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食育」,其實就是指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教育。目前我國國民對營養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營養意識差、知識缺乏以及不健康的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是引起營養不良和營養失衡的重要原因。應把營養健康作為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營養教育納入教育體系中,有針對性的把此項教育貫徹到教學工作中,使這項關乎國計民生的健康大事落地。
食育教育應從娃娃抓起
食育是全民的教育,但最為有效的食育應該從嬰幼兒開始,甚至包括教育未來的母親懂得正確的孕期營養和育兒知識。從兒童會說話和簡單交流起,就要有意識地灌輸所有飲食的來源、製作、營養價值,以及怎樣吃、吃多少等知識。
兒童時期的模仿能力比較豐富,即使他們在這一時期,還處在小任性,小懂非懂階段,也會在父母言傳身教影響下,會慢慢懂得營養與健康的重要性,隨著年齡增長在連續不斷的教育中,潛移默化地使孩子們認識偏食的危害,給孩子列舉身邊小朋友們「小胖墩型」、「豆芽型」體型都是非正常的健康類型,讓孩子認識到偏食和暴食暴飲會造成這種不完美體型,引導孩子重視食物、珍惜食物,養成健康的飲食和進餐習慣,並自覺做到膳食平衡。
兒童接受「食育」後,才能把健康科學的飲食方式變成自己終身的習慣。兒童時期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對孩子健康成長至關重要,這不僅關係著孩子身體的強健,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提高,更關係著他們人格與性情的形成。調查顯示,家長、兒童在接受「食育」後,能將健康的飲食習慣延續終生,且能從中培養豐富的藝術想像力及正確的人生觀。
食育教育應從科普宣傳抓起
「食育」這兩個字意,在國內目前知之甚少,有相當一部分國民可能停留在沒聽說過這個層面。截至目前,我國已有22個省份699個縣開展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國家試點工作,近10萬所學校開餐,受益學生近2300萬人。另有19個省份529個縣開展了地方試點工作,覆蓋學校近4萬所,受益學生達1000餘萬人。從有關部門的統計中看出,我國怏怏14億人口中,才有這麼少的人口比例受益。然而,在亞洲日本已經抓了幾十年了,食育教育成績斐然,2015年頒布了《食育基本法》,食育在日本國內形成全國普及的良好局面。
食育教育工作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國家長期戰略計劃工程。2019年6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又一次把人民健康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政治站位。國內對食育科普知識的宣傳還停留在每年的5.20中國學生營養日上,由此可以看出,僅僅依靠這一天「營養日」來宣傳食育科譜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抓好此項工作需要全社會及每個家庭的共同參與,這項工作不是一陣風,需要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要引起基層各級組織的關注和引導,特別是要發揮好各級營養學會主導作用,媒體、社區、教育等部門更是責無旁貸,要把健康營養教育科普知識的宣傳列入一部分經費,保證宣傳廚窗、宣傳看板、宣傳標語、宣傳專欄、宣傳書籍能落實到位。據湖北省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雪鋒教授介紹:國家三部委聯合出臺《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後,現在實實在在落地的還不多。因此還有大量工作需要有社會責任的團膳企業,率先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可以預見,目前託管學校的餐飲公司,誰把營養與健康工作率先落地,誰就在未來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誰無動於衷誰就會被市場無情的淘汰。
食育教育應從對食物的感恩之心抓起
現在3-4周歲的兒童已經會背《鋤禾》古詩了,懵懂些「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身為社會自然人,我們必須懂得感恩,決不可忘恩負義,或恩將仇報,那必是違背人之倫常的,是人所不齒的,也必遭天譴。據《會昌解頤錄》記載:唐朝時在曹州,即今山東菏澤,一個名叫史無畏的人,以種地為生,家裡非常困難,常常缺衣少食。而其好友張從真家境殷實,他見史無畏可憐,就借給他一千緡錢,讓他去做買賣。
史無畏很高興,便從他那兒拿了一千緡錢,帶著兒子到江淮經商。沒幾年的功夫,父子倆就賺了許多錢。而張從真自借錢給史無畏之後,就連遭不幸。先遇火災,後被強盜打劫,所有錢財皆空,幾乎揭不開鍋。他來到對史無畏家,希望他能歸還二三百緡錢即可。沒想到史無畏竟然拒絕說:你說我借了你的錢,那你把借據拿來給我看看。
張從真見史無畏說出如此忘恩負義、沒有良心的話,非常憤怒。回家後,他在院裡點一柱香,流淚向蒼天訴說自己的冤情,言辭非常憤概。到了下午,天空中突然湧現大片的黑雲。轉眼間,狂風驟雨兇猛襲來。這時,人們只聽到一聲巨大的電閃雷鳴之聲,然後再看史無畏,發現他已經變成了一頭牛,在那頭牛的腹部有用紅筆寫著一行字:沒有良心的史無畏。半個月之後,這頭牛便死了。或許有人認為這不太可信,其實任何傳說故事都必有其根源,而非空穴來風。
在古代,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一語,概說了老師就如父母;感恩一切助我們成長的人,感恩一切對我們有教益的人。感謝上天的慈悲給我們營造了生存的環境;感謝大自然給予了衣食所需。從小要對孩子灌輸對食物,對事物心懷感恩之心,教育他們珍惜食物,愛惜食物,酌量食用,杜絕浪費!只有從小養成對食物感恩之心的人,長大後,路才會越走越寬。
食育教育應從食品安全營養抓起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託管學校食堂的餐飲公司,只注重少投入多賺錢,全然不顧肩上承載的社會責任,食品安全營養做的也很一般,每當教育部門和市場監督部門突擊檢查時,這些餐飲公司因缺少技術支持也只能應付,這些公司憑藉內部經驗編寫個「營養菜譜」,就算蒙哄過關了,然而,做做樣子後,依然如此,且不科學實用;實際上,真正的經過營養專家搭配的《學生營養配餐標準》才是比較科學合理的,不能想當然的自編自導營養餐來冒名頂替真正的營養餐。
湖北省隨州市隨縣第一高級中學食堂是隨州市唯一試點學生營養餐的學校,引進社會化託管後,就為行業樹立了標杆,食堂從省營養學會特聘常務理事羅文為常年駐校食堂營養顧問,專門從事營養菜譜的搭配工作,並經省營養專家學會監製編撰了《學生營養配餐標準》一書,此書實操性強,指導性強,非常適合目前學校正在深入推廣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落實。可以預見,這所學校食堂組織編寫的標準,在業界普及營養餐中會起到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雖然,我國的國情不同,在學生營養餐落實上,各地情況有別,但相關部門可以在準入制度的源頭上設定條條框框,把那些有社會擔當,有實力投入,能聘請營養專家把學生營養餐落地的專業公司破例引入,把那些實力差,不想投入,沒有真正落實營養餐業績的團膳餐飲公司淘汰出局。
(湖北省隨州市隨縣第一高級中學食堂 席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