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被孩子「網絡成癮」深深困擾的父親所分享的親身經歷

2020-12-17 去哪家族

如今已是信息化網絡時代,孩子痴迷網絡不僅限於高中階段的孩子。

其實,有不少家長被孩子的網絡依賴問題所困擾。孩子對網絡痴迷,嚴重影響個人的生活、學習和人際交往。尤其是疫情後期階段,孩子在家上網課了那麼久,必然離不開手機等電子設備,回到學校後突然沒收手機,孩子各種不適應。

疫情後期我們接到不少來自家長的求助,上到大學生下至幼兒園,孩子厭學、沉迷網絡,每天熬夜,早上起不來,發脾氣,哭鬧喊叫砸東西等等各式各樣的問題拋來...

下圖就是一位初二的學生家長發來的 ,爸爸沒收了手機,孩子就把家裡砸成了這樣。

為了幫助更多家長避免網絡陷阱這個坑,11月6日,去哪家族特意邀請到這位家長,在「去哪家族|恆心守護計劃」群裡做一個關於如何幫助孩子戒除網癮的分享。

家長分享

JACKY:

大家好!我跟沈總是生意上的合作夥伴,在一次我到杭州出差的時候,跟沈總聊起了孩子的事情。後來才知道原來沈總是去哪家族的成員,關注到孩子的心理教育這一塊。

然後我就把我家庭的事情啊,孩子事情也跟沈總進行了交流!

目前狀況,孩子是初二年級的學生,在他小學二年級的時候。發現了孩子有多動症。

後來經過幾家醫院的檢查。也確診了,是兒童多動症,而且有伴有雙相情感障礙

在情緒行為方面,自控能力是比較差的。也就是說,在他自己的自控能力這塊,是管理不了自己!需要使用藥物進行治療的。

記得他在接觸手機遊戲的時候,應該是在小學的五六年級的時候吧。那個時候相對年紀還比較小一點,家人對他的手說使用時間上的管理還能控制一下!

在那個時候,他已經有開始玩王者榮耀,還有就是吃雞遊戲,這兩個遊戲比較多!當然這種遊戲的時間也是有限制的。在那個時候,還沒有自己的手機,相對來講的話,對他的管理還算比較容易一點。

到後面上了初中以後,看著其他同學都有自己手機,他就要我們給他配一臺!就在當他有自己的手機以後呢。事情就往一個很不好的方向發展下去了...

手機依賴

特別就是在今年的疫情發生的時候,學校不能開學,只能在家裡上網課,在家上網課的時候手機的使用時間越來越長,不單單是玩遊戲,除了玩遊戲,就是看視頻,刷屏聊天等等!這一邊上網課的時候,手機就一邊在玩,機不離手!

最長的手機使用時間曾經試過一天的屏幕使用時間達到12個小時以上。

基本上上課是聽不進去的。

情緒失控、暴力行為

在他玩遊戲的時候,情緒非常容易失控,比如說遊戲玩輸了。

網絡不順暢。隊友。比較差勁。

這些都會導致他情緒崩潰,失控,發現摔家裡東西,甚至摔手機。家裡的手機已經被他摔過四臺。

而且作為爸爸的我想極力的阻止他,這種行為,但是也是徒勞無功。而且也發生了爭執暴力的情況。現在孩子發育的比較好。甚至乎,我也是被他打傷,我們也試過報警,警察到家裡有三四次的記錄。

嚴重厭學、報復行為

導致家裡的氛圍都非常非常的差。我跟他媽媽也覺得很傷心!由於學習跟不上。學習的成績越來越差。本來在周末的時候也為他報一些補習班。後來他也對學習失去興趣去學補習班也不想去。想帶他多參與一些戶外的活動。體育運動他也不想參加,整天就是拿著手機在玩各種遊戲,各種的人在聊天。

平時一放學回來第一時間就是拿手機晚上一個半小時到三個小時,作業拖到最後又不願意做。晚上澡也不洗,就賴在沙發上睡覺,第二天不願意上學。想盡辦法,找藉口不去學校!

出現了嚴重的厭學情況。我們曾經試過把他的手機收起來,結果發生了一件讓我們感到非常驚訝的事情!就是當他媽媽下班回到家裡。他就第一時間把他媽媽的手機從包裡搜出來使勁地往地上摔直到摔到稀巴爛為止。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報復行為。

他的行為導致到我們全家人都感到非常的懊惱和沮喪。其實在,五六年級的時候。他已經開始有這種遊戲沉迷的傾向,當其實我們也帶他進行一些心理的輔導,有看了一些心理的醫生。但是最後所得的效果微乎其微,沒有達到預期能解除這個手機網癮的效果。

後來通過學校的一些老師,主任。建議我們帶他全日制寄宿學校進教育學習。後來,我們家人也經過深思熟慮。還是只能用到這個方法了。因為對於我們來講,已經是再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把這個孩子教育好。

目前來講,孩子到學校去了兩個星期。在跟班主任的溝通過程中了解到,孩子現在慢慢的融入到新的班集體裡面去!在校裡面,老師以及學校的心理老師也對他進行了一些心理的疏導,以及他的情緒的管控。

目前得到的信息就是,孩子還是有比較好的改善。希望他後面能真正的把網癮給戒除掉,能夠認真的投入到學習裡面去。

希望各位家長朋友把我的經歷引以為戒...

專家講解

鑑於家長們對於「網絡成癮」方面有和很多問題以及不解,去哪家族青少年兒童心理專家——朱麗娜老師,將從心理學的角度深度剖析一下,孩子「網絡成癮」背後的東西。

朱麗娜老師:

大家晚上好,我是去哪家族專職講師,娜娜老師。

非常感謝JACKY如此真誠的分享,這次分享是需要極大勇氣的,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網絡成癮」給孩子帶來的危害。

對於孩子來說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對於家長來說是一次考驗,相信JACKY一定能夠陪伴他勇敢地打敗「網絡成癮」這頭猛獸,那麼他就是真正的勇士。

因為小徐老師今天和我說,要和大家分享網絡成癮的話題,所以特意去查詢了最新的資料。

群體年齡低齡化

今年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其中20歲至29歲、30歲至39歲佔比分別為21.5%、20.8%,高於其他年齡群體。

在學歷方面,截至2020年3月,網民中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的網民群體佔比分別為41.1%、22.2%。

這個數據告訴我們,網絡已經是成為我們孩子這一代不可摒棄的東西,帶來了無限的方便,同時也帶來了普遍家長擔心的狀況就是「網絡成癮」。

就像是JACKY分享的情況。孩子已經「生病」了,並且明顯地危害到了自己的身體,比如可能會手發抖等軀體化的症狀,社會功能也受損了,沒辦法上學,沒辦法正常與父母或者同伴交往,甚至可能出現攻擊行為,情緒會非常暴躁,不穩定,會異常敏感。

為什麼會出現「網絡成癮」呢?

網絡成癮是由社會生理心理,三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社會因素:我剛才提到的網絡的普及率迅速提高,在網絡服務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很容易會出現社會道德缺失,上網環境的汙染。還有一個重大的原因是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原因,長期居家。

生理因素:孩子處於青春期,身體快速發育,喜好追求新異的刺激,但矛盾的是心理速度跟不上,心智不成熟,所以沒辦法管理好自己。也有可能孩子本身的大腦神經發育落後於同齡孩子,衝動抑制能力弱,好追求競技遊戲帶來的刺激。

心理原因:學齡期孩子,特別是小學高段以後的孩子,會有強烈的求知慾和強烈的人際交往的渴望。所以會尋求同伴的認同,一起投入到遊戲中。

還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受挫,從而在網絡中尋求補償。可能就像JACKY的孩子,多動症,他的控制能力很弱,那麼,他在現實中,就會可能會因為管理不好自己的行為和情緒的時候,老師與同學對他就會有所意見,那麼他就沒有一個良好的同伴關係,同時也會有很強烈的挫敗感。於是就會通過上網在線交友的形式來彌補。

比如,一般班級裡處於學習成績中下遊的孩子,在學業中體會到的失敗。會從遊戲裡去尋求遊戲中的成功以及帶來自我的尊嚴和價值。

還有一些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孩子,會出現孤獨鬱悶的情緒,於是他就會去虛擬的網絡中尋求補償。

或者一些親子關係緊張,或者父母關係緊張的,他會缺乏穩定關係的支持而沒有安全感,那麼他就會去網上找到,能夠支持他的同伴。

還有一部分孩子有自身性格的原因,比較敏感脆弱,那麼他在面對剛剛上面說的這些情況的時候,比其他性格的孩子更容易沉迷於網絡。

所以我們家長要正視網絡成癮的根源,如果出現了像今天分享的相似情況,一定要提醒自己,孩子現在遇到了自己都沒法解決的問題,我們要做的不是責怪他,而是幫助他,打敗共同敵人「網絡成癮」。

「網絡成癮」幹預原則

一般「網絡成癮」的幹預原則是以下六點:

1.上網過多主要是由於孩子成長和人際關係的原因,不將問題的原因歸結為電腦、遊戲和網絡。

2.幹預的重點是父母和孩子的關係。

3. 以改善孩子現實人際接觸為目標

4.以避免最壞結果為原則。

這個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呢?

親子關係惡化,逐漸導致極端的惡果,發生一些攻擊性或者自傷行為。

所以我們的目標就要從低往高去實現:

親子關係不好,孩子不上學、不回家、上網、亂交友

親子關係好,孩子不上學,只上網

親子關係好,孩子不上學,也上網

親子關係好,孩子上學、不上或者少上網

所以一切都要以親子關係為重點!

5.不要求孩子快速改變。

6.社會+生理+心理綜合幹預。

家長,在平時,如果有時間和精力的條件下,一定要控制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儘量用活動來代替孩子的課餘生活,降低網絡成癮的風險。

外部獎勵

如果現在孩子已經有依賴手機和網絡的傾向了,建議可以先從孩子比較在意玩電腦或手機的時間以及孩子比較喜歡的外部獎(可以是喜歡的東西,也可以是喜歡的活動)開始。

慢慢地從調動外部動機開始,逐漸讓孩子有了成功體驗後,調動內部動力。

比如,前一天討論後,制定一天的計劃。固定設置一天有多久的玩電腦時間,也就是設置好玩的上限。

將時間轉化為積分,讓孩子自己賺取自己玩電腦的時間。

比如今天,約定好要在9點到9點半起床,完成了,可以積累5分(即5分鐘玩電腦);如果沒有完成,就要倒扣5分;以此類推。

反饋及時

這過程中,反饋一定要及時,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這個反饋包括,孩子有沒有完成計劃,完成了多少?

這完成的過程中有哪些進步點,沒有完成的部分遇到了哪些困難,需要家長幫助。

完成了有什麼樣的獎勵,未完成有什麼樣的措施。

制定親子目標

與孩子溝通時,儘量減少多次反覆解釋,語言儘量簡短清晰,並且要具體,不要使用較模糊的概念。

比如家長都會喜歡和孩子說「你要好好讀書,認真學習」。

這樣的話,就很含糊,到底怎麼樣才算是認真學習呢?

孩子聽了容易起叛逆心理以及會認為得不到應該有的家長的關愛,就會覺得只有讀書好,才會得到爸媽的關心,才會得到爸媽的好心情。

可以直接量化一個目標,並且,可以制定一個親子雙方的目標。

比如家長的這周目標是提高工作效率,為自己爭取一周至少三天中,有屬於自己的半小時以及陪伴孩子一個小時。

孩子可以是,一周至少三天中,提升做作業的速度,加快20-30分鐘,給自己多留出相應的自我安排的時間。

那麼這個就有一個雙方共同努力的目標,孩子更有動力。

作為父母的我們,在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總會碰到各式難題,而這些難題並沒有一個統一公式來解答。

唯一確定的是,我們與孩子互為牽絆,是彼此成長最好的陪伴者。

所以一切要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為原則。

最後以兒童精神分析學家安娜·弗洛伊德一句話來結束,今晚的分享。

「有時,最美麗的事物恰恰是出乎意料而來之不易的,因此,它才是一件真正的禮物。」

謝謝大家,希望各位家長與孩子們都能得到這份真正的禮物。

-END-

去哪家族·恆心致未來

相關焦點

  • 父親心中的愛和孩子腳下的路——一位父親的心路歷程分享
    《爸爸陪著你長大》是一位普通的父親完整記錄一個平常孩子從小學到高中的書信體著作,書中內容雖然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家長裡短」,但其中給女兒傳遞的為人處世的原則與信念,熠熠生輝。該書的編輯手記、後記、讀後感、書評等文章在新華社讀者客戶端、「學習強國」等平臺發表,無一例外均超過百萬閱讀量,這樣的社會反響令作者驚嘆。
  • 關注網絡成癮情況,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隨著現代化網絡的普及,網絡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兒童青少年也開始過早的接觸網絡,我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 《2015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中指出,我國青少年網民佔青少年總數的 85.3%。兒童青少年如果毫無節制的過度上網,則會產生對網絡的依賴,形成網絡成癮。
  • 孩子網絡成癮?家長互助會報名
    本報訊(記者盧文潔通訊員王為佳)孩子網絡成癮是目前困擾家長的一個突出問題,為給家長提供這方面幫助,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計劃成立「網絡成癮家長互助會」,活動全部免費,即日起接受報名。  孩子網絡成癮後家長應如何面對自己和孩子?
  • 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網絡成癮」?
    父親常年在外地工作,因為孩子的問題請假回來,打算嚴管,又怕起反作用。聽說「網癮」是精神病,父母更是焦慮不堪。 愛玩兒手機、愛打遊戲的孩子不一定就是「網癮」患者「網癮」是「網絡成癮症」的簡稱,我國將「網絡成癮」界定為「無成癮物質作用下對網際網路使用衝動的失控行為,表現為過度使用網際網路後導致明顯的學業、職業和社會功能損傷。」
  • 16歲男童吸毒成癮,在戒毒所被打骨折,學校:這只是一次意外!
    16歲男童吸毒成癮,在戒毒所被打骨折,學校:這只是一次意外!網際網路的普及讓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效率直線上升,同時也催生了一批網絡公司,其中最賺錢的當數做網遊的,因為它的特性很容易讓人上癮。大人上網上癮,何況是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呢?
  • 家庭教育:有這幾個症狀,說明「網絡成癮」已經傷害了孩子
    這一看就一發不可收拾,孩子瘋狂的給有趣搞笑的短視頻點讚,不知不覺還學會了幾首抖音熱門歌曲,我們還誇孩子唱歌很厲害。等家長們回過神來的時候發現,孩子幾乎離不開手機了,放了學第一件事就是找家長看一會兒抖音,不給還翻臉。
  • 《網絡成癮》:孩子網絡成癮怎麼辦?丨佐心家長
    網絡時代,很多同學都面臨著社交網絡成癮的困擾。有些情況比較嚴重的同學,看電影每五分鐘就要停下來一次,走路吃飯時也盯著微博刷個不停……就這樣,網絡成為了當代人的鴉片。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根治網絡成癮?剛才我們所提到的這些,其實都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上,我們對於網絡成癮這一行為的定義和大體的一些具體的判斷標準。心理學對於網絡成癮的判定對於網癮是不是一種精神障礙。
  • 文化部心理學家銀娟專訪:這三類孩子,更容易網絡成癮
    朱宇:不同的孩子,哪些孩子可能會更容易成癮一些。朱宇:這類的孩子容易沉迷在網絡世界裡面,對於沉迷網絡世界的孩子,他從接觸電子產品到最後沉迷其中會經歷哪些過程銀娟:從咱們說的正常使用再到過度使用再到網絡成癮。正常使用不說了,過度使用分早期和後期,早期的時候每天一到兩小時,這個階段家長發現特別關注這個問題,利用家庭關係或者增加一些別的活動,儘量對孩子做一些行為方面的校正。如果到了後期,每天已經3—4小時了,這時候家長真的做不了什麼了,可能還是得交給專業心理機構、專業機構,如果網絡成癮已經確診的話,最好是醫療機構。
  • 如何解決孩子(網絡)成癮問題
    ——敦煌路小學開展心理健康主題教育講座為進一步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樹立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意識,加強小學生網絡安全教育,
  • 網絡成癮機制的五個理論支撐
    針對網絡成癮的科學研究給教育研究帶來什麼啟發?對此,哈佛大學博士嶽曉東提出—— 網絡成癮機制的五個理論支撐   「就像火一樣,電腦和網絡是人類的好幫手。也像火一樣,它們是人類的壞主子。」美國著名精神病研究專家戈登伯格這樣為近日在北京召開的「網絡成癮高峰對話視頻會議」題詞。網絡成癮正在成為困擾教育和社會的一個難題,也是與會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醫學等領域專家共同關心的話題。會議由中國信息化推進聯盟、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香港心理輔導學會、華中師範大學素質教育中心、中國網通(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主辦,上海遠界科技有限公司等部門協辦。
  • 孩子為什麼會網絡成癮?
    2 網癮孩子是痛苦的 成癮是解決痛苦的一種方式。所有的成癮都是人感到痛苦後,想要找個東西依附,或者是依附人,或者依附物。所以有的孩子選擇菸酒,有的孩子選擇早戀,還有的孩子就選擇了網絡。
  • 網絡成癮與抑鬱有什麼關係
    網際網路的發展對社會和發展和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而深入的影響,網絡發展的同時也產生網絡成癮,這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群體,他們的行為模式,心態都處於亞健康狀態,影響了他們的心身健康和社會功能,已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
  • 孩子過早接觸英語有用嗎?親身經歷分享給重視教育的父母們
    孩子過早接觸英語有用嗎?親身經歷分享給重視教育的父母們  前段時間我在知乎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大家是如何看待嬰幼兒學英語熱潮的?這麼早接觸英語對孩子來說是有必要的嗎?」下邊ivy先生分享親身經歷,ivy先生從事英語教育十幾年,也是一名寶媽,對英語啟蒙有深入的研究。
  • 性心理學:你有被「性成癮」困擾嗎?
    在好萊塢,「性癮」這個詞不斷出現在八卦小報上,這個聽起來如此讓人難以啟齒的字眼,曾讓老虎伍茲深陷泥潭。在伍茲之前,《X檔案》的男主角大衛.杜楚尼就因此症鬧得滿城風雨。林賽.羅韓、小甜甜布蘭妮亦在疑似「性癮」患者之列。有性心理學家研究,不僅明星備受性癮困擾,美國民眾有8%的男性和3%的女性被捲入其中。
  • 嘉定區疾控中心數據分析顯示:男生網絡成癮率高於女生
    2020年,嘉定區疾控中心對全區12所小學高年級學生開展網絡成癮情況調查分析,關注網絡成癮情況,呵護孩子健康成長。調查還發現男生網絡成癮性要高於女生。單親家庭(8.89%)、與母親的關係一般或差(10.47%)、與父親的關係一般或差(8.94%)、家庭經濟條件差(11.27%)、父親的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4.59%)、學習成績較差(8.45%)、自認為相貌差(11.11%)、朋友數量較少(7.24%)的學生網絡成癮率相對較高。
  • 法制教育:網絡成癮不可怕,父母正確引導很重要!
    網癮(即網絡成癮),又稱網絡過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長時間沉迷於網絡,對之外的事情都沒有過多的興趣,從而影響身心健康的一種病症。家庭教育是導致青少年網癮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很多家長因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或是父母本身就是網迷,更加滋生了孩子上網的欲望;另外還有很多家長對於已經染上網癮的孩子,實施打罵及家庭暴力,或是乾脆放棄對孩子的教育,最終錯過了戒除網癮的最佳時機,毀了孩子的學業。
  • 當網絡成癮被列為一種病
    編者的話:6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新版《國際疾病分類》,遊戲障礙(即通常所說的網路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實際上,遊戲成癮是網絡成癮的最常見和最主要問題,除了遊戲成癮,其他類型的網絡成癮問題同樣不容忽視。那麼網絡成癮在青少年群體中的發病狀況如何?有哪些危害?是否可以防控?近日,記者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進行了對話。
  • 是網癮還是心癮 | 你的孩子真的是「網絡成癮」嗎?
    但強制「戒網癮」這件事卻讓人細思極恐。「戒網癮」的人中不乏有只是青春期叛逆與父母唱反調的,以及真心喜歡遊戲想成為電競選手的孩子。當年,臨沂第四人民醫院網絡成癮戒治中心的「13號室」,就是臭名昭著的電擊治療場所。幾千個孩子被父母送進這裡,電到昏厥,直到「承認錯誤」。
  • 一位畢業學姐的親身經歷,看哭無數人!(一定要讀給孩子)
    9月1日,武漢市139.9萬學子、2842所中小學幼兒園,將迎來開學。在本次開學前,小編也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來信,是一位已經開啟職業生涯的學姐寫給即將開學的學弟學妹們的一封親筆信。一起跟著小編來看看吧!我是一位已經畢業的學姐,很高興給你們寫這封信。當你們收到信的時候,我應該正在上班,而你也在準備開學。想給你們寫這封信是因為我最近看到很多關於孩子不願學習,而和父母鬧的不可開交的新聞。我理解的同時,也很心痛。理解是因為我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心痛是我怕你以後會充滿遺憾。所以,這一次,我想以親身經歷告訴你。
  • 如何讓私處變得緊緻 親身經歷告訴你變緊秘籍(圖)
    >如何讓私處變得緊緻 親身經歷告訴你變緊秘籍(圖)2018-01-22 17:19:1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這是一位網友在我發布的一個帖子下面的回覆。我也曾是一個被陰道鬆弛困擾的女人,也曾經為了縮陰嘗試過各種各樣的縮陰方法,後來將一些使用過的方法發布在網上,令我沒想到的是回復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