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集Live×李淼|「我問科學家」,揭秘那些你好奇的科學問題

2020-08-27 中南博集天卷


扎克伯格與美籍華裔妻子普莉希拉•陳一起給自己的寶貝baby讀量子物理學,一家子其樂融融。



人家怎麼就這麼樂,咱家給孩子講物理學,怎麼就那麼難啊!

百度知道裡存在無數被忽略的父母的吶喊:「給孩子講物理好難啊!」



嗯,看了以後,心裡是不是好受一點,原來不是因為我中學物理不好,所以沒法給孩子講,而是大家都講不好啊。


大家看出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家和百度集體樓內的區別了嗎?


對,差別在於時間!


在國內,初中二年級,孩子們開始學習物理課,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家長針對初二這個時間點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吶喊。

學校開始上物理課了,不好學啊,公式啊,做題啊,考試啊,孩子厭學啊,父母開始焦慮了,這才開始思考怎麼給孩子講物理,作為家長,真是身體力行地在給孩子示範臨時抱佛腳的標準操作。



其實,也不能責怪那些提問的家長後知後覺,因為他們自己,就沒有在正確的人生階段,通過正確的方式與科學建立正確的原初關係。

什麼是原初關係?就是個體與科學之間,最早的認知連接,類似人際交往的第一印象。

兒童時期是好奇心最旺盛的階段。如果在這一人生階段,與科學建立了良性的、健康的關係,例如物理學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有趣的奇思妙想,大開腦洞的遊戲,那麼小朋友長大了就不會懼怕或者逃避,而是對學習充滿興趣。


其實科學本身就源自人類最原始的欲望和樂趣——理解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


好奇心是科學的第一生產力。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第一顆類地行星的發現者:梅厄和他的學生迪迪爾·奎洛茲,而這一切都始於一個疑問:太陽系之外是否有其他行星乃至生命存在。

這不就是經常能聽見孩子在耳邊嚷嚷的那句:媽媽,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呀?不知道梅厄的媽媽是如何回答的,但她很可能也沒有想到,未來站在她面前的會是一位大科學家。



面對層出不窮的為什麼,面對孩子珍貴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關鍵的技術問題來了:如何與孩子玩好這個提問遊戲?

這次你再也不用假裝玩手機,或者敷衍了事,因為這一次,你有了超級外援——大物理學家李淼教授。

他不僅是中國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更是最會回答孩子科學疑問的人。


他曾用有趣的少兒科普作品《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給孩子講宇宙》等一系列圖書,滿足了許多小朋友的巨大好奇心。他曾經在給孩子講科學的現場,與孩子玩成一片,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科學的知識,更重要的,燃起了孩子們對科學的熱情。


7月23日 19:00,「我問科學家」即將開播!暢銷少兒科普《給孩子講量子力學》作者、大物理學家李淼做客「博集Live」,回答家長和孩子關於地外文明、宇宙、量子力學、相對論等的各種好奇與疑問。



李淼教授近年來將重心放在科普上。他曾經給馬雲、徐小平、羅振宇等許多名人上物理課,從微博紅人到知乎達人,從直播平臺到各種講座互動,淼叔一直在運用各種新媒介和新平臺,傳達他想讓大眾了解的科普知識。

他的《〈三體〉中的物理學》以劉慈欣的《三體》為起點,介紹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現代物理學和宇宙學知識,獲得了第三屆世界華人科普金獎、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原創圖書獎等多項大獎。



少兒科普「給孩子的物理學」系列,常年高踞科普暢銷榜,更屢屢斬獲大獎。

其中,《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獲得文津圖書獎,這是國內最具影響力和分量的圖書獎項之一;同時被評為2018書香羊城年度十大好書、2017年深圳讀書月「十大童書」、2017年中國童書榜「年度優秀圖書」等。

《給孩子講宇宙》更是被中國出版協會評為「2017年度中國30本好書」、2018年江蘇省12本好書,最近獲得第七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近日,李淼教授 「給孩子的物理學」系列的第五本問市——《給孩子講地外文明》,從科學的角度來回應孩子和科學家共同的好奇:真的有外星人嗎?宇宙中是否有比人類文明更高級的存在?


淼叔用趣味的故事和精心的構思,帶讀者思考,以堅實的科學知識,回應人類的狂野想像。


權威科學家的魅力,你感受到了嗎?本次直播,我們將提前徵集、篩選來自大孩子、小孩子們好奇的一些問題,在直播中由我們的超級外援,大物理學家李淼教授直接作答。

錯過這次「博集Live」的「我問科學家」,再等孩子就真上初二了。還不趕快叫上朋友們,一起來和大科學家玩一次超級Q&A遊戲?由你來向科學家提問,揭秘那些你好奇的宇宙的大問題。


7月23日19:00,「博集Live」準時開啟, 「我問科學家」驚喜來襲!


大物理學家李淼教授空降直播間,開啟一小時的直播分享。由你來向科學家提問,揭秘那些你好奇的宇宙的大問題。



掃描下方海報中的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均即可填問卷向淼叔提問!

您的問題可能在7月23日的直播中得到李淼教授的解答,並有機會獲得驚喜獎品!



『直播預告 』

「一個人就是一支騎兵——畢淑敏環遊世界奇遇記」即將開播。

8月6日,我們邀請到了畢淑敏老師做客「博集Live」,與大家一起聊聊她的環遊世界奇遇記!

畢淑敏,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知名心理諮詢師。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師大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向課程結業。

她曾走過南極、北極、巴爾幹半島、中東地區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寫下《非洲三萬裡》、《巴爾幹的銅鑰匙》等名篇。

相關焦點

  • 博集Live×李淼|我問科學家,揭秘那些你好奇的科學問題(文末有獎)
    對於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來說,我是從哪裡來;為什麼水會往低處流;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吃飯……這些常規的問題還是可以解答。  但有些寶寶就是不走尋常路,總是給父母提出一些超綱的問題,比如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水為什麼會在0度以下會變成冰;真的會有外星人嗎?……宇宙星系、物理量子、時間原理全都給你安排上。
  •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李淼:36年前,我給霍金看了我的計算草稿
    如果李淼不是科學家的話,很可能會是一個成功的段子手。杜蕾斯曾經聯合李淼做了一場答網友問。一位網友向李淼提問:男朋友在ZUO愛的時候想起前女友,這正常嗎?如此八卦的問題,李淼「一本正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太正常不過,男人總是喜歡聯想和比較。不過,若是每次都想起,你不如給他買個娃娃,反正都是替代品。說起李淼,最先讓人想到的是「網紅」。
  • 我是天文物理學家李淼,霍金為什麼偉大,問我吧!
    「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一天剛好是伽利略的三百年忌日。」
  • 李淼:科普做得好就沒人覺得科學高深枯燥
    57歲的李淼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淼叔」,他說,50歲之後,他把人生重點轉到教育和科普上來,而且這條路會一直走下去。從外星人話題入手講生物學在《給孩子講地外文明》一書中,淼叔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回答了孩子們常常會好奇的問題,到底存不存在外星人?如果存在,他們在哪裡,長什麼樣?
  • 「天琴計劃」領頭人、物理學家李淼:科普和探測引力波同樣重要丨70...
    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 吳楓作為中國頂尖的物理學家,李淼是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及籌建人,國內弦論領域最有發言權的科學家,他所著的《暗能量》是國內暗能量研究方面的第一本學術專著。在物理研究領域成果頗豐,李淼卻被稱為「非典型物理學家」,以詩人、科普作家和網紅科學家著稱。李淼很早活躍於科普領域,所著的科普讀物長期在各大圖書暢銷榜首。
  • 李淼:智商的神話
    英國心理學家雷蒙德·卡特爾提出可變智力和固化智力,可變智力指的是解決新奇問題的推理能力,而固化智力指的是與知識和所受教育相關的能力,可變智力隨著衰老會退化,而固化智力則不會。作為一個跨界者,我有點沾沾自喜,你看,我有解決數學和物理問題的能力,因此我的可變智力不低。46歲後我寫詩甚至寫故事,可見我通過後天訓練獲得的能力也不低。你會質疑,寫詩的能力也是一種天生的能力啊!
  • 李淼:不懼院士的身份地位,是一個敢說真話的人
    一個女生問他,您剛剛說的黑洞(black hole)是什麼意思?李淼答道:「這個我不能在這裡解釋...我只能說這是和性相關的...」該事件由於被炒作,結果李淼一下子被扣上了「不尊重女性」的帽子。其實,所謂黑洞的梗,是科普界很多年前就知道的,我很多年前在一些翻譯過來的科普著作上也多次看見過這個梗。
  • 專訪丨物理學家李淼:如何給孩子講關於外星人的事
    李淼用趣味的故事帶孩子想像外星文明,用堅實的科學知識回應人類的狂野想像,了解人類在探索地外文明上的努力與進展,建立對宇宙和生命的科學認知。澎湃新聞記者就新作專訪了李淼。《給孩子講地外文明》對話澎湃新聞:你已經推出了四本「給孩子的物理學」系列叢書,這次選擇講「地外文明」是出於怎樣的考量?
  • 李淼作品集合,小編力薦《越弱越暗越美麗》
    今天,小編為喜愛李淼的朋友精心挑選了TA的3部高分作品,來看看都是哪些呢?1.《越弱越暗越美麗》豆瓣評分:7.8作品簡介:「弱」其實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暗」其實是一股巨大的存在「美麗」其實是科學照進現實後爆發的詩意他是科學家,他是詩人,他是音樂發燒友,他跨過肉身,飛向「終極」【內容簡介】婚姻原來是「四年之癢」?宇宙的秘密都在氣泡巧克力裡?
  • 物理學家李淼:最終決定一個人成就的也許就是洞見和耐心
    他們將和李淼教授在線共處1個月,直接向頂尖科學家發問。你們可能還不知道李淼是誰,看下圖你就知道他又多火!☟李淼讀書會現場這陣勢,那些明星們的新片發布會也不過如此吧!坦率說,我對後天改變智商的信心不大。我不怎麼做智商測試,但也做過兩三次,每次的結果差不多,140左右,據說科學家的智商在130到150之間,看來我處於中遊。如果愛因斯坦的智商只有160,我沒有必要為自己的智商著急,畢竟5萬人中就有一個愛因斯坦的智商,但一百年過去了,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天才只出了一個。智商能通過訓練提高嗎?似乎不能。
  • 物理學家李淼帶小朋友解密外星世界,他感嘆「科普做得好就沒人覺得...
    從外星人話題入手講生物學在《給孩子講地外文明》一書中,淼叔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回答了孩子們常常會好奇的問題,到底存不存在外星人?如果存在,他們在哪裡,長什麼樣?淼叔從我們的猜想開始,講述了智慧生命存在的條件與發展的歷史,以及人類在探索地外文明方面的努力與進展;以堅實的科學知識,回應人類的狂野想像。選擇「地外文明」這個話題其實並非偶然。
  • 物理學家李淼眼中的霍金:愛因斯坦後影響最大的科學家 一生三大...
    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淼認為,霍金可能是愛因斯坦之後社會影響最大的科學家,他發現的奇點定理、黑洞蒸發和對宇宙量子起源的研究是他對物理學的三大學術貢獻,並且啟發了公眾對宇宙探索的興趣。1986年,我去劍橋大學,又見到了霍金。後來兩次,都是在美國。」得知霍金去世的消息,李淼並不意外,「他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太好,都是在硬撐。」李淼認為,除學術成就外,霍金對人類的貢獻更多在於其社會意義。
  • 師者|物理大咖李淼跨界做「科普」,卻最喜歡被稱為「詩人」
    李淼介紹稱,從2008年起,他在一位同行的鼓勵下開始寫新詩,最初沒什麼感覺,寫到第三年,有自己的風格了,高峰時期,每三四天就要寫一首詩。在他看來,詩歌和科學的審美是相通的,帶來的愉悅感也是相似的。「等我退休後,我更願意大家把我看作一個詩人,而非物理學家。」李淼稱。
  •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李淼:33年前,我給霍金看了我的計算草稿
    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很少有科學家像霍金一樣,去世的消息引發普通公眾和科研工作者的集體哀思。對中國科學界來說,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幾代中國科研人深受其影響。「霍金是愛因斯坦之後對公眾社會影響最大的科學家,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物理學家李淼對封面新聞記者說,「他一去世,大家的微博和朋友圈都刷屏了。」
  • 博集Live x 李尚龍丨30歲了,人生還能重啟嗎?
    如果有人繼續問:「三十歲還有什麼機會?」我的回答是:「每個年紀,都會有不同的機會,但機會永遠有。三十歲,才剛剛開始。」機會,和年紀無關。我的回答永遠是:「雖然我不知道這些可能具體是什麼,但我知道,有很多很多很多可能。」也有人問:「如果中國的階層也固化了,我該怎麼辦?」我的回答是:「但是,個體永遠永遠永遠不會固化,你可以通過努力,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如果精確地說,我想告訴你,儘量來大城市,因為在大城市裡,你能有更多的可能。
  • 《你問我答翻翻書:揭秘太空(低幼版)》:給孩子的太空啟蒙書
    前幾天和閨蜜小聚,她問我想給2歲的二寶買點書,不知道買什麼好,希望我可以給點建議。於是,我順手把剛拿到手不久的《你問我答翻翻書:揭秘太空(低幼版)》給了她。這是一本專門給孩子的精美繪本式插圖畫冊,用畫面輔助科普講解,讓那些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不再沉悶。
  • 物理學家李淼給孩子講地外文明
    出版方供圖物理學家李淼給孩子講地外文明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解悅)近日,物理學家、文津圖書獎得主李淼教授再推新作——《給孩子講地外文明》,這本關於外星智慧生命的科普讀物由博集天卷和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
  • 李淼:日本看飛翔的鳳凰
    學習,學習,再學習,磨練好盔甲,才能在需要你衝鋒陷陣的時候,有完美的表現。作為媒體,最重要的是傳達真實的聲音。未來,我們將堅持更加理性,更加中立,客觀冷靜的報導。為了成為一個能夠在日本「正常採訪」的外國媒體,在經歷了種種碰壁、種種屈辱之後,當我在首相官邸舉手提問,每當我大聲說,我來自PhoenixTV,總會被前排一大批日本記者回頭凝視,很難有合適的形容詞形容那些目光,有疑問,有好奇,有觀察,甚至有羨慕。
  • 鮑橒、李淼、田藝苗等十位大咖攜手共談育兒話題
    《最強大腦》雲之隊隊長鮑橒、天體物理學家李淼、青年學者田藝苗、世界記憶大師周強等十位各個領域的大咖,同時出現在一檔訪談節目中,這檔名為《大咖打卡:育兒說》的訪談脫口秀,製作略顯稚嫩,卻為什麼能夠得到眾多文化名人、科學家、育兒專家的青睞?
  • 李淼做客《今日影評》暢評驚悚片《隱形人》
    12月10日,專欄作家李淼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多角度評論電影《隱形人》驚悚質感的同時,也就電影恐懼感的營造方法與廣大觀眾朋友展開討論。面對《今日影評》的鏡頭,李淼以真實案件為例介紹道,某人回家後發現一些物品的擺放位置有了細微變化,而在安裝監控後發現每天都有人在他出門後於家中「生活」,這樣令熟悉的日常生活發生些許變化的事件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