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中國小留學生被困英國,背後的現象讓人深思

2021-03-01 媽媽智庫

這兩天,小留學生滯留英國的消息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英國目前的疫情狀況大家也都知道,情況非常嚴峻,學校基本都是大面積地關閉,學生們也自然不能留校。

 

這就有一群小留學生(讀小學、初中)會無家可歸。

 

這些在英國的小留學生有多少呢?

 

有1.5萬,都是未成年的孩子,有的甚至是8、9歲,他們分別在英國的一千多個中小學裡就讀。

之前英國宣布採用「群體免疫」的方式對抗疫情,簡而言之就是讓大部分人都感染,從而產生抗體。

 

這讓英國的民眾人心惶惶,自己都照顧不過來,誰還有閒心去照顧這群中國的孩子呢?

由於學校關閉,孩子不能去學校,只能去寄宿家庭。

但有些寄宿家庭是拒絕的,害怕這些孩子把病毒帶入自己的家裡,尤其是現在是特殊時期,他們也自顧不暇,選擇拒絕。

這些孩子面臨的現狀是無家可歸,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然而這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英國的防疫物資也十分緊缺,口罩、防護服之類的物品在藥店已經根本買不到。

就算是一個成年人在此刻的英國生活都很困難,更何況是那些未成年的孩子?

你敢想像那些孩子買不到口罩在英國四處遊蕩的場景嗎?

有人可能會說,那讓這些孩子坐飛機回國內啊。

 

先不說這些孩子根本不知道中轉航班,不知道過安檢、乘機手續。

他們現在面臨的現狀是英國關閉了大部分可以到中國的航班,剩下的要麼早已經賣光了票,要麼就是需要在日本和泰國等地轉機,而這些地方也早就禁止非本國人入境。

 

而且這些家長擔心,轉機的時候,無人看護的兒童容易感染病毒。

 

他們現在面臨的現狀是:撤,撤不回,機票緊張,轉機危險;留,留不下,疫情下孩子可能無人照看。

家長們在中國心急如焚,視頻的時候,孩子隔著屏幕大哭,媽媽也跟著眼淚譁譁直流。

還有的媽媽加入6個家長群,通宵打探那邊的消息。

更多的家長,選擇向政府求助,家長聯名籤字,希望政府可以出面協調,組織包機把孩子們接回來。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在這次疫情之前,都沒有想過,英國居然存在著這麼多的中國留學生,更不敢相信這其中有1.5萬都是未成年的孩子。

 

有很多網友都非常不理解:

 

除了家長們覺得孩子可以在英國學到不一樣的「優質」教育之外,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英國呆滿十年,可以拿那邊的綠卡,獲得永久居住權。

剛好小學、初中,到大學畢業,就可以拿到綠卡。

 

孩子一畢業就可以拿到綠卡,這對家長們來說是極具誘惑力的,甚至可以讓他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捨棄親情,把他們丟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

 

還有,在英國留學並不便宜,一年幾十萬,這些能夠讓孩子去英國留學的家庭,非富即貴。

 

所以,這件事情被曝光後,該不該包機接他們回來的問題,引來了巨大爭議,網友們炸開了鍋。

 

許多人紛紛說,不要讓他們回來,讓他們自生自滅。

還有人指責家長:

對於此事,桌子覺得沒有必要這麼極端,孩子是無辜的,他們在這麼小的年紀就被家長們送到國外,能夠懂什麼呢?

畢竟他們都是我們的同胞,沒有必要這麼絕情。

 

咱們國家連外國人都會接待,在外的小孩肯定不能不管啊。

凡事按規矩來,包機費用家長自費,回來按要求隔離,有醫保用醫保,沒醫保就自費。

 

之前不是有人花18萬包機回來的嗎?家長們可以自己商量出錢包機回來,東航之前說滿300人,相關部門批覆後就可以執行航班。

 

我們在外的留學生、華人有6000萬,如果全部靠國家免費包機,壓力太大,所以家長們自己組織包機更現實。

 

現在,很多家長都在為當初的行為悔得腸子都青了,現在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睡,睡不著,吃,吃不下,整天擔心孩子的安危。

 

網上有一句評論說,家長們這是在為當初把孩子送到國外的行為在買單,孩子們的人生被他們毀了。

 

孩子大了,把他們送到國外去學習先進的知識,學習先進的理念,增長見識,這當然沒問題。

 

但是在孩子還在讀小學的時候,在人生觀和世界觀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就遠離家長,把他們送到國外,到底有沒有必要?

 

其實不僅僅是英國的這1.5萬個家長,「留學低齡化」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

 

2017年的《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數據報告》顯示,全年出國的人數突破了54.45萬,而大學階段以下的留學生佔了三成還多。

 

小學階段,初中階段,高中階段在國外留學的孩子,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容小覷的群體。

看到這個現象,我一直在擔心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學生將來價值觀導向的問題:

 

 

 

讀中國教材長大的孩子,和讀英國教材長大的孩子,是絕對不一樣的。

 

要知道,一個民族要想立於世界,靠的並不是他的血統,而是這個民族的文化,特別是在民族文化薰陶下而長大的少年。

 

這些家長從小把孩子送到國外,他們長大之後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是不得而知的。這是其一。

其二,這些家長們孜孜不倦把孩子送到英國,寧願花高價錢,難道英國的基礎教育質量真的遙遙領先於中國嗎?

 

不見得。

很多家長並不知道,他們在英國小學花高價位學習的教材,可能是從中國引進的。

我們熟知的「九九乘法表」,在英國推行後,被當地盛讚為來自中國的「數學的藝術」。

英國的數學水平太差了,前首相卡梅倫在倫敦的一所小學進行演講時,有記者問他8乘以9等於多少,他拒絕作答。

不只是數學,BBC曾經拍攝的一部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中式學校》裡,來自中國的教師和英國的教師進行教學比拼,看看誰的基礎教育能力更強。

 

最後,中國教師所輔導的班級在最終的「考試」中,無論是數學、科學還是中文成績,全部都碾壓了對照的對手班級:

數學平均成績67.74分(英國班54.84分);

中文平均成績46.88分(英國班36.46分);

科學平均成績58.33分(英國班50分)。

那部紀錄片裡我印象最深的片段,就是當成績公布時,一位中國教師問他班上成績提升最快的一位學生:「你快樂嗎?」的時候,那名曾經各種逃課搗蛋的調皮學生認真地說了一句:「我很快樂!」

這個孩子為什麼快樂?因為他看到自己的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在成績的進步上有了顯著的展現,他的進取心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可能有人又說了,中國都是應試教育,成績很厲害,而歐美國家提倡的都是快樂教育,沒有什麼負擔,和我們完全不一樣,沒有可比性。

 

說這話的人,可能是對他們的快樂教育有什麼誤解,你去看看伊頓公學,去看看那些貴族的私立學校看看,作業的負擔比中國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只有那些窮人孩子上的學校,確實是快樂教育,但也考不上大學,這是他們把貧富差距拉開的一個重要手段。

 

所以,別拿中國什麼應試教育說道,哪個國家上大學不用考試呢?中國的高考,至少比國外那些大學的選拔,要公平多了。


其三,中國是最重視教育的民族。

 

我去過很多國家,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的是,在全世界範圍內,中國是最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的國家,也是在教育上投資最多的國家。

 

先不說九年義務教育學費全免,就單單只說大學。

 

你去對比一下,在歐美念大學需要多少錢,在中國公辦大學讀書需要多少錢。

 

為什麼?因為讀大學本身就需要這麼多錢,而國家給每個學生在補貼。

 

我曾接觸過一所國內的公辦大學,學費是5000,國家撥款差不多2萬,所以真正讀這個大學的費用,是要兩萬五的。

 

在中國,能夠考上好大學的,都是賺了的,國家在教育這塊投出的巨大成本,你是看不到的。

 

現在還有很多貧困學校綠色通道,沒錢也可以讀大學,這在國外幾乎是不敢想像不到的。

當然,歐美也有歐美的教育優勢,中國也有中國的教育優勢,體制不同,自然教育方式不同。

 

出個國就代表給孩子鍍了一層金,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很多HR面試「海龜」的時候,並不會因此另外加分。

 

也許換成是三十年前,一張國外的綠卡,可能真的能夠證明你是一個精英,但如今的中國,還在炫耀綠卡帶來的面子和優越感,實在是有些過時了。

 

就像桌子的一位身在國外,從小就在那邊念書的朋友,他在微博裡寫道:

 

 

這次疫情,桌子很多從小把孩子送到國外留學的讀者,都在和我訴苦。

 

面對他們的懊悔,我並不是想一味的指責誰對誰錯,我只是想讓這些人,還有那1.5萬名在英國留學的家長明白,你曾經也許報以偏見的中國,她早已能為你撐起一片天地。

 

羅振宇曾經說過一句話,當下的中國,正處在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裡,中國每一個寒窗苦讀的學子,身上似乎都憋著一股勁兒,那是一種知道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知道自己能夠通過雙手和大腦超越自己曾經的階層,走上更高的臺階的力量。

 

記得去年有一次我下班比較晚,路過一所中學的時候,正趕上高三的學生下晚自習。

 

他們穿著校服,有的捧著書本三五成群,有的推著自行車若有所思,但無論是哪一個,我都能從他們臉上看出一種稚嫩的,向上的朝氣。

 

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自己在為什麼奮鬥,知道自己選擇的方向和創下的努力,最終都會收穫自己應有的價值。

最後,希望那些對中國教育抱著偏見的家長們,能夠看到中國教育在近些年裡卓越的進步,看到低齡留學不是唯一的出路,也看到中國土地上的求知若渴的莘莘學子,同樣會屹立於世界之林。

 

少年強則國強,只有我們所有的少年一起努力,發光發熱,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1.5萬中國小留學生被困英國,背後的現象引人深思
    英國目前的疫情狀況大家也都知道,情況非常嚴峻,學校基本都是大面積地關閉,學生們也自然不能留校。 這就有一群小留學生(讀小學、初中)會無家可歸。 這些在英國的小留學生有多少呢? 有1.5萬,都是未成年的孩子,有的甚至是8、9歲,他們分別在英國的一千多個中小學裡就讀。
  • 小留學生現象的背後,其實是一場精明的「移民投資」的如意算盤
    近段時間,隨著英國疫情爆發和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回國,赴英國留學的小留學生群體漸漸浮出水面。令人們驚訝的是,這個群體竟有1.5萬人之多!
  • 1.5萬中國小留學生滯留英國,誰之過?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可能很少有人會注意中國竟然有那麼多小留學生。在166名家長聯名申請,希望國家包機接回這些小留學生時,網友的反應極為激烈。甚至於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面對這個現象,本著客觀的原則,去淺談一下自己的想法。據最新媒體報導中國在英國的留學生達到22萬,其中有大約1.5萬小留學生,平均年齡在十三四歲左右。
  • 1.5萬名小留學生滯英,申請包機回國,網絡仇視觸動了誰的神經?
    3、很多留學生都是衝著外國國籍去的,國家沒必要幫助他們。很多國人認為那些送孩子去國外的,都是為了加入外國國籍,很少有為了孩子學有所成回國報效祖國的。4、1.5萬小留學生滯英,這也是大家最為「仇視」的。這1.5萬名小留學生已經不是回國不回國的問題了,而是國籍的問題,按照英國的政策,只要在英國長期居留達十年以上,可以申請綠卡,簡單點來說,這1.5萬名小留學生,只要一直待在英國,等到大學畢業後,就可以申請英國永久居住權,成為英國公民。正是因為這一點,國人才會仇視,憤怒。
  • 1.5萬名小留學生滯留英國,為何引起全民熱議
    如果不是一場疫情,誰也不會關注留學生這個群體。尤其是最近英國滯留1.5萬名小留學生,引爆網絡,國民對此更是各種褒貶不一。小留學生的家長日夜以淚洗面,聯名寫信,懇請國家包機接回孩子。家長們表示「英國的學校有不少已經關閉,留學生不能繼續住在學校,回國機票一票難求。如果英國實行封城或者關閉機場,滯留英國的學生將無法回國。」國內的家長則一邊倒似的反對接回來。
  • 1.5萬名小留學生家長再一次請求包機回國,英國小留學生為何兩難?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小留學生家長在英國疫情再一次加重的情況下,請求包機回國,但是再一次回到英國求學的小留學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疫情中的留學生和家長,心情波動比較大。
  • 小留學生陸續回國,他們是否能成為祖國的未來?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5月2日,又有197位在美小留學生乘專機回國,降落在大連。國外疫情爆發後,政府已派多架專機前往英國,美國,西班牙等疫情重災區,接回了數萬名小留學生。有些人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有些人卻覺得政府沒有必要這麼做,小留學生是否能成為祖國的未來?背後事實值得深思。
  • 滯留在英國的1.5萬名小留學生就要回來了,你的城市準備好了嗎?
    發酵了這麼多天的英國小留學生事件終於有進展了,中國駐英大使館將組織小留學生包機回國。據來自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的承諾書顯示,包機的乘客需目前就讀於英國的中小學校,因新冠肺炎疫情學校停課擬自願搭乘臨時商業航班回國。
  • 1.5萬英國小留學生漫長的回國之路,一片抗議聲下,官方如何決策
    事件回顧中國有1.5萬名小學生在英國留學,這些小留學生的年齡普遍在10歲到17歲之間,平均年齡在14歲左右,新冠病毒肺炎席捲全球,英國為了應對來勢洶洶的疫情
  • 中國家庭收入等級表「火了」,英國小留學生是哪一級?看後很意外
    不過,在這件事情背後,還有一張國內家庭收入登記表意外「火了」,未成年就去國外留學的學生家庭,也首次進入了網友們的視野。英國有1.5萬未成年留學生?4月3日,首批200多小留學生回國包機在濟南降落,經濟艙每個座位3萬元以上,商務艙更貴。不過,這個價錢對於留學生的家長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畢竟當前回國才是他們的唯一出路。
  • 倫敦封城,中國小留學生被困英國,家長無法淡定:不管我們了嗎?
    而且疫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結束,特別是英國竟然發現了超級病毒,倫敦也開始封城了,因此英國到中國的航班也停運了。雖然英國離我們的生活比較遠,但是我們國家還是有很多的留學生在英國,尤其是一些小學留學生被困在了國外。目前安全已經嚴重受到了威脅,因為他們還太小,不太懂得如何更好的保護自己。
  • 「15000小留學生滯留英國」背後真相:中式教育比不上英式教育?
    這兩天,中國15000名小留學生滯留英國的消息,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但這背後反應的問題,可沒這麼簡單。現在英國疫情越來越嚴重,國內數百名家長急了,聯名寫信,請求我們中國政府安排包機,將1.5萬名滯留在英國的小留學生(平均年齡在14周歲),從英國接回國內。網上幾乎是一片倒的反對。
  • 從清華北大免試錄取外國留學生到1.5萬英國小學生的撤離
    最近,北大也隨著清華公布了本校的外國留學生錄取方案。對於外國留學生,免試錄取。清華出臺方案時,我曾經評論說跪下去再站起來就不容易了。也許言辭有點激烈,但符合書生憂國憂民的傻氣。清華北大作為中國兩個頂尖大學,內地學子可以說是萬裡挑一。
  • 1.5萬「小留學生」的家長,都是些什麼人?網友:無非就是這3類人!
    但對於年輕較小的留學生而言,比如年齡在12、13歲的留學生,他們還沒有獨立生活、獨立行動的能力,英國是我國小留學生最集中的國家,據駐英大使透露,英國共有15000名左右的中國低齡留學生。家長懇求政府包機回國最近由於英國的疫情形勢不好,英國借鑑了我們中國在2個月之前的做法,緊急關停了全國範圍內所有的學校,禁止學生返回學校,也不允許小留學生們繼續寄宿到學校。不僅如此,有的寄宿家庭也明確表示聚集接收中國小留學生,這15000名左右的小留學生,他們在異國他鄉應該何去何從?
  • 包機接滯留英國的1.5萬未成年留學生有了眉目:不仇富,想說幾句
    600多名家長聯名求助「政府包機接回滯留英國的1.5萬未成年留學生」的事情,終於有了眉目,中國駐英大使館將組織英國小留學生包機回國。濟南遙牆國際機場負責國際航班的工作人員也證實,4月3日將有東航執飛的航班接留學生回國,目前這一航班已確定了188名留學生乘客。除了包機和增加商業航班,接回這些滯留海外的留學生。中國駐外大使館還向不能回國的留學生發放健康包,指導大家科學防控,英國的愛心包裹有口罩和連花清瘟膠囊。
  • 英國留學生接回來了,那麼美國100萬留學生要求回國,怎麼辦?
    英國現在國內確診病例累計已經超過了3萬人,特別是英國現在死亡率是非常的高,空氣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了我國,而治癒率還不到200人。其實我國在起初冠狀病毒比較嚴重的時期,採取的是在哪裡檢查出冠狀病毒一些,就在哪裡隔離治療,而不是把患者轉移到其他地方,畢竟在轉移過程當中有可能造成二次感染的現象,這樣就會得不償失了。
  • 駁「仇富輪」:英國小留學生母親一開口就談錢,究竟想掩飾什麼?
    近日,網爆應該有大約1.5萬名小留學生在英國求助,希望政府安排包機將其接回國。一時之間,網友們炸開了鍋,對包機回國紛紛表示反對,並質疑為何有那麼多的家長將小孩送到英國去留學?那麼,這位英國小留學生母親的「仇富論」究竟有沒有依據呢?個人認為,不排除少數人有這種「仇富心理」,但是,針對這次的「小留學生」現象,如果說僅僅是「仇富心理」在作怪,那肯定說得太膚淺了,這裡面還有更多的信息。
  • 1.5萬英國小留學生,人生的選擇題,其實不只是答案,還有承擔
    飯桌上,和兒子談起了未來發展的相關問題,我顯得有點激動,我跟兒子說:人生的路,都是每個人自己的原則,未來你的選擇,爸爸媽媽不會多加幹涉,但是無論你有多大能耐,或者是長大之後出國留學,因為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專長領域,你要想學我們不幹涉。但是學成之後,你只能為祖國效力。
  • 1.5萬英國小留學生陸續被祖國接回,其媽媽卻上演「農夫與蛇」的故事
    1.5萬英國小留學生陸續將要被接回,回來的留學生媽媽居然說:機場後勤保障組工作太差了,留學生也是中國國籍,學成後是要回國報效國家的,隔離費用能不能適當半費!留學生在海外「確實有困難的」已經陸續被中國專機接回來了。
  • 問教丨質疑低齡留學現象和保護小留學生的生命安全,是兩碼事
    資料圖 (視覺中國)作者 | 熊丙奇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4月1日對記者說,中國外交部協調民航部門,將於本月2日增加臨時商業航班赴英,為確有困難的海外學子回國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