業牽扯的相關事件頻頻發生,對此,我整理了如下幾項案例加以分析:案例一:業主因房屋質量問題拒交物業服務費2019年6月長沙市業主吳某以其房屋牆體開裂、屋頂漏水,請求對口的物業服務公司進行處理,但是物業服務公司以物價上漲和無維修基金拒絕處理,導致吳某蒙受損失為由拒絕向該物業服務公司交納物業服務費
  • 珠海市物業合同糾紛案件法律大數據分析與風險防控白皮書2020
    六、新冠肺炎防疫期間物業服務企業的風險防範建議七、附錄八、結語前 言近年來,隨著人們維權意識不斷提高,業主委員會在各個居民小區的建立,物業服務企業承擔的法律風險越來越大,同時《民法典》的出臺也完善了物業服務合同的籤訂規則。
  • 法院案例選:物業糾紛典型案例 4 則
    法院案例選:物業糾紛典型案例 4 則 6小時前規則要述01 .案例索引:廣東廣州中院(2011)穗中法民五終字第3025號「詹某與某物業公司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見《詹某訴某物業公司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前期物業管理費的調整須經「雙過半業主」同意》(張怡),載《人民法院案例選》(201303/85:184)。03 .
  • 物業典型案例分析之業主共有權糾紛
    導讀此案例為首例援引《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審結的業主共有權糾紛案件,通過公開審理、公開宣判的方式變庭審為課堂,為《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之後的實施與運行提供了寶貴的司法經驗,同時也起到以案釋法、普法宣傳的良好效果,對於促進業主合法維權,督促物業服務人規範履職以及全力打造法治物業有著重要的示範意義。
  • 常見的不當得利糾紛案例及解決方式
    導語:隨著生活日益發展,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矛盾糾紛也在不斷的增加,本文將舉出幾個常見的案例為大家解讀什麼是不當得利及遇到不當得利糾紛的解決方式一、工程不開工且保證金不退還2016年初,小甲(化名)以轉包工程為由向幾家工程公司招標,小乙(化名)的公司中標,小甲要求小乙繳納
  • 活用案例解決糾紛事半功倍
    「這是四中院主辦的報紙,定期郵寄給我們,是我們解決糾紛的『法寶』。」侯志武說。 記者看到,書櫃裡面的期刊還包含《案例參考與研究》《年度典型案例彙編》等,主辦單位均是重慶市四中院。 牆壁四周掛著各類流程圖與數據表。
  • 居間合同糾紛常見案例分析
    行業的發展,伴隨著糾紛的出現,本文將就居間合同糾紛中的常見問題予以分析。案例一:(2017)遼01民終4083號一、案情回放瑞家服務部為中介方丙方,孔某為售房人甲方,周某某為購房人乙方,籤訂《存量房買賣合同》,合同約定由周某某購買孔某的房屋,成交價格為375000元,信息服務費為5600元,合同中約定違約責任條款,即合同籤訂後,違約方向守約方支付定金的雙倍作為違約金,信息服務費由違約方承擔
  • 物業糾紛有八問,問的直截了當,答的一清二楚!
    糾紛一:家中遭偷,物業有責?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構建物業糾紛化解機制「寧夏方案」
    其中,物業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對物業管理活動的行業監管工作,監督檢查物業服務企業存在的服務質量不到位等問題並督促整改,引導物業服務企業規範管理,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物業糾紛;做好物業糾紛行政調解工作;指導重大疑難物業糾紛調解;從物業管理政策法規專業培訓、物業專業人才資源配置支持人民調解工作。
  • 崑山法院召開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多元化解座談會
    為有效化解物業服務合同糾紛,進一步推進繁簡分流機制改革,建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探索訴源治理新思路,近日,崑山法院聯合市住建局、市物業服務管理協會召開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多元化解座談會,全市部分物業服務企業參加了會議。
  • 化解物業糾紛719件!無訟社區,近了
    化解物業糾紛719件!截至日前,累計調處各類物業糾紛719件,社會反響良好。建立物業矛盾分級調處機制,對發生的簡易物業矛盾,調解員堅持法治宣傳與矛盾調處並舉,力爭糾紛即時就地化解;對一般性物業矛盾,調解員穩定並疏導糾紛當事人情緒,使矛盾糾紛在社區調委會得以化解;對複雜矛盾糾紛,社區調委會做好跟蹤調查,及時做好勸說穩控工作,社區法律顧問及時介入,以案釋法,解疑明理,成功化解300餘件物業管理租賃房屋糾紛。
  • 業主委員會糾紛案件分析及5個典型案例
    」新聞通報會,對北京市法院2013年至2017年審理的涉及業主委員會案件的糾紛狀況、特點問題以及對涉及業主委員會案件糾紛法律適用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並通報了5個典型案例。 通過上述案例可見,業主委員會委員的選聘、任職資格、換屆後印章交接等問題,集中反映了業主委員會換屆引發的利益矛盾衝突。此外,業主委員會成員不勝任職責、隨意辭職、辭職後補選難、任期屆滿後難以延續等問題應等亟需有效解決和完善。
  • 《民法典》新規:業主與物業之間,常見的8種糾紛,請查收
    而李老闆因房屋漏水未繳納的物業費,應該與物業、開發商協商解決漏水問題,實在協商不成,可申請法院裁定,但他也不能因此拒交物業費。【案例2】黃某在買了房子後一直沒居住,並沒有享受到物業服務,物業公司還是經常打電話來催交物業費。黃某覺得自己並沒有入住,而且小區私家車亂停亂放,環境亂七八糟,這樣的服務根本不需要交物業費。
  • 經開法庭探索溯源治理新模式 物業普法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為進一步解決轄區物業服務管理問題,化解物業矛盾糾紛,2020年11月4日下午,江南法院經開區法庭受邀到南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凱街道辦事處參加由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治安綜合管理辦公室組織,由吳圩鎮人民政府、那洪及金凱街道辦事處、建設發展局、綜治辦、轄區各村、社區、經開區轄區物業管理企業、業委會代表等一百多人參加的南寧經開區物業管理各類矛盾糾紛法律知識培訓會,會上,經開區法庭王小佳法官以「物業糾紛若干法律問題」為主題進行授課,受到與會人員的熱烈歡迎。
  • 陪審員參與調解 物業糾紛成功解決
    河青新聞網訊 近日,涿鹿法院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了解群眾、善於做群眾思想工作的優勢,邀請人民陪審員王麗傑參與調解了兩起因物業合同產生糾紛的案件,促成案件成功調解結案,受到了當事人的一致好評。原告是涿鹿縣某社區物業公司,被告潘某和張某是該社區兩名住戶。
  • 一次性解決糾紛|某小區物業起訴欠費業主 法院調解雙方糾紛
    到小區實地考察今年7月以來,陸川縣人民法院收到多起陸川縣某小區物業公司起訴欠繳物業費業主,要求繳清逾期未繳物業費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負責審理案件的主辦人覃彬與民一庭庭長陳靜積極聯繫雙方當事人,成功調解6件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促使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達成調解。
  • 朝陽區法院利用區塊鏈化解物業糾紛 專家稱實現了矛盾糾紛「化於未發、止於未訴」
    本報記者 張志偉 見習記者 張博12月10日,北京法院網披露了北京市朝陽區法院探索利用「區塊鏈」化解物業糾紛訴源治理新路徑,目前該項機制已在朝陽7個小區開展試點工作,已有2068份物業合同上傳至物業糾紛訴源治理區塊鏈上。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在治理新路徑的四個環節中,區塊鏈技術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 普法+答疑,這場物業糾紛主題講座很「吸睛」
    為讓居民、物業代表更直觀、更全面的學習物業法律知識,懂得如何運用法律維護自身與業主的權益,大連市人民調解中心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在李家街道一樓活動室舉辦《李家物業法規知識》為主題的講座,街道社區工作人員、社區物業、居民代表共40餘人參加講座。
  • 成立調委會化解物業糾紛
    同時,購買專業服務也起到普法教育作用,有助於提升業主依法解決物業糾紛的意識,推動制定「業主公約」實現社區自治,進而實現「業主自治+專業服務+政府監管」的管理模式。物業糾紛發生在我們的家園,必須正視解決,福保街道探索了一種解決方式,他們不是通過傳統行政手段來強制對話,而是搭建新的平臺,購買第三方服務。刑女士,目前物業糾紛大概是一個什麼情況? 邢傑:我們街道近幾年的物業糾紛一直呈現上漲趨勢,物業糾紛跟勞資糾紛加起來佔到總糾紛的70%以上。
  • 李滄公證處參與調解化解物業糾紛案件
    隨著住房商品化和住房管理市場化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和小區物業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區業主和物業管理公司之間矛盾愈發增多,大批量的物業糾紛案件湧入法院,給法院的審判工作帶來不小壓力。  李滄公證處處駐李滄區人民法院參與訴前調解的工作人員,本著便利當事人和充分發揮公證參與調解的優勢的原則,耐心地與每名業主進行溝通,了解每名業主未按時繳納物業費的原因和訴求,結合相關的政策和法律條文,為當事人分析各自的訴訟風險,提出最優的解決方案,在每個案子同業主和物業公司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勸說後,近一半的物業糾紛案件在訴前得到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