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與美籍華裔妻子普莉希拉•陳一起給自己的寶貝baby讀量子物理學,一家子其樂融融。
人家怎麼就這麼樂,咱家給孩子講物理學,怎麼就那麼難啊!
百度知道裡存在無數被忽略的父母的吶喊:「給孩子講物理好難啊!」
嗯,看了以後,心裡是不是好受一點,原來不是因為我中學物理不好,所以沒法給孩子講,而是大家都講不好啊。
大家看出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家和百度集體樓內的區別了嗎?
對,差別在於時間!
在國內,初中二年級,孩子們開始學習物理課,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家長針對初二這個時間點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吶喊。
學校開始上物理課了,不好學啊,公式啊,做題啊,考試啊,孩子厭學啊,父母開始焦慮了,這才開始思考怎麼給孩子講物理,作為家長,真是身體力行地在給孩子示範臨時抱佛腳的標準操作。
其實,也不能責怪那些提問的家長後知後覺,因為他們自己,就沒有在正確的人生階段,通過正確的方式與科學建立正確的原初關係。
什麼是原初關係?就是個體與科學之間,最早的認知連接,類似人際交往的第一印象。
兒童時期是好奇心最旺盛的階段。如果在這一人生階段,與科學建立了良性的、健康的關係,例如物理學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有趣的奇思妙想,大開腦洞的遊戲,那麼小朋友長大了就不會懼怕或者逃避,而是對學習充滿興趣。
其實科學本身就源自人類最原始的欲望和樂趣——理解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
好奇心是科學的第一生產力。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第一顆類地行星的發現者:梅厄和他的學生迪迪爾·奎洛茲,而這一切都始於一個疑問:太陽系之外是否有其他行星乃至生命存在。
這不就是經常能聽見孩子在耳邊嚷嚷的那句:媽媽,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呀?不知道梅厄的媽媽是如何回答的,但她很可能也沒有想到,未來站在她面前的會是一位大科學家。
面對層出不窮的為什麼,面對孩子珍貴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關鍵的技術問題來了:如何與孩子玩好這個提問遊戲?
這次你再也不用假裝玩手機,或者敷衍了事,因為這一次,你有了超級外援——大物理學家李淼教授。
他不僅是中國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更是最會回答孩子科學疑問的人。
他曾用有趣的少兒科普作品《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給孩子講宇宙》等一系列圖書,滿足了許多小朋友的巨大好奇心。他曾經在給孩子講科學的現場,與孩子玩成一片,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科學的知識,更重要的,燃起了孩子們對科學的熱情。
7月23日 19:00,「我問科學家」即將開播!暢銷少兒科普《給孩子講量子力學》作者、大物理學家李淼做客「博集Live」,回答家長和孩子關於地外文明、宇宙、量子力學、相對論等的各種好奇與疑問。
李淼教授近年來將重心放在科普上。他曾經給馬雲、徐小平、羅振宇等許多名人上物理課,從微博紅人到知乎達人,從直播平臺到各種講座互動,淼叔一直在運用各種新媒介和新平臺,傳達他想讓大眾了解的科普知識。
他的《〈三體〉中的物理學》以劉慈欣的《三體》為起點,介紹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現代物理學和宇宙學知識,獲得了第三屆世界華人科普金獎、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原創圖書獎等多項大獎。
少兒科普「給孩子的物理學」系列,常年高踞科普暢銷榜,更屢屢斬獲大獎。
其中,《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獲得文津圖書獎,這是國內最具影響力和分量的圖書獎項之一;同時被評為2018書香羊城年度十大好書、2017年深圳讀書月「十大童書」、2017年中國童書榜「年度優秀圖書」等。
《給孩子講宇宙》更是被中國出版協會評為「2017年度中國30本好書」、2018年江蘇省12本好書,最近獲得第七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近日,李淼教授 「給孩子的物理學」系列的第五本問市——《給孩子講地外文明》,從科學的角度來回應孩子和科學家共同的好奇:真的有外星人嗎?宇宙中是否有比人類文明更高級的存在?
淼叔用趣味的故事和精心的構思,帶讀者思考,以堅實的科學知識,回應人類的狂野想像。
權威科學家的魅力,你感受到了嗎?本次直播,我們將提前徵集、篩選來自大孩子、小孩子們好奇的一些問題,在直播中由我們的超級外援,大物理學家李淼教授直接作答。
錯過這次「博集Live」的「我問科學家」,再等孩子就真上初二了。還不趕快叫上朋友們,一起來和大科學家玩一次超級Q&A遊戲?由你來向科學家提問,揭秘那些你好奇的宇宙的大問題。
7月23日19:00,「博集Live」準時開啟, 「我問科學家」驚喜來襲!
大物理學家李淼教授空降直播間,開啟一小時的直播分享。由你來向科學家提問,揭秘那些你好奇的宇宙的大問題。
掃描下方海報中的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均即可填問卷向淼叔提問!
您的問題可能在7月23日的直播中得到李淼教授的解答,並有機會獲得驚喜獎品!
『直播預告 』
「一個人就是一支騎兵——畢淑敏環遊世界奇遇記」即將開播。
8月6日,我們邀請到了畢淑敏老師做客「博集Live」,與大家一起聊聊她的環遊世界奇遇記!
畢淑敏,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知名心理諮詢師。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師大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向課程結業。
她曾走過南極、北極、巴爾幹半島、中東地區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寫下《非洲三萬裡》、《巴爾幹的銅鑰匙》等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