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英國小留學生,人生的選擇題,其實不只是答案,還有承擔

2020-12-24 點兒媽媽

2020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裡,不但發生了很多的事情,但是,無論多麼忙碌,我都特別關心抗疫進展等一些政治熱點。

但是收到創作者總結:才發現我竟然看了三千多條相關內容,總結裡說我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覺得還是說到了我的心坎裡。

國事家事天下事,雖然有的事看起來據我們很遙遠,可是卻仍然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在這一路追蹤關註裡,我無數次感慨自己有一個值得依靠,感到安全的偉大祖國。

活過了小半生,我沒有追逐過任何明星,也從來不是某個追星的粉絲,但是,如今我成了祖國的粉絲,崇拜而敬仰。雖然作為一個普通人,不曾為祖國做過什麼豐功偉績,但是,傳遞一種教育理念,甚至是告訴孩子祖國有多麼偉大,卻是我力所能及的。

飯桌上,和兒子談起了未來發展的相關問題,我顯得有點激動,我跟兒子說:

人生的路,都是每個人自己的原則,未來你的選擇,爸爸媽媽不會多加幹涉,但是無論你有多大能耐,或者是長大之後出國留學,因為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專長領域,你要想學我們不幹涉。但是學成之後,你只能為祖國效力。

因為讓祖國的未來更強大是你們的使命。祖國現在的強大給了你們最好的依靠。而之後讓祖國時代繁榮就是你們的責任…

看著兒子一臉幼稚,但是肯定的點頭,內心感覺非常欣慰,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我是一種專政,在這點上,我寧願擔下這聲「惡名」,也要讓我的孩子明白祖國是根,才是永遠的家。

儘管孩子現在沒有太濃重的家國情懷,但我相信,未來的一天,他一定會為自己有這樣的祖國而驕傲。

在疫情期間,曾經有一件事,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當時有1.5萬英國小留學生被滯留英國,這部分孩子的年紀普遍在8歲到14歲之間。

對於比較關心政事的我來說,對那些小留學生父母的一張張哭臉,真的是記憶猶新。同樣作為媽媽,在那個時候,擔憂孩子的安危,真的是父母心的真實寫照。我非常能理解。

之後國家也是包機接回了孩子,用最廣闊的胸懷接受了每一個在外的孩子。但是人生就是選擇題,不只有答案,還有承擔,在疫情平穩之後,小留學生們也是陸續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完成學業。

只是天不遂人願,近期英國的現狀,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這一刻,這些孩子的父母又要做何選擇?

因為選擇不只是面對答案,還要面對承擔,得與失從來都是相輔相成,就看每個人如何選擇。但是無論如何選擇,都希望所有的祖國兒女平安康樂,尤其是孩子們,一個不落,只要孩子將祖國放在心裡,無論何時何地,都是祖國未來的希望。

作為一個媽媽,作為一個自媒體人,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這一代人,將來長大後,會有更多的孩子有懂得當年飛彈之父錢學森回國的心境:

我本人只是滄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偉大的是中國人民,是黨,是國家!

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

縱然錢學森博士的回國路一波三折,十分艱辛已經是過去,但是,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錢老對國家的那份炙熱,卻對子孫後代的影響意義而深遠。

每一個孩子出生都只是一張白紙,最終成為有自己獨特標籤的獨立個人,不只需要自己的堅韌不拔,孩子的家國情懷更需要父母的用心引導。

雖然不能說父母的傢伙情懷就一定是孩子的傢伙情懷,但是不可否認,父母的家國情懷對孩子一生的影響都不小。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每一個父母也想給孩子最好的安排,但家國情懷就像是一個人骨子裡的記憶,將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但願我們的孩子們在未來都能夠明白,錢老歸國的那份炙熱的愛國之心。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點兒媽媽,左手育娃,右手執筆。努力的不斷給自己修修剪剪。用新型思維模式成長自己,引導孩子。做一個擁有全科教育思維的媽媽!

相關焦點

  • 1.5萬名小留學生滯留英國,為何引起全民熱議
    如果不是一場疫情,誰也不會關注留學生這個群體。尤其是最近英國滯留1.5萬名小留學生,引爆網絡,國民對此更是各種褒貶不一。小留學生的家長日夜以淚洗面,聯名寫信,懇請國家包機接回孩子。家長們表示「英國的學校有不少已經關閉,留學生不能繼續住在學校,回國機票一票難求。如果英國實行封城或者關閉機場,滯留英國的學生將無法回國。」國內的家長則一邊倒似的反對接回來。
  • 1.5萬中國小留學生被困英國,背後的現象讓人深思
    這兩天,小留學生滯留英國的消息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英國目前的疫情狀況大家也都知道,情況非常嚴峻,學校基本都是大面積地關閉,學生們也自然不能留校。 這就有一群小留學生(讀小學、初中)會無家可歸。 這些在英國的小留學生有多少呢?
  • 1.5萬名小留學生家長再一次請求包機回國,英國小留學生為何兩難?
    小留學生家長請求祖國再次包機接孩子回國,面對疫情變異的情況,1.5萬名小留學生再一次陷入求學的窘境,那麼再次包機回國的願望還能實現嗎?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並成功研製出新冠疫苗,開始免費接種,正在穩步恢復疫情前的狀態。
  • 1.5萬英國小留學生漫長的回國之路,一片抗議聲下,官方如何決策
    事件回顧中國有1.5萬名小學生在英國留學,這些小留學生的年齡普遍在10歲到17歲之間,平均年齡在14歲左右,新冠病毒肺炎席捲全球,英國為了應對來勢洶洶的疫情
  • 滯留在英國的1.5萬名小留學生就要回來了,你的城市準備好了嗎?
    發酵了這麼多天的英國小留學生事件終於有進展了,中國駐英大使館將組織小留學生包機回國。據來自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的承諾書顯示,包機的乘客需目前就讀於英國的中小學校,因新冠肺炎疫情學校停課擬自願搭乘臨時商業航班回國。
  • 包機接滯留英國的1.5萬未成年留學生有了眉目:不仇富,想說幾句
    600多名家長聯名求助「政府包機接回滯留英國的1.5萬未成年留學生」的事情,終於有了眉目,中國駐英大使館將組織英國小留學生包機回國。4月1日,駐英大使館貼出了一份《責任承諾書》,要求籤署責任書的家長承諾「本人自願承擔未成年子女搭乘臨時商業航班回國過程中的任何風險」,並「自願支付機票費,待大使館通知後即向航空公司付款」。據介紹,此次包機只給孩子乘坐,家長不能跟著一起乘機,總人數不到200人,相關費用自理。
  • 小留學生回國一票難求,還有人急著9月份去英國留學,現實嗎?
    全球疫情肆虐,一方面海外的留學生在積極申請乘坐包機回國,但另外一方面國內的學生又在焦急地等待著何時才能去英國留學,剛剛就看到網上有學生申請了英國的大學,在諮詢9月份還能否去英國留學呢?其實,這個答案每個人都心中有數,更多的學生是不願意面對,那就我來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吧!
  • 1.5萬名小留學生滯英,申請包機回國,網絡仇視觸動了誰的神經?
    不配合防疫工作,瞞報行程等行為引起國人的不滿,擔心來之不易的防控成為再次「死灰復燃」。為什麼國人會攻擊謾罵,甚至帶有仇視的眼光呢?除開上述的防疫工作不配合外,還有幾個原因:1、出國留學生非富即貴。4、1.5萬小留學生滯英,這也是大家最為「仇視」的。這1.5萬名小留學生已經不是回國不回國的問題了,而是國籍的問題,按照英國的政策,只要在英國長期居留達十年以上,可以申請綠卡,簡單點來說,這1.5萬名小留學生,只要一直待在英國,等到大學畢業後,就可以申請英國永久居住權,成為英國公民。
  • 1.5萬中國小留學生滯留英國,誰之過?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可能很少有人會注意中國竟然有那麼多小留學生。在166名家長聯名申請,希望國家包機接回這些小留學生時,網友的反應極為激烈。甚至於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面對這個現象,本著客觀的原則,去淺談一下自己的想法。據最新媒體報導中國在英國的留學生達到22萬,其中有大約1.5萬小留學生,平均年齡在十三四歲左右。
  • 小留學生遠赴英國,因中考不達標上不了高中?
    前些日子,英國小留學生,因滯留英國無法回國,再次引起了國內的關注。
  • 英國留學生接回來了,那麼美國100萬留學生要求回國,怎麼辦?
    我國於今天開始增加班級到英國接那些未成年的小留學生,因為這些小留學生在那裡的,確實受到了健康和生命的威脅。現在英國的輿情儘管沒有出現大面積的爆發,但是也出現了形勢非常嚴峻的狀況。英國現在國內確診病例累計已經超過了3萬人,特別是英國現在死亡率是非常的高,空氣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了我國,而治癒率還不到200人。其實我國在起初冠狀病毒比較嚴重的時期,採取的是在哪裡檢查出冠狀病毒一些,就在哪裡隔離治療,而不是把患者轉移到其他地方,畢竟在轉移過程當中有可能造成二次感染的現象,這樣就會得不償失了。
  • 北大外籍學生考試政策出臺,1.5萬英國小留學生家長隔著屏幕笑
    沒辦法,他們只能承擔高額學費和生活費讓兒子出國,只要熬的住,在英國上了高中,就有機會進入英國的高等學府,這樣也比國內很多想要致力於留學的大學生少走很多彎路。在北上廣等一些發達的城市,這樣的家庭太多了,他們有錢卻不能讓孩子在當地高考,只能另謀他法。據悉,光中國在英國學習的留學生大約有22萬人,數量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加拿大的更多。
  • 1.5萬中國小留學生被困英國,背後的現象引人深思
    英國目前的疫情狀況大家也都知道,情況非常嚴峻,學校基本都是大面積地關閉,學生們也自然不能留校。 這就有一群小留學生(讀小學、初中)會無家可歸。 這些在英國的小留學生有多少呢? 有1.5萬,都是未成年的孩子,有的甚至是8、9歲,他們分別在英國的一千多個中小學裡就讀。
  • 英國《華聞周刊》:小留學生家長需注意監護問題
    中新網4月7日電 據英國《華聞周刊》微信公眾號「華聞派」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英國暴發後,在英中國留學生的現狀牽動著很多人的心。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的數據,中國在英留學生大約有22萬人,其中未成年留學生有1.5萬人左右。那些滯留英國的小留學生們的現狀如何?家長在英國為孩子尋找寄宿家庭和監護人時,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從清華北大免試錄取外國留學生到1.5萬英國小學生的撤離
    最近,北大也隨著清華公布了本校的外國留學生錄取方案。對於外國留學生,免試錄取。清華出臺方案時,我曾經評論說跪下去再站起來就不容易了。也許言辭有點激烈,但符合書生憂國憂民的傻氣。清華北大作為中國兩個頂尖大學,內地學子可以說是萬裡挑一。
  • 1.5萬英國小留學生陸續被祖國接回,其媽媽卻上演「農夫與蛇」的故事
    1.5萬英國小留學生陸續將要被接回,回來的留學生媽媽居然說:機場後勤保障組工作太差了,留學生也是中國國籍,學成後是要回國報效國家的,隔離費用能不能適當半費!留學生在海外「確實有困難的」已經陸續被中國專機接回來了。
  • 駁「仇富輪」:英國小留學生母親一開口就談錢,究竟想掩飾什麼?
    近日,網爆應該有大約1.5萬名小留學生在英國求助,希望政府安排包機將其接回國。一時之間,網友們炸開了鍋,對包機回國紛紛表示反對,並質疑為何有那麼多的家長將小孩送到英國去留學?隨後,網友們更是沸騰了,表示「雖然你有錢出國,但是我們也沒有仇富;我們只是就是論事!」那麼,這位英國小留學生母親的「仇富論」究竟有沒有依據呢?
  • 人生是一大堆選擇題,到處都是正確答案
    人生就是一道道選擇題,到處都是「正確答案」。開篇那個女孩,選擇去新加坡「追求夢想」與留在上海「知恩圖報」,並不分對錯。前者是自己想做的事,帶來國際視野、嶄新經驗,很有吸引力的發展機會。後者是在認可自己的好老闆手下繼續工作、快速晉升,而且珍惜人際關係也是職場上看重的美德。
  • 我不贊成接英國的那1.5萬中小留學生回來
    理性看待這個問題,不仇富,不談愛不愛國,也不人身攻擊,就事論事。【接回來】這不是容易的事。首先,要派人到英國組織這件事,畢竟1.5萬人。第二,1.5萬人,假設每架飛機坐400人,將近40架次。第三,接回來,怎麼處理,集中隔離?居家隔離?如果集中隔離,到哪隔離,可以提供1.5萬人的隔離,需要資源。
  • 放棄九年義務教育,1.5萬小留學生去英國上學,家長是怎麼想的?
    通過「包機」時間,我發現居然有1.5萬的中國小留學生到英國上學,本來他們應該在自己的祖國享受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但他們的家長卻偏偏要每年交30萬人民幣左右的錢讓他們去英國就讀。按人民幣算的話,機票6000元-10000元之間波動,籤證費3000元以上,上一年級學費在25萬元左右(學費比較便宜的學校),監護費一年2.5萬左右(非英國公民不能監護來自中國的小留學生),另外再學藝術類技能(相當於國內的興趣類補課)的錢另外再算,再加上這些「少爺」、「大小姐」在英國如果花錢不那麼節儉的話,一年花個三四十萬以上的人民幣基本上不費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