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6 20:28 |金華援疆
為了加強教師之間教學方法的交流,發揮援疆教師的專業引領和示範性作用,溫宿縣第五中學開了師徒同課異構活動,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搭建了交流的平臺。
來自浙江省金華市東陽昆溪小學的援疆教師吳淑華和其徒弟楊曉霞就部編版二年級第四單元的課文《黃山奇石》一課進行了同課異構。課前,兩位老師進行了充分探討,釐清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以部編版新教材語文要素進行組織教學,發揮了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活動中,師徒兩人同備一堂課,根據對教材的不同理解,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選用不同的資源,進行了獨具個性的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展示。
課例回顧
師傅吳淑華老師課堂上緊緊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依據圖文並茂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重視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表達能力。同時重視學法指導,通過重點引導學生領悟奇石「猴子觀海」部分,總結出學習方法,讓學生通過看、讀、想、議、演等形式自讀自悟其它奇石的奇特之處。
吳老師巧妙地將基礎的落實與文化領略相融合,使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悟到每一塊奇石那別具一格的特點。板書的巧妙設計更是讓孩子們具體地感受到了黃山奇石的神奇。課堂最後,吳老師注重拓展延伸,通過收集的圖片讓孩子們初步了解那裡的奇松、雲海和溫泉皆美不可言,黃山奇石僅是黃山「四絕」之一。孩子們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讚嘆祖國的大好河山,充分激發了他們課後進行學習、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徒弟楊曉霞老師,則以「引導學生感悟祖國秀麗河山,激發孩子們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為主線,以「奇」引入課題,導出怪石的「有趣」。通過細講「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進而讓學生模仿其動作,趣味教學;通過讀,再品黃山的「奇、趣」,激發學生對奇石的喜愛之情;略講了「天狗望月」「仙女彈琴」片段,讓學生以小練筆的方式介紹奇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說課點評
課堂觀摩結束後,師徒二人就自己的教學設計理念與聽課老師進行了現場交流,聽課的老師也就自己的所聽所思所得進行了點評,對本次課的設計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與看法,同時也肯定了兩位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學情所設計的不同教學風格的課。
師徒攜手同課異構,共展黃山石頭之奇。兩節課雖然有著許多「同」,但由於教師個性、教學風格等方面存在差異,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學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相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思路,迥異的教學方法,帶領語文組教師和兩個班的孩子領略了黃山石頭之奇。
同課異構,共建共享,大家相聚一堂,在觀課、比較、反思、研討的過程中,有效地促進了自己的專業化成長。
16046656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