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貴高原是我國的第四大高原,海拔多在800米到2500米之間,雲南是中國的最西南地區,聚集了很多的民族,中國有56個民族,雲南就佔了52個,古滇文化、茶馬古道都使雲南這個邊陲城市,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這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線路。
古香古色透茶馬文化 煙雨濛濛觀壯美梯田
普洱是茶葉的故鄉,是茶馬古道的源頭,當時世界的中心。當年的茶馬古道是中國西南地區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以馬幫為主要交流方式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成功的將漢族和藏族同胞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
寧洱縣同心鄉那柯裡村是古普洱府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是寧洱縣現存較為完好的古驛站之一,保存有較為完好的茶馬古道遺址——那柯裡段茶馬古道、百年榮發馬店、那柯裡風雨橋,還有當年馬幫用過的馬燈、馬飲水石槽等歷史遺蹟、遺物,具有悠久的歷史痕跡和深厚的茶馬古道文化底蘊。
今天陰雨綿綿,地面被雨淋得溼溼的、油油的,這裡四面環山,兩條小河相匯於此,山青水秀,那柯裡村是個寧靜的小鎮子,並不是很商業化,山上種滿了茶樹,非常有層次感。
夜裡,淅淅瀝瀝地下了一夜的雨,早上起床的時候依舊在下,煙雨濛濛,整個世界都籠罩在煙雨中,朦朧而淡雅,詩情而畫意,讓人浮想聯翩,忘卻了城市的煩惱。哈尼族崇尚各種神,有山神、寨神、路神等等,祈求風調雨順。在路邊隨處可見水牛和身穿哈尼族傳統服飾的阿婆,竹簍裡或身後背著小娃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我仿佛懂得了哈尼人對自然的敬畏,對文化的傳承,對生活的閱讀,對生命的尊重。
山峰林立品撒尼人美 雲層之下得見一生緣
蒙自的雲層很厚也很近,非常漂亮,石林風景區是世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天下第一奇觀」的美譽,當然最值得稱道的是這裡是「阿詩瑪」的故鄉。車隊從哈尼小鎮沿著高速疾馳,途中時斷時續的雨,憑添了幾分浪漫的氣氛。伴隨著一曲《彩雲之南》,車隊在行駛了200公裡後終於到達了阿詩瑪故鄉石林風景區。
誰輕輕呼喚
在天上在雲端
讓我日夜想像
在夢裡迴蕩
你身旁
彩雲之南
我心的方向
……
景區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由巖石組成的大型喀斯特石群,穿行其間,怪石林立,姿態各異。壁峰之間,金竹挺秀,山花香溢。穿過一個很小的山洞時,裡面的水清澈涼爽,滴答滴答的水滴聲悅耳動聽,水滴滴過的石頭很光滑,滑的如溫潤的玉。
經過昨天的奔波,悄然間車隊已然進入貴州境內,貴州省也是當年著名的夜郎古國的所在地。今天的目的地是萬峰林,錐狀的山峰,又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山峰有的像佛頭,有的像美女,姿態萬千,難怪劉伯溫當年曾說:「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
貴州不僅僅只有山峰和石林,還有世界文明的黃果樹大瀑布,順著景區內的超長電梯而下,遠遠的就可以感受到,瀑布帶來的雷鳴般的水流聲和細小的水霧撲面而來,瀑布穿過山巔的雜樹飛流而下,似從重重雲層間灑落下來一般,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霸氣,垂落直下的飛瀑,在紅日映照下宛如雨後的彩虹。
位於貴陽市南郊29公裡的青巖古鎮是貴州的四大古鎮之一,建於139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也是全國的詩詞之鄉,古鎮裡有原住民,並不是非常的商業化。漫步在青磚鋪就的小路上,青苔在訴說著他的古老,黛色的青磚細膩而肅靜,磚雕門樓、古樹隨處可見。
茶馬古道就像一首詩,蘊藏著馬幫人們千百年來對生命的詮釋和對美好生活執著的嚮往。茶葉,清香而持久,就像普拉多一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長盛不衰。國學大師饒宗頤鼓勵我們說:「人,當詩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