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大家好,我是被自己的體重秤數字震毀的小5兄dei!
前段時間,小5被家人採用暴力手段拎去參加了一場婚宴。
本著少說多吃、吃完就走的原則,婚宴上的我全程安靜如雞,努力充當著餐桌上的人形立牌,卻還是莫名被cue,遭到了煩人熱情熟人的扎心三連問:
臉又圓啦?
體重破160了吧?
還在減肥嗎?
被刺激了一番的小5,第101次立下了自己的減肥flag,並找到了一條減肥屆擁有眾多信徒的完美瘦身法—少食多餐進食法。
試驗了一段時間後,卻發現自己越吃越餓,同時還像饕餮附身似的,越吃越多,少食多餐最終變成了多食多餐。
[少食多餐]作為健身減肥愛好者入圈必學詞彙之一,看似科學,實則反人性,今天就來給大家揭露一下少食多餐越減越肥的致命真相!
少食多餐
以24小時為計時單位,高於3次的進餐頻率,一般為4-5次,每次進餐時,有飽腹感後便停止。
為什麼說少吃多餐反人性?
01
加速胰島素分泌,不利於脂肪分解
正常人進食後的半個小時,血糖和胰島素會處於上升狀態,進食6小時後,血糖和胰島素才能恢復到基礎濃度。
但少量進食,會因為消化吸收快,導致血糖和胰島素快速升高,而頻繁進食,則會讓血液中的血糖和胰島素長期處於高濃度狀態。
胰島素就像一把鑰匙,決定身體是『儲存脂肪』還是『燃燒脂肪』,它可以讓脂肪細胞儲存脂肪,也可以讓儲存的脂肪不再燃燒。因此,胰島素是我們減肥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只有降低胰島素分泌,我們身體才會更有效地分解脂肪。
02
飽腹感應失效
當我們正常進食後,身體會分泌一種信號類激素「瘦素」,它被公認為是一種可以控制食慾的激素。
瘦素的主要職責:抑制食慾、提升飽腹感感。
但如果我們頻繁進食,讓「瘦素」高頻率不間斷對大腦發出信號,就會導致大腦對於瘦素髮出的信號越來越不敏感,進而出現「瘦素抗體」,讓身體的飽腹感應機制失效。
什麼是瘦素抗體?
瘦素抗體就是瘦素不停給大腦發信號,刺激大腦發出停止進食的指令,但是因為996壓榨式的工作效率,讓大腦作為工具腦產生了逆反心理,單方面罷工,拒絕聽從「瘦素」的指令,而我們身體因為接受不到大腦的指令,便會繼續進食,導致攝入熱量超標。
03
熱量易超標
人體每天需要攝入的能量大概在1800-2000卡左右,對於長期蹲守在工作崗位的打工人來說,少食多餐極易導致熱量超標。
由於時間關係,很多人加餐也只選擇一些簡易、方便的食物,例如一些號稱0卡低脂,實則卡路裡爆棚的小餅乾,又或者是油脂極高的簡易堅果,如果缺乏對營養學的認知,就很難正確識別食物的卡路裡和營養性。
課代表總結
●tip1: 少食多餐會升高我們的血糖和胰島素,抑制脂肪分解。
戳鍋漏實錘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 tip2: 少食多餐會導致「瘦素」抗體,讓本可以在減肥局中帶著我們carry全場的adc瘦素,被迫淪為棄子。
●tip3: 少食多餐的虛假營銷,讓我們以為掌握了營養學界的財富密碼,但我們最終收穫的卻是熱量炸彈。
少吃多餐對少部分自律又有經驗的人是有用的,但對大部分沒有相關理論知識的普通人來說,卻會對我們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人類的身體和基因構造經過了無數次版本升級迭代
才進化成了現在的模樣,豈是,我們靠著一時的減肥興起,就能改變的。
在強大的基因面前,減肥意志力真的不堪一擊!不要試圖和自己的原始欲望對抗,否則你一定會被幹翻。